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8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再次叹气。

    这次宫变与玄武门之变,最致命的差别,就在于上一次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直接把皇帝、太子控制了,进而控制了中枢,挟天子以令天下。

    而这次呢,太上皇选的是趁天子西征发难,虽然让人措不及防的夺取了京城,但却没能控制皇帝,甚至连留守监国的太子和留守朝廷中枢等人都没控制住。

    这一开始就注定要输的。

    没能控制皇帝,那么宫变的再顺利,最后也还得与皇帝一决雌雄。何况,连太子和留守中枢都没能第一时间控制,以致让太子发出了勤王诏书。

    “再热闹也是一场闹剧。”

    “那你怎么办,儿孙们都在太上皇的手里。”

    李靖也是无奈,他虽名为战神,但在这京城,其实也只是搁浅的蛟龙,“只能走这一趟了,边走边看吧。”太上皇连亲孙子都杀,李靖也不敢硬顶,毕竟自已的儿孙还在太上皇手里。连亲孙都能杀的人,杀起别人的孙子来,肯定不会手软。

    “希望皇帝和李超他们早点入京,让这闹剧早点结束。”

    红拂手上停了下来,“要不,我入宫一趟。”

    李靖扭头,在妻子手上拍了拍。

    “我知道你武艺高强,然而太上皇居于深宫之中,身边护卫重重,想行刺他基本没有可能。太冒险了,没有必要。”

    “我可以试一试。”

    “不,我不希望你出事。”李靖拉着妻子的手,把她拉到面前,“答应我,你不会去犯险。”

    红拂看着丈夫那花白的须发,最后叹息一声答应了。

    “你也别太担心,我觉得这次的事情会很快结束的。”

    起身,去沐浴更衣,换上官服。

    李靖坐马车前往皇宫,李渊听说李靖领旨,愿意前往山南,非常高兴。

    “卿不负朕,朕亦不负卿。”

    李渊哈哈大笑,“拟诏,赐封李靖为吴郡王,晋司空!”

    “臣谢恩!”

    李靖很平淡的接旨谢恩,心里却没有把这吴郡王的封赏当回事。

    领旨谢恩,陛辞出宫。

    到枢密院拿了调兵令,再到兵部取了兵符,然后直接去了郊外的军营。

    节度副使刘政会和山东都兵马使李思行,山西都兵马使李高迁已经带着一众将领在那里等他了。

    “拜见大帅。”

    李靖下马,对众人点头,“入营升帐。”

    入营升账,见过诸将校后,李靖又让擂鼓点兵。李渊拔了三万兵给他,可当他看到校场上的兵时,心里却只有冷笑。

    老兵不过数千,其余皆是近段时间招募的新兵。几乎算是扫地为兵,什么老弱都招进来了,就算是青壮,也都是没有过训练的农夫、工匠等。

第1012章 长孙皇后() 
立政殿。

    这座皇后的宫殿,李渊依然让长孙皇后暂时居住,只不过殿里原来的宫女内侍都被调换了,换来一批生面孔。

    长孙皇后的伤势还很严重,整天卧床。

    皇帝派了几百侍卫围住宫殿,立政殿里一只苍蝇都别想飞出去。不过即便太上皇允许她自由行走,她现在的身体也去不了哪里。皇后唯一的请求,就是让李泰和李丽质这一双儿女留在身边陪她。

    杨氏已经疯了。

    自己年幼的孩子,被公爹当面摔死,而孩子的丈夫却拦着她,无动于衷。李家父子的冷酷残忍,让这个女人彻底的崩溃,她疯疯癫颠,一会哭一会笑,连人都认不清了。一会把这个当成李世民,一会把那个当成元吉。

    长孙本想让她留在身边,可元吉却让人将杨氏带走,将她单独囚禁在不远处的一座偏殿里,隔的不远,长孙还能经常在这里听到她的哭喊疯笑。

    一个可怜的女人。

    皇后现在最担心的是长子承乾,她被迫的写了那封信之后,不知道承乾会如何选。她心里很纠结,一方面她希望太子不要出来,东宫还比较坚固,还有那么多忠心将士护卫,再坚守一段时间不会有问题,再坚守一段时间丈夫就回来了,太子也安全了。

    可另一方面,她又担心李泰和李丽质这一双儿女,她害怕已经疯了的太上皇,真的会再残忍的把这对儿女杀掉,就跟他杀李明一样。

    太上皇已经疯了,什么事情都可能做的出来。

    如果只是她自己,她可以去死,不会去牵连承乾。可手心手背都是肉,每一个儿女她都放心不下。

    立政殿里的饮食用度不缺,一日三餐,都有人送来。李渊甚至还派了人过来给李泰讲课,教导功课。

    他甚至还亲自过来陪他们吃饭,“我们是一家人。”李渊总是这样说,可每听一次,长孙皇后就觉得恶心一次,恶心的想吐。

    今天,一整天长孙皇后都没再听到杨氏的哭笑声。

    “她跳井死了。”

    杨氏的堂姐,另外一个杨氏说道。今天,有三个杨氏过来,她们也是隋宗室女,不过却是李世民有名份的嫔妃,其中一个还是杨广的女儿。

    死了一位杨氏,李渊把李世民的另三个杨氏给派来了。

    大小杨妃和杨婕妤。

    三个杨氏中,地位较高的是杨淑妃,大唐后宫妃嫔,是一后四妃。皇后之下,真正有妃称号的只有四个,分别是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杨淑妃在李世民的后宫排第三。

