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学教师在大明-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生好。”张籍猛地惊起,回头看到了张老夫子。

    “《古今贤文》一书你虽已可背诵,但其中文意博大精深,《幼学琼林》语意艰深,前书未曾通晓而读后书,岂不闻欲速则不达?《贤文》一书你可曾达其辞?可否解其意?能否用之以行?”张老夫子恨铁不成钢似得一连串质问。

    后世许多家长给孩子上各种辅导班,往往寒假或暑假中就学完了下学期的课程,这种情况看起来很不错,但是实际上除了天赋出众的少数学生,对大部分人来讲利大于弊。原因一是大多数辅导班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多数不及正式的课堂教学,二是半知半解学了一点的学生,再次学习的时候往往就不专心了,一鼓作气,再而衰,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育。究其根本原因是这中提前学习的方式违背了学生的生理心理规律。

    看着张老夫子此时的神色,张籍不禁想到了后世自己教学时遇到的问题,估计张老夫子也是如此看待自己的吧。怒其不争、哀其不幸,这一点上古今教师是有相同点的。

    张籍起身向张老夫子道:“先生教训的是,昨晚回去深感先生盼我等上进之意,故而挑灯夜读,对照您的注释和讲解,《古今贤文》学生已通晓其意,今晨读《幼学琼林》乃是为了再求精进,并非好高骛远之举,望先生明察。

    “好!好!”张老夫子拂袖转身走向讲堂前方,显然不信张籍的说辞,“吾曾见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记性超群者,不曾闻不教而知者。我问你‘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何解?!”

    张籍向夫子一躬身,随后朗声答道:“大河滔滔,水至下游滩头之上非是流水本意;云卷云舒,云升峻岭山洞之间白云未曾有心;意为世上许多事,都是机缘巧合,天意安排,非人力所能更改。”

    “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何解?!”

    “语出《史记·齐太公世家》‘宁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不为金鳞设,只钓王与侯。’彼时太公于河边遇文王,见太公垂钓直钩无饵,奇之。太公答曰吾非弯钩以求富贵之鱼,乃直钓取帝王将相也,今见文王,终得所愿。今朝意为‘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凡行事当堂堂正正,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内不愧于心。”

    “不说自己井绳短,反说他人箍井深。何解?”

    “昔时一人担桶取水,及至井边绳短而难以取水,不念自备井绳短而怨曰,井何其深耶。意为遇不如意事,不思己过而怨他人。”

    “人言未必犹尽,听话只听三分。何解?”

    ……

    一问一答之间,不知不觉已有二十余句,张老夫子的提问越来越奇,越来越偏,越来越难,张籍始终面不改色,不仅对答如流,更时有发人深省之语。在座学童见张籍如此惊人表现,都是一脸懵逼,林嗣更是面如死灰,如看到怪物一般,提不起半分相争之意。

    张籍此时有些后悔,张老夫子本意是为了自己好,不该和夫子如此相争,应该在回答正确几句后,卖个破绽,稍微退让些,给双方留个台阶下。

    正想到此,只听夫子又问道:“珠沉渊而川媚,玉韫石而山辉。何解?”此时夫子的声音已不像开始时那么严厉,而变得有些奇怪,似喜似愁,尽显矛盾纠结之色。

    “珠玉存在于山中,使大山增色,意为、意为……”张籍故意微微停顿皱眉做思考状,心里已打定注意,要给个错误答案,结束这场考较。“意为有才德的人们应相互扶持,为彼此增光添彩。”

    “嗯?错!此句语出晋人陆机《文赋》: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山之所以倍增光辉,不是因山本就绽放光彩,而是因为山中蕴含美玉;水之所以秀美无双,不是因水本身清秀,而是因为水中藏有珍珠。教育世人应轻外表而重内涵……”张老夫子听到回答有误,随即指出错处。

    “先生教训的是,学生掌握的有所疏漏,谢先生指正。”张籍又是一躬身,回道。

    张老夫子默然不语。

    许久,“罢了罢了。”忽然张老夫子若有所悟,定定地直视张籍,欲言又止,“这句你……”似是已经发现这是张籍故意疏漏,。

    “张籍,《古今贤文》你既以通晓,那么《幼学琼林》也必定难不倒你,《幼学》之后当读经学,我多年不第,才疏学浅,教不得你太多,只有当年进学时所注四书与你自行参悟,散学后去找我拿。”此时张老夫子外露一丝欣慰之色,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每一位老师都希望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生吧。

    砰,一拍讲桌,张老夫子一扫颓色,向其他同窗道:“尔等当向张籍学习,今后我亦将严加管束。好,翻开书,今天讲解《古今贤文》下集。”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意为……”

    一时之间,琅琅读书声又起。

第十二章 求教() 
话说那天之后,在张籍的刺激下,张老夫子对除张籍外其余学童的管教愈加严厉,每天上午讲授新课、解疑答惑;下午背诵书写、考较提问。一时之间,社学内外授课声、背诵声、讨论声此起彼伏,学童们午间吃饭休息时也要带上本书,不时翻看以求多学几句,学风陡然一紧。

    连日来张籍的日子好过了不少,因他的学习进度远超同窗,有些理解比父子还要深刻,故而正常完成功课之外,张老夫子对他的督促不多,让张籍自由把握。

    这五六天张籍已学完《幼学琼林》,每天闲暇时写写《封神演义》权当练字,给弟弟妹妹讲讲评书当做娱乐,又或者指导指导弟弟妹妹读书识字,小日子过得紧凑充实,有几分前世张籍工作时的感觉。

