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大规模地毯式轰击。空军战斗机、轰炸机部队,也乘着国民党舰队停止进攻之际,从空中支援地面的战斗。一枚枚重磅炸弹从天而降,剧烈的爆炸声中,任何坚固的堡垒都像面团、麻花一样,扭曲、变形、崩塌直至荡然无存。
兴城也叫宁远,位于锦州市西南部,在辽东湾西岸,居辽西走廊中段。东南濒临渤海,西南依六股河与绥中县相邻,西北与建昌县接壤,北与东北毗邻葫芦岛市,兴城市境内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为松岭山脉延续分布丘陵地带。最高山峰黄顶山海拔701。8米,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是沟通关内外的重要通道。较大河流有六股河、烟台河、兴城河等。
兴城虽小,但在历史上却也是名声在外,最辉煌的记录无疑是明末书生将领袁崇焕一手制造的震惊海内的“宁远大捷”。使这座原本默默无闻的关外小镇一下声名鹊起,一代枭雄——努尔合赤在这里折戟成沙、含恨而逝。这一历史事件无疑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宁远大捷”,满清八旗铁骑极有可能提早入关,大清王朝的历史就要重新书写了。
从地形上看,兴城并不适合防御战。在冷兵器时代这一点可能不太明显,但是在现代战争面前,这显然是一个致命的弱点,西北高,东南低,而兴城在正好坐落在中间。作为进攻一方来说,既可以先行占领西北高地,以居高临下之势攻击城市,也可以选择从东南低地强行突破,或者两面夹攻,易攻难守的态势非常明显。
但是第二军别无选择,只能在这里固守,才能抵挡敌人的进攻。因为这里距离葫芦岛太近了,一旦这里失守,葫芦岛西侧将无险可守。敌人一个冲锋就将直抵城下。第二军的三个师一字排开,分别坚守左、中、右三个方面,四师固守兴城城垣,五师牢牢控制黄顶山制高点,六师则在东南低地布防,预备队控制于兴城城内。
应该说面对敌人一个军的进攻,防守部队的压力还是比较小的,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守方显然更轻松些。更加上我军地面、空中火力的强大支援,尽管六十二军倾巢出动、死命攻击,但是依然无法撼动我军的阵地,在猛烈火力的打击下,阵地前沿,遗尸累累、纵横交错,惨不忍睹。许多士兵被气浪直接扔出老远,浑身上下一丝不挂躺在那里……
一轮疯狂进攻下来,两个团只剩下不到两个连,廖汉光尽管心疼不已。但是老江还在后面盯着,就是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轻易停止进攻。稍事休整,索性一下子撒出全部六个团。一团在前、另一团紧跟在后,以波浪式队形反复冲击,力求突破一点。
廖汉光知道李文带着九十二军已经抵达曹庄,即使六十二军拼光了,九十二军还会接着干。反正都是老江的部队,打光了,自己就是光杆司令,也比林伟华的下场强得多。至少还能被老江重视,说不定还会因此飞黄腾达,士兵有的是,大不了再招一批,几万人的生命在高层那里算得了什么!
在指挥官不正常的心态下,国民党数万官兵被迫冒着密集的火力一次次冲锋。廖汉光为了逼迫士兵前进,还组织了许多支战场督战队。发现退缩者,当场格杀勿论!兴城前线全面陷入苦战,国民党士兵在前有敌人后有枪口的情况下,要想活命要么拼死向前,要么举手投降。各个阵地都出现激烈的争夺,许多要害阵地几易其手,双方士兵已经拼杀在一起,叮叮当当的搏杀中,人群一片片倒下,尸体一层层叠压在一起,已经很难分出敌我……
在战斗最紧急的时刻,肖司令员打来电话,鼓励第二军全体将士不要被敌人死打硬拼的架势吓倒,要敢于与敌人刺刀见红、敢于针锋相对的发动反击、敢于分割包围大量敌人,在阻击战中打出大量歼敌的战绩。同时派出大量军工部队,及时供应弹药补给,保证前线的一切所需。最后,肖司令员告诉第二军张家林军长,增援部队马上出发,务必坚守阵地,确保兴城。
张家林早在红军时期就是有名的敢死队队长,越是大战、恶战越是兴奋。他的手里还有三个团的预备队没有动用,即使前线阵地反复争夺,他都丝毫不为所。激烈的战斗整整进行了一天,虽然阵地已经完全被打烂,但是大部分主阵地还在我军手里控制着。
对于这一点张家林很满意,夜幕降临,敌人的拼劲已经完全耗尽,士兵们有气无力的躺倒在阵地上,任凭军官如何打骂,就是不起来,鼾声响成了一片……
唉!就是睡死过去也比被打死、炸死好上百倍,人这一辈子怎么就这么苦啊!能够粗茶淡饭、终老一生怎么就这么难吶!
凌晨三点钟,沉寂的战场突然炮声隆隆,我军的大规模反击开始了。上百门大口径重炮、几百门小型火炮一起全速射击。所有炮口吐出一团团火焰,炮弹出膛的瞬间发出耀眼的火光,弹丸被急速的抛向空中,灼热的弹体凶狠撕裂着沉闷的空气,发出让人不寒而栗的尖啸声。
睡梦中的敌人被铺天盖地的炮弹、巨大的爆炸惊醒,惊恐的目光中透出绝望的神情。整整一个小时的高密度、无死角的火力覆盖,上万发各型炮弹把敌人的阵地用钢铁犁了一遍,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在这样的火力下完好无损。许多国民党士兵果真在睡梦中永远失去了生命,这样的结果对他们来说未必不是一种解脱。
炮击刚刚结束,三个预备团的上万生力军,按照各自攻击目标,向敌人发起凶猛的反击。枪声在黑夜里显得格外脆响,子弹像刮风般一阵阵卷向敌人阵地。残存的国民党守军在这震天动地地喊杀声中,彻底失去了战斗意志。
(本章完)
第117章 首战锦州(六十七)()
第一百二十一章首战锦州(六十七)
求生的本能终于占据了上风,大批人转身就跑,督战队的机枪也不能阻止,眼看共军冲到眼前,督战队的士兵也跟着逃跑。兵败如山倒,“决堤的洪水,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也有少数聪明的士兵,干脆放下武器,呆在原地不动,甘心做俘虏,至少这样能够保命!
