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话。文垚大概是因为自从记事以来还从未与父亲这样亲近,一时间竟然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好在之后文垣他们围过来解了他的窘态。允熥也将文垚放下,蹲下身子把文垣他们兄弟抱在怀里,说道:“父亲回来了。”
他们当然也是非常想念允熥的,文垣听到这话马上趴在允熥胸前,脸贴着他的胸膛,虽然感觉有些湿也没有挪动地方;文圻这和敏儿一样大声喊道:“爹,儿子很想你。”文垠因为年纪小对允熥的印象不深,此时倒没什么特别的感情。
最后,允熥将刚才一直在一旁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他们的思齐一把抱起来,对她笑着说道:“思齐,舅舅回来了。……,去年没能给你过生日,今年舅舅使劲给你操办一次。”
“嗯,舅舅。”思齐将脸贴在他的脸上,轻轻答应一声。
经过这一番折腾,饶是允熥刚下船的时候才午时过一点儿,此时也已经是酉时正了。他看了看天,决定明日再去各宫中看其他孩子,在李莎儿告辞离去后吩咐王喜道:“你马上去御膳房传旨,今晚朕在坤宁宫用膳,预备八道菜一道汤,不要两广福建风味的饭菜,再做几块蛋糕送来。”
“是,官家。”王喜答应一声,就要躬身退下;可他不成想允熥却马上将他叫住,又道:“吩咐过此时,你就出宫回家吧。朕在广州的时候曾经许你回京后放个假,从明日起到本月最后一日你都不必入宫,安心在家陪伴母亲和兄弟。”
“官家”王喜马上跪在地上,说道:“奴才叩谢天恩。”但他在允熥说过‘平身’又站起来后却说:“可是官家,今日陛下刚刚回京,许多东西需要收拾,奴才今晚也不敢走,等明日将物什都收拾好了再出宫。”
“朕也不是仅有你一个下人,将事情交给他们便好。”允熥说。
“官家,他们都不成,管不好,还是奴才来管。”王喜的语气中竟然透出了一丝不容质疑的味道。
“那好,你明日再出宫。”允熥说过这句话,忽然失笑道:“怎么好像朕求着你休息似的。”
“奴才不敢。”王喜马上道。
“朕知道你是好意,不过随口一说,不必在意。”允熥笑道。
之后他们丰丰盛盛的吃了晚饭。御膳房在得知陛下今日回京后早就开始预备了,各式各样的鸡鸭鱼肉和菜蔬已经是成菜了。听到允熥的吩咐,大厨思量片刻,说了几道菜名,一时间十位大厨都动起来,熬汤的熬汤,做蛋糕的做蛋糕,炒菜的炒菜,不一会儿除了汤全都做好了,和常年预备的开胃汤一道送上来。
允熥一边吃着饭,一边和他们说起了自己这次南巡的见闻。
他南巡六个多月,其中有两个月是在广州,一个多月在海上漂泊,剩下近三个月巡行各地,也见识到了许多惊奇之事,此时挑着能说的与熙瑶和孩子们说了说,熙怡也在一旁帮腔。
这些听众不说孩子们,就熙瑶也是京城土着,从未出过京的,听到这些事情满脸都是惊讶之色,不停的发出惊叹声。
当晚允熥当然歇息在了坤宁宫,与熙瑶一起睡觉。第二天一早,允熥还在睡梦中被叫醒,顿时就嘟囔道:“谁这么大胆,叫醒朕?”
