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其实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中国人就是在这种极度缺乏工具的情况下生存下来的,为了生存就必须学会这些本领。而美国人却是过份的依赖设备,所以时间一长,反而使他们失去了人类本身就拥有的一些禀赋。

    张弛不知道的是,史迪威甚至都有直接将张弛调往参谋部担任参谋长的想法,但最终还是把这个念头强压了下来。

    史迪威有史迪威的考虑和难处……张弛在战场上的表现虽然很出色,而且也很有才华,史迪威觉得他天生就是个打仗的料。

    但问题就是,张弛这出色的表现是以不服从上级而且还是美国教官的命令为基础的,如果一口气把张弛升得太快,那无异于就是在告诉其它中国军官:不服从美国教官的命令也不要紧,只要能打胜仗就行。

    可以想像,这样一来就会在部队里树立一个很不好的榜样,会让其它中国军官效仿甚至还会激化中美军官之间的矛盾。

    于是想来想去,史迪威就决定只升张弛为营长。

    应该说,当一名营长是张弛最初的梦想,原因是如果当上营长,那么一般情况下就可以不必亲自上战场而在稍后方指挥了。

    但这时的张弛却宁愿自己还是个连长……

    首先是在丛林战中,敌我双方的防线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明显的界限,更多的时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犬牙交错的,而且营长可以不必亲自上战场这个惯例只存在于国内的****部队中,在远征军里不仅不适用反而还更要身先士卒。

    这“身先士卒”还要怪远征军的一众军官们,比如廖耀湘、孙立人,甚至史迪威都常常亲临前线观察情况,史迪威最常见的形像就是头戴一顶美式钢盔,身穿一身普通而且没有军衔的军装,肩上还挎着一把卡宾枪……他常常打趣道:“这样一来,日本人的狙击手就不会以我为目标了!”

    至于孙立人和廖耀湘就更不用说了,亲临一线指挥战斗那是他们的家常便饭。

    试想,在这些军官的带头下,还有哪个营长、团长敢说自己要在后方指挥而不用上一线?!

    当然,这时的张弛真正在乎的并不是这个,此时的他很清楚在战场上并不是说当什么官或当多大的官就会更安全一些,有时官当得大了,在日军渗透战面前反而还会成为主要攻击目标。

    让张弛头疼的,是桌上一叠叠的文件和材料,这让张弛感觉自己似乎又回到读书考试的时代了。(未完待续。)

第六十八章 装备() 
不过好在****部队里的军官大多配有副官,这些副官的职责就是处理类似文件、材料之类的工作,所以张弛也就完全把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都丢给他们去处理了。

    但有些东西张弛却必须了解,比如手下的几个连长,各有什么特点之类的……否则一旦打起仗来,连自己有多少装备多少兵力都不知道那还不成了笑话。

    这些并不需要了解,原因是张弛在当连长时就与这些友军部队一起配合打过仗,所以早就了然于心。

    当然,这其中有些连长是新人……就像之前说的,岭邦一仗新一师总共牺牲了五十几个连长,几乎就是每个连的连长都牺牲了两遍,于是张弛手下的这几个连长大多都是由副连长甚至是排长升上来的。

    张弛随手翻了翻这几个连长的资料:

    一连长同乡人就不用说了,跟着自己一路打上来的战友,张弛对他知根知底。

    二连长是个名叫李长率的福建人,或许是因为名字里有“长率”两个字,所以部下给了他一个外号叫“少帅”……其实这“少帅”一点也不帅,相反脸上还有一道令人感到恐怖的刀疤,里头的肉往外卷翻出来就像是一条爬虫似的。

    那道疤是他在第一次缅甸战场上留下的,当时冲进战壕的小鬼子挺着刺刀扎向他的脖子,无路可退的李长率选择了往前冲……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不退反进使得鬼子的刺刀偏离了他的脖子只在其脸上划了一条疤,与此同时李长率还掐住了鬼子的脖子直到他断气。

    因为知道李长率有这个经历,所以张弛觉得他应该是急中生智的人,否则他早就被残酷的战争给淘汰了。

    三连长吴小东倒不是个新连长,他与张弛一样是在岭邦一战中幸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几个连长。

    当然,这并不是吴小东运气好,而是因为吴小东个子较为矮小……此时的中国军人大多个子都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国内物资紧缺而造成的普通营养不良的原因。

    这物资紧缺到什么程度张弛知道的不多,因为他直到现在还没有回去过。

    但是……

    从重庆飞来的补充兵有很多都是全身上下只穿一件裤衩,张弛曾经问过那些补充兵是怎么回事,得到的回答是:“国内什么都缺,衣服和军装也缺,长官知道咱们到这来就有美国佬发军装了,所以让咱们都把军装留下!”

    这话差点把张弛给噎着了,那些衣服、军装就算留下也是破破烂烂的穿不了多久了吧,但国民党的军官却还是要把它们给留下来而让补充兵光着身子没有尊严的出国。

    这不只是说明****军官对士兵的盘剥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国内物资的极度篑乏……如果不是物资紧缺,谁还会在意那几件破军装呢?!

