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学教师在大明-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前一段我爹就说过这书坊老是赔钱,打算把王掌柜和伙计调到其他铺子去,看看能不能把这里转出去,实在转不了的话就得赔钱重新布置改作他用了。”

    “那这里转出去要多少钱?”张籍继续问道,在张籍自己看来这书坊若是改变经营策略还是能挽救一下的。

    “嗯?老弟你有兴趣?别看这里生意不好,接手的花费可真不少,底上两层,地处鳌头矶附近,后面带着院子挨着汇通河还有这屋里的书本家什,对了,我家这书坊还能刊刻书本,在后院仓库中有不少雕版,还有一家都是做雕版的匠人,转出去的话少说也得这个数。”张百万伸出五根手指。

    “五百两?”张籍试探着问道。这个数不能说多,因为张氏书坊的地理位置在这摆着,算是黄金地段;这里面的书本器物,雕版工具等,算是固定资产;还有一家雕版为业的匠人,这是最重要的,因为一般书坊都只是买进卖出,而这还能印刷,这算是重要的技术资源。

    五百两也不能说少,是普通农民五十年的收入,是大明知县十年的俸禄,约合后世三十三万元人民币,这样看来,三十多万开个带着印刷厂的书店还挺划算。只是张籍身上满打满算就二百两,离五百两差了好多。

    “对,是五百两,还不带房租。”虽然张百万不认为张籍能盘下来书坊,但还是认真的回答张籍。“老弟喝茶,这书坊的茶叶可没上次在我那的好。”

    张籍和张百万两个人说话间就走到书坊里间的会客室,早有一旁伺候的伙计给端上点心、倒上了茶水,两人各自拿着一册书围着案几相对而坐。

    “唔……”张籍沉吟一声,还是穷啊,自己这二百两想做点营生还是不够看。

    “老弟真的有兴趣盘下这间店?”张百万见到张籍低头思考似是真的想接手书坊,不禁郑重的出声劝道,“书坊可是赔钱的啊,我劝你还是消了这个心思。”张百万是不想让自己的朋友接手书坊这个烂摊子,坑朋友的事他不屑为之。

    “张兄,我的确是想盘下这书坊,无奈囊中羞涩银钱不够啊。”张籍先是有些遗憾的说了一句,之后又道,“我倒是有几个法子试试,看看能不能让这间书坊起死回生,不如——我出钱入股如何?”张籍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自己有信心让这家书坊扭亏为盈,拿二百两入股用现代的经营策略做大明的文化产业,想来是不会赔本的。

    “反正这书坊再这样下去也撑不过几个月,不如让我入股一试。”张籍紧接着又说道。

    “老弟果真有方法让这书坊起死回生?”正端起茶杯的张百万放下手中的茶杯慎重的问道。

    “确是有几个法子。”张籍也郑重的点了点头。

    “不知老弟能出多少银子,又想占几分股子呢?”张百万又问道。

    “刚才张兄言道盘下来要五百两,那我出二百两占四成如何?”考虑了一会儿,张籍回答道。二百两占四成,当是合理的。

    “那倒是或可一试,不过咱们在商言商,老弟你要清楚,就算你肯入股书坊,若是三个月仍旧没有盈利,人吃马嚼都是费用,也不能就这么耗着,这里还是要转出去的。倒时你那二百两银子可是收不回去了。”张百万又追着说了一句。

    不知道何时,书坊的王掌柜也到了这处会客间,听到两人在谈论是直接将书坊关了还是转出去的话题,急的脑门冒汗道:“少爷,千万不要关了这书坊啊,都好几十年了,不如就按照这张小哥的法子试试看……”

    张百万没好气的看了王掌柜一眼道:“我知道了,你先出去,我和张老弟再谈谈。”王掌柜哎哎的应了两声,不得已退了出去,临出门还回头用乞求的眼光看向张籍,似是宁愿有人接手也不愿就此关门。

    看到王掌柜出了门,张百万长叹一声道:“说起来我还应该叫他一声王叔,为人本分十几年,只是不擅经营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多年还是个小店掌柜。这鳌头矶附近只有这么一家书坊,我也不想让这最后的文教之所消失,那就依老弟所说,用你的法子一试。”

    “只是在股份上嘛……书坊这个情况我也不沾你便宜,你出二百两占六成份子,不过若是不成这二百两可是不会退的,老弟要想清楚。”这是张百万第三次提醒张籍,要他想仔细,免得最后赔了钱,毕竟二百两虽然对张百万不算什么,但对张籍来说是一笔巨款。

    “那就这么说定了——不过银子我没拿着,等会回了书院再交给你。”定然是不会亏的,张籍在心里暗暗给自己打气,这算是自己第一次投入重金豪赌,希望能有个满意的结局。“还有,我打算以我弟弟的名义入股,让我弟弟来书坊中帮衬,毕竟我平时都在书院读书,不能一天到晚的盯在这里。”张籍又说道。

    “好,那就让令弟前来,王掌柜呢,快拿纸笔来,立个字据。”张百万见张籍下定了决心,也不在劝,毕竟于其让书坊就这么半死不活下去,还不如让张籍入股试试新点子。这是对自家有好处的一桩生意。以张籍弟弟名义入股,同时让张籍的弟弟到书坊中帮忙也是其中应有之意,读书人嘛,直接用自己的名义经营影响不太好,同时合伙的大股东没有自己人盯着能放心吗。

    “来了……”候在外面的王掌柜闻声,一会儿就把纸笔拿了上来。

    张百万执笔草拟,张百万写的是他父亲的名字,张籍写的是弟弟的名字,两人共同签字画押,就这样只待张籍把二百两会票交给张百万,这桩生意就算成了,至此两人除了同窗身份,又多了个生意合伙人的关系。

