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这番话才说到一半儿,皇帝已听出了她话中隐含的真实想法,及至听她说及自己的娘家几至到了断炊的地步,不禁着实吃了一惊,忙问道:“朕记得登极之初已晋汝父为银青光禄大夫,食三品傣,怎么会落得食不裹腹的地步?”
“实情确乎如此,臣妾怎敢欺瞒陛下。”婉容没作过多的解释,只淡淡地答道。
皇帝脸上惊诧的表情还没来得及褪去,只听殿外由远及近传来一阵匆忙的脚步声,紧接着就见王保儿满头大汗地跑了进来。
“慌里慌张地,成何体统!口谕传到了?”
皇帝似乎不待见王保儿径直跑到后宫来找自己,劈面喝问道。
王保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闪了婉容一眼,才向皇帝禀奏道:“回爷的话,口谕倒是传到了,不过,他再三向小的追问为何不见有册封诏旨,还非要和小的一同进宫来当面向爷谢恩。小的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叫丹凤门的禁军暂将他拦在门外,借口小的要先向爷通禀一声,方可请他进来”
这王保儿惯于见风使舵,论机灵劲儿虽比不上来兴儿,但眼力劲儿却胜过来兴儿十倍。皇帝开口只向他问了一句,他就能从皇帝不快的语气中立马猜测到,皇帝不愿让任何旁人知道自己今天所办的这趟差使,遂在回话中只称他,而不具体明说这个他究竟是谁。
婉容虽然从王保儿的回话中听不出任何端倪,但皇帝却听懂了,他暗赞王保儿还算懂事,没在言语中泄露了天机,便把语调放缓,吩咐道:“你这就出宫告诉他,朕酒醉未醒,贵妃娘娘有话,请他明日再入宫晋见。他如不肯走的话,你不妨以你个人的名义递个消息给他,说朕三日后要大封诸子为王,他的册封诏旨会在彼时一并下给他,要他安心朝务就是,不必急在这一时。”
王保儿麻利地答应一声,连气都没敢多喘一口,转身一溜烟地就跑了。
王保儿这一来一去,他和皇帝之间的一问一答,几乎没有半点儿的停滞和多余,婉容还没有从二人的对话中听出个头绪来,王保儿早已是不见了踪影。
“爱妃,朕明白你的心意。”皇帝不容婉容对他和王保儿的对话多加思忖,便顺着王保儿来之前的话题劝道,“朕这么做,实是已为你们母子做了打算。吉祥才仅两岁,一旦和哥哥们一样封做了王,他人都将立即就藩,总不好只留下他一人在京吧。而若遣他赴藩,两岁的娃儿,你舍得要他离了身边?放心吧,朕将来一定会加恩于他,断不致叫他受委屈的。”
婉容听皇帝只肯给她个空头许诺,而不肯回心转意,此番就将吉祥同其他各位年长的皇子一并封王,心下自不甘心,意欲再替儿子争辩两句,只听皇帝又说道:“朕竟想不到堂堂三品大员,皇室外戚之家,眼下光景如此艰难,还要指靠着爱妃从宫中接济着才能勉强度日。这么着吧。朕打算要吴弼兼任京兆尹一职,他又掌管着羽林卫,恐怕一时之间两头难以兼顾。你哥哥独孤浑身上还没功名吧?”
婉容心中一喜,忙点了点头。
“那就让他和暄儿的兄弟景昭一道到京兆府协助吴弼办差吧。朕要吏部明日就颁下敕令,赐二人千牛备身职衔,实则在吴弼手下办差。这样一来,你哥哥有了这份差使在身,家里境况或可有所改观”
虽然没能为儿子争下一个王爵,却意外地替哥哥挣下了一个五品的禁军职衔和堪称一等一的一分肥差,婉容脸上终于绽开了笑容。(。)
第七十六章 历历往事()
一轮银盘似的圆月挂在宫墙内那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的枝头。回头凝望着月光下大明宫中雄壮巍峨的座座宫殿、楼阁,李进忠于丹凤门外骑在马背上,禁不住浮想联翩。
他,一个出身寒门,相貌丑陋,并无任何过人之处的寻常宦者,在经历了大明宫中的无数次风风雨雨之后,竟然史无前例地做了王爷!