    吴小东是个从来就不知道父母是谁的孤儿,自小就是靠乞讨为生,于是个子又要比一般人要矮半个头,可偏偏副连长却是个高个子,而且在孙布拉蚌的这几个月副连长那是吃得油光满面胖了不少,于是日军狙击手看到他们俩站一起时就想当然的以为副连长是主官,接着一发子弹就将副连长打倒在地。

    事后吴小东想起这事来,就感叹自己欠副连长一条命,发誓往后如果能活着回到国内的话,一定要找到副连长的家人报答他们。

    由此,张弛觉得这个乞丐出身的三连长该会是个体恤部下的好连长,因为他有着一颗感恩的心。

    除了这三个步兵连之外,营下还有一个机枪连和迫炮排。

    这一点倒是以往的****部队所没有的……****部队营下有一个机枪连就相不错了,迫炮排那是想都不用想,这玩意都属于团级以上的重装备了。

    但远征军在营一级就拥有八门81MM口径及十二门60MM口径的迫击炮。

    这个火力其实是加强了,因为张弛记得从孙布拉蚌训练营出来的时候,营属迫击炮才只有这火力的一半,也就是分别是四门81炮和六门60炮。

    这也许是史迪威认为在面对日军时这样的火力还不够所以加强了吧,张弛是这么想的。

    后来张弛才知道自己其实猜错了。

    加强火力并非史迪威的初衷,而是中国军队从上到下对装备的胃口都很大……中国的部队是缺装备缺怕了,这跟饿疯了或是穷疯了的人一样,饿疯了的人是怎么都不觉得自己吃饱,穷疯的人就算是拿到再多的钱也觉得不够。

    同样的,当有许多装备摆在向来都缺装备的中国军队面前时,他们就千方百计的想多蹭点,而且永远都不够。

    而美国佬对装备方面又比较宽松,再加上从美国运来的几个师的装备早就到位了,而重庆那边的兵源却还没来,于是新一师就以打仗要加强火力为由把另一个师的装备蹭到手。

    也就是说,新一师的炮火其实要比原来预想的要多上一倍,师属榴炮营甚至都多了三倍成了一个榴炮团。

    中国军队对装备的这种“吃”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有些不理智,因为装备这东西需要后勤的支持,更多的火炮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炮弹。但偏偏美国佬在后勤方面又十分强大而且又有的是炮弹,所以这不仅没有问题反而还很好的增强了新一师的火力。

    史迪威也知道这一点的,所以他不仅没有阻止中国军队这么做,反而还有些得意:他是想告诉其它的中国部队,美国佬的装备有的是,而且对于能打胜仗的部队毫不吝啬。

    应该说史迪威的这一招很有用,中国军队很快就知道史迪威的这个潜规则:只要在战场上打胜仗,那么就不用担心装备的损耗,它不但不会越打越少反而会越打越多,而且还是成倍的增加。

    这就成功的激励了远征军战士们的作战积极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战士们那种装备比生命还重要的思想。(未完待续。)

第六十九章 训练() 
这段时间部队一直在紧锣密鼓的训练,而且这个训练还是与美军部队的联合训练。

    对于这一点张弛倒是可以理解,在未来战场上中美两支军队,那自然就需要联合训练,同时史迪威也是想借着这个时间再强化一下中国军队的美式战术。

    但其实,所谓的美式战术其实就是教中国军队平推和怎么奢侈的使用弹药,因为他们教的就是:两军一旦交汇就是先用大炮轰上一遍,轰完后观察下有没人,如果有人的话就继续轰,没人就派坦克和步兵往前平推。

    这种战术如果是在开阔地区进行的堑壕战那无可厚非,但是在丛林战中似乎并不适用,因为丛林战里总是会在很多意想不到的地方隐藏着几个兵,于是炮轰后就会以为人已经打得差不多了,但部队一上去发现还有敌人,于是退回来再轰……这么折腾几回,只怕阵地还没打下来敌人的援军都已经到了。

    而且对于这种美式的火海攻击日军似乎已经有了对策。

    这对策就是一线只放少量的兵力,主力则布署在隐蔽部等着,美军一片火海攻击炸伤了前线几个人就添上几个……毫无疑问,这种添油战术可以尽可能减少美军火海的杀伤。

    于是美军火海战术就成一种大投入而少杀伤的“鸡肋”战术,日军似乎是怎么打都打不完,而美军的后勤却有可能因此而崩溃。

    然而包括张弛在内的所有中国军队的军官都不说话。

    这一来是因为说了也没用,此时的美军还迷恋着的他们的美式战术,就连史迪威也相信上一场战斗的胜利有很大一部份的功劳就是使用美式战术……当然,这的确是,上一场战役的中国军队在某些战斗中因为使用了火海战术使得没有适应这种强大的火力的日军吃了许多亏,但总体上中国军官们还是按照中式打法。

    所以包括史迪威在内的美军教官根本就不会理会中国教官的建议。

    二来,则是因为中国军官也乐见这样训练。

    这样训练的好处就是可以大量使用弹药……远征军里的炮兵因为紧急投入战斗,所以往往训练周期很短,最快的训练还不到一个月就派上战场了。

    仅仅只用一个月的时候就训练出炮兵这在国内几乎就可以说是不可想像的,但在这里却是现实……原因是他们除了前一周是学习理论知识外,其余时间基本上都用汽车或是吉普车拉着大炮在丛林中满山跑。当然,在跑的过程中就是练习开炮。

    那打的都是实弹,而且还可以说是打不完的实弹。这样打上一个月,就算是新手也会将指哪打哪……这种用炮弹喂出来的本领绝对是令国内炮兵艳羡的。

    令人感到兴奋的是,新38师和新22师相继在孙布拉蚌补充完兵员并换装完毕,于是新一军也就跟着成立,军长为郑洞国兼任,实际则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