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一座坚固的山寨,如能善加利用,官军即使有千军万马,也不惧他,正好方便自己等人举事。
到得山上,鲁智深命人摆上宴席,众人分宾主落座。鲁智深是个急性子,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两位哥哥如何有空闲到得此间?终让我们兄弟遇到,真是可喜可贺。”
宋江和武松无奈一笑,他们哪有闲情雅致无故来此,而是为避祸来的。当下二人将自己的事情说了一遍,末了宋江说道:“叫二位兄弟笑话了,如今我们只为求一安身之处,特来投奔二位。”
鲁智深和杨志听了二人的遭遇与来意,欣喜不已,当即离开座位,欢天喜地道:“真是天可怜见,得蒙两位哥哥来此,两位哥哥愿意在山寨入伙,我等求之不得,说不得把这寨主之位让与公明哥哥,我等愿誓死追随。”
宋江听得此话,心中一惊,怎好一来就夺人寨主之位,只是再三推让不肯做寨主之位,几次三番,惹恼了杨志,吵嚷道:“公明哥哥山东、河北闻名,若为山寨之主,强似我们百倍,豪杰之士必定纷纷来投,山寨兴旺指日可待。若让江湖上朋友听得公明哥哥屈居我等之下,定有人说我等不仗义,今后还有谁敢上山,让我等兄弟如何面对朋友。公明哥哥若再让时,许是看不起我等兄弟,我等也不便留两位哥哥在此,还请另觅高就。”
宋江本就有意做这一寨之主,只不过初来乍到,寸功未立就做寨主之位有些不好意思,同时也难服众,这才三番五次推让。如今杨志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不容他推让,宋江当即肃容道:“承蒙众位错爱,不嫌宋江鄙薄,宋江若再不肯,就是不识抬举了。自今日起,宋江愿与众位兄弟同进同退,誓与官家周旋到底,若违此誓,有如此案。”宋江拔出腰刀,手起刀落,斩去桌案一角。
鲁武杨均是对朝廷彻底死心的人,此时听了宋江要与管家势不两立的话语,正合他们心意。三人就于堂上扶宋江做了山寨之主,鲁智深做了第二把交椅,杨志做了第三把交椅,武松新入伙,自然不会与鲁杨二人争位,在杨志下首坐了第四把交椅。
排定座次后,鲁智深命令山寨中大小头目前来拜见新寨主,众人虽觉奇怪,但山东、河北谁不闻宋江之名,倒也没人有什么异议。众人参拜了宋江和新头领武松之后,立有人摆上宴席,山寨中大小头目齐聚于此,为宋江和武松接风洗尘,众人直吃到月上中天方才散去。
第七章 少华山之战()
第二天一大早,宋江交代好了山寨中的一应事宜,和鲁智深、武松一起取路向华阴县而去。在路非止一日,三人离开山寨的时候正是六月伏天,到达华州地界之时已经是七月中旬,一路上金风细细,酷暑已经过去,天气开始变得凉爽了许多。
华阴县位于华州东南,三人又是从东面而来,因此进入华州两天之后,就来到了华阴县。一路上向人打听得明白,三人直奔少华山而去。这日中午时分,三人看看已经到了少华山脚下,加上连日赶路有些乏了,就在路边的一家酒馆占了一副座头,要了几斤熟肉,打了一壶酒,三人边吃边聊,权作歇脚。
无意中,听到邻座有人说什么官军围着少华山攻打正紧,不日间就要攻破山寨。三人心中吃了一惊,顾不得吃酒,丢下一两银子,匆匆忙忙的离开了。
却说少华山上,史进、朱武、陈达、杨春四人坐在堂中,听得小喽啰禀报有官军直奔少华山杀来。四人听到这个消息,丝毫不见慌乱,陈达大大咧咧地说道:“官军还真是不死心,上个月数次与我们交锋,都被史大哥杀得大败亏输,可见都是一群无用之人,今日居然还敢前来,这次不用史大哥出手,只我陈达一人,就让他们来得去不得。”
