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说不是啊,包黑子一来,那个姓朱的脸都绿了!”

    回想着朱通的倒霉模样,大家伙又忍不住哈哈大笑。齐声赞叹,王宁安神算无双。其实也不是王宁安多厉害,只是他清楚金银有价,良驹无价!

    汉武帝为了得到汗血宝马,不惜动一场战争,死伤几万人也在所不惜。

    他们实在是没有必要,为了芝麻,丢了西瓜。

    一口气赶回了土塔村,梁大刚带着人等在了村口,十匹雄壮的战马,一字排开,硕大健壮的身躯,油光亮的皮毛,膘肥体壮,充满了力量。它们摇头晃脑,不时出嘶鸣,显示着十足的活力,梁大刚等人必须死死揪住,不然就会跑掉。

    “好马,真是太好了!”

    王良璟浑身震颤,迫不及待想要飞身上去。

    “别忙。”

    王宁安拦住了老爹,他围着几匹马转了转,选出了六匹马,告诉梁大刚,立刻带到村子西边的柳树林,隐藏起来。

    剩下的四匹留在这里,又让吴大叔回到村子,从之前缴获的马里面找出六匹最好的,补充过来,凑成十匹。

    大家伙不解其意,还是照做了,等到十匹马刚刚凑齐,包黑子带着人风驰电掣,就赶到了土塔村。

    “大人快看,那就是野狼谷的神驹!”朱通卖力叫着,包拯嘴角微微带着笑,这才是他认识的王宁安,果然不会放过任何便宜!

    “神驹乃是朝廷重宝,不是你们能拥有的。”

    包拯让人抢走了战马,他也有些不忍心,顿了顿道:“老夫回向朝廷请功,就说是你们献的马,另外老夫再给你们二十副铠甲,5o石粮食作为补偿。”

    包拯带着人离开了,留下了满脸愤怒的王宁安,还有暴跳如雷的王良璟……

    “非是老夫心黑,实在是朝廷缺马啊!”包黑子看了看朱通,问道:“这就是你说的神驹吗?”

    “没错,大人请看,这马多高大,多强壮!奔跑起来,就跟风似的。宝贝,真是好宝贝,献给朝廷,陛下一定会高兴的。”

    朱通毫不吝惜夸耀,他当然想据为己有,可是他真有些惧怕王良璟的功夫,加上包拯又存心偏袒,朱通觉得自己拿不到这些马。既然如此,就掀翻狗食盆,大家吃不成!

    他得意地想到,只是快回到沧州了,朱通突然现有些不对劲,这十匹马明显分出了两个档次,只有四匹神驹无比,其他的六匹,勉强算是不错。

    至于这四匹神驹,怎么显得太温顺了,一点头角峥嵘的模样都没有,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

    “哈哈哈,包黑子也上当了,他拿走了四匹太监马!”王宁安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第48章 声闻于天() 
王宁安很记仇,包黑子当初冤枉了自己,他就憋着一肚子坏水,要让老包吃亏,如今总算如愿以偿,把大宋的人精儿都给算计了,成就感爆表,王宁安兴奋地和招财猫似的。

    十匹马,王宁安留下了六匹,他留下的既不是最高大的,也不是跑得最快的,而是最完整的!!!!

    没错,辽国卖给大宋的战马,都要切一刀,没法繁衍后代,只能骑几年就报废了,大宋没有自己的战马,只能仰赖进口,下场如何,不用多说也知道。

    崔钰很喜欢马,他通过走私渠道,拿到了完完整整的北地马,小心翼翼养在了野狼谷。从梁大刚嘴里得知,野狼谷有种马,王宁安顿时就打起了算盘。

    几乎后世闻名的所有战马,都是通过优良的基因,不断选育培养的。汉唐都曾经拥有最庞大的战马群,只是后来没有注意到血统的保护,最好的种马消失了,它们的后代不断和本土马结合繁育,渐渐吸收了本土马的基因,变得矮小,变得温顺,再也没有汗血宝马的雄姿……汉唐的无敌铁骑也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王宁安抢到了四匹公马、两匹母马,六匹纯种的北地马,假如交给包黑子,献给朝廷,最有可能的就是骟了之后,成为皇帝和贵胄大臣的玩物。

