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大人,那只是解决眼下的局面,现在秋收已经结束,朝廷明年的军粮恐怕还不够,李璟明年必定南下,我们即将面对的是一场长期的战斗,不知道,秦大人可有其他的办法解决此事。”贾存洲感到了秦桧的威胁,双方到现在都没有提秦桧归顺的事情,好像秦桧的归顺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家伙归顺也就算了,但绝对不能动摇他贾存洲的位置。
“主要统一了江南,这一切都不是什么事情。”秦桧笑呵呵的说道:“只要岳飞将军击败了众将之中随便一人,陛下再下一道圣旨,就足以改变整个江南的局势,江南士绅众多,家中的粮食也不知道有多少,陛下统一之后,还怕没有粮草吗?”
“不行,士绅乃是朝廷的根本,对抗李璟的基础,岂能动这些人的利益。”贾存洲顿时气的浑身发抖,他为何来到江南,还不是因为李璟在江北所施行的政策吗?损害了读书人和士绅的利益,现在到了江南,秦桧也想来这一套,贾存洲如何能答应。
赵桓眉宇皱了皱,却是没有说话,因为贾存洲所说的话也是有道理的。他能支撑到现在,不就是江南的那些士绅支持的吗?虽然秦桧此举能得到大量的粮草,但同样,也得罪了这些士绅,在这次搜刮粮食的过程中,一小部分是士绅所贡献的,大部分都是从民间搜刮上来的。若是因为抵抗李璟,而将这些士绅都得罪光了,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大不了朝廷立下字据,等击败了李璟,事后补偿一下就是了,中原那么多的土地,难道还不够补偿的吗?”秦桧不在意的说道:“凡是不想帮助朝廷的,那都是与李璟有勾结的人,这样的人难道不应该满门抄斩的吗?”
赵桓听了双眼一亮,贾存洲却是面色涨的通红,双目中闪烁着一丝杀机,绝对不能让秦桧留在江南,否则的话,大宋朝廷根本就没有自己的位置,整个士绅阶层也会被秦桧一网打尽,这和在江北有什么区别。
“秦卿,大宋吏部尚书尚有空缺,不知道秦卿可愿意留下来助朕。”赵桓想了想,还是对秦桧伸出了橄榄枝,秦桧在政事处理方面绝对超过贾存洲,只是贾存洲到底是有功劳的,只能是委屈秦桧暂时位居贾存洲之下了。
“臣谢过陛下。”秦桧顿时松了一口气,虽然不满意吏部尚书这个职务,但能留下来,已经让秦桧很高兴了。
“好,好,从今日起,秦卿就是我大宋的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协助朕打理朝政。”赵桓哈哈大笑说道。
“臣谢主隆恩。”秦桧脸上的笑容更多了,没想到,吏部尚书之后,还有一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地位和权力实际上和贾存洲差不多了。
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兵退九十里()
“贾大人,以后你我可是要同舟共济了。”秦桧出了皇宫,看着一边面色阴沉的贾存洲,面色有苦涩,他知道贾存洲这是不满自己,生怕自己夺了他的位置,尽管这是不久之后的事情,但秦桧也没有任何办法。
“只要能抵挡李璟,你我自然要同舟共济。”贾存洲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相貌俊秀,目光深处散发着一丝阴沉,顿时苦笑道。自己已经老了,而秦桧才是壮年,看了秦桧的手段,贾存洲更是有种无力感,在阴谋诡计方面,恐怕自己不是秦桧的对手。
“如此甚好。”秦桧听出了其中的意思,顿时心中一松。
“走,老夫带你去新的府邸,陛下所赏赐的府邸距离老夫所居没有多远,日后秦相若是有时间,可以来找老夫喝茶。”贾存洲哈哈一笑,只要击败李璟,就算秦桧位列自己之上又算什么呢?
