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现在自己却很有可能选上……
于是罗斯福就不再迟疑了,他当即下了决定:“先生们,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把问题留给后人,这是对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不负责的表现。所以,我们应该拒绝苏联的无理要求而寻求中国方面的合作。与苏联和中国交涉的事就交给我了,你们要做的,就是尽快制定出一个可行的与中国方面合作的计划!祝你们好运!”
临行时,罗斯福还不忘与张弛握了握手,说道:“上校,多亏你的提醒,让我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应该的,总统先生!”张弛回答。
罗斯福刚走,哈尔西就抢上前来一把抱住张弛,笑道:“太棒了,难以置信,你竟然成功了!”
“我们还没有成功!”张弛回答:“正如总统先生说的,我们应该制定出一份可行的作战计划!”
哈尔西笑道:“有你在,我们并不担心这个!事实上,我认为我们更应该为日本人担心!”
哈尔西的话让周围的美国将军们都笑出声来。
时不时的还有几个将军在经过张弛面前时主动上前与张弛握手:
“恭喜你!”
“很精彩的演讲!”
……
却只有麦克阿瑟一脸的不悦,他面无表情的对张弛说道:“上校,我得提醒你……这是个很危险的计划,如果有什么差池,你和你的国家要付出的代价很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谢谢关心,将军!”张弛冷冷的回答:“不过我认为我们能应付!”
“最好是这样!”麦克阿瑟嘴角扬起了一丝不屑的笑意,然后就叼着烟斗离开了会议室。
张弛虽然对麦克阿瑟十分厌恶,但却不得不承认他的话有几分道理。
麦克阿瑟这里所说的“代价很可能超乎想像”……这也是张弛所担心的。
原因很简单,此时日军的软肋的确是伪满洲国也就是中国的东北三省,但问题是中国军队是否强大到足以插入这个软肋呢?
插入这个软肋,也就意味着中国军队要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日军的包围,中国军队有那个实力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并坚持到日军崩溃吗?
苏军有这个能力,但这个历史结果却被张弛给改变了。
所以,张弛是在冒险,而且这个结果是怎么样的……就连张弛自己都不知道。
接下来,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
罗斯福不愧是个很有手段的政治家,他并没有完全拒绝苏联……事实上,在他心里已经否定了让苏联出兵的方案,但罗斯福希望苏联自己退出,这样会让美国占领道德上的优势。
于是,罗斯福就甩出了尊重中国主权及领土的那一套,说是无法满足苏联方面的要求。
苏联方面以为美国别无选择,没想到美国却来了这一着……谁都知道像这样的事并不需要中国方面同意,事实上,中国方面也不得不同意,就像斯大林说的:“如果中国有能力自己把日本人赶走,那苏联就无话可说!”
斯大林没想到的是,这一回还真是“中国自己有能力把日本人赶走了!”。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二章 蚂蚁搬家()
美苏方面谈来谈去,谈了几次都没有什么进展……美国的意思是,希望苏联以世界和平的大局为重,不要求任何利益大公无私的出兵帮助中国击败日军。
苏联方面就极为纳闷:“这是把我当傻瓜了吧!”
于是没过多久就谈崩了。
这也正中罗斯福下怀……是你自己拒绝的,不是我的错。
由此罗斯福之后还收获了一个极好的名声,他保护了中国利益,站在正义及和平的一方坚定的捍卫了中国主权。此举也得到了美国人民的支持,美国的国际形像由此也得到了提升。
最最重要的,还是罗斯福胜选的机会又多了一筹。
当然,这些事在这时还都是军事机密,此时还没有公布。
在中国方面那就更不用说了……
蒋校长对罗斯福捍卫中国主权的做法可以说是感激涕零,对于从缅甸在美军的帮助下出兵中国东北的计划就更是没有半点迟疑,想也不想就答应了……这对于中国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此举不但能一转眼前濒临崩溃的颓式,还有可能一举击溃日本将日军赶出中国……蒋校长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命运之神总算是眷顾自己了。
这些事情都定下来后,罗斯福就将这件事交给了尼米兹……对于美军来说,能参与到这个计划里的绝大多数是海军,所以交给海军来完成是必然的。
其实与其说是交给尼米兹,还不如说是交给哈尔西和张弛,因为尼米兹转手就让哈尔西和张弛两人“共商大计”……
在夏威夷侃侃而谈时一切都是美好的,但到了真正制定作战计划的那一刻却让张弛和哈尔西两人头大了。
首先,就是运输的问题。
“这可是个大工程!”哈尔西看着地图说:“日本人占领了马六甲海峡沿岸的大多国家和城市,从马六甲海峡运送兵力肯定不行,那会遭到日军的阻截……那么就只能绕道澳大利亚,经新几内亚过所罗门群岛……天哪!这几乎就是走过我们征战的路程了!”
张弛也不由皱起了眉头,这么走就是绕上一大圈,这得多少运输船有多少军舰和战机护航才能把足够的兵力投送到日军的伪满洲国。
而此时美军的大部份运输船及军舰、战机都陷在菲律宾的泥潭里出不来,能为中国部队提供运输和保护的只有少数的几支舰队。
就像哈尔西说的:“这几乎不可能做到,用这么少的军舰和运输舰运送部队和补给……只怕运上一年也无法满足要求!”