李进忠眯起双眼,惬意地幻想着:
今天半空当中高高悬着的这轮明月不正是自己的化身吗?从此以后,他就是这全天下唯一的一位异姓王啦,更何况皇帝还要称他一声“尚父“!如果将皇帝比做白日里的太阳的话,那他岂不就是这夜空中独一无二的月亮,虽不足以和太阳争辉,却也可以独霸一方天空,独享一份尊崇!
这不,王保儿身为皇帝贴身的随侍,也开始向自己暗送秋波,主动讨起好来,亲自跑来向自己传达皇帝的口谕:三天后,皇帝将在含元殿为他举行隆重的册礼。三天,只须再等上三天,他李进忠便能和众多的皇族后嗣们并肩而立,接受这无上的荣宠啦。
从此以后,他居住的地方便可称为殿,他头上戴的将不再是璞头,而称为冠,他的夫人将被人称做王妃,他也不会再因调用禁军为自己看家护院而受人非议总之,他的一切都将获得彻头彻尾的改变。
这样想着,李进忠突然觉得浑身上下燥热难耐,遂翻身下马,将马缰扔给随行的家人,自己则乘着仲秋夜阵阵的凉风信步而行,朝着晋国公府的方向徒步走去。
即使如此,他仍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绪像身边的风儿一样,四处飘散开来。
三十多年前,一个替皇帝喂马的黑丑汉子,只因有幸在一次皇室的围猎当中拦住了受惊的御马,救下了当时的皇帝,被调至紫宸殿当差,从此走上了一条与之前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在紫宸殿当差的那段日子,他又屡受当时皇帝跟前最得宠的高姓大宦者的欺压和****,几次三番地险些被诬致死。
终于有一天,在宫中享有“神医“之称的夏嬷嬷看他做事勤谨、忠厚木讷,在皇帝跟前多次称赏他的辛劳,皇帝大喜之下,便将他擢升为六品内给事,掌管闲厩院,使得他入了品级,也摆脱了高氏的欺辱。因为这个缘故,他通过夏嬷嬷结识了当时的太子,并在叛军攻破长安的当天,亲自护送太子和张良娣逃出了京城,之后一路不离不弃,始终伴随在太子身边,为太子临危登基,号令天下勤王平叛出谋划策,从而一跃成为了中兴复国元勋,长安收复后不久,就被超次提升为从三品内侍省监,替代了高氏的位置。
那天晚上,南内上空的月亮好像也是这么圆吧。李进忠边缓步向前走着,边不由得想起了多年前那个令他终身难忘的夜晚,不禁长吁了口气。
长安收复后大约不到三个月的光景,在皇帝的再三恳求下,被迫做了太上皇的老皇帝终于回到了长安,李进忠奉皇帝的圣旨将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安置在了当时荒无人烟的南内,并向皇帝建言将以往骑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的高氏长流三千里,解了心头之恨。
而就在那一年的秋天,似乎也是八月十五前后吧。有一天,皇帝把李进忠单独叫进了紫宸殿,亲口向他下达了一道秘旨:今晚送太上皇升天!
