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都可以勉强接受的。更为重要的是巨大的消耗谁也承受不起,宝贵的空军不能在这一次战役中就元气大伤,甚至消耗跆尽,毕竟以后空军还有更大的用处,既然空中分不出胜负,那就在地面上真刀实枪的较量一番吧!
从1946年11月11日开始,在冰天雪地中一场空前规模的攻防大战正式打响。
东北野战军三个集团军分别从北、南、东三个方向包围锦州,外围战首先在锦州城外连绵的的山丘间展开。林虎的计划是,首先使用部分兵力在外围与敌人展开争夺,除了打击敌人有生力量外,更重的目的是试探国民党军队的火力配备情况、战术特点以及士气等,同时积累我军指战员正规阵地战的经验,磨合各军种之间的配合。
在条件成熟后,再展开大规模的外围战,一举夺取锦州城外的所有据点,为攻城做好准备。总之基本战术就是稳扎稳打,步步推进。就如武林高手之间过招,在没有摸清对手实力之前绝不贸然出手,而一旦看清对手真实的情况,则果断出击,直击要害、一击毙敌。
杜雨明以两个军的兵力防守外围主要阵地,五十二军负责城北,主要防守阵地有紫荆山、百官屯、金家屯、营盘屯、白老虎屯、五姓屯、二郎洞等地。十三军负责城南,以凌河北沟、架子山、田家沟、罕王山、大架山、团山子为主要据点,同时锦州的空军、炮兵统一配置,支持外围作战。
另外三个军则固守锦州城防,杜雨明对守住锦州还是很有信心的,不仅是兵力充实,更重要的是他对整个局势的乐观判断,作为国民党军队中为数不多的既有骄人战功又有卓越军事指挥才能的将领,他前半生的戎马生涯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杜雨明字光亭,陕西省米脂县人,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心腹爱将。1924年6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东征讨伐陈炯明中初露头角,历任军校教导团副排长,武汉分校学兵团中尉连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中队长,教导第2师营长、团长,第17军第25师旅长、副师长等职,曾参加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
1939年11月任第5军军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指挥桂南昆仑关对日作战,使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受到重创,从此杜雨明和第五军名扬海内外,老江对他更加器重,并一再委以重任。1942年3月任中国远征军第1路副司令长官兼第5军军长,率部参加滇缅对日作战。虽然兵败野人山,但是一点没有影响老江对他的信赖,“天子门生”加上过人的才能,可以说杜雨明身上环绕着太多让人羡慕、嫉妒的光环。
外围战首先在锦州东面的紫荆山打响。
紫荆山距锦州城东二十里,高约一千五百米,周围四十里,尊严高大,郡之主山,以产紫荆色故名,为锦州以东的重要门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同时因为紫荆山风景清幽,古时文人雅士游此多留诗文,正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
明大学士孙承忠题:“紫荆山高大为城东障,日出时山顶如盘捧日,而山岚光青霭入画”,并作诗:“西周荆作天,东周荆作山,独有关山月,双披客鬓斑”。又诗曰:“荆山山作紫,螺山山作红,夕河抛日梭,织山锦州雄”。
明代郡守孙成作诗:“紫荆横亘壮东偏,幼出扶桑景宛然,残月已沉苍霭散,片云初拥赤光悬,海门耀日腾朝气,水际凝寒恋烟宿,锦水风清春光晓,肿胧直上翠屏边”。另有无名氏赞誉紫荆山“紫荆高耸客城东,曙色平分瑞霭浓,烟锁层恋连翡翠,岚腾绝项隐芙蓉”,并作藏头诗云:“紫气东来道貌岸然可传,荆门山脉绕城边,朝时日出窗前望,旭字形成八月天。”
紫荆山原有古建筑——“荆山寺”(现改名为“三圣寺”),建于唐代、重修于明嘉靖年间。据大明嘉靖丁末年所立重修碑文记载:“紫荆山云锦城东十八里许山之西麓有寺稽诸说盖自宋元以来古刹也,峰峦叠翠水秀溪明名曰‘紫荆清晓’为锦州第六景,僧众修养于此凡居民过客岁时伏暑盛游玩于焉”,再现了当时寺庙气势恢宏的景象。
然而此时国共双方的将士根本无暇顾及这美景,都在紧张的准备着即将到来的残酷大战。
负责攻击紫荆山据点的是路胜所在的团,唐团长从师部领受任务回来后,立即召开了连以上干部会议。
团参谋长首先介绍敌人情况:据守紫荆山要点的是国民党军嫡系主力之一的五十二军第二师四团一个加强营,团长叫龙兴云,营长叫刘正清,都是黄埔军校毕业,该部参加过抗战中的许多重大战役,有较强的战斗力。这个加强营大概有一千人,除了装备机步枪以外还有较强的重火器,并且在山下还有一个连随时准备增援上来。
唐团长接着说道:“此次虽是外围作战,但是对我军意义重大,上级明确要求我们必须坚决完成任务,拿下紫荆山,这次全军共选择了六个外围据点,除我团外还有五支兄弟部队有幸被选作主攻单位,这是上级对我们的信任,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义无反顾的、坚决的攻上山头,消灭敌人。
当然,作为第一次正规的阵地战,我们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基层指战员的经验,步炮的协同,空军的配合等问题,所以这次会议,大家要畅所欲言,把自己想到的问题、考虑到的细节统统都提出来,我们大家来个集思广益,尽量把作战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可能会遇到的困难考虑全面、细致,拿出一个最完备的作战计划,争取一炮打响、首战胜利!”