想了想,张弛就说道:“或许我们可以用蚂蚁搬家的方法,也就是日本人在硫磺岛上的运输方法!”
“蚂蚁搬家?”闻言哈尔西不由一愣。
“是的!”张弛回答:“日本人对硫磺岛兵力及物资的投送,就是在起点与目标点之间利用小岛设几个中转站,然后用渔船甚至小船不断的在几个中转站间运送……”
“哦!”闻言哈尔西不由点了点头。
这种方法的好处很多,首先是基本不需要护航……这其间就算是有日军潜艇甚至是战机发现这些运送兵员或是物资的渔船,只怕也不会实施攻击。
原因很简单,一艘渔船、小船上能有多少兵员和物资啊,值得日军用一枚鱼雷或是战机俯冲下来扫射一番吗?这样打的话又能打死几个人呢?尤其是此时日军还处于物资紧缺的状态。
其次,就是运输工具可以很快就到位……都是些渔船或是小船,从当地百姓那征集也就可以了,大不了就用美元或是英磅去换(注:此时到处都是英国的殖民地,英磅比美元更好用),而美国又是个最不缺钱的国家,所以在短时间内就能征集到大批的渔船。
再次,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建立起一条昼夜不间断的运输线。
同样是这批小船或渔船,白天由这批船员运输晚上就换一批人,就像蚂蚁搬家似的形成了一条长长的往来不绝的运输线,看起来好像每艘船上的人都不多运输量也不大,但时间一长最终的效果却十分惊人。
像这种方法,也只有张弛才会想到效仿了,做为美国人的哈尔西……他习惯于用那种“高大上”的方式。
不过在被张弛点醒后,哈尔西很快就明白过来,当即就下令道:“说得对!就用这方法,鉴于时间紧迫,我们必须马上把这条运输线建立起来!”
于是哈尔西很快就把任务安排了下去。
这时安排到哈尔西和张弛手里用于运输的两只美国舰队及五支运输船队……它们的作用就不再是自缅甸运送人员和物资了。
舰队在第一时间就被分散到整条航线上带着大量的英磅和物资去搜罗渔船……有些岛屿生活着土著,他们就连英磅都不认,那就可以用“以物换物”的方法去征集他们的运输力量。
另一方面,则派出侦察分队分散到各处收集数据建立中转站。
建立中转站说起来简单真做起来却有相当的难度……比如中转站与中转站之间不能有太远的距离,太远了小船和渔船就无法到达,实在无法到达的,比如两点之间没有适合的岛屿,那么这段的中转就要安排给大型运输般负责。
再比如,中转站要设置补给点以及必要的防空工事。否则,人一批批的运到岛上却没有食物没有淡水,那很可能会出问题,而且渔船之类的也需要燃油或是零件维修之类的。
总之做起来涉及到的问题就是五花八门的。
不过好在美军的工业能力可是没话说……一旦确认了哪个中转站,马上就运上去几台推土机或是挖掘机,“哗哗”的几下就建立起了一个基地,然后成批成批的物资和零件就往岛上运。
当然,这其中还少不了这一线上的居民的帮助……这还是跟日本人的暴行有关系,日军走过的地方,几乎所有百姓都对他们恨之入骨,于是一听说是要打日本人,那没说的,很多人不需要报酬主动帮助美国人。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三章 第六军()
美国人动作很快……这一方面是得益于美军的工业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美国当局的支持。
要知道这可是直接关系到美国利益的:中国军队越早投入战场或者说越早穿插进中国东北,那么位于中国的日军精锐往回调的运输通道就会越早被掐断,这对美国来说就意味着更容易获胜或者更少士兵的伤亡。
于是,当哈尔西将构建中转站用“蚂蚁搬家”的方式运兵这个方案往上报的时候,罗斯福亲笔批示为这个计划拔款首批运营资金一千万美元及所需要各种物资……这时候的一千万美元可是一大笔财富,而且这还只是首批的。
另一方面,罗斯福在第一时间就催促蒋校长准备好部队并发往缅甸……这意思也就是一边建中转站一边发兵的意思。从这一点上看,也可以知道罗斯福有多心急。
其实急的不只是罗斯福,蒋校长也急……日军正在正面对其步步进逼,而****却几乎是一溃千里,甚至重庆也三天两头的遭到日军的轰炸,让蒋校长有些坐立不安了。
尤其是这其中还存在着另一个危险,这场仗如果再往下拖……让日本实现其战略目标将****控制的领土一分为二的话,那就不仅是两部份无法联系的问题,日军甚至还有可能绕过重庆从中国内部再次把中缅公路给截断。
中缅公路曾经被日军截断过,所以蒋校长很清楚这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意味着什么。
于是蒋校长二话不说就命令首批一个军的部队马不停蹄的赶往缅甸准备渡洋。
哈尔西在收到这支部队信息时,就将电报递给了张弛,问道:“这是蒋校长派出的首批部队,怎么样?”
看着电报,张弛就不由皱了皱眉头:“第六军?!”
“是的!”哈尔西从张弛的表情就看出了什么,说:“这并不是支优秀的部队是吗?”
张弛不由叹了一口气,解释道:“这支部队……与我们一起参加过第一次远征缅甸的战役,当时的军长是甘丽初。他们在日军穿插部队的进攻下一溃千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