佛晓时分,天色渐渐转亮,一夜的激战,让整个兴城地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停尸场。在山麓两侧、城墙里外直到海边,到处是残破不全的尸身,以各种各样的姿势摆在那里,让人触目惊心。
一股浓重的血腥味弥漫了整个战区,国民党六十二军已经不复存在。不到千把人的残兵败将在廖汉光带领下,丢弃所有武器装备还有伤残的战友,仓皇逃跑,一口气跑出百十里。正好碰上九十二军部队,才稳住神智。
对六十二军的迅速溃败,李文也是大吃一惊。他对六十二军还是比较了解的,虽然总体来说,算不上能够国民党最精锐的部队,但是至少也算二流部队中实力较强的,装备一水的美式,全军两万余人,算是兵强马壮,怎么会一天一夜就完了呢?看来共军确实强大,本来是两个军联合作战,现在六十二军已经不能指望了,不关从哪方面说,单凭一个军力量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突破兴城防线。
李文赶紧命令九十二军暂时停止前进,立即向老江汇报。
老江在秦皇岛这几天,已经忙的焦头烂额。兴城的战事根本没有时间关注。因为各种告急电报雪片似的飞来。首先杜雨明再三叠电求援,一方面由于补给线被拦腰截断,武器弹药已经开始短缺。另一方面共军在锦州展开了猛烈的攻击,动用了前所未有的重型火器。
杜雨明在电报里说,敌人出动了包括飞机、坦克、装甲车、火箭炮在内的大量技术兵器,投入锦州的巷战,火力之猛史无前例。特别提到,共军一线部队已经普遍装备一种新式冲锋枪,具体型号不清。但是火力凶猛,在实战中表现出的综合性能,已经完全压制了现在国军装备的所有步兵轻武器。
可以说,共军无论在重型武器还是轻型武器的装备,都已经全面超越国军。锦州一半的城区已经被共军掌控,国军在敌人绝对优势火力面前死伤极其惨重。更严重的是,现在前线将士士气低落,后援不济,军心不稳。下层官兵出现了较多的逃亡或携械投敌现象。
总之,锦州现在形势到了极其危险的境地,恳请总统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救援力度。当前最急迫的是重占葫芦岛,打开锦葫之间的联系,确保后方补给线的安全。
最后杜雨明悲观的告诉老江,如果在短时间内不能达成以上战略意图,锦州最多还能坚持三周时间。
看到杜雨明的泣血求援电报,老江心如刀绞,他何尝不明白当下战局的危机。可是眼下陆上六十二军、五十四军因为救援葫芦岛而相继失利,损失极为惨重。光靠一个九十二军如何能够突破兴城防线,难啊!除非大量增兵,否则根本不可能达到作战目的。
老江赶紧回电锦州,告诉杜雨明,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绝不能轻言放弃。锦州守军要战斗到一兵一卒,至少再坚守一个月。国民政府正在从关内抽调有力部队,积极增援锦州。一周以后,增援部队就可集结完毕。
到时大军将横扫葫芦岛,彻底解锦州之围。同时严令海军在近期继续发动大规模进攻,从海上夹击葫芦岛。空军将竭尽全力向锦州空投,保障作战所需。最后,再次鼓励杜雨明以当年黄埔之革命精神,不畏艰险,奋勇作战,为党国再立新功!为个人名垂青史!
暂时安抚下锦州,老江立即着手准备调兵。他计划从华北抽调三十五军,从山东抽调三十九军,再抽调部分装甲部队、独立重炮部队,齐聚兴城、唐山一线,加上九十二军,组成一个强大的作战兵团,坚决突破兴城,在海军有力配合下,迅速收复葫芦岛。
安排完这一切,老江稍稍松口气。但一封电报的到来彻底打乱了他的的部署,原来是陈峰发来急电,山东共军陈挺部突然出动十万人,大举南下,兵锋直指徐州。与此同时,中原刘之承部也发起了大规模反攻,已经包围开封。另据可靠情报,华北聂荣清所部也在近期酝酿大规模行动。关内战局将发生重大变化,请将总统迅速回南京,主持大局!
看完这封电报,老江只觉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共军真是够狠的,一点机会也不给他。看来增兵葫芦岛的计划要推迟,刚刚对杜雨明的承诺无法兑现了。想到这里,老江感到痛苦万分,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愿丢弃自己心腹爱将的。但是他更明白,锦州虽重,但与关内战场相比还是次要的。东北丢了,大半个中国还在他手里,若关内战场有失,那么他将彻底失去一切。
嘱咐李文暂时按兵不动,保持对兴城的一定压力,等待命令再发起进攻。然后准备乘机直飞南京,毕竟那里才是最紧要的地方。这时,戴笠匆匆赶来,递上一份情报。老江看完,大瞪着眼睛,询问到底是否可靠。在戴笠再三保证下,老江想了一会,多日阴沉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这可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戴笠接到老江的命令后,自然不敢怠慢,立即动用最神秘的特工,着手进行调查。在接连损失三名优秀特工后,终于取得了收获。这是安插在我军军用机场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