朱武听了陈达这番托大言辞,急忙开口劝阻道:“兄弟不可造次,官军屡次战败还敢再来,想必有所依仗,还是先待孩儿们探听明白了,我们再寻法败他们不迟。”
杨春不悦道:“哥哥休要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官军前番数次来滋扰寻事,可曾损了我们一丝半毫?我愿意与陈大哥共同下山迎敌,从旁照应,这样哥哥可以放心了吧。”
朱武心中还是感到有些不安,他用求助的眼光看着史进,希望他能够阻拦二人,史进明白朱武心意,但是经过前几次大胜官军之后,史进是志得意满,对朱武的谨小慎微有些不以为然,又不忍打消了陈达和杨春的热情,于是开口道:“哥哥不用担心,想那官军能有多大本事,陈达和杨春两位兄弟同去,足以应付。”既然史进都这样说了,朱武也不好再辩驳,只能将心中的阴霾压下,暗暗祈祷官军同前几次一样,不堪一击。
陈达和杨春得到二人的准许,当即点起二三百小喽啰,披挂上阵,陈达使一条出白点钢枪,杨春使一口大杆刀。二人来到阵前,抬头看时,只见两员大将立在官军阵前,两人均是八尺以上身材,三十以内年纪,一个使一柄三十斤重的赤铜刘,一个使两柄十余斤重的枣瓜锤,旗号上写得分明,正是华州新上任的正副兵马都监张应雷和陶震霆,两人均是河南郾城人,更是表兄弟。
陈达和杨春看到今日来了两员官将,先自吃了一惊,再看打两人这般装束,心中已先怯了几分,一时之间竟然不敢上前搭话。张应雷策马来到两军阵前,大声叫道:“少华山的强盗们听着,我乃是华州兵马都监张应雷,劝你们速速出来投降,如若执迷不悟,定叫你们化为齑粉。”
陈达和杨春看那张应雷丝毫不将他二人放在眼里,公然在两军阵前叫嚣,哪里还忍耐得住,两人同时大喝一声,策马上前就要双战张应雷。张应雷丝毫不惧,舞动手中的赤铜刘,抵住两人的武器。陶震霆看到二人一发都奔张应雷去了,赶紧策马冲上,截住了杨春厮杀。四将战到二十余合,陈达和杨春怎及二人勇猛,渐渐落在了下风。
此时早有人将战况报到了山上,史进和朱武大惊,朱武更是心中暗自叫苦,急忙让史进前去接应二人,史进也后悔刚才不听朱武之言,生怕陈达杨春出了事,随手从兵器架上取了一把三尖两刃四窍八环刀,飞也似地跑下山去接应陈达和杨春。
陈达和杨春正自抵敌不住,忽然看到山上跑下来一骑马,待看清马上之人,二人心中大定。史进一扫场中情形,更不答话,将手中的三尖两刃四窍八环刀舞得风车般相似,直奔张应雷杀了过去。张应雷见到史进这般威势,知道遇上了对手,便撇了陈达,打起十二分精神去战史进。陈达得空退出两人的战团,去助杨春与陶震霆厮杀。
张应雷方才与陈达厮杀了一阵儿,此时对上史进这个生力军,顿时处在了下风,但一时半会还能应付得来。杨春得到陈达相助,顿感压力大减,二人双战陶震霆,短时间内倒还能相持。五人你来我往,一时之间谁也奈何不了对方,双方部下都看得傻了眼。朱武终究不能放心,此时他也下得山来,眼睛一瞬不瞬地注意着场中的战况。
五人又斗了三十余合,张应雷在史进疾风骤雨般的攻击下,渐渐败下阵来,史进心中暗道:这位都监倒真是好本事,若不是刚才先与陈达战了多时,我多半拿他不下,这样一条汉子,坏了他的性命实在可惜,饶他去吧。史进想到这里,托的跳出战圈,向场中四人道:“且住,众人请听我一言,今日战够多时,人马俱已疲累,不如暂且各自回去歇息,留待明日再分输赢。”
众人听得史进这番话,都住了手。张应雷心中暗暗寻思:这史进果然是个英雄,他明明已经占了上风,却不愿坏了我的性命,无怪乎官军几次三番征剿,不能得手。如此英雄人物竟然埋没此间,甚为可惜,待我劝他改过自新,为国效力。
想到这里,张应雷当即上前道:“史大郎高义,在下佩服,大郎既有此等本事,何不报效国家,也好博一个封妻荫子,光耀门庭。为何甘于沦为贼寇,徒惹人笑?”