“贾相,请。”秦桧赶紧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让贾存洲走在前面,自己却是落后半步。
“秦相,请。”贾存洲见秦桧如此识相,心中更是高兴,也不推辞,自己就走在前面,只是好奇的询问道:“秦相,刚才在陛下面前,你说岳飞必定会因为赵构的缘故,不会轻易进军,为何还要让陛下写一封信给岳飞呢?岳飞此人愚忠,刚正,就算是因为李璟的缘故,想要他对赵构动手,恐怕有些困难啊!”
“岳飞已经出兵,说明他已经归顺陛下,虽然面对赵构还会束手束脚,但他若是知道先皇就是死在赵构之手,赵构杀父篡位,这样的人焉能成为人君,焉能让岳飞为其效命,他不但认为赵构该杀,更是认为自己向这样的人效忠,是一个耻辱。想要洗刷身上的耻辱,只能杀了赵构,他肯定会对赵构动手的。”
“哎,若是能在年内解决江南,明年我们对付李璟也未必没有机会。”贾存洲点点头,他担心的是岳飞会不会对赵构下手,若是大战继续拖延下去,恐怕等到李璟南下的时候,双方还在厮杀,那才是大事,那个时候,恐怕谁也不能阻止李璟统一天下的脚步。现在听了秦桧的言语之中,对岳飞倒是有几分信心了。
远在洪州的岳飞,已经率领部下岳家军到达前线,张宪等人迎了进去,面对岳飞的到来,张宪等人是高兴的,虽然因为是否归顺赵桓的事情,大家闹的不愉快,但岳飞并没有阻拦众人,而且还让张宪率领大军前来报仇,而自己只是率领部分兵马去剿灭王庆。
“末将等拜见大元帅。”大帐之中,张宪等人重新见礼,确定了岳飞对岳家军的重新掌控。
“赵构的銮驾已经出现在对面了吗?”岳飞面色冰冷,阴沉如水。
“回将军的话,对面已经升起了‘赵’字大旗,想必伪帝已经到达洪州。”张宪咬牙切齿的说道。言语之中没有一点情义,昔日赵构对张宪并不差,但是因为张宪等家人的身死,让张宪等人不得不走上反叛之路。
“应该到了。”岳飞面有复杂之色,若是可以的话,他宁愿在赵构麾下效力,可惜的是,再也走不到那一天了,自从君臣相疑的时候起,就不会有今天了。
“命人去通知建炎帝,就说岳飞要见他,还有,大军做出撤离洪州城的准备,本将军准备兵退九十里。”岳飞低着头说道:“不管怎么样,我等曾经效忠过建炎天子,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元帅,退兵?为何要退兵,弟兄们听说元帅亲自领军前来,士气高涨,伪帝兵马才多少,军心士气落后,正好让我等出手,一举击溃伪帝,夺取江南。”张宪听了之后,面色一变,忍不住反驳道。董先等人也纷纷出言,以前双方杀的难分难解,但现在不一样了,岳飞亲自率领大军前来,士气高涨,加上自己这边的兵马并不比赵构少上多少,一起进攻,必定能够击败赵构。
“本将军到底是受了建炎帝的恩惠,退兵也算是报答他的知遇之恩吧!诸位将军都是本将军的兄弟,不会连这个报恩的机会都不给吧!”岳飞扫了众人一眼,苦笑道。
“将军既然要报恩,末将等人自然同意,只是传到朝廷那边,皇帝陛下恐怕不会同意的。”张宪等人想了想,顿时有些为难,既然岳飞都已经说到这个地步了,想要继续说下去,也是有些不妥,只是此事若是传到襄阳,恐怕有些会说闲话,对岳飞不利。
“只要击败建炎帝,统一江南,陛下不会怪罪我们的。”岳飞不在意的说道:“等见过建炎帝之后,兵退九十里。张宪,你领军三万,先行退兵九十里,记住了,只能是九十里。”
张宪先是一愣,猛然之间想到了什么,面色一亮,赶紧说道:“末将明白,末将这就领军三万先行一步,嘿嘿,还是将军仁义,懂得报恩。”
