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说你的办法,朕考虑考虑!”
李超有很多种办法筹钱,但每一种都不是没有代价的。
比如开战争捐,向天下富人募捐,那是最低级的手段,那是真正的强征暴敛,会引得无数人怨恨。
也可以加饷,让天下丁口加战争税,就如同明末的三饷,但历史证明,明末的三饷设计之初,虽然听起来百姓负担不大,但在实际的征收过程中,这些加饷,却都摊派转移到了极少数的贫穷百姓身上,因此最后三饷也成为压跨明王朝的一根重要稻草。
按照征税的本质来讲,其实应当是向财富最多的人征更多的税,向财富少的百姓少征税,这样就能从最少的羊身上拔出最多的羊毛,然后听到最少的羊叫。
只不过,这里面也含有许多诀窍,简单的征税方法,会让人反对怨恨。
“陛下,盐!”
李世民盯着李超,听到这个盐字,眉头皱了皱。
“盐?”
朝廷已经在两年前对盐实行了专卖政策,一个盐,已经为朝廷每年增加了百万贯盐税,这个税收,让李世民是非常满意的。这可是以前没有的税收,现在白增了百万。
但盐税这两年基本上是一年百万贯左右,如何弄到三千万贯?
“难道盐要涨价加税?”李世民问,他以前听李超讲过,盐税这东西,其实本质上就是一项人头税,因为人人要吃盐,往盐里征税,那么最终每个百姓都要为盐税付钱,但朝廷却不需要向所有百姓征税,只需要向盐商征税就好,盐商通过提高盐价,再相当于向百姓收了税。
如此一来,朝廷没有直接向百姓征盐税,只向少数盐商征税,税收了,却不用那么费心费力。
用李超对他说过的话来说,这其实是一种流转税。
李世民现在只想知道,要如何在原来百万贯的盐税上,增加到三千万贯。
“陛下,盐税可以涨点,但我们涨不到三千万贯,因此,我们的钱虽出在盐上,但却还需要更多的方法策略。”
李世民忍不住又捏起了小胡子,他想不通,如何能做到。
“请借用文房四宝!”李超道。
第741章 盐债()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内侍取来纸笔墨砚。
拿起笔,李超在那益州进贡的黄麻纸上先写下一个大字盐。
李世民看着那个字,撇撇嘴,忍住笑。李超的毛笔字,好几年了,依然还是这么丑,相比他的鹅毛笔字和铅笔字、钢笔字,要差的远了。
“陛下,盐这东西,其实本身来说并不稀奇,沿海可以直接煮海晒盐,内地也有盐池盐湖,在山南巴蜀等地,还可以打盐井煮矿盐,虽然内地的盐池、盐矿取盐没有沿海的方便,但总的来说,其实盐的成本并不高,开采、运销,这几个环节控制的好,盐的成本那是远低于种粮的。”
“种粮还要受季节天时影响,采盐晒盐虽也受季节天时影响,但受的影响却小的多。而且人吃盐,可不比吃粮。一丁正常一年得吃数石粮,可有十斤盐却是足够。”
隋朝和武德时,朝廷并不管控盐,允私人制盐贩销,因此盐在之前其实是很便宜的,一斤盐不过一斤粮价,百姓没有说吃不起盐的。顶多就是在一些运输不便的地方,盐贵一些,那是受限于运输的成本,而非其它。
可就是这么小小的一个盐,在中唐以后,却成为朝廷收入中的大项,到了宋代,盐税甚至都达到了三千万贯以上,明清之时,盐税也是朝廷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明清之时,天下最有钱的商人,就是盐商。
现在朝廷对盐的政策还比较简单,就是允许商人承包盐场等,办个证就行。然后产出来的盐要售卖,需要先向朝廷交笔税,税也不算多。
李超现在准备在盐上做文章,增加朝廷的收入。
“我们可以改变盐的生产和运输、销售的方式。把盐控制的更严格!”
“如何改变?”
“民制、官收,然后商运、商销。”
把几个环节分开,不让商人们搞一条龙,加强控制。对于各地的盐场,依然是得申请审批,发放牌照,对于无牌的盐场,要坚决打击取缔,发现一个查一个。
把产盐的任务,交给商人百姓们,允许他们办牌登记后经营生产,但得由朝廷监管。他们生产的盐,不得私售,必须一斤不少的全部售给朝廷。
盐由朝廷统购统销。
当然,朝廷收了盐,并不直接自己去销售。
还有一点,就是商人承包盐场,得办牌,而盐牌得有限制,允许盐牌世代持有,也可以转让,但盐牌的牌照必须得贵。这就跟后世明清时盐商们一样,他们要卖盐,不但得有盐引,还得有盐窝,这个盐窝,其实就是经营资格,很值钱。
一个盐牌,朝廷就能马上征收到一大笔钱。
以后,每年还可以对盐牌进行年审什么的,也能小收一笔。
再其次,就算办了盐牌,盐场每年也要按他们的产量,征收一笔营业税。
“还有呢?”李世民听的眼睛大亮。
“朝廷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盐务衙门,负责天下的盐务,各地设立分衙,主管盐务。盐场的盐产出后,要由朝廷统一收购,存入各地的盐仓之中,然后统一调配到大的盐仓之中。这时,朝廷可以向天下的商人们招标,让他们来朝廷手里购买盐引。”
“盐引?”