    这日散学后,二弟张卫吃过饭后有事出去还未回来,夏日绵长,张籍凑着落日的余晖在书房一边摇着蒲扇一边看张老夫子所注的《论语》。

    明朝的论语没有断句,要是一般的初学者自学必然云山雾罩不知所以,不过这对张籍可不是问题,后世的论语要什么版本有什么版本,要什么解释有什么解释,看着张老夫子的断句注释,张籍心里也不时的将之与后世版本作对比,找出其中些许的不同,省的以后在人前闹笑话。

    “张籍在家吗?”正看得入神,忽然听到吱呀一声推门声。

    “哥找你的,是义先三郎。”妹妹向书房方向喊道。

    听见张义先到了,张籍起身出了书房,笑着走到院内。

    “义先,自进学之后,许久不见你登门,今日到来所为何事?呦嘿,还拿着东西,这不是你的作风啊。”看到张义先两手各掂着一个油纸包,不禁打趣道。

    “嗨,这不是今天我爷爷差人去城里买些物事,我特地让那人从临清城一品斋捎来的蜜食点心,拿来给卫弟和小妹尝尝。”张义先边说着边走到了正屋,把两包点心放在桌子上,搬了把椅子坐下。

    小妹听见有好吃的,跟进屋眼巴巴的望着桌子上的油纸包。

    “别客气,都尝尝,卫弟呢,不在家么,还没回来?”张义先打量了下四周,随手把包上的草纸绳用力拽开,打开了油纸包。

    只见包里放着几样点心,饱满圆润、色泽红亮、白芝麻点缀其上,这是传统蜜食;褶多硬脆、色泽光亮、白红绿相间,这是白蜜食;条状金黄、身披砂糖的是江米条;另一个油纸包也被如法打开,里面是七八块花状点心,白冰皮为花,花分四瓣的中心沥着红色糖心,花分六瓣的中心沥着绿色糖心,煞是好看,这个点心有个好名字,唤作贵妃酥。

    看着这几样点心,张籍的思绪仿若回到了后世九十年代,那时候他上小学,最喜欢吃的就是这些点心了。彼时国营电机厂效益还不错,一发工资就缠着母亲去买,那时都是国营糕点铺,工艺考究,用料十足,从无偷工减料之举,万顺斋,荣盛斋等几家的都吃过,最出名最难买的就是这一品斋的点心,内部职工或是有关系有门路的早早的就把点心买回家了,放到市面上供不应求。

    只是进入了新世纪后由于国企的局限性,国退民进的改革,还有健康饮食理念的崛起,高油高糖高热量的食物开始被人们有意识的摒弃,这些糕点铺就开始走下坡路,要么转型、要么破产、要么重归私营。各家国企艰难生存,母亲的单位也开始不景气,直至破产下岗,那时对这些糕点就只能是看着眼馋而不可得。

    回到五百年前,再次看到这些点心,心中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来,尝尝,小妹,这块给你。”张义先挑了块贵妃酥和两颗蜜食放到了张姝手里。

    “谢谢义先哥。”接过点心,小妹开心的吃了起来。

    “慢慢吃,这个太甜,去哪碗喝点水,别甜着嗓子。”张籍正嘱咐着,就见张姝吃得过猛,叫着“甜死了甜死了!”去打水喝了。

    “我这妹妹……义先,这儿不方便说话,一会儿我弟弟来了,更是没个安静,走,到我屋里去。”张籍向着张义先一笑道。

    “好。”张义先应声跟在张籍身后走到了里屋。

    “啧啧,都开始看《论语》了。”张义先坐下看到书桌上的书羡慕道:“先生果然给你他注解过的书了,我看呐,先生就是偏心你。”

    “闲话少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什么事让我帮你的,还提什么点心,这些怕不是有一百文吧,咱们什么关系,一起玩大的,需要这么破费么?”张籍说着,又从张义先手中拿过那本《论语》,“这本书过一段给你看,你还是先把《古今贤文》学好,省的每次考较都要挨先生的戒尺。”

    “好,我就说了……”张义先又有些不好意思的道:“籍哥儿,我也想去清渊书院,这个名额我想争一争,你自从病好醒来之后功课突飞猛进就,精进如斯,可有办法帮帮我?”

    “这个……”张籍略一沉吟,自己之所以课业精进,是因为后世的记忆、重生之后的天赋和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前两样没法教,倒是后世学习方法大可一试,想定后眉头微微一皱,看向张义先道:“法子倒是有,只不过你得……也不知你能受得了吗?”

    “我一定努力,加紧读书,随便你怎么操练,只要能拿到那个名额就行。”张义先听出张籍话外的意思担心他自己不用功,赶忙拍胸脯表决心,看来是真的想去清渊书院这个临清州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地。

    “那好,也谈不上谁教谁,咱一起互相交流,我把我读书的方法告诉你,你试试看。”

    “好,我就知道籍哥儿会帮我。”

    “不过你也要有心理准备,我的方法不一定适合你,还有就是即使能事半功倍,咱们社学的林嗣还是强你很多,毕竟平时落下的功课多了些。”

    “恩,这我知道,我就是想试一试,总不能让林嗣他们看不起我。”张义先终于透出了那点小心思,去清渊书院不只是因为对书院的向往,还有那么几许争强好胜的少年意气。

    “那好,今天你先回去休息,我准备准备看看做个计划,到七月二十九先生考较我们还有八天,以后每晚你都到我这来,咱们一起交流交流。”

    “那就一言为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