“夫君,该上朝了。”耳边传来熙瑶的声音。
允熥睁开眼睛,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迷迷糊糊的说道:“上朝?”然后自己蓦然惊醒,坐起来说道:“夫君忘了,昨日已经回了京城,得上朝了。”
然后他急忙让宫女给他穿上衣服,系上扣子,匆匆吃了两口饭,急急忙忙赶往奉天殿。熙瑶瞧着时候晚不了,抿嘴笑着看匆忙出去的允熥。
今日是允熥回京头一次上朝,这段日子京城除了会试也没什么大事,至于之前允熥惹起众议的在海康所的演讲和随军商人的设置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大臣们都已经给允熥写过折子,允熥也已经全部毁掉当做什么都没有过,所以也没什么人奏事,很快就“无事退朝”了。
退了朝的允熥来到乾清宫,与很久没见过的四辅官舍人寒暄几句,宣布恢复与往常他在京的时候一样处置折子,旋即坐到自己的座位上,拿起这些日子他们票拟完毕的折子就要处置起来。
但可能因为他这些日子在外面野惯了,一时间竟然没有进入批答奏折的状态,花了好久,才压制住躁动的内心,开始认真批答起奏折。
可就在此事,已经指使小宦官们将乾清宫布置妥当的王喜悄然走过来,提醒了允熥一件他要马上处置的事情。
第911章 必须不能守寡()
“朕之前让你提醒什么事情?”允熥蓦然听他这么一说,想了一会儿竟然没有想起来,出言问道。
“是有关中山长公主殿下的……”
他话还没有说完,允熥就想起此事,恍然大悟道:“此事确得马上处置。不仅是此事,抱琴之父战死那件事也要尽快和报琴说。”
‘不仅是这两件内宫之事,还有几件朝堂之事需要处置。’
想到这里,允熥放下笔,吩咐夏辅官暴昭等人几句话,起身返回坤宁宫。
坤宁宫内熙瑶正在处置宫务呢,忽然听到守在大殿门口的小宦官跪下大喊:“见过陛下”。她一面吩咐面前的女官暂且退下,一面略有些惊讶的迎了出来。
‘陛下这个时候应该是刚刚下朝,回来做什么?’她想着,并且在见到允熥后将问题问了出来。
“熙瑶,”允熥带着她来到内房,说道:“夫君有件事要和你商议。”
“你可还记得去年年初夫君为昀兰挑选的那个夫婿,名叫叶西平的?”
“记得。臣妾当时也见了,一表人才,和妾的表弟杨峰的气质也像。他,怎么了?”熙瑶问道。
“朕去岁征伐安南让他随军征战,今年年初他战死了。”允熥说道。
“啊”熙瑶听到这话惊讶的叫出了声:“怎会如此?”她知晓允熥在挑选叶西平为驸马人选后,因为他的世袭前程太低,所以把他派到安南打仗,积累些功劳面儿上也好看些。他就这么死了?
“在生擒了胡氏父子后,大军四散去招降安南的城池,却不想有一座城拒绝投降,守城的大将还下令万箭齐发攻击明军,叶西平一时没有躲过,中箭身亡。”
“后来夫君下令屠了那座城。不过这与朕现下要说的话无关。朕是想找你商量商量,此事要如何对昀兰说?”
“虽然昀兰和叶西平没什么感情,甚至都没见过几面,但毕竟已经交换过庚帖,小姑娘的未婚夫婿忽然殁了,任谁也不会好受。”
“夫君更加担心的是,她本来就喜欢杨峰,若是以此为借口不再嫁人,要守这望门寡,如何?”
“所以夫君想让你帮着和昀兰说此事,让她好受些,不要有守望门寡的想法。你们毕竟都是女子,相处的也好,说话方便些。”
“啊,夫君不想昀兰守望门寡的心思妾明白;但是,洪武元年皇爷爷曾下旨:‘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制,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皇家为天下表率,违背当年皇爷爷的旨意也与夫君的名声有碍。”
“依臣妾看来,若是昀兰自己不愿守望门寡,夫君不必逼她守;可她若是自己愿意,让她守也不是什么坏事。”熙瑶说道。
熙瑶完全是就事论事。这几年她和三个小姑子相处的还不错,但她终究是允熥的正妻,大明的皇后,考虑的事情要多一些。
她知道天下的才俊数不胜数,再挑选一个出来为昀兰的驸马很容易,但朱元璋当年亲手定下了鼓励守节的法令,他的几个丧夫的女儿也都没有改嫁,允熥贸然将昀兰改嫁——是的,古代望门寡再嫁人也算改嫁——恐怕会引起文官的非议,也会有伤朱元璋这道法令的本意。
“祖父当年定下的这条法令,朕是非改不可”允熥坚定的说道。
他随即在屋内一边踱着步子,一边说话。“朕当然也知道当年祖父的用意,所谓纲常伦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以鼓励寡妇不改嫁和宣扬孝顺一样,都是为了宣扬纲常,强调天下臣民忠于皇上。若是天下人都遵从纲常伦理,那大明江山自然万世不易。”
“但是,宣扬这些真的能够保证大明江山万世不易么?”
