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欧洲的工业化,有了中东的石油,有了非洲的各种自然资源,将来社会主义的老大哥肯定是德国了。而苏联这样伟大的国家,斯大林这样伟大的领袖,能甘于当个受气包一样的社会主义老二哥吗?
摸清了斯大林的心思,同志们纷纷开始表态了。
“德国显然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德国不可能领导世界人民获得解放。”
“苏联必须要领导世界革命,这是GC主义在全世界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
“在世界革命领导权的问题上,我们是绝对不能让步的……”
政Z局的绝大部分委员全都表态完毕,不过还有一位同志没有说话,他是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
斯大林只是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一口一口吸着烟斗,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才听伏罗希洛夫慢慢地开口:“德国当然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从西线战役和地中海战役的情况来看,德国拥有强大的陆军和空军。”
别人可以不负责任唱高调,可身为国防人民委员的伏罗希洛夫却不敢胡乱说话。这可是和德国打仗啊!之前苏联收复西白俄罗斯、右岸乌克兰和卡累利阿地区(原属芬兰)都有点费劲儿,现在要和不可一世的德国军队打,这不是在作死吗?
“斯大林同志,”伏罗希洛夫非常认真地说,“以红军目前的力量,要战胜德国是非常困难的。而一旦工农红军在同德国的军事斗争中失败,我们的革命事业就将遭遇重创。”
听到伏罗希洛夫的表态,在场的政Z局委员,包括赫鲁晓夫都在心里长出了口气,不过他们的表情却没有任何变化。
“那么……”斯大林抽着烟斗,眉头微皱——他这不是在责怪伏罗希洛夫,因为伏罗希洛夫说的是实情。实际上他也知道自己打不过德国,之所以在政Z局会议上质疑德国是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只是为了摸清政Z局委员们对苏德反目的态度。毕竟苏联和德国的友谊是列宁同志开创的……
“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工农红军才可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呢?”斯大林缓缓地问。
“美国参战!”伏罗希洛夫说,“目前美国正在准备战争,参战应该是早晚的事情。如果美国可以先参战,那么我们或许可以在美国和德国打的两败俱伤时参加战争。”
“美国先参战!”斯大林突然看了一眼莫洛托夫,“告诉李维诺夫同志,这是苏联参加对德战争的先决条件!”
莫洛托夫说:“我一回去就给李维诺夫同志发电报。”
“你还要去德国一趟,”斯大林接着又对莫洛托夫说,“苏联要收回波罗的、立陶宛、波兰和芬兰这四块原属于俄罗斯帝国的领土。另外,伊朗、阿富汗和印度由苏联红军负责解放。这是苏联和德国一起作战的条件!”
斯大林也提出了苏联站在德国一边参战的条件,不过有些条件相当苛刻!他想要回俄罗斯帝国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失去的领土——现在的波罗的邦、立陶宛大公国、波兰王国和芬兰共和国!
这当然是德国无法接受的,因为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早就是德意志帝国的波罗的邦。而立陶宛和波兰是德国的共君联盟,芬兰则是欧洲共同体的成员。
“好的,我明白您的意思了。”莫洛托夫点了点头,他知道斯大林提出这样的条件根本没有指望德国会接受,他只是想要和德国进行“参战谈判”,以确保苏联可以在想要加入的时候立即作为德国的盟友加入战争。(未完待续。)
第452章 美国先上,苏联掩护()
“斯大林要我们先上,但是我们却想让苏联先去和德国拼个你死我活,这的确是个问题。”
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内,美国总统看着刚刚和苏联大使李维诺夫见过面的国务卿赫尔,面孔上微微露出了苦笑的表情。
罗斯福和他的阁僚还有智囊们当然知道大英帝国在地中海战败意味着什么?作为一个以海上霸权为根本的帝国,大英帝国曾经面对过一个被拿破仑皇帝统治的充满敌意的欧洲,但那时的大英帝国仍然是世界海洋的统治者。即便是拿破仑皇帝的海军,也没有办法在大西洋、英吉利海峡和地中海上打败英国海军。
但是现在,作为大英帝国世界霸权根基的皇家海军失败了。他们失去了全世界最重要的海洋地中海,曾经不可一世的舰队在德国和意大利的海空力量面前仓皇逃窜,再也没有了见敌必灭的精神和实力!
这场失败意味着大英帝国的王冠已经落地,现在的问题就是谁能把它捡起来了?
在这个世界上有资格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领导力量的国家只有三个,美国、德国和苏联!
其中工业实力最强资源最丰富的无疑是美国,而且英美两国之间在经济和金融上的联系非常密切,如果英国一定会失去霸权,那么由美国来继承霸权显然是最符合英国利益的。
而德国则是目前风头最劲的挑战者,用一连串的军事胜利打破了欧洲几百年来分裂而平衡的局面,一举成为了欧洲的领导者而且还在全力推动欧洲一体化。
如果德国成功推动了欧洲统一,那么德国就能借欧共体的壳实现人口和工业实力对美国的赶超。同时通过控制非洲、中东和印度的资源以及市场,让欧洲共同体压制美国和苏联稳居世界王者的宝座。
因此德国现在所处的地位反而比美国更有利了,它只要沿着打败英国统合欧洲的路线继续走下去,就能赢得最后的胜利——因为世界霸主终究是打出来的,而不是比GDP高低比出来的!