    哪怕送到了军中,大宋糟糕的马政,也会让神驹变成废物,美玉成为顽石……与其白白浪费好东西,不如放在自己的手里,王宁安的力量很淡薄,财力很有限,但是他愿意倾注心血,真正培养出一支强悍的骑兵……

    他让梁大刚寻找隐蔽的山谷,作为养马的临时牧场,他给四匹公马建立起档案,日后繁衍的后代也要建档,配种、选拨、训练、饲养……绝不马虎,十年之功,建立起一支千骑强兵,这是王宁安给自己定下来的目标。

    别以为一千骑兵很少,眼下大宋勉强称得上骑兵的人数,也不过一万人出头,而一千名武装到牙齿的职业骑兵,足以对抗上万名蛮子骑兵。可以说这支骑兵建立起来,不只是沧州,甚至整个河北东路,都会稳如泰山,王家也拥有了和折价、种家相提并论的本钱!

    ……

    “那个臭小子在干什么?是不是把那六匹北地马都给吞下了?”包拯放下了毛笔,揉了揉眼睛,哂笑着问道。

    “东翁,王宁安的确是太大胆了,根据赵虎调查,王家的部曲又溜回了野狼谷,看样子他还想把马场放在那里。”

    包拯一愣,随机哈哈大笑,“野狼谷刚刚被捣毁,焚烧一空,死了好几百人,普通百姓断然不敢轻易靠近,他选在野狼谷,很有眼光啊!”

    “王二郎本事再大,也逃不过大人的法眼,要不要立刻派人,把马匹拿回来?”公孙策扫了一眼桌上的扎子,正是包黑子要送给赵祯的,上面详细记述了崔家案子的始末,又开列了缴获家产清单,足足写了好几十页。

    “大人,若是凑成十匹北地马,朝廷一定会重重嘉奖的。”公孙策轻声提醒道。

    “哈哈哈!”包拯摇摇头,“公孙先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宝马良驹送到朝廷,也就成了玩物,老夫岂能为了自己升官,就暴殄天物?”

    “那大人怎知留给王宁安,不是暴殄天物?”

    “老夫也不知啊!”包拯背着手,叹口气,“不过野狼谷一战,王家的部曲可比朝廷的厢军强多了。”

    公孙策难免老脸通红,岂止是厢军,哪怕是禁军,面对着金银财宝,也不会无动于衷的。

    “他们把马看得比金银重,就一定会尽心饲养,倘若真让他们玩出了名堂,老夫自有办法!”

    公孙策一愣,这才明白,敢情包黑子要摘桃子啊!

    黑,真黑!

    “老夫无儿无女,除了一心谋国,别无他念。”包黑子似乎自我安慰一句,又拿起扎子,仔细校对之后,用火漆封好,交给手下,连夜送往京城。

    ……

    在一片高大的宫墙之内,竟然有整齐的农田,被分割成方形的小块,种着麦子、小米、稻谷、蚕豆……不下十几种作物,一个中年男子挽着裤脚,手里拿着镰刀,正在收割麦子。

    他面皮白净,细眉朗目,身形微胖,长长的胡须用夹子收起来,割了一垄的麦子,额头流下了汗水。

    站在一旁的一位老太监连忙跑过来,替男子擦着汗,心疼道:“官家,意思一下就成了,可别累着龙体。”

    原来这个中年男子就是大宋的至尊,皇帝陛下赵祯,也就是后世熟知的宋仁宗——当然此时赵祯春秋鼎盛,仁宗那是死后的庙号,除了王宁安,只怕没人知道。

    赵祯笑了笑,“陈伴伴,我干了不到半个时辰,便浑身是汗,想想百姓们,每到秋收,整日整夜,辛勤劳作,忙碌一年,却食不果腹,朕愧对苍生啊!”

    老太监陈琳陪笑道:“官家,自古民生艰难,莫不如是。我朝如今物阜民丰,百姓日子越来越好过,上上下下都念着官家的好。十口之家,尚且没法顾全,官家富有四海,子民亿兆,便是不眠不休,也照顾不过来啊!”