“好了,下去吧!”岳飞摆了摆手,让张宪退了下去。然后让人去通知赵构不提。
洪州大营,赵构来了并没有多长时间,坐镇刘光世的大营,指挥刘光世对洪州发起进攻,洪州这个古老的城池,在刘光世的指挥下,摇摇欲坠,甚至刘光世也冲入了城中,可最后都被张宪拼死反击,被打了出来,赵构虽然生气,但没有任何办法,他的兵马虽然多,但都不是精锐。当他知道岳飞已经率领大军到来的时候,就知道事情不妙了。虽然忌惮、猜忌岳飞,但是他不能否认岳飞的强悍。
“岳飞要见朕。”大营之中,赵构得到了岳飞的书信,看着手中的书信,赵构面色复杂,他心中隐隐有一丝后悔,当初不应该怀疑岳飞,否则的话,就算一边有李璟离间,岳飞仍然是自己手下的大将,也不会发生眼前的之事了。
“陛下,岳飞这个时候见陛下,恐怕不安好心,还是小心为妙。”刘光世有些担心的说道。
“岳飞这个时候,朕还是了解的,朕对他有恩,而且就算是想击败朕,也只是会在正面战场击败朕的,不会刷一些阴谋诡计的。”赵构摇摇头,说道:“摆驾吧!朕见见岳飞。”他心中甚至生出一丝期盼来,若是能劝服岳飞这个时候归顺自己,那该多好。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兵退九十里 (二)()
“岳飞见过陛下。”大军相对,岳飞望着对面的赵构,面色阴晴不定,最后还是称呼对方为陛下。
赵构面有苦涩,说道:“鹏举,不知道你相信不相信,朕从来就没有想过杀你和你的家人,甚至众将的家人,朕也不想杀。”
岳飞点点头,正容说道:“这点臣知道,陛下虽然猜忌末将,但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杀我岳飞,就是连张宪等人也是如此,陛下掌控天下,只要末将等人没有造反,陛下都不会动手的。”
“鹏举如此想,朕深感欣慰。”赵构听了之后,顿时点点头,目光闪烁,更是有一丝希冀之色。
“岳飞,陛下对你恩重如山,当年你不过是一个小卒子而已,也是因为陛下,将你提拔为领军大将,后来更是掌管我大宋兵马,陛下如此对你,你却辜负了陛下,你感到羞愧吗?”刘光世驱马而来,大声说道:“你此举与李璟又有什么区别?你若是还有一点廉耻之心,就应该立刻下马向陛下忏悔。”
赵构面色一喜,但还是阻止说道:“鹏举,朕知道你很为难,你也是为小人所蒙蔽,你若重新回到朕的麾下,朕不但既往不咎,而且还册封鹏举为王,提举天下兵马。你与秦桧一文一武,相互配合,就算是面对李璟也不用担心。”赵构可以是求贤若渴,只要岳飞能够归顺,莫说是掌握天下兵马,就算是封其为王也是可以的。
他早就后悔了,当初就应该给岳飞封王,现在为了一个王爵造成眼下的局面,眼见着自己不是岳飞等人的对手,自己的江山都会落入赵桓之手,甚至性命都会为对方所杀。
岳飞心中一阵苦涩,拱手说道:“陛下不必如此,臣不过是一个武夫,赖陛下信任,才有今日的成就,原本应该拼死报答陛下的,但世事变化,臣也没有想到会有今日。臣是岳飞,身后的兵马被人称之为岳家军,可以说,没有岳家军就没有岳飞,这些人都是臣的兄弟,他们的家人也是岳飞的家人,臣不得不为臣的这些兄弟们考虑,还请陛下恕罪。”
赵构听了面色阴沉,虽然此事他早就有了心里准备,但此刻听了岳飞这么一说后,面色更差了许多,双目中闪烁着一丝愤怒。自己已经将姿态放的很低了,岳飞还是没有将自己放在眼中,还不跪在自己面前,着实可恶。
“人们都说岳飞忠君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