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顿了一下,忽然道:“自唐末以来,天下纷乱不堪,百姓流离失所,此景已有五十年矣。”
“俗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乱世之中,总会有一德才兼备之士,逞黎民之望,兴仁义之师,荡涤污垢,扫平寰宇,建立不世之功,还中国一个蓬勃崭新气象。”
“李大人乃当代名士,以你所见,当有何人可担此重任呢?”
话一说完,就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静静的等待着李翊的回答。
李翊暗暗好笑,这样的问题可是没法回答了。
因为现在还是后唐时期,根据年号计算,现在是公元九三五年四月,后唐明年就要灭亡了,取而代之的是石敬瑭的后晋。
这时候有能力统一中国的柴荣、赵匡胤等人还是十几岁的娃娃,自己若将他们说出来,恐怕也没人相信啊!
咳!先随便杜撰一个,糊弄过去也就是了。
李翊望着林宗义热切的面容,故意思索了一下,然后亢声说道:“我大汉皇帝承祀两汉,天纵奇才、睿智通达,坐拥岭南两广之地,富甲一方,且有带甲之士数十万。”
“假以时日,必可扫清寰宇,一统天下。不知老先生以为然否?”
“嘿嘿!”林宗义摇头一阵冷笑,“莫怪老儿言语刻薄,当今圣上昔年也是一代枭雄,征战无数,屡战皆捷,这才保有两广六十余州。”
“但如今年不过五十却心志早失,早将雄心壮志丢诸云端,更兼重用阉人、淫乐无度,杀人如麻、喜怒无常,偏安两广已是非份之福,怎敢望其一统中国。”
“再说数十万之众?嘿嘿,大汉人口不过二、三百万而已,怎能拥有数十万精兵?”
说着话更是不住的摇头冷笑。
李翊装作有些恼怒的说道:“吾皇乃英明睿武之君,志向高远,如今暂栖两广,久后必可成就大业。”
“况且其五子越王洪昌以贤孝为名,亲厚百姓,士人皆赞其贤明,日后若承继大统,未必不能有所作为。”
“李大人差矣,刘岩有子十九人,按照长幼之序,却如何能轮得到刘洪昌。”
“即使此儿得立,以其柔弱之姿,保有江山已属不易,怎敢妄有他求。”
说到这话,林宗义已经毫不客气的直呼刘岩之名了。
李翊听到这里,不由得暗暗佩服这个老头,他足不出户,却把当今大汉的形势分析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不让人心生敬意。
可是自己却不能就此罢手,还是要再试探一下,看他胸中到底有多少乾坤。
想到这里,李翊徐徐道:“当今大唐天子李从珂据有中原之地,带甲百万雄师,四方诸侯纷纷来朝,已是略具盛唐天朝气象。老先生以为如何?”
“唉!可笑啊可笑!非是我小瞧与他,那李从珂乃鲁莽无道之人,其器量不足、难成大器,况且为人傲慢自负,藩镇俱都离心离德,何谈天朝气象,此子身死不远矣,唉!”林宗义又是大摇其头。
李翊被林宗义的轻视之心激起斗志,继续沉声道:“在下听说,西蜀之主孟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年仅弱冠却治国有道。而其治下沃野千里,民富国强,百姓安居乐业。”
“俗话说的好‘盛世之下必有明主’,他若有心东顾,中原必可唾手而得矣。”
“孟昶,嘿嘿!年轻毛嫩,乳臭小儿也,只知吟风弄月,哪有逐鹿中原之志哉。不妥啊,不妥。”
林宗义又是大摇其头,显然相当的不满意。
李翊故作无奈的说道:“吴国的徐知诰与我大汉针锋相对,不提也罢,晚生能想到的,都已阐明,除此以外确实是不知道了,还请老先生指点迷津。”
林宗义听了这话,却缓缓的将眼闭上。
许久才睁开眼来,目光炯炯的盯着李翊道:“老夫昨夜夜观天象,发现一团红云裹着斗大金星落入钟灵山中,早已心生疑惧。今日却又邂逅李大人,才知道昨日李大人正在山中。”
“刚才更是得见李大人济世救民之志,心中疑虑豁然而解。推本究源,老夫可以断定,李大人乃是天上太白金星转世,日后必可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啊。”
这番石破天惊的话语,听到李翊的耳里,不过是感觉到好笑而已!
自己一个凭空穿越过来的人,只不过碰巧落在了钟灵山中,就被附会了这么神秘的色彩,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
这古代人真是迷信的可以,什么太白金星转世,这不是瞎胡闹吗!
历史就是历史,那是不容篡改的,二十五年后,北宋就将在赵匡胤的手里建立,什么星宿转世也阻挡不了这个既成事实。
这老头装神弄鬼,不知道有什么目的。
自己能安安稳稳的做个宣抚使就不错了,还去成就什么伟业,真是吃饱了没事干撑的。
林庆良见李翊尴尬的神态,忙正容道:“李大人莫要心存疑虑。我父精通星相占卜,随起一卦,无有不准,这是远近皆知之事。”
“李大人现在虽在难中,那也不过是癣疖之疾,嗣后必将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前途不可限量啊!”