“上古先秦就不必说了,时候太过古老;单说秦之后。两汉有四百年的江山,可汉时寡妇改嫁十分平常,汉武帝之姐平阳公主就先嫁于曹寿,后改嫁于卫青,大汉也没因此乱了纲常;虽宋司马光评汉武有亡秦之过,可这也与公主再嫁毫无干系。”
“其后诸朝,凡江山长久之国,均是如此,并无限制寡妇改嫁之事。唐太宗还曾下诏:“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及妻丧达制之后,孀居丧服已除,必须申以婚媾,令其合好”;理学虽起于宋代,但宋代寡妇改嫁亦是常事:范仲淹之母再嫁朱氏,范“不以为讳”,且对继父“养育之恩,常思报之”,请求朝廷赐他官职,死后“每岁别为飨祭”。这还是朱熹所作《五朝名臣言行录?参政范文正公仲淹》记载。”
在列举了一番江山长久的朝代寡妇再嫁的事情后,允熥说道:“可见寡妇是否再嫁与江山是否长久无关。”
“在朕看来,要想江山永固只需做到一件事,那就是百姓有饭吃。普通百姓求得是什么,不就是有饭吃有衣穿?只要百姓都能吃饱喝足,有几个人会提着脑袋造反?当年皇爷爷若是能有口安生饭吃,岂会起义?”
“理学宗师总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存天理灭人欲,可普通百姓岂会为了守节而饿死?纲常伦理说得再多,对不识字的百姓也毫无用处,他们不会因为纲常伦理就在挨饿的时候在家饿死,更不会在收成不好的时候为了交税把打下来的粮食全都交给官府。”
“更何况,朱熹身为理学宗师,却做下了扒灰之事,就连理学大家自己都如此德有缺,他们说的这些朕岂能相信?”
“朕一定要废除皇爷爷定下的这条法令,取消寡妇守节二十年后的旌表门闾和除免本家差役的奖赏。”
“不仅如此,朕还要下旨,从今年起,有王爷病逝妃嫔不必殉葬;朕将来驾崩后,也不需妃嫔殉葬。”允熥在朱元璋过世后对皇帝的女人到底要不要殉葬,出于独占欲曾有过犹豫,但最后还是决定取消殉葬。‘就连明英宗朱祁镇这个古代皇帝都能做到,朕就做不到?’
允熥有些跑题的一口气说了许多,说的口都渴了,拿起茶杯喝了口茶,侧头见到熙瑶有些发愣的坐在座位上盯着他,失笑道:“熙瑶,你这么看着夫君做什么?”
“陛下,臣妾替天下的女子感谢陛下的厚恩。”熙瑶忽然站起来,恭恭敬敬的跪下说道。她有一个族姑,二十多年前丈夫去世后被族人逼着守节不许再嫁,一直熬到五十岁给她兄弟们挣得了节妇的牌匾后不久就死了。这件事给了熙瑶很深的印象,是她童年的阴影之一。所以她此时如此正式的对允熥谢恩。
允熥不知晓熙瑶还有这样的童年阴影,伸手将她扶起来笑道:“皇后,朕就接受了你代天下的女子对朕的谢恩。”
熙瑶也笑了,与他说笑几句,说道:“既然夫君让臣妾去劝说二妹妹,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