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和最早设立的郡县相比,这些新设郡县的经济、人口都是差了一个档次的。就以波斯之地最早设立的刺夷、可疾云、塞姆南三郡来说,经济、人口都是波斯新设郡县的数倍。
可这也意味着机会!
因为随着战事的结束,这些地方的民生定会逐步恢复。像古尔、信德两郡,得益于人口的暴增和商路的兴盛,现在的赋税收入已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这为呼罗珊国库,可是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而且卡拉奇港口的建成,直接促成了呼罗珊海贸的兴盛。比如宋国的茶叶、瓷器、丝绸,南洋的香料、珍珠、玛瑙等稀珍,都开始大批量的涌入呼罗珊各地。
特别是经济发展程度高,百姓安居乐业的马鲁、也里、蒲华、图斯等郡,各大商行经常有相关商货的售卖。并且种类多样,不再那么奇货可居。
更有相当数量的瓷器、香料销往地中海沿岸,让呼罗珊商贾赚得盆盘满钵。
只要当地的施政者不走弯路,按照呼罗珊的既定政策走。当地经济民生的恢复,是可以预见的。
李承绩听着呼罗珊已经拥有这么多郡县了,想着是否改革行政体制。毕竟郡县是一种三级行政体制,由中央……郡……县三个行政等级组成。
现在地盘扩展了数倍,各个地方的经济、人口因地理条件的限制,有不同的经济中心和人口聚集区。如何更好地统辖区域发展,稳固呼罗珊的统治,是必须要考虑得问题。
所以李承绩想着,要不要在三级之上,再增加一级。
这件事已经让吏部与户部在商讨了,相信过些时日,会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
随后张钛铭又开始呈报各地的赋税情况。
因新设郡县都免除两到三年不等的钱粮,所以赋税收入主要集中在蒲华、马鲁、也里、班城、图斯郡。刺夷、可疾云、塞姆南三郡的收入也相当可观,但与原呼罗珊五郡相比,还是无法比拟。
其中赋税第一的是蒲华郡!
作为呼罗珊的起家之地,蒲华郡有全国最多的工坊。其每天生产出的商货数量,占了呼罗珊全国商货总数的四成。一些名气很大的商行,也都是在蒲华郡注册成立的。
这为蒲华郡的赋税营收,贡献了很大的一笔。
另外还有蒲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沟通南北,联络东西,各个地方的商货,都要经过这里运往全国各地。并且处在窣利水的下游,气候不如马鲁干燥。纺织业新投入的水轮机车,以水为动能,带动纺织效率。
蒲华有窣利水的存在,满足了水轮机车需要的动能。而且窣利水是一条常年河,虽会因季节的更替而出现河水涨跌,但总体来看,还是一直有水源的。
这就保证了窣利水在不结冰的时节,都能为水轮机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最后便是蒲华宽松的商业环境。
因为不是都城,低价、人工成本等都没有马鲁来得高昂。而且规矩的话,也不如都城多。再加上李承绩一早就将蒲华定位为呼罗珊的经济之都,这里对商人的政策有一定的倾斜。
两相比较,更多的商贾都喜欢在这里注册商行,开办工坊了。
赋税的第二的,则是马鲁。
都城有着都城得天独厚的优势。即便身处大漠,地理环境不如蒲华。但都城的磁吸效应,还是让马鲁大放光彩。而且人口在诸多郡县中,也是最多的。
达到九十一万!
其中马鲁一城,就有七十八万的人口。
短短两三年的时间,从不足二十万到将近八十万,人口可谓是暴涨了四倍。也难怪城墙一扩再扩,房子一建再建。木尔加布河下游都因马鲁河过快的人口增长,出现萎缩的情况。
好在阿姆河到木尔加布河的运河已经在建了。其北延方向……阿母到蒲华段,更是修了三分之二。
到时候马鲁、阿母、蒲华三城就因一条运河连在一起,呼罗珊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也会联系得更加紧密。超级城市,更是可以预料地会出现。
请记住本书:。九天神皇阅读网址:
第四百九十七章 军队人数()
排在第三名的也里郡赋税收入不如蒲华,人口也不如马鲁。而且差距,还将近一倍。与第四名图斯郡的赋税收入相当,差距不大。
到底马鲁与蒲华两郡地位特殊,磁吸效应显著。所以有足够的资格和条件,成为超大型城市。现在随着呼罗珊疆域的扩大,更多有区位优势的城市被纳入呼罗珊的统治。
像河中郡的寻斯干,作为老牌国都。即便现在已被降级为郡,也依然不可小视。这从人口上,就能体现出来。像现在,经过战乱到平定,民生已恢复得差不多了。登记在册的百姓,多达七十一万。虽是囊括了河中郡多座县城的人口,但寻斯干城的人口占据了总人口的六成。
再凭着寻斯干积累的雄厚历史资本,像宜居的生活环境,可观的消费市场,以及城里富商大贾颇多。假日时日,百业兴隆,人丁兴旺,是板上钉钉的。
呼罗珊高层已经商量给河中郡提高行政等级了!