这是他平生第一次亲手取人性命,似乎也是唯一的一次。不过,他杀的那个人却是可称得上是天下至尊的太上皇。在那个晚上之后,他每每回想起太上皇在南内的花萼相辉楼上喝下他亲手呈上的那杯药酒,呻吟着倒地的那一幕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到一阵心悸。也是在那个晚上之后,他手里便多了一串硕大的佛珠。。。。。。
再往后,再往后。。。。。。
李进忠远远地望见了自己府邸所在的坊门,不知为何,一个熟悉而陌生的身影在此时忽然闯进了他的脑海之中。他努力在记忆的汪洋大海中仔细查找着这个身影,终于,在走进坊门的霎那间,他认出了那个身影:来兴儿的母亲程梅心。
两年前,他经过反复思量,最终在张皇后和太子之间选择了太子,夤夜造访凝香轩,向太子表明心迹,恰遇到来兴儿张氏眼线的身份被太子揭破。。。。。
遵从太子的要求,他几番辗转,打听到了程梅心被罚至九成宫为奴的消息。于是,便亲自带人赶赴九成宫,想接程梅心回长安,把她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中。
及至他一踏入九成宫的宫门,立时察觉出气氛不对,程梅心似乎处于严密的监控之下,想要带她离开九成宫已绝无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他灵机一动,趁与程梅心单独相见之时,向她如实告知了来兴儿被选做张皇后眼线的事实,并骗取了她的手迹。。。。。。
果然不出他的所料,程梅心在与他见面后不久就自尽身亡了。
她可以算作是继太上皇之后死在自己手上的又一条性命吧。李进忠这样想着,心中不禁对来兴儿产生了一丝愧疚。
当他见过程梅心,从天台山上下来,绕道同州向太子禀报程梅心的下落时,当时戴罪在身的太子只不甚在意地说了声“有劳李大人了”便把话题引向了别处。
可是,据他所知,在从自己嘴里得知了程梅心的下落后,太子也曾派人前往九成宫核查他所报消息的真伪、虚实。或许从那时起,他就对太子怀上了戒心吧:这位储君的心机太过深不可测了,即连如此小事,也不肯轻信于人。
而今,这位颇具心机的太子在自己的扶保下做了皇帝,并且种种迹象无不显示出,他对自己并不像对吴弼、柳毅般那样信任。那么,在他即位之初,他未封自己做王,自己奉旨靖宫,立下大功之时,他也没有以王爵相酬,为何偏偏在今天,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加封自己呢?
倏地一阵贼风吹过,李进忠头脑顿时清醒了许多。(。)
第七十七章 笼中之鸟()
来兴儿两手支颐,独自坐在晋国公府书房门前的台阶上,也在瞅着天上的月亮呆呆地出神。
此刻,他全神贯注地在思量着一件事:如何能够早一天走出这晋国公府的大门,哪怕是重新到“野狐落”看护死人坟墓,他也心甘情愿。
吴弼把他派来替李进忠看守门户,他就意识到自己不幸又一次将沦为别人手上的工具。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到晋国公府当值的头一天,他就受到了李进忠的格外“关照”,被近乎拘押地强留在了他府中的书房当差。
说是拘押,可是一点也不为过。来兴儿忿忿然地想着。来这儿当差的时间虽不长,他却发现,书房外的院子里昼夜不分地埋伏着数十名李进忠的亲近护卫。曾有过那么两次,他试探着想私自溜到府门外,托老黄把买吃食剩余的几十文钱代还给汤宽,可是,还没等迈出书房所在的跨院,树丛里就跳出了个持刀护卫,吆喝着将自己拦了下来。
没有李进忠的准许,出是出不去了,可这间李进忠一回府就必来的书房,来兴儿这个外人也不想进就能进的。只有李进忠在书房时,来兴儿才被允许站在门外侍候,偶尔,李进忠会把叫至房中,分派些不大紧要的差使给他,这便是他唯一能迈进书房的机会啦。而平时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里,李进忠都不在府中,他只能独自坐在门前的台阶上发呆,并且往往一坐就是大半天,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陪他说说话、解解闷儿。在来兴儿看来,这样的生活与前些时被吴弼关在禁军军营之中简直没有任何分别。
尤其使来兴儿感到困惑和不安的是,他撑破了脑袋也想不明白李进忠为什么要把他留在自己身边?而自己消失了这么长时间,吴弼为何又视若无睹,连派个人到晋国公府打听一下都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