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宗明天下-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问冯先章道:“刚才你这是什么手段?”

    其实这就是一种催眠,让白文选产生一种幻觉并且迷失自己的意识,从而吐露出自己心中所想之事。只是冯先章招揽来的这个人本事不强,在白文选神智清醒时没把握控制住他的精神,所以选在了他熟睡之时‘施法’。

    冯先章自然不会和他说。人多口杂,在场这么多人都听去了对他可不是什么好事。会这种神神道道法术的人一向禁止被官员、百姓招揽的。

    冯先章也不理他,说道:“刚才你说的这几句话我都已经记下了,我这就去告诉陛下。你就等着陛下的处置吧。”

    冯先章说完,又嘱咐了其它的锦衣卫几句,转身出了大牢。

第547章 再次清查() 
“白文选竟然是附逆同党?”允熥十分惊讶的说道。过了一会儿,他才继续问道:“为何他会成为附逆案之人的同党?朕记得他的籍贯是巴蜀地方,离江浙一带远着呢。”

    “启禀陛下,臣也问出了缘故。他两年之前在杭州为官,那时接受了附逆党人的观点,还纳了一个当地女子为妾。”

    “并且,曾在浙北的湖州府、嘉兴府、杭州府、绍兴府为官的外地官员,多有接受附逆党人观点的,白文选当场吐露了几个人名。臣依照邸报,知道他们籍贯都不是这四府之人,但都接受了附逆党人的观念,现在均在地方为官。”

    允熥从他手中接过这份名单,这些人官职都不高,最高的是府同知,最低的才是县丞,但允熥仍然非常愤怒。

    ‘除了京城,外地还有这么多的漏网之鱼?朕真的应该效仿皇爷爷,彻底清除一遍。’

    浑身戾气的允熥对一旁的金善说道:“拟旨,全国上下,对于湖州府、嘉兴府、杭州府、绍兴府出身的官员,和曾在这四府为官的官员,彻底清查,是否为附逆党人。”

    “他们应该没有三品以上的官员了,让各地的按察使查访,按察副使、参政协助。”虽然他们应该没有三品官员了,但允熥还是不放心,所以让各地的按察副使、参政协助。总不能一省之内的按察使、按察副使、参政都是他们的人吧。

    并且允熥这道旨意最要紧的还不是清查,而是等于将这四府出身的官员和曾在这四府为官的官员打入另册!允熥如此大规模的清查,即使是这次没有查出问题的官员,只要吏部之官小心谨慎,就轻易不会提拔他们。这才是最要命的。

    冯先章当然也在这一瞬间体会出了这一点,他不禁心下暗爽:你们这班文官,一向看不起我锦衣卫,以为是朝廷的鹰犬,在洪武二十六年先帝宣布罢了锦衣卫之后就更加肆无忌惮的显露瞧不起的神情,尤其是江浙一带出身的官员。这次,你们这些年都翻不了身了。

    其实文官哪有他想的这么张狂。文官瞧不起锦衣卫是真,但没有谁肆无忌惮的显露瞧不起的神情,这全是他想象出来的。不过这也无所谓了,允熥下达这样的命令与他并没有关系。

    金善同样体会到了这一点,已经提起笔的手就是一抖,在上好的丝绢上滴上了墨滴。

    但金善此时顾不得此事了,对允熥说道:“陛下三思啊!”

    允熥生气的说道:“你还要朕怎么三思!出了这样的事情,不彻底清查,谁知道还有多少他们的同党!”

    金善有些害怕,但仍说道:“陛下,不管如何,也不可能所有曾在这四府为官之人都成为他们的同党,就如此将他们打入另册,恐怕会伤了江浙所有士子向往大明之心,对朝廷不利啊!”

    “臣以为,还是先让各地的锦衣卫暗查,有疑点的官员再由锦衣卫将查到的疑点转交给当地的按察使司,让按察使、按察副使、参政会同查证。”

    允熥此时也冷静了一点,想了想,也觉得之前自己的命令确实有些过火了,浙北一带要是彻底丧失了仕途上进取的希望,恐怕会与大明彻底离心。虽然浙北离着京城这么近也不怕他们造反,但现在江浙还是大明最重要的财税来源之地,浙北占了全国两成的税赋,允熥未来要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若是浙北不稳税收大幅度减少,他也会很头痛。总不能让卫所士兵去收税吧,纵兵劫掠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允熥又想了想,说道:“那就依你之见,让锦衣卫暗访,有所怀疑的再告知当地的按察使司处置。”

    “这道旨意,按照朕刚才说的话拟旨,送往京城的锦衣卫衙门。”

    金善松了口气,从地上站起来开始拟旨。

    允熥又对冯先章说道:“将他的罪行公布出去,附逆案漏网之人,罪当斩立决,明日处斩。他的家人,在杭州纳的小妾处死,其余人等流放廣西。他的族人按照腊月朕处置附逆案之人的方法处置。”

    冯先章说道:“是,陛下。”然后见允熥没什么要吩咐的了,转身退下。

    允熥此时总算消了消气,看过了金善草拟的奏折,让王喜用印后派侍卫送至当地的军驿。

    但他还是难以彻底消气,一直到中午时与昀芷、宝庆她们吃饭的时候,听着她们说话,总算感觉好些了。

    昀芷当然也注意到了允熥心情不爽,一直到她觉得允熥心情恢复以后才悄声问道:“皇兄,既然暂且不走了,明日妹妹可不可以出行在去逛集市?”