而对美国而言,虽然GDP很高,工业的规模也很大,但是德国目前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实在很可怕。所以最理想的状态还是德国和苏联拼个两败俱伤,而美国则以英国本土为据点对德国的大城市和工业中心进行战略轰炸,最后再横渡英吉利海峡打败早就已经筋疲力尽的德国从而摘取世界的王冠。
然而约瑟夫。斯大林早就看穿了一切,他现在要求美国先上,苏联掩护……
“威廉,”罗斯福看了眼坐在国务卿赫尔身边的白宫情报协调员多诺万,“现在有没有迹象表明德国将要进攻苏联?”
“很遗憾,我看不到这样的迹象。”多诺万也是个大忙人,放着好好的华尔街律师不干,三天两头跑欧洲,前两天刚刚从南斯拉夫回到美国(他是去和南斯拉夫空军上将杜尚。西莫维奇秘密见面的)。
“德国人的战略意图是非常清晰的,”多诺万说,“先打败英国,然后完成对欧洲的整合,再以欧洲的工业实力建立强大的海军,从而最后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据我所知,现在德国、意大利、荷兰和比利时的造船厂都很忙碌,就连法国的造船厂也从德国人那里得到了许多订单。而德国控制下的欧洲的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支持海军、陆军和空军的大规模建设。”
现在德国和意大利只是刚刚拿下地中海的制海权,中东和北非的资源(石油、有色金属、棉花、粮食等等)还没有大量运往欧洲。因此德国也不可能让欧洲的工业机器开足马力运转,在军备建设上必然是有重点的。
而德国军备建设的重点很显然就是海军造船。自从日内瓦会议后,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甚至法国的造船厂都忙碌起来了。
这已经说明了德国下一阶段的战略重心在海上!
“总统,根据英国人提供的情报,”多诺万继续往下说,“目前德国有2艘5万吨的俾斯麦级已经建成,2艘6万吨的兴登堡级将在明年建成,4艘7…8万吨的战列舰在建。意大利有2艘4万吨的维内托级建成,另有2艘在建,预计也将在明年完工。法国有2艘4万吨的黎塞留级已经建成,还有1艘在建,估计也将在1942年建成。”
“到42年一共有11艘新式超级战列舰!”海军部长弗兰克。诺克斯用有些忧愁的语调说,“而我们到1942年只有3艘科罗拉多级、2艘北卡来罗纳级和4艘南达科他级。在超级战列舰的数量上我们9:11落后了。”
“航空母舰呢?”罗斯福问,“地中海上发生的战争似乎表明空中力量主宰海洋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如果不计算改装航母和护航航母,我们到1942年底会拥有两艘列克星敦级、两艘约克城级、两艘胡蜂级和最多一艘埃塞克斯级。而德国人至少会有2艘塞德利兹级和两艘齐柏林级。前者应该是1。5万吨级的轻型舰队航母,和胡蜂级相当。后者则是3万吨以上的大型航母,和埃塞克斯级相当。”
“航母是7:4,我们领先。”罗斯福总统笑了笑。
“但是我们在太平洋还有一个对手——日本!”海军部长提醒道,“日本人也有6艘舰队母舰,另外还有两艘超级战列舰。如果算上日本,超级战列舰的比例将是9:13,航空母舰则是7:10。”
美国是有很多大型造船厂,在军用舰船建造领域的技术也很牛逼。但是再牛逼,一艘战列舰或一艘大型航母从摆放龙骨到完全建成,按照目前的时间表,耗费3年时间是少不了的。
也就是说,从1940年下半年开始启动的造舰计划,要“下饺子”怎么都得等到1943…1944年。在这之前,美国如果遭到德国和日本的联手打击,情况将会十分危急。
“但如果算上英国的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罗斯福说,“在我们的大批战列舰和航空母舰下水前,数量的优势仍然在我们一边。”他顿了顿,“所以我们不能失去英国这个盟友!”
如果英国人能抓紧一点乔治五世国王级的建造,那么到1942年他们就能拥有5艘乔治五世级,另外还有纳尔逊号和胡德号,一共7艘可以勉强称为“超级战列舰”强大战舰。而且英国还拥有4艘光辉级和1艘皇家方舟号共5条已经建成或很快就要建成的舰队航母。另外,英国还有2艘在建的仇怨级,如果进度能够抓紧的话,到1942年底也有可能服役。
“没错,总统先生,我们不能失去英国。”国务卿赫尔说,“但是我们目前仍然没有办法参战。”
“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海军部长耸耸肩,插话说,“比如接管冰岛、加那利群岛、佛得角和亚速尔群岛的防务。”
冰岛目前已经宣布独立并且由英国负责保护,加那利群岛属于西班牙,而佛得角和亚速尔群岛属于葡萄牙。这些岛屿都位于大西洋靠近欧洲和非洲的地方,勉强也能算是一道岛链,可以阻止德国和欧洲的舰队冲向大西洋。
特别是冰岛距离英国还不到500海里,一旦被美国占领,就可以成为一个向英国输送战争物资的中转站——美国的商船可以把货物运往冰岛,再由英国的商船从冰岛运往英国本土。区区500海里的水域对于德国潜艇和飞机而言,实在太过狭小,很难发挥威力。
“这是一种战争边缘政策!”哈利。霍普金斯评价起海军部长弗兰克。诺克斯的方案,他说:“对于国内民众而言,接管大西洋中的几个岛屿是必要的防御措施,可以将战火挡在美洲之外,因此反对者不会得到太多的响应。”
“我看可以,”罗斯福对霍普金斯说“哈利,你去一次英国,和丘吉尔首相讨论美国接管冰岛、加那利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