只是眼下建国大典要紧,才不得不压后。
如此等张钛铭禀告完,厅内的文武百官已对呼罗珊的民生状况有了清晰的认知。
随后便是户部主官李大气禀报今年的军事成就。
各种战事的胜利众人都清楚,但具体死了多少人,伤亡多少人,却很少有人知晓。现在是对近些年战事的系统汇报,战损的数据也都统计了出来。
李大气保持着一惯的神情肃然,出声道:“禀国主。呼罗珊经古尔开伯尔河之战、花拉子模苦盏之战、大辽巴拉沙衮收复战、波斯刺夷之战,夏国甘州之战,杀敌八万五千二百八十三人,俘虏四十九万一千七百六十七人。”,这些都是决定性的战役,关系到呼罗珊在战场上的决定性优势。还有一些次要战,因时间紧要的缘故,并没说出来。
在这个冷兵器为主场的时代,杀敌八万五,已经是个极高的数字了。这还只是第一时间被击杀的死亡人数,后续因受伤而造成感染死亡的,并没统计在册。
相信后者的数量,并不比前者少。
至于俘虏的敌军,数字也并不准确。因为统计的结果是在夏国肃州之战结束之前。此后的钦察草原西征战,并不在统计之列。并且战场上,还有为数不少的逃兵。
他们当时虽免于沦为俘虏,但后来有不少人还是被抓了出来。另外幸运些的,趁着兵荒马乱,逃到偏僻的地方隐姓埋名。等风头过了,就换个身份成为呼罗珊的良善百姓。
所以这个近五十万的数字,也仅仅是部分而已。
这些人经过呼罗珊的整编,六成换了个门庭,给呼罗珊当兵吃粮。三成被送到边远之地,成了新移民。另有一成是犯了罪的,成了工部的廉价劳力。
而呼罗珊的兵力也经过这番暴涨,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当李大气说出来时,在场的人还不免倒吸冷气。
“我军战死二万四千一百二十六人,伤残退伍者一万零六百二十四人,被俘三千三百九十一人。”,和杀死、俘获的敌军相比,呼罗珊的损失可是很小了。但是战死和伤残有三万多人,还是令人非常遗憾的。
这里面雄鹰、赤炎、苍穹三大军团的死伤只有一到两千!和全部的死伤人数相比,似乎不多。但三大军团可是精锐,死伤一百就令人痛心了,何况是一到两千。
相当于一个千户队,直接丧失了战斗力。
而被整编不久的仆从军、各部队临时集结的部族军,则是死伤的重头戏。有的部族,完全被灭族。也有整编的仆从军,全都战死。被俘的呼罗珊将士,也几乎出自这些仆从军。
就连部族军,都很少出现被敌军俘虏的情况。
不过他们死伤再多对呼罗珊来说,都不至于伤筋动骨,因而在场的文武百官,也没觉得死伤这么多人是多么大的悲剧。一些新投效呼罗珊的官员,也没为这些出自同一个地方的将士生出多少同情之心。
而且还恰恰相反!
他们为这些人的死伤而感到窃喜!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新的国主看到他们是多么忠诚与可靠。
呼罗珊的官员在收买人心上,已经向李承绩看齐。各种战后抚恤,也都在第一时间发放到位。现在那些死伤战士的家属,都为呼罗珊的慷慨与仁义而大加感激。
一些死在呼罗珊手上,现在已经成为呼罗珊新百姓的战士家属,则后悔自己的丈夫或儿子白死了。不仅什么都得不到,还有着曾与呼罗珊作对的不良案底。
以致呼罗珊境内,不管是多晚加入呼罗珊的新百姓,都不会向旁人透露自己的丈夫或儿子曾与呼罗珊作对,并且还被杀死了。
否则的话,只会被人耻笑和戳脊梁骨。
李承绩听着李大气的禀报,颇为感慨的向西面为那些死伤的将士遥遥一拜。那些官员见着,也都跟着参拜。
西面是朝圣的地方,死者会被默认进入天堂!尽管死亡的将士并不都是回教徒,但在回教是国教的呼罗珊,这些都不重要。
当下李大气的禀报并没结束,接着道:“我军在编将士三十七万四百零三人。军团有雄鹰、赤炎、苍穹、波斯、西征、智勇六大军团,以及马鲁、蒲华、也里、图斯、班城、古尔、信德、锡斯坦等郡边军。”。
为了维护一地的统治,几乎每一郡都有边军。而每个郡的编制,是一万人。如果是边疆郡,并且军防的覆盖面积广大,那人数还有可能增多。
眼下甘肃行省的边军数量是最多的,有三万人。眼下才刚刚组建,当地的军防,主要还是刚赶过去接替的临时混编军团,兵源主要出自雄鹰、赤炎、苍穹三大军团。
也只有他们守在甘肃行省,李承绩才能安心的待在马鲁。否则的话,他是万万不会这么轻易的返回的。
“禀国主!军队扩张太快,兵源复杂。将士间言语又多有隔阂,对军队而言,乃是有弊无利。且军队多无番号,主将不知归谁所属。军心有不稳之兆。因而臣请重定番号,稳定军心。”,帖木儿灭里出声道。
第四百九十八章 六部之争()
这是兵部官员集体商量好的,需要李承绩早日定下各军番号,从而上下分明,方便调度。
为此,李承绩在回马鲁的路上,也与沿途军将交谈,聆听了他们的想法。参赞司也给李承绩出主意,在军制上提出了相对合适的意见。
因军制相比其它而言,更加关系呼罗珊的国本。所以李承绩本着稳定军心的想法,打算早日定夺下来。但户部、工部、礼部、吏部五部主官却联名上奏,请求军制改革之事等建国大典后再颁布。
李承绩也清楚他们的想法!
如果军制改革放在最前,那兵部就压了其它五部一头。所以他们心里,自然是不愿了。李承绩也想着建国大典在即,也不差那么几天,便也就顺着其它五部主官的想法了。
到底六部安稳,呼罗珊的官场也就安稳了。
但是军人骨子里就有一股争强好胜的习气!其它五部联手,自然让兵部官员有些埋怨。再加上外出征战的将领也都得胜而还,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