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族修炼的第二重境界就是格物境,此时就会开始修习圣贤之气,有得圣贤之气不仅会有了保护自己的能力,还有圣贤的保护,从此就是人族的护卫者,有着保护人族的责任。”
“而第三重境界就是致知境,到了这个阶段你就会把自己的所学的用到自己的实践之中,就拥有了杀妖灭蛮的圣力,有了保家卫国的基本依仗。”
“第四重境界就是正心境,到了此时就会达到了修炼的分水岭的境界,开始你的立德、立功、立言之路,到了这个境界就需要不断地历练。”
“第五重境界就是不器境,所谓君子不器,到了此重境界,经过不断地历练之后,此时就有了自己的圣道之途,开始自己对于先贤前辈的著作、道论的理解、批注,化为自己所用,这个境界又称为海纳百川之境。”
“而这第六重境界就是立圣境,到了这个阶段,就会拥有了自己对于圣道的理解,摸索探求自己的圣道,沟通冥冥之中的天意。这个境界也是最危险的。”
“第七重境界就是内圣境,此时对于自己的修炼已经达到了一种极致之境,此境界的威能已经可以用惊天动地来形容了。”
“第八重境界为外王境。此时乃是王者之境。威仪漫天,不仅有着翻天覆地之能,更多的是已经有了圣道的雏形,举手投足之间,都是圣力涌动,威力煞是惊人。”
“第九重境界为不朽境,这个境界几乎就已经到了人族的顶峰了,如若出了这样一尊圣者必定是天下妖蛮鬼魅的噩梦,也是人族的大福音了。”
“至于第十重圣人境,自人族先贤开辟人族盛世之后,就没有听说过有人达到了这个境界。但这也是我等毕生追求之境,即便粉身碎骨亦是丝毫不悔。”
听了圣医叔叔的关于人族境界的划分,苏星河久久不语,而紫袍也是静静的看着。自己幼时听见自己的师傅对自己说着这关于境界的划分之时,更是不堪,激动地满眼放光,面红耳赤。看着眼前这个平静地孩子,紫袍还是小小的震惊了一下,实在没想到这孩子定力这么强。
不过这就是紫袍高估了苏星河而已,苏星河有个毛病就是凡是让自己震惊的东西或是事情,自己往往也就越加的平静,前世之时,自己还经常因此而遭人讽刺。而自己此时听说这关于人族修炼时的境界的划分之时,内心可以说是十分的震惊,但是自己表面却变得十分平静。这是天性使然,不可能改变。
紫袍圣医的话静静的在苏星河的内心流淌,仔细想着关于人族境界的划分。人族十境,分别是强身境、格物境、致知境、正心境、不器境、立圣境、内圣境、外王境不朽境、圣人境。这是人族先贤所定出的系统的人族修炼的体系。也是每一个人族所评定自己修为境界的方法。自己现在这具身子就是在强体境中间徘徊,按照圣医叔叔所说的再结合本身记忆中的,强体境有五重小境,分别是丹田气暖、肾如煎汤、气行带脉、窍脉齐通、回返先天。而此身本来是已经到了肾如煎汤的境界,但是由于气血严重的亏空,现在几乎已经是回到了刚刚开始修炼的境界,在自己的丹田之内只有少少的冰凉气丝。
不过既然自己已经还阳了,那么一切就还有希望。今世自己不仅可以进行人道修炼,同时自己还拥有着可以动用的神道修为,今世自己必定可以大放异彩。不过这些以后再谈,当下最主要的就是回复自己的气血之力。否则别说是修习圣贤之气了,就叫最简单的圣贤之书都看不了。因为自己气血不足,连人族最为基本的强体境都过不了。到了那时,自己这重返人世算是白费了。只能成为废人一般度日。而自己唯一的修炼途径只有神道一途了。但是自己的神道一途可以说的上是多磨多难,现在更是由于不知名的大帝的册封自己被其他的神祗追杀,自己也被莫名其妙的安插上了一个叛逆的罪名,毕竟册封自己的大帝可并没有人知道。自己更是因此丧命,幸亏有着远古意志救了自己,将自己复活之后才可以残存于世。而这次也正好是一个契机,一个摆脱神道追杀的机会,自己已经还阳,自己已经是人族,不再是神道的神祗,没必要遵守法度之力,可以没有丝毫危险的同时修习圣道及神道,圣道神道都是可以直通大道的途径,虽然自己现在所能依靠的仅仅只有着神道的修为,但是自己的圣道修炼可谓是潜力巨大,同时修炼二者简直是两全其美。
“叔叔,我现在只想知道一点,有什么办法可以恢复我的身体,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星河,不用担心,你的问题是身体上面的气血之力亏空,原因是由于神魂力量的强大,只要你的身体强度跟上你的神魂境界,那么你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你母亲请我过来,就必定会有解决你身体的办法,至于内容是什么,我已经想好了。就是将你的神魂力量封印起来,封到与你的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每当你修炼有所突破之时,你的神魂封印便会减弱一分,直到你修炼到足以承受你强大神魂力量之时,你的封印便会全部的消除,而身体的隐患也会解决。你同意吗?星河。”