    这也是张籍在大明颇具风险的一次赌博,如若不成就只能科举一条路走到黑,如若成了,在读书的同时还能给自家挣一份家业改善一大家子的生活条件。

第七十二章 书坊四策() 
张籍和张百万签订入股契书后,便分别出了书坊,一人去书院中思考扭亏为盈的方法,一人去往家中向父亲说明书坊入股一事。

    张籍沿着来路回到书院,这一次并不像来时那样悠闲的东逛西望了,而是满脑子的在想着后世书店的经营方式,想着能有哪些经营策略能为己所用。

    到了书院寝舍中时,已是夕阳西斜,舍友容修明和郑茂文正在屋中读书,声音虽不大但张籍还是觉得心绪难平被扰乱了思路,陈教习在休沐时并不去小讲堂,于是打算去那里思考,张籍正要起身前去互见门外书院斋夫领着一个人站到门外,“张小哥可在?”斋夫向门内问道。

    “我在,何事?”张籍走到门口道。往外一看,那人手中拿着一个包袱,正是张大户家进城采买的伙计小五,上次和张义先送张籍来书院的也是他。

    “张小哥,你家里来人了。”那斋夫回道。

    “有劳先生引路,我去和家里人说几句话。”张籍客气的向斋夫道了声谢,便急切的拉着伙计小五到了院中一侧。好久没有家中的消息,张籍很是挂念。

    “小五哥,我家中最近如何了?”张籍有些忐忑的问道,虽然明知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也不会出什么事,但是长时间不见提起家人还是不免有些紧张。

    “籍哥儿勿慌,你家中一切安好,张叔买了几亩村里上好的水浇地,村里又知道你进了清渊书院的事,都说张叔转运了呢。呶,这是张叔让我捎来的包袱和书信,你拿着。”小五递给张籍一个包袱和一封信后又道:“不知籍哥儿可有话带给家里。

    “有、有。”张籍听闻家中无事就心安了下来,身后接过包袱道:“小五哥,我马上写封信给你带走,还请稍等则个。”

    “我这不急,你去写便是,我在书院门口的骡车上等你,一会儿见。”小五说完便向书院外走去,张籍再次向他道谢后就急忙向小讲堂走去,天色已晚,抓紧写完让小五捎回家,让别人等的太久终归不好。

    到了小讲堂中取出书信一看,只见一行行娟秀的小字,这定然是出自杜十娘的手笔了,家中诸人张父张母不会写字,弟弟张卫写不成个,妹妹不识字,只有杜十娘能书。

    “家中父母康健、弟妹和气、一切安好……今阿爹买下田地数亩,亦无所碍……天气转凉,切切注意身体,另有阿娘新蓄棉衣……请君勿念,望君课业有成……见字如晤,妹十娘执笔。”果然是十娘写的,内容无非就是家中诸人都很好,让张籍安心学习,不要挂念。

    娟娟小字牵动学子游思,张籍想念起父母对自己的关心,鼻头有些微酸,摸了摸包袱中的新衣,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张籍铺开一张纸,写道:“父母亲大人膝下,谨禀者:儿离家至书院后,一切顺利,可纾廑念。惟思双亲年齿渐高,男在千里之外,有缺孺子之职。伏望训令弟妹及十娘,俾知料理家务,或有以补乃兄之过。另儿在城中入股一家书坊,请速差二弟前来帮衬……专此谨禀,恭请福安。”

    张籍回信中大意就是让家人不必担心自己,另外让二弟张卫快点进城来。折好书信张籍出了小讲堂向书院外走去,此时距离张籍和小五分开不过一盏茶时分。

    到了书院牌坊外,见到那辆熟悉的骡车,张籍招呼一声,拜托小五将回信送到便就此告别。

    ……

    月华升起,小讲堂中灯火如豆,从窗外看去,里面一人影有时端坐于蒲团上,手持毛笔在上面涂涂画画,有时又起身往返踱步,不知在思考着什么。过了许久,那人影似是做了决定,有了结果,折返回来重新坐在案几前执笔疾书。

    这人自然就是在小讲堂中思考书坊经营策略的张籍了,自将书信交于小五后,张籍也没有去食堂吃饭,一直在这里,经过长时间的思考,终于完成了这一初期规划。

    首先,这书坊的名字要改,不能再叫做张氏书坊了。想想看张百万家是经商的又不是诗书传家的名门望族,用张氏作为店名不过是简单的告诉别人,这是张家开的书坊,一点号召力,一点吸引力都没有。唐时有汪伦请李白游玩,敢称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后世有十平米小店敢名香格里拉、埃菲尔等这店名就应该起的大气一点。书坊地处鳌头矶附近,当取独占鳌头之意,科场中谁可称之为独占鳌头?无他,惟状元耳!不过状元的名字太过招摇,那就定为三元书坊,连中三元嘛,意蕴内涵、喜庆兆头皆强过前者。

    解决了名字其次就是书坊内的布局了。这个时代的书坊书铺都是一样的摆设——前面是长长的柜台,后面才是书架。这让买书人挑选书籍时需要从外走进柜台内,多有不便。这里有许多来鳌头矶游玩的游客,这都是有消费能力的人群,参照后世的自选超市和书吧,应当改成开放式的读书布局,设置卡座,撤掉长长的柜台改为茶台,出售茶水点心,集读书和休息为一体,游客入内读书歇脚,不仅有茶水费的收入,临走之时或许还能买走一两本。

    第三就是做文化礼品、纪念品。如画有临清八景的套装折扇,一套八柄;如带有三元标识的高端纸张和毛笔等,做工一定要精巧,礼盒一定要豪华,如果这两点不能兼得,那就二选一——礼盒必须要豪华,这也是后世商家的惯用的手法,产品好不好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