    她出身也不低,是杨素的孙女,杨玄奖之女。

    另一个杨妃,就是杨广之女,她为李世民生了皇三子李恪和皇六子李愔,但她并没有妃的封号,只有嫔的封号。不过因为是前朝公主,加之又生了两位皇子,才尊称她为杨妃。

    另一位杨婕妤,是隋观王杨雄的孙女,杨恭道的女儿。

    婕妤在后宫中,比九嫔的地位还低一等。

    三位杨氏都带了自己的儿女前来,其中只有杨妃有两个儿子,其余的都是生的女儿。

    几位后妃聚在一起,面上都是不安。

    “太子殿下什么时候会打开东宫?”杨婕妤问长孙皇后,那天她虽没亲眼见到太上皇摔死九皇子,可也已经听说过了。每每一想到这事情,她就忍不住颤抖。

    她牵着女儿,生怕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女儿身上。

    “信我已经给太子写了,如何选择,得由太子决定。”长孙皇后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心里哀伤。现在太子一定非常难以决择。

    “娘娘不如再给承乾写封信。”杨淑妃道。

    “娘娘,如今京城尽在陛下掌握之中,仅凭东宫的人马,怕是坚守不了多久。不如先让太子打开东宫,相信只要太子出来,陛下不会拿殿下怎么样的。”

    长孙氏躺在那里,并不言语。

    杨妃这个时候也道,“细想想,这也不失是一个办法的。”

    长孙氏却在想着,今日太上皇拿他们要挟太子开宫投降,待他日丈夫回师汉京,那时兵临城下,太上皇是否也会如现在一样,拿她们去要挟丈夫呢。

    那个时候,丈夫又将如何选择?

    “娘娘听说了吗,卫国公李靖倒向了太上皇,刚接受了太上皇的赐封,当上了吴郡王,还做了山南节度使,已经领兵三万前往江夏,据说是去拦截率勤王淮军来京的赵国公。”

    “李靖?”长孙氏有些意外。

    杨妃道,“其实李靖也是被迫不得已,陛下把他的孙子都弄进宫当侍卫,变相的扣为人质,李靖也不得不听旨。”

    杨淑妃哼了一声,“也未必如此,武士彠可不就是自己跑去那边的,据说还早就参与谋划了呢。”

    杨妃和杨婕妤算是同一家族的,但杨淑妃是杨素的孙女,和前朝宗室并没什么关系。她对杨妃她们态度不好,“你们那个堂姐,若是她能早些把消息告诉朝廷,这复辟也不会闹到这步。”

    “这杨氏事发当日,还敢跑到东宫去,我看她就是去为武士彠做耳目的。”

    长孙皇后却觉得武士彠的妻子杨氏很识大体明忠义,她肯定之前也并不知道复辟谋乱之事,武士彠也不一定把谋划的事情给她说。

    她心想,杨氏也是一个可怜的女人。

    丈夫本在新朝也很受重用,可现在却投向太上皇,还参与复辟谋乱。而她,一人带着三个女儿呆在东宫,要面对着无数猜疑的排挤,肯定很不好过。

    “娘娘,再给太子写封信吧。”杨婕妤又在一边道。

    长孙皇后手轻抚着女儿丽质的头发,女儿这些天也整天担惊受怕的,此时终于睡着了。她怜爱的抚着女儿的长发,李泰懂事的坐在妹妹旁边,还给妹子披上了毯子。

    “我已经写过一封信了,不会再写了。如何选择,我交给承乾做决定。不管承乾最终如何选择,我都能接受。”

    “你们也不必慌乱,太上皇那天不过是要立威,他也不是杀人狂魔,不会再随意的就杀人,更别说杀他的孙儿孙女。”

    杨妃她们见劝不动长孙皇后,只能坐在一边叹气连连。

第1013章 李世民() 
战斗结束,李世民在罗士信、单雄信、牛进达、吴黑闼等一众大将的护卫之下,骑马穿过遍野的尸体,他们从残破的城垣缺口直接进入了城池。

    仅从那城池的残垣就能知道这座城池之前的规模庞大。

    整个城池呈不规则的正方形,分为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部份,这与中原的许多都城布局很相信。

    这座雄城的外城墙就足有四丈厚,高近四丈,周长十二里。

    城墙由夯土筑造而成,每层夯土厚达三寸。为了增墙城墙的牢固性,每层夯土层之间,还掺杂了少量的土坯砖。

    在这些城墙上,有着十二重巨大的钢铁大门。

    玄德门、金福门、建阳门、武门等等等,在唐军攻打这座城池的时候,这十二座门可谓是让唐军吃了不少苦头。

    整个城池最让唐军恼怒的还是有三重城,外城之内有内城。

    内城位于外城的正中间,宫城则在城的北部。

    宫城又名可汗堡。

    这座城池规模庞大,人口众多,城中光是僧侣就足有三千多人。

    还有许多市场、作坊。

    这是座处于天山之南,火焰山南麓木头沟河三角洲上的城池,正好处于丝绸之路上。

    这是与楼兰古城齐名的高昌都城,这里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

    这座城池建于八百年前,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开发于西汉之时。汉武帝为加强对西域诸国的统治,派大将军李广利在此屯田,设立了管理地方的单位高昌壁。

    南北朝时,北凉残余势力灭掉了车师国后,高昌城迅速发展成为了整个西域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大约一百余年前,高昌建国,由于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贸易,便在这里定都。

    李世民看着城内那些重重屋宇,叹道,“想不到这西域之地,也有如此大城。”

    房玄龄在一边将高昌国历史娓娓道来。

    “陛下,高昌国名因‘地势高敞,人广昌盛”而得名。’十六国末期,曾经占据这地土地的车师国灭亡后,一支军队的首领阚爽在柔然帮助下占领了高昌地区,自任太守,宣布脱离北凉统治。”

    “后北凉残余势力沮渠无讳率残部重占高昌,阚爽率族人逃往柔然避难。十几年后,柔然派大军南下攻克高昌,杀死渠无讳的继承人沮渠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