刚刚听了一个盐牌,现在又来一个盐引,李世民表示不太明白。
“盐牌是盐场取得制盐资格的凭证,而盐引呢,就是取盐凭证。”
盐引可是一个厉害的东西,最开始,他只是一种凭证,盐商想贩盐,就必须先向官府购得盐引,每引一号,分前后两卷,盖印后从中间分成两份,后卷给商人,称为引纸,前卷存根,称为引根。
商人要买盐,得先向朝廷购买盐引,有了盐引,才能到盐仓去领盐,然后自己运销。运输和售卖的时候,都要有盐引,以备官府查验,如果没有盐引,那就算是私盐,得没收和处罚私盐贩。
“陛下,盐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朝廷的盐和引是分开的,一边交钱卖引,一边收引取盐,盐引钱和盐仓里盐分开管理,避免出现**等问题,更好监管。同时,朝廷卖盐引的时候,直接在盐引中加征盐税,这样每引盐引售出,朝廷就已经直接把盐税也给征收了。”
李世民听的不住捻胡子,确实是这个意思啊。
“这样就能筹得三千万贯?”
“当然不能。”李超很直接的回答,光是如此,哪可能弄到这么多钱。
关键得是组合。
李世民依然不解,他的头脑,对于这种太复杂的东西,尤其是数字游戏的东西,总是有点跟不上。
后世的盐引,其实可不仅仅是一个买盐凭证这么简单,他还是一种债券。
朝代,盐引就没有那么老实的实发的,基本上都会超发。
也就是说,可能大唐现在有三千万百姓,按平均一人十斤盐需求来算,一年可能需要三亿斤盐,如果一引盐百斤,那么就是市场一年需要三百万引盐。、
三百万引盐,交给盐商们,这是正好的。
但朝廷卖了盐引就有钱,为了钱,于是就超发。
市场只需要三百万引盐,朝廷却发了一千万引盐,商人们交钱买了盐引,交了盐税,然后去盐仓领盐,结果发现,盐仓没有那么多盐,或者是领了盐,可市场饱和,卖不出去。
多数情况下,盐场的盐产量也是有限制的,跟不上朝廷发盐引的量,于是乎,更普遍的情况是,盐商们拿了盐引,可却得在盐仓排队领盐,就跟滥发官帽子,官员得侯缺是一个道理。
有盐引,没盐。
这时的盐引,其实就相当于一种盐债了,是一种债券的性质。
超发的数量,如果控制的好,其实也大有益处,但如果超发过多,那么盐市场就会混乱,必然产生**现象。
不过现在朝廷最需要的是钱,因此李超才提出了盐牌和盐引。
盐政细说下来,很复杂,比如开中法、纲盐法、票盐法等等,有划分区域销售的,也有不限地界销售的。
李超不打算搞划区销售,而是只要有盐引就能销售,至于卖不卖的出去,全凭市场和商人的能力。朝廷只管收盐和统销,至于具体的全销这些,盈亏这些是统统不管的。
因此李超的这个盐政,其实类似于清朝盐务改革后的票盐制度。
“一引盐百斤,一年需要三百万引吗?朝廷每引盐定价多少?”
盐该定什么价?
这是个细节,李超觉得可以召宰相们一起商议。(……)
第742章 统购统销()
祝大家新年快乐!
一斤盐定多少钱,朝廷又要超发多少盐引?
李世民直接让人去宣旨,把诸位宰相也召入宫中,询问他们的意见。
此时是傍晚时分,宰相们都下值回家了,正准备吃晚饭,接到皇帝的谕旨,没人跟李超一样还要拖三等四,都是急急进宫。
房玄龄杜如晦在宫门口遇见,一起下马入宫,一边疾步小跑,还一边疑惑,难道是突厥人已经打过来了?
等进了宫,李世民却说起了盐。
一位中书令一位侍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急急忙忙把宰相召见宫,就为谈盐?
“无盐税则将无大唐矣!”
李世民开口,就说出了一句震住两位宰相的话,等其它宰相们到来,李世民又说了一遍,大家都为这话震的不轻。
无盐税无大唐?
可盐税一年才百万贯而已啊?
接着李世民自然是把盐税改革的事情说了一遍,什么盐牌盐引盐债超发民产官收商销等等,一连串的新名词,其实都是刚刚在李超这里现学的而已,但现卖的结果不错。
房玄龄直接望向李超,目光里意思很明显,这肯定又是你弄来的名堂吧,李超微笑。
“我觉得可以超发,需求三百万引,直接发一千万引。每引就定价三贯好了!”高士廉听完了前因后果后,觉得盐引这是个不错的办法,既然皇帝说需要三千万贯,那就简单点来。
一引是一百斤,卖三千钱,那就是每斤三十文钱。
“太贵了,早几年,一斤盐不过十文钱,就算这两年涨了点,也没这么多的。”杨恭仁觉得这个价格高了,一斤盐三十文钱,这还只是官府统销的价格,下面还有分销零售呢,到时价格得是多少,百姓还吃不吃盐了?
那定多少合适?
大家开始讨论起来。
定价这个东西并不容易,得综合考量,既要考虑百姓承受能力,又要考虑朝廷的筹款,还要考虑盐商和盐户们的利益。
有人提议,干脆朝廷自己经营盐场,自己卖盐,这样所有环节的利益都由朝廷得了。
不过这种外行的话一说出来,李超立即就反对了。
朝廷是管理者,监督者,不是经营者。
真要朝廷来做,未必就比商人做更强,就好比一个简单的道理,朝廷做,那是大锅饭,积极性等未必高,而且会带来一个很大的管理成本问题。
李超坚持强调,要走民制商收商销的这个路子,不能改变。
“盐价问题,我觉得可以分区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