史进打个哈哈道:“如今奸臣当道,民怨沸腾,英雄无用武之地,天下与我史进一般遭遇者不知凡几,谁又能笑我?张都监不必再劝,我史进曾立誓做一世强盗,强过受他人的腌臜气。都监若还顾及情义时,就请退去兵马,免得打扰我等快活。”
史进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张应雷知道劝不转他,只好无奈道:“张某受上命差遣,不敢违拗,既然大郎执迷不悟,少不得明天与你分个高低输赢,大郎的人情,张某只能另寻机会回报了。”张应雷说完之后,就要同陶震霆打马回营。
就在这时,忽然听得有人言道:“都监此言差矣,执迷不悟的只怕是大人。当今天下,豺狼当道,赵官家昏庸无能,一味宠信蔡京、高俅等人,断送了多少英雄豪杰,这样的皇帝,保他作甚?将军可知,让这样的朝廷多存在一天,就意味着让平民百姓多受他们一天盘剥。大人若还要这么做时,能够问心无愧吗?”
张应雷霍然转身,只见一行三人来到近前,为首的是一个面黑身矮的汉子,自有一股威严气度流露出来,旁边立着一个胖大和尚和一个头陀,杀气腾腾,威风凛凛,正是宋江、鲁智深和武松。
宋江三人自离了酒馆后,一路急赶,与官军前后脚到达少华山。三人见到上山的路已被官军封住,只得在山脚下找了一处地方藏好,借机观察双方交兵情形。这一看不要紧,顿时令宋江惊出了一身冷汗,张应雷、陶震霆,这不就是剿了梁山众好汉的三十六员雷将中的两个吗?自己来到的究竟是个怎样的世界啊,宋江感到有点糊涂了。但转念一想,自己的弟弟铁扇子宋清已经不在人世,还如何能够凑得齐一百单八将之数,可见什么天罡星、地煞星均属无稽之谈,这样看来,所谓的三十六雷将也该不是真实的。
想到这里,宋江倒不急着上山了,他要先弄清自己的猜想是不是正确,通过观察张应雷的言行,宋江发现此人倒不似荡寇志上描写的那般,对强盗恨之入骨,对朝廷一味愚忠,因此这才出言试探,看今后有没有可能劝他相助自己。
张应雷看了鲁智深和武松一眼,心中叹道:好凶恶的两条大汉。然后将目光移到宋江身上道:“这位兄台果然好口才,我差点就被你说动了,敢问如何称呼?”
宋江满不在乎地说道:“小可山东郓城县宋江,身旁是我的两位兄弟花和尚鲁智深和灌口二郎神武松(这是笔者为武松起的绰号,‘行者’这个绰号实在配不上武松),我倒是希望自己的口才能再好一点,这样我们就不用兵戎相见了,也免得刀剑无眼,误伤了彼此。”
张应雷听闻三人之名,动容道:“原来三位都是江湖上鼎鼎大名的人物,既然三位在此,我们兄弟也就无能为也,只好听从宋公明的劝诫,收兵回去。咱们就此别过,后会有期。”说完之后再不停留,与陶震霆一起带领一众官军原路返回州里复命去了。
第八章 入伙二龙山()
宋江三言两语劝得张应雷退兵,少华山一众好汉心中大喜,史进带领朱武三人上前叩谢道:“江湖上素闻宋公明是仗义之人,解困扶危,只是一味周全人性命,武二郎亦是急公好义之人,今日一见,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