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郡定居下来,现在又搬到这里,获得了很多田地以及漂亮的房子,我们全家早就饿死了。”少女说道这里,围观的人群中,一名明显是这位少女的母亲的妇女忍不住大哭起来。
政良此时声音有些哽咽了:“你被作为祭品,难道心里不恨吗?”
谁知这个叫樱子的少女坚定地答道:“以前我们一家人都是因为得到了您的救助才保全了xìng命。我应该知恩图报。如果献祭真的有用,我又有什么可懊悔的呢?”
政良听后眼光黯淡,那股生龙活虎的气势好像一下子消失了。
只见他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条,令村上武吉给他拿来一只毛笔。在上面写下“百万一心”四个大字。交到了工匠手中:“让领民作为人柱,这对国家是莫大的损失。保护领民是领主的使命,不能漠视领民珍贵的生命!请将这个代替此女为祭品!马上将她放了!”话音刚落几个披风众就上前将小姑娘解救了下来。
看到少女被解救,当场的民众们立刻欢呼雀跃起来!纷纷围住政良就磕头谢恩。
“作为替代,把这些文字刻在石头上填埋下去”政良继续说道。
于是工匠让人将这几个字刻在一块石头上,填埋在石垣之下。这块石头的大小大致长六尺,宽二尺。石头上写着“百万一心”四个字。但是仔细看的话“百”字缺一竖画。可以读成“一rì”;“万”采用简字,故意分开一点儿写成了“一力”;“心”字缺一点。政良故意将它写成了“一rì、一力、一心”,由于rì语中“一”有“同样”的意思,所以“百万一心”可以理解为同rì、同力、同心。大家万众一心,团结起力量,多么困难的事情都可以完成。所谓的百万一心,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此事结束后不久,又有一rì,政良带着几个人在城外的町子中巡视町子的建造情况。
“救命啊!不要啊!”就在这时。前面的一处小木屋的后面传来一声女子的求救声。政良立即带着众家臣信步走了过去。
只见一个十来岁的家伙正带着两个手下将一个民女逼入了一处死角处,正打算做禽兽之事。
“住手!”政良大喝一声。然后示意家臣将那三人拿下。将那民女解救了出来。
“哼!你们知道我是谁吗?”被狠揍一顿的少年大喝道,“我乃尼氏双江之子也。”
政良才懒得管这个人是谁呢,直接就让人将这几人送入了牢房之中,让他们等候岸岳城治安奉行幸助按照领地的法度进行处置。然后就继续巡视去了。
原本政良这件事情就此结束,结构傍晚的时候,幸助向政良禀报了一件事情后,令到政良非常的不高兴。
原来上午捉住的那个少年的父亲的确是尼氏双江。而这个尼氏双江是一个能剧技艺者,最近成为了喜欢上能剧的大西国治的一个下人。这个家伙恃着自己的家主是罗氏家的重臣,平时好不威风。导致他的儿子也是如此。
“将此人交给大西国治吧”政良淡淡地说道。平淡中隐藏着政良极大的怒气。
大西国治很快就做出了反应。第二rì,他就亲自审问了尼氏双江父子,先是将尼氏双江追放,而尼氏双江的儿子也被判了五年的奴隶徭役。处理完尼氏双江父子一事,大西国治满身大汗地跪伏在了政良处理政事的议事堂大门外。
对于大西国治的请罪。政良让其在外面跪了足足一个多时辰才召见了他。
“那尼氏双江直接贬到松浦郡的西面去吧,作为一个农民,永世只能为农民。好好种地去吧”政良说道,“他的儿子奴隶徭役时间改为十年吧,让他在修路的过程中学一些做人的道理吧。”
“是,是”即便已经是十二月。但是大西国治仍然全身大汗。甚至连衣服也全湿了。
“你最近也太忙了,这样吧,正好最近物资管理的事情不是太多,以后领地物资管理的事情就交给你吧,你原来的职务就交给幸助吧”政良最后还是对大西国治作了惩罚。作为负责监视领地军队以及家臣动向的大臣,自己家中竟然出了这样的事情。对此政良是无法容忍的。所以政良最后决定由幸助负责黑鹰的统领,负责监视领地的家臣以及军队,战时执行特殊任务。而大西国治则变为库物资管理以及发放,同时作为岸岳城的治安奉行。
幸助为人有点yīn险jiān诈,而且只对政良忠心,其余所有家臣都不卖帐,正好适合黑鹰的统领工作。
“是,是”大西国治眼神一片死灰。
“好好干吧,还会有用到你的时候的”政良最后的语气明显舒缓了很多。对于这一位从他起步起就跟随在身边的老臣,政良还是很看重的。
“是,殿下”感受到了政良传达出来的希望,大西国治眼神终于恢复了些许神采。
就这样,因为下人飞扬跋扈一事,政良调换了幸助以及大西国治两人的职责,当然并没有因此而调低了大西国治的职位,他仍然是罗氏家仅有的两个部将之一。
处置完这件事情之后,政良从大西国治身上感觉到了危机,是不是其余家臣的家中都有这样的情况呢?领地法度的执行情况又是如何呢?对此,政良产生了疑问。于是他任命青山信元与江川氏宗民事、法度奉行,拿着政良特赐的令牌,负责在领地到处巡视,负责暗中察看各地的家臣的家族情况以及领地发度的执行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可以凭借令牌就近请求常备番队给予适当协助,然后向政良禀明情况下,由政良作最后的判罚。
如此一来,青山信元与江川氏宗就相当于钦差以及御史大人一般了,有着对家臣族人以及豪族的监视大权,更加有着向政良直接禀报的权利。同为对家臣、豪族的监视,两人与黑鹰的职责是有区分的。黑鹰的关注点是家臣以及豪族有否谋反之意,而他们两人的关注点是家臣的族人以及豪族有没有遵守领地法度,有没有按照领地法度行事。