    赵祯大笑,“陈伴伴就会给我宽心丸吃,罢了,就听你的吧。”

    放下了手里的镰刀,陈琳陪着赵祯,进入了观稼殿休息。男耕女织,春种秋收,身为皇帝要率先垂范,做天下人的表率。

    每年春耕秋收,赵祯都要到观稼殿前劳作,干了点农活儿,赵祯比平时多吃了半碗饭,老陈琳看在眼里,喜笑颜开。

    “官家,下午有梨园的戏班子演戏。”

    “哦,哪一段?”赵祯好奇道。

    “是《锁麟囊》。”

    赵祯颇有文化修养,论起成就,在宋代的诸位皇帝之中,仅次于创立瘦金体的亡国之君。对于戏曲赵祯也多有涉猎,这几年汴京最热的曲目就是《莺莺传》,才子佳人,人皆爱之,只是最后张生竟然抛弃了崔莺莺,还大骂她是妖孽,祸水……虽然女子勾引男人,与礼法不和,可是张生如此无情无义,也难免令人心生厌恶。

    赵祯听了两次《莺莺传》之后,就不想再看了,没想到今天竟然出了新的曲目,他来了兴趣。

    “陈伴伴,不知道这《锁麟囊》是哪位大才的作品,又写了什么故事?”

    陈琳呵呵一笑,“据奴婢所知,《锁麟囊》是一位少年所作,只有十二三岁的样子,或许更加年轻。”

    赵祯一听,更加喜悦了,宋代是推崇神童的年代,五岁作诗,七岁作文,幼童口出惊人之语,丝毫不以为怪,反而视作星宿下凡,倍加推崇。各地出现了神童,都争相上奏朝廷,赵祯前不久还赏赐了四川的一对神童兄弟。

    骤然听闻有少年能做戏曲,更是大感意外。

    “陈伴伴,写诗作词,或有天授,可话本传奇,却要洞察世事,明晓人情百态,长一颗玲珑心肠。只怕小小年纪,未必能体会其中三味,又如何能做出妙篇?”

    陈琳微微颔首,“官家所言极是,可是奇就奇在这里,老奴琢磨着没准是上天给官家送来了宝贝,也未可知!”

    “朕就去看看这《锁麟囊》究竟写的如何!”赵祯笑着同意了。

第49章 有个粉丝叫赵祯() 
“薛香灵扶危济困,赵守贞知恩图报。更兼苍天有眼,好人终得好报。真是一出好戏,好啊!”

    赵祯从戏台回来,往寝宫走着,一边走,一边感叹。

    白发苍苍的老太监陈琳陪笑道:“谁说不是,老奴听了一遍,也感慨不少。官家说得好啊,苍天有眼,官家几十年如一日,爱民如子,连一碗羊肉汤都舍不得喝。老天爷会厚报官家的。”

    当年刘太后独揽大权,刚刚登基的赵祯形同傀儡,陈琳不离不弃,照顾了赵祯几十年,君臣两个更是像朋友。

    不久前,夜半三更,赵祯腹中饥饿,想要喝一碗羊肉汤,可是一想到如果讨要,要麻烦宫中的奴婢,而且御膳房每天都会准备一只羊。劳民伤财,浪费可惜,赵祯就空着肚子睡到了第二天。

    后来他才告诉陈琳,堂堂皇帝,亿兆百姓之主,竟然连一碗羊汤都舍不得喝,难怪老陈琳心疼赵祯。

    “唉,陈伴伴,朕不敢奢求老天会厚报。三年多了,是朕对不起范卿啊!”

    一个皇帝,不是勤俭仁爱就够了,还要有魄力,有意志,大宋国朝远远不像表面上那么繁荣安宁,实际上已经是积重难返,弊端丛生。

    在几年前,以范仲淹、富弼、韩琦、欧阳修等人领导的庆历新政,仅仅一年出头,就烟消云散,被寄予厚望的诸位相公纷纷离京,新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