唐团长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这么长时间来部队一直训练、训练,时时刻刻厉兵秣马,就是等待这一时刻的到来,在座的大部分是经过抗战洗礼的老战士,一年多来没有闻过硝烟的味道,再加上现在是“鸟枪换炮”,装备全套现代化的武器,所以早就跃跃欲试了。
会议整整开了半天,各级指挥员都明确了各自的任务,吃透了整个战役部署,并详细研究了一些作战细节问题,针对敌人的作战特点,预定了几套后备方案,做好了一切准备。
路胜连是此次作战的先锋部队,任务是迅速突破敌人的前沿阵地,为后续部队打开前进通道,路胜既感到无上的光荣同时也感到极大的压力,首战能否告捷,关键就看他们的突击能否奏效,这是团长刚才郑重的嘱咐,他深深理解这次作战的重要性,所以回到连队,立即召集班排和战斗骨干商量具体战术。
大战开始前,路胜就按照上级要求调整和充实了班排的干部,路胜心里很清楚,在激烈的作战中,基层干部的表现和智慧往往决定战斗的进程,一个人的模范带头作用,更能在关键时候发挥出巨大的能量。
江兆龙成为一排的三班长,朴英焕是副班长,王海川是班里的战斗组长,对于这样的搭配,路胜还是很放心的,江兆龙的沉稳、朴英焕的机智、王海川的英勇,再加上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年龄,使得这个班成为连里最年轻、最有活力的一个集体,虽然没有一个老战士,但是经过剿匪作战的洗礼,大家都迅速成长和成熟起来,正因为如此,路胜对这个班格外看重。
路胜看着屋子里几十张熟悉的面孔,油然产生一种神圣的使命感,这些与自己生死与共多年的战友,他们未来的生死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沉稳的先将这次战斗任务介绍一遍,把上级的意图说明白,然后将任务一一布置下去,强调要迅速整顿队伍,加强战前的教育和动员,全连要立即投入到战前准备中,积极备足弹药、给养,武器装备精心保养。所有人都处于一种亢奋中,那是一种不惧生死,渴望战斗的冲动。
(本章完)
第62章 首战锦州(十一)()
第六十一章首战锦州(六)
按照多年形成的习惯,大战之前总要做最详尽的侦查,这次路胜带着一排长、江兆龙三个人收拾停当,趁着黎明的薄雾,悄悄地摸向前沿阵地……
十一月的锦州按照往年情景,早已是一片银白的世界,今年雪下得好像小了点,紫荆山上有的地方雪厚一些,在树木茂密的地方还看不见雪的影子,密密匝匝的松柏铺满了山坡,气温很低,一阵山风吹来,各种树木摇摆不定,就像喝醉了酒的人一样东倒西歪,夏季里各种各样的山禽野兽大部分不见了踪影,躲在地下的巢穴安安稳稳的休养生息,只有少部分山鸡野兔还在四处觅食,再加上现在正在打仗,猎人们也大都老老实实呆在家中,所以整个山林显得一片萧杀肃静。
路胜三个人按照倒三角形队形搜索前进,一排长处在最前面,路胜和江兆龙一左一右拖在两边,三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一排长负责侦查前面的情况,江兆龙负责后面和左右的情况,路胜专门负责勘查路线、寻找敌人火力点,设计进攻战术等。
三个人一路小心翼翼的前进,走了一个多小时,没有发现太多的线索,越来越接近山顶了,风吹得更大了也更加寒冷了,三个人不禁紧紧裹好衣帽,不停顿的向顶进发。
一阵寒风吹过,一排长不经意间嗅到一股烟味,他立即打了个停止的手势,三个人立即隐蔽起来,一排长一个人俯下身子,小心的穿行在密林间,随即闻到的烟味越来越大,前面一定有情况。
这时路胜两个人也悄悄地跟上来,三个人直接趴在冰冷的地上,匍匐前进,又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三个人终于爬出一片大林子,前面赫然出现了一大片开阔地,这里没有高大的树木,只有一些低矮的灌木,夹杂着大量的荒草野花,过了这片开阔地,就是山顶了,隐约间听到有说话声从远处传来,不用说国民党军的防御阵地就在山顶。
三个人再一次检查了身上的物品,确保稳妥、不会乱响,再一次匍匐前进,爬进这片开阔地。这里的雪明显厚了许多,三个人小心的爬一会儿就停下来,观察周围的动静,确保没有异常后再前进,就这样走走停停,又过了一个小时才爬到开阔地的尽头,三个人身上裹满了雪花,脸颊、眉毛上也是雪,但是三个人根本没有时间顾及这一些,因为敌人就在前头。
这一下全看清楚了,山顶上树木并不多,也比较平坦,据这里不远的地方,有一座高大的山峰,那应该就是紫荆山的主峰了,这里应该是敌人的前沿阵地。总共有三道半环形堑壕,许多国民党士兵正在堑壕间燃起火堆取暖,厚厚的军棉衣,笨重的钢盔,散落在阵地里的枪支弹药,看得非常清楚。
路胜慢慢地掏出望远镜,镜目里敌人的情景一下子清晰起来,好像敌人就在眼前。其实路胜他们离敌人的前沿还有近二百米,路胜紧紧握住望远镜,仔细的观察着对面的情况,机枪巢、弹药室、指挥部、掩蔽部一一出现在眼前,不愧是国民党老牌的正规军,一板一眼、很有些章法,从情景上看,这里应该有一个连的兵力。
路胜赶紧从怀中掏出一个小本子,边看边用铅笔在本子上记着、画着,一排长和江兆龙向两边警戒着,时机一分一秒的流过,三个人觉得好像度过了漫长的时间,其实仅仅二十分钟,情况基本搞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