    允熥盘算着明日还出发不了,所以说道:“准了,许你明日出行在逛集市。”

    昀芷马上欢呼雀跃起来。

    允熥见她这样高兴,心情也更好了。他忽然想起了今日安排的杨子荣与李家家主、尚家家主会面之事,心中暗道:“只看着杨子荣能不能成功了。”

    ……

    ……

    此时就在距离行在不远的这家酒楼内,两个大约四十岁左右的男子正在说着什么。他们二人看起来就像是普通的乡下地主老财,一身半新不旧的衣服,一双半新不旧的鞋子,言语间也丝毫没有苏州数一数二大商人的气度,只有眼睛不时闪过的精光显示他们不是一般人。

    其中一人说道:“这次想推脱都推脱不了了。陛下派出了身边的中书舍人亲自与我们会谈,若是再行推脱,恐怕真的会惹得陛下记恨,家族会有不测之祸。”

    另外一人也满脸沮丧的说道:“是啊,陛下身边的中书舍人来说话,若是再行推脱,估计咱们两家就算不是满门抄斩,也是失去全部家财,流放边疆的命。”

    “可是与官府、朝廷合作岂是容易的,三十余年之前沈万三想博一个从龙之功,即使达不到吕不韦,也在朝中混个出身,但最后丢了全部家财,还被先帝流放了。”

第548章 高科技产业园区() 
也不怪他们两个苏州数一数二的商户家主丝毫没有等同的气度,如此沮丧的说话,实在是朱元璋时代对于商人的限制太大了。

    对于朱元璋来说,惩治贪腐的官员、处置欺上瞒下的胥吏和消灭为富不仁的商人是他毕生的三大追求,毫不夸张的说,朱元璋在位的三十一年间大多数精力都奉献在了这三件事情上。

    这其中商人的运气要好一些。毕竟商人们的家财如何是最不好查的,况且大明再小农经济也需要商人,针头线脑等生活必需品都是普通百姓无法自制的。李家和尚家就在这小小的夹缝中艰难生存下来保住了家业。

    可是现在皇帝不知怎么想的,突然就看上了他们这点儿与朝廷相比十分微小的产业,也不怪他们两个如此害怕了。

    今日约定的时间是巳时初,但他们两个今日卯时初就起来了,申时初就来到了这间酒楼。

    二人在这里交谈几句,越谈越是沮丧。哪怕是皇帝现在要没收他们的全部财产,他们为了活命也只能双手将家财都奉上。他们二人的表情还好些,跟随而来的家族晚辈都满脸悲愤之色。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侯,从二楼的门口传来了笑声说道:“李家与尚家家主来的这样早?是我的不是了,竟然让长辈等着我这个年轻人。”

    李源立和尚铭听到外面传来的声音,知道是今日要和他们交谈的中书舍人杨子荣来了,忙站起来恭候。

    他们二人刚刚站起,就见到一个大约三十余岁、长得还颇有些帅气的穿着一身便装的男子走了进来。

    李源立与尚铭马上跪下说道:“见过杨大人。”他们身后的家族晚辈也忙跪下。

    杨子荣笑道:“快起来,二位也都是士绅,岂可如此。”他们家中都有人为官、为举人,所以虽是商户,也算是士绅。

    李源立与尚铭见杨子荣态度还不错,略略安心。不过他们二人也不敢托大,又行了一礼后才站起来。

    之后三人寒暄几句,杨子荣气定神闲毫不着急,李源立与尚铭也不着急说话,只是陪着聊天。

    但随即他们二人就明白了:他们是商人身份,与身为官员的杨子荣天生身份不对等,岂有让官员先开口的道理?所以他们二人对视一眼,李源立用眼神示意尚铭。

    尚铭家业不比李源立,无奈开口说道:“杨中书,不知今日叫我们二人前来,有何事要吩咐我们?只要我们能做到的,哪怕是要我们这万贯家财报效朝廷,我们也愿意奉上。”

    杨子荣笑道:“岂会要你们这万贯家财?圣人有言,商人逐利乃应有之义,商人的家财多也是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只要不是巧取豪夺,官府绝不会白要你们的钱财。”

    虽然杨子荣说的是‘圣人有言’,但这话一听就不是先贤所说,而除了先贤之外能被杨子荣称为圣人的人还能有谁?所以李源立和尚铭顿时彻底放心了。堂堂天子,没收他们的全部家财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岂会虚言欺骗?

    尚铭在心中叩谢天恩一番,然后问道:“杨中书,既然如此,那朝廷到底要草民等人做何事?”

    杨子荣说道:“是这样的,朝廷上想了这样一个事情……”

    允熥所要在苏州实行的,是类似于后世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之类的玩意儿。这个年代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上马类似于‘工业园区’一类的东西不会有什么用;但丝绸、茶叶之类专业性较强、高附加值的产品还是可以规模化生产的。

    大概内容就是在苏州城内或者近郊设立专门的‘高科技产业园区’,朝廷以极其便宜的价格将地卖给他们,让他们将整个生产加工产业链全部搬迁到‘园区’中,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降低残次品出产率。

    同时,产业园区内的产业实行特殊税率,总体算下来,比在‘园区’外的税率会低一些,假定他们在‘园区’外不逃税的前提下。

    更为重要的是,在‘园区’内的产业可以逃过火耗,也可以免除胥吏或者将来苏州警察的骚扰,这样算能省下来的钱就多了。

    并且,‘园区’内产业的税赋算作苏州府税赋的一部分,可以提高苏州府每年的税赋——封建时代,一个地方的官员在不增加农税的前提下让本地上缴朝廷的税赋增加绝对是一项大政绩。这样地方官不仅不会反对,反而会愿意设立园区。

    况且‘园区’内的税赋直接上缴皇帝的内库而不是户部的国库,让在园区内设立产业的商户类似于皇商,地方官府不敢随意碰触。

    唯一的坏处,恐怕就是园区内的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