在政良因为此事而弥补领地的管理漏洞时,木造重忠在征得政良同意后,将政良所处置的这两件一事在领地内大肆进行了宣扬,将政良塑造成为了一个仁政爱民、大义灭亲、公正不苛的伟大国主。
罗氏家领地中的领民知道这两件实际后,对政良拥戴之意更加浓厚。而那些家臣、豪族看到大西国治的下场后,也纷纷加强了对自家族人的教育约束。领地治安环境大为提升,领民们也因此更加安居乐业。
w
。。。
第382章 乐市乐座()
岸岳城的议事堂中,神屋绍策正在向政良禀报他这一段时间的工作情况。
“殿下,臣下按照侦番提供的情报分别走访了数个地方”神屋绍策恭敬地说道。
“辛苦你了,说说你这一次的收获吧”政良说道。上一次政良跟神屋家说了一些乐市乐座的条款,为了尽早在罗氏家的领地内实施这些条款,政良将侦番收集起来的一些关于领地内各个商座的情况给了神屋绍策,然后让他根据这些情报到领地各处查探一番,现在他终于完成任务回来了。
“领地中各处商座情况,臣下已经在原有情报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殿下请查看”神屋绍策将一本早就准备好了的书册递给了小姓村上武吉。后者接过后恭敬地递给了政良。
“按照地域来看,由于与原平户松浦一族关系较好,所以在南松浦郡以本家的商屋为多;随着本家入主唐津湾以及推行封锁领地边境的法度的推行,唐津湾的一些属于博多的商屋已经全部失去了博多的支撑,现在大都转为了由原伙计自己经营的小商屋了;至于松浦郡的其他地方,由于以往一直较为落后的原因,并没有太多的商屋,而是以从其他地域而来的游商为主”神屋绍策首先说道。
》这些商座享有‘独占贩卖权、非课税权、不入权’等权利。其中独占贩卖权就是对当地某种商品,实行独贩独卖,任何并非势力商人,不得插手当地的经营。非课税权,就是与当地大名商量好,对商品进行部分或者全额的免税。不入权,就是当地大名。若没有商家的允许,不许强征商品作为使用。
正因为种种豁免特权,座商才能在这个市场独占鳌头。一旦罗氏家在领地中推行起乐市乐座的法度,这些组织必然成为最激烈的反对者。
“其余各郡,以佐嘉郡、小城郡的商屋最为繁多,这些商屋都是以以往的豪族势力或者寺庙神社势力为依靠,垄断着某一片区域的经商权。”神屋绍策继续禀报道,“暗地走访之时,曾经有领民向臣下说道。他们曾经看到过有来自其他地方的小贩拿着一车橘子前来贩卖,但是不但要交很多的税。而且当那个小贩降低了橘子的价钱后,那里的商屋就找人来将那个小贩暴打一顿,甚至将小贩的橘子都抢光了。”神屋绍湛讲述了一个典型的商家恃着背后有靠山而欺行霸市的故事。
“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神屋绍湛继续说道。
“哦?很大的不同?”政良疑惑道。
“正是。殿下”神屋绍湛俯身行礼道,“由于殿下推行的豪族迁移计划、寺庙神社的度牒法度以及领地的其余法度的推行,那些商家的这些行为已经大为较弱。尤其是领地边境的关闭,更加是使他们的生意大受打击,所以这些商屋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减弱。”
“嗯”政良闻言点了点头。豪族、寺庙神社、商屋,这三者一般情况下。都是暗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的,绝大部分的时候,这三者都是互为依靠组成了一个利益集团。而政良这大半年以来所推行的,却是一种快刀斩乱麻方式的领地整合政策。所谓快刀斩乱麻,就是没有选择从商屋这个实力相对弱小的一坏开始整合,相反却是直接对实力强大得多的豪族以及寺庙神社开刀,直接在根源上进行整合。而且采取的是迅速强硬的态度。强行进行整合。
其实按照政良的处事风格,是更喜欢用缓慢轻缓的办法进行整合的,但是此次却有着不一样的原因。首先是眼看就要天文十一年(1542)了,不少战国的大事件就要发生。很多战国牛人开始登上舞台,留给罗氏家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所以罗氏家强大的步伐必须加快了;其次,是目前罗氏家的领地中,强大的豪族已经被罗氏家完全收拾,所以剩下的那些小豪族完全不是罗氏番的对手。政良强行进行整合的措施是有着强大的实力的支撑的。正是由于上述的这两个原因,促使了政良下定了决心进行快刀斩乱麻式的整合办法。现在从神屋绍湛的话中,政良终于看到了这一次整合的效果。
“既然如此,那么上一次我跟你说的那些条款就可以执行了。”政良说道,“具体的条款我已经写到了这里,你回去后立即找到东乡平次,然后开始施行吧。”政良一边说道,一边让村上武吉将一本书册递给了神屋绍湛。
“乐市乐座?”神屋绍湛接过书籍后,就立即翻看了起来。
“不错。”政良说道,“这种新的法度我命名为乐市乐座,推广的范围为罗氏家的领地内。该项法度分为三步进行推行,首先是在各郡选取二到三处地方作为集市,将附近所有的商屋都集中到此处进行统一管理;其次是在领地各个显眼之处,贴上判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