“林先生切莫耻笑在下了,在下乃大汉朝廷命官,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岂能做背信弃义之人。”
“此事万万不可再提,否则,晚生的身家性命可就难保的很了。”
李翊不以为然,苦笑着大摇其头。
这时天色已近傍晚,林宗义欲言又止,不再多说,而是令人重整杯盘,再置佳肴,大家分宾主坐下,开始讨论平叛大计。
林宗义作为宁州附近颇有势力的大户,其实早已知道孙德成将叛汉自立的消息,今天出门正是前往郭家寨,与亲家郭家寨的寨主郭颂商量应对之策。
这时,听了林易谋划的计策,认为此计非常可行,只是在人手方面略显不足。
如果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钱士塘和简铮身上,一旦二人之中有一个人临阵反悔,就有可能使平叛大计毁于一旦。
为此,要从自身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防事出突然,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因此,林宗义提出,准备明天派林通将郭颂请到林家堡,联合郭家寨的力量,使实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另外,驻扎在南边的马街巡检司巡检使何守杰,也是一个可以争取的对象。
此人谋略、勇力皆佳,曾经在前些年的蜀汉之争中屡立战功,后来调到宁州担任马军指挥使。
因与孙德成等人脾气不和,且看不惯牙兵的骄横跋扈,数次制止牙兵的胡作非为,因而深深得罪了孙德成,而被降职调到马街当了一个小小的八品巡检使。
何守杰为人谦和,爱兵如子,从不打骂体罚士卒,因此深得部下的尊敬,连远近的老百姓都交口称赞,亲切的称他为‘何菩萨’。
何守杰调到马街后,并没有意气消沉,而是经常和士兵们一起进行训练,朝夕不辍。
仅一年时间,就使得马街骑兵的战斗力迅速提升,成为一支精锐的野战精骑部队。
难能可贵的是,在训练的闲暇,何守杰又组织士卒开垦荒地,种植粮食蔬菜,圈养鸡、鸭、猪、羊,使得军队的伙食非常丰足。
最重要的是,何守杰与林家堡关系密切,经常到林家堡谈文论武,与林庆良、林易等人惺惺相惜,互推为知己。
这样的人若是使用得当,定然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将帅之才。
听完林宗义的介绍,李翊当然非常兴奋。
如果真能得到这样的人才作为臂助,不但能分化瓦解孙德成的实力,而且若能平复叛乱,今后治理云南岂不更是事半功倍吗!
当下众人商量好,第二天,由李翊和林易亲自前往马街巡检司,去会一会这位人称‘何菩萨’的儒将,争取将他说服过来。
嗣后,将接着到越州卫去见简铮,无论如何也要把这支军队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明日一天的行程,也就决定了李翊今后的命运,成功或者失败也许就在此一举了。
第10章 喜得良将()
第二天一早,李翊洗漱完毕,就早早的来到院子里,做起了热身运动。
这可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对于他这样的登山爱好者来说,强健的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
再加上最近不知道为何气力猛增,活动起来更是神清气爽,游刃有余。
正在这时,林宗义也来到了院子里,见到李翊这么早就习练不辍,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等李翊活动完身体,他才满含赞许之色的道:“李大人能够以文习武,实在是难能可贵。”
“老夫一直提倡文不离武、武不离文,若非文武兼资之人,又怎可身负天下之重任。”
“只可惜!老夫平生所学尽传大儿庆忠,不料其英年早逝,徒唤奈何。”
“二子庆良,不习文武、不慕权贵,尤喜旁门左道之术,虽有小成,却不是泱泱正途,又有何用!”
“唉!幸喜我这长孙易儿聪慧明理,可堪传我衣钵,如此老夫则死而无憾矣!”
李翊连忙出言安慰,盛赞林庆良之奇巧异能、林易之文韬武略、林通之勇力过人,终于说的林宗义心情转为平静。
大家一起用过早餐,李翊和林易就匆匆的上路了。
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李翊将朝廷的任命书也带在了身边。两人两骑绝尘向南边的马街驰去。
一路上林易详细的向李翊讲述了云南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地理,以及林家堡在云南的传统地位。
特别是云南的各大势力分布,使李翊对现在的形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所谓的云南宣抚使管辖区域,只限于后世云南的东北部地区,有宁州和会泽、东川、陆良、富源、宣县、罗平六县之地。
除去散居在山中的蛮夷部落外,人口不过十一二万,拥有军队不足万人。
宁州作为云南宣抚使司驻地,是附近地区最大的城市和商品交易枢纽,人口相对繁盛,商品交易发达。
西边和南边的广大区域都是大义宁国的领地,面积也比云南宣抚使辖地大了五倍有余。
大义宁的前身是大长和国和更早时的南诏国,现在的国王杨干贞曾经是大长和的首席清平官,在八年前杀死了大长和国王郑隆檀,建立了大义宁国,并自立为国王。
由于杨干贞的篡逆和滥杀无辜,使得地方官员和东南的各部族非常不满,因而大都举兵反叛自立,在事实上已经脱离了大义宁国的管辖。
其中最大的一股反对势力是通海节度使段思平。
他凭借在白蛮各部族中建立的威望,形成了以云南中南部的通海为中心,以周边白蛮各部族为呼应的强大势力范围。
所辖面积虽然只有大义宁国的一半左右,但是其真正实力却不容小视。
目前双方势均力敌,谁也占不了谁的便宜。
现在三方的关系非常微妙,就像三国时魏蜀吴的鼎足关系一样,任何两方联手都可以轻易的消灭另一方。
所以各方都非常谨慎小心,轻易不会得罪任何一方。
而据林易得到的消息,孙德成为了建国自立,已经悄悄地和大义宁国有了密切的联系,具体情况尚不得而知。
林家堡虽然属于南汉的领土,但是却从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