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在大明-第3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就算是马士英,恐怕也控制不得了这支彪悍的军队。”

    第二天,龙江关舟中。

    这一次,朱由崧虽然还是未下船,却让百官之中的一些重臣叫进了船舱里。

    有所改变的不仅如此,朱由崧更是褪去了华服,换上了一身的角巾葛衣,穿着显得十分朴素,略微有一种落魄逃难之感。

    朱由崧掸了掸素衣长袍,不知是穿不惯这种粗布衣服,还是心中紧张使然,倚靠在卧榻之上,不等官员开口,在卢九德眼神示意之下,抢先推说道:“各位大人,我不过是一个落魄的藩王世子,此次未曾携宫眷一人,就是准备避难于浙东。。。。。。”

    放佛是演练了千万遍一般,朱由崧还未说完,就被官员那异口同声的话语给断了。

    “世子,万万不可,大明江山需要你,南京需要你的主持!”

    与此同时,众官员之中更是走出一人,依旧保持着躬身之态,碎步上前,朗声说道:“世子,在这等国破家亡之际,群敌环伺之下,唯有世子你能够统领百官,抵御外敌,拯救天下黎民,为了天下苍生着想,还望世子切莫推迟。。。。。。”

    不久之后,距离龙江关不远的地方,李过依旧像昨天一般,远远地遥望着朱由崧的舟船,李来亨气喘吁吁的跑到近前,声音有一些模糊不清的说道:“义父,全都弄清楚了,朱由崧D,之所以迟迟不肯进南京城,就是在端着架子,一进三退,逼着那些官员求他进城登基!”

    “而且,就在刚刚,已经有了结果,根据咱们的线报传回来的消息,朱由崧与百官达成了共识,明天就进城。不过,在明天进入南京城之前,还要骑马自三山门环城向东,拜谒孝陵和懿文太子陵,随后经朝阳门进东华门,谒奉先殿,再出西华门,以南京内守备府为行宫。。。。。。”

    李过的眉梢微微上扬,打断了李来亨的讲述,询问道:“还没有确定登基大典的日子吗?”

    “没有~”

    李来亨脱口回答的同时,摇了摇头,似乎明白了李过问话的意思,脸上难掩的失望,隐隐的有一些不耐烦起来。

第四百二十五章 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南明的官场上充斥着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之时,陕西、河南与山西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都弥漫着一股改革的气息,新人新气象,虽然不能尽述这种场面,但也大致形容一下。

    这是陕西的某个村落,原本死气沉沉、断壁残垣的地方,现在是焕然一新,原本的村民相继返回了这里,在村子里的中央之处,竖着一个类似于宣传栏的木板,上面张贴着一个公告,旁边还站着李家军的士兵,正在向周围的村民讲述着公告上的内容。

    “乡亲们,闯王和李先生准备修水渠水井,以便解决干旱地区的用水和灌溉问题,凡是参加挖水渠的人家,不仅能够分得村里的土地,还会有工钱,包吃住。”

    “而且,政策已经有所调整,在这大灾之年,闯王不再无偿的发给乡亲们粮食,必须出力,或是修附近的路,或是搭桥,又或是前去挖水渠,打水井。”

    “总之一句话,除了鳏寡孤独的老人和无父无母的孤儿,若是不出力的话,都将得不到粮食的补助,就算是分得的良田,也不会给予登记在册,也就说,凡是平白无故的获得的田地,若是没有贡献的话,都将不受李家军的保护。”

    刹那间,周围顿时炸开了锅,牵涉到生活急需的粮食,以及生活下去的田地,这些村民顿时坐不住了,着急地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立即就有人哀嚎的喊道:“兵爷,如果没有粮食的话,我们一家人可怎么活啊?”

    更有村民惨声说道:“我可以跟你们去修水渠,但我的家人怎么办啊?没有粮食,他们根本就活不了几天!”

    看到村民们渐渐群情激愤起来,李家军的这名士兵宛若一个老手,并不着急,双手在空中按压的同时,更是喊道:“乡亲们,你们还不明白,我们不是立即断绝供粮,月末才发粮食,而是像往常一样,粮食即将吃完之际,月初就会发粮食。”

    “这个政策的重点是,凡是家中有壮劳力的,要是不出劳力的话,下个月就不再分发粮食。而且,我刚才也讲了,不论是水渠,还是架桥铺路,都是有工钱的,虽然不多,但也能补贴一些家用。不过,工钱是月末才一结的。”

    听到这样的解释,村民焦急而冲动的情绪明显缓和了许多,但还是有人高声喊道:“可是,再过一两个月,地里的庄稼就能收了,总不能让我们放任田里的庄稼不管吧?我那一家子,可就指着我这一个壮劳力种田耕地的,他们娘几个根本就无法尽快的收割庄稼。否则,就会影响下半年的粮食播种。”

    “是啊~我们还有自己的地呢~!”

    “是哦~再过一两个月,就是农忙的时节了,家里根本就离不了人!”

    。。。。。。

    面对再次沸腾起来的村民,宣传兵依旧是从容不迫,并不着急,扯着嗓子喊道:“乡亲们,安静一下,请听我一言,你们放心,绝对不会耽误你的农事儿的!”

    刹那间,村民们再次安静了,全都直直地盯着宣传兵,等着后面的解释。

    “闯王与李先生、宋先生他们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凡是家里只有一个壮劳力的,就就近出劳力,为村里架桥铺路挖水渠。”

    “家里有两到两个以上的壮劳力,就要跟着去清理河道,挖大的水渠,将湖泊的水引到干旱地区,待到农忙时节,工程就会暂停下来,让大家回来收庄稼,绝不会耽误乡亲们的农事儿的。”

    这些村民们再也无法反驳什么了,他们是听出来了,无论是架桥铺路打水井,还是清理河道挖水渠,完全是在他们老百姓着想,最为关键的是,还有工钱可拿,又不耽误地里的活,他们还能说什么?

    至于有偿分发粮食之事,他们更不好说什么了,难道要承认自己是懒人?让人家李家军养着自己?

    自古以来,天下没有白掉的馅饼,这些思想简单的村民明白这个道理!

    相似或相同的一幕,正在三地各个地方上演,不断的重复,随着被裁撤的士兵返回家乡,一时间,河南、陕西与山西出现了大规模建设的场面,如火如荼的进行。

    北京城内,紫禁城乾清宫里,李长茂与宋应星正在做着汇报,也是未来大顺朝的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当然,前者还是大顺朝的第一任首辅。

    “闯王,立时三个多月,两百万大军已经裁撤完毕,凡是没有任何战斗经验的,老弱体衰的,都是有限被裁撤的对象,其中多以那些收编的起义军为主。”

    宋应星的话音刚落,李长茂激动地紧接着说道:“闯王,各个政策已经开始施展开来,正在陕西、河南与山西推行,今年或许还看不出效果,待到来年之时,三地的旱灾将会得到很大的缓解,百姓们的收成也将大幅度增加。”

    “而且,各个根据地的百姓也在转移,一批一批的迁出,全部转移到附近的县城或村落,回老家的,也给了安家费和路费。目前为止,陕西各个根据地的居民已经全部迁出,河南与山西的也迁出了大部分,最多两个多月,也就全部搬出来了。”

    李自成轻轻点了点头,露出满意之色,也是回应,紧接着说道:“李先生,虽然咱们已经完全占领了陕西、河南与山西的州府县城,但三地还是有不少的游兵散勇和山贼,对于那些迁出的百姓,他们的安全有没有保障?”

    似乎早就猜到了会有如此一问,李长茂淡淡一笑,张口就答道:“闯王,我们已经想到了这一点,为了防止百姓们受到威胁,我们不仅村村组建了民兵,每个村里都有护卫队,还经常打击出没的游兵散勇和山贼。”

    “而且,村村还建立了联防机制,村与村的护卫队可以进行协同作战。一旦有数量较大的山贼袭扰,在当地驻军到来之前,他们完全可以顶上一段时间。每隔一段时间,还会对那些村兵进行射击训练,以提高他们的战斗力。”

    闻听此言,李自成彻底放下心来,他可是知道那些民兵的,手里不仅有刀剑弓弩这样的冷兵器,还有一定量的火器,虎蹲炮在列,足以应对来犯之敌!

    就算挡不住,几个村子联防之下,也能坚持到附近驻军的到来。

第四百二十六章 后怕() 
    李自成的脑海里闪过这个念头之后,就没有再继续深想,而是面露忧色,将目光投向了宋应升的身上,询问道:“宋先生,五省的其他工程都可以暂时放缓,但河南、陕西与山西的水力工程必须加快。否则,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单靠咱们发放救济粮,也支撑不了多久,迟早会将咱们拖垮的。”

    “闯王,属下明白。。。”

    宋应升一脸的凝重,回应了一句之后,赞同地紧接着说道:“要想百姓们不再挨饿,彻底断绝起义军暴乱的根源,就必须让三地的百姓能够自给自足。从解决水源上下手,最是直接,唯有让黎民百姓的地里有了收成,各地才能稳定下来,天下才能太平。”

    “是啊~明廷遗留下来的问题太多了,单单是减轻赋税,让百姓们分有田地,并不能解决短期之内的问题。毕竟,灾民那么多。”

    李长茂插了一句之后,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又进一步地说道:“除了南方的明廷遗留势力,大顺朝最大的问题就是天灾,如果旱灾再这样持续下去,持续三五年,在粮食来源稀少的情况下,来年依旧会有百姓暴乱的事情。毕竟,咱们以前储备的粮食是有限的,并不能持续太久。”

    “闯王,李先生,我明白,必须尽快解决水源问题,挖通水渠,将河流的水引向干旱地区,如此才能一劳永逸,解决所有问题。”

    宋应升看了看李自成和李长茂,为了表示自己的话语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所根据,又补充道:“我已经向各个将军打招呼了,凡是再抓获俘虏,亦或是收编的农民军,还有那些死刑犯,以及那些接受改造的权贵,全部拉到河道上,与从各地征调的民夫一起挖水渠。”

    “而且,从那些裁撤的军队之中,我还将其中的一部分扣留了下来,培训为工程兵,专门用于清理河道和挖水渠,以及指挥那些民夫如何施工?”

    闻听此言,李长茂顿时兴奋了起来,激动地说道:“如此一来的话,真是太好了,有了这样专业性的工程兵,挖河渠与更改河道的工程将会大幅度加快。待到来年之时,即便不能解决全部旱灾地区的水源问题,也能解决其中的一多半。到时候,就算是来年依旧是干旱少雨,朝廷的压力也将会少很多。”

    说到这里,李长茂忽然停顿了一下,面有感慨之色,徐徐的转而说道:“如果李将军能够尽快拿下江南,那就太好了。就算是工程的进展不顺利,就算是来年依旧是大旱,有了江南这座粮仓作为支撑,完全可以解决中原的粮食短缺问题,百姓们饿不着。”

    宋应星轻轻点了头,附和道:“是啊,自古以来,江南就是历朝的粮食最大来源,一旦中原受灾,几乎支撑所有粮食的开销。”

    此言一出,顿时提醒了李自成,看到两人那复杂的神情,又何尝不知道二人的担心之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