第十八章 何为教化()
“叔叔,我当然同意。这已经是当下最好的解决办法了,不这么做的话,我必定因气血亏损而命丧黄泉,但是如今慢慢修炼的话,我提升境界之时的掣肘都会减弱不少,我何乐而不为。”苏星河淡淡的笑着。
圣医没有想到苏星河看的这么开,苏星河自己不介意的话,那么自己准备的劝慰之言也就无用武之地了。
“星河,既然你原来选择修习圣贤之书,选择教化一道,那你知道什么叫做教化吗?”紫袍圣医问道。
“上行而化成以下。这就是我所知道的教化。也是我所遵循的教化之道。”苏星河认真的答道。
“不错,星河你知道上行而化成以下,此乃教化确实不错,但是何为上行而化成以下?”紫袍继续追问。
“上所施,下所效。人族的先贤前辈们所树立的楷模,所定出的人道兴盛之途,这是实施的东西,而我们所要的就是不断学习先贤前辈们的东西,效仿之后在学以致用。这就是教化。”苏星河思索着说出。
“不错,上所施为,下所效仿,这确实是教化的本意。但是历史上成功的有很多,但是往往东施效颦的更加多的原因是什么?很多人也想着兴盛教化之道,想着教化之道在人族开智十途确立之后便渐渐式微,想着兴盛教化之道。最后成功的确实寥寥无几。这些都是什么原因?星河,你知道吗?”
“星河不知,请叔叔解惑。”苏星河诚恳的说着。
“何为教化,上所施下所效固然正确,但是却忽略了最为基本的。教化有两种途径,首先是文化其次是武化分,文化和武化相融合。文化以虚,武化以实;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文载道,以武入道,教行于上,化成于下。人族之所以不管修圣贤之书还是圣贤之气,都要历经过强体境的原因就是以武入道,文可载道,但是所载之道,没有敲门之匙。无异于水中捞月。而人族之所以会兴盛就是文道武道并重才会发展。可怜一些愚昧之人,只知教而不知化。”紫袍可惜的说到。
苏星河感觉自己的观念完全被颠覆一般。这感觉不仅来源于苏星河本身,更多的是来源于这具身体本身的意志。这是一种完全被倾覆的感觉。自己原本对于教化一道理解,仅仅是上所施下所效,可以单独成为一道,但是没想到紫袍叔叔的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
是了,教化之道乃是人族立身之本,我却舍本逐末了,注重形,而少了对于其意的理解,自己前世也是如此。过于注重形忽略了意。形意之说自古就有,很多的形学大师,不知意之一道,不仅如此更是弃之如敝履。当今大多数人都将教化一道视为文道,但是却忽略了虚实相生之理。却不知与仁道开智一样,教化是用来作为基础之道的,若是终身奉行的话,却是舍近求远了。教化融于万般圣道之中,作为圣道的基础,在其之上开辟自己的圣途。所以教化之道只不过是追求自己的圣道的必经之路,若是单独拿出来作为自己所修习的圣道,那么失败是必然的了。
“叔叔,你这话如果放在外面,那必定会掀起巨大的风波啊,你这无异于,把那些选择教化一道的学者当做老鼠一般,目光短浅之辈了。”苏星河玩笑的说道。
“星河,你还学会挖坑了啊,这只不过是我自己对于狡猾的理解,道有千万,每个人对于其理解都会有所不同。在你的神魂被封印之前我就让你感受一下我的圣道,让你感受一下何为我之教化。”紫袍圣医说着衣服也是无风自起。一股股圣力在房间之内,流淌。
“老爷,紫袍这么做合适吗?我们不去拦一下吗?儿子毕竟才刚刚醒。”山上一个妇人向着旁边男子问道。
“夫人别担心,这是星河必须经历的,星河小时神魂一分为二,另一半被人拿走,本来没有丝毫的信息,此回不仅找到了星河的神魂,还让两个魂魄合一了,我们的儿子因为神魂不全,只得修习圣贤之书,也只得对外宣称修习教化一道。真是苦了星儿了。”一个伟岸的男子愧疚的道出了一个苏星河想也想不到的事实。
“老爷,那咱们要不要告诉星儿事实,他是不是现在还在怨恨我。”妇人道出了自己的担忧。
“夫人,不必担心,有机会他自然会知晓此事。将来星儿知道之时,就会理解咱们的苦心了。现在阴司神祗混乱不堪,有的人竟然差点杀了我的儿子,有些仇还是要报的。我要让他们知道,有些人是惹不得的,即便逃到了阴司冥土,还是天涯海角,都叫他付出代价。”男子目光看着远方。
“至于紫袍,他如何让教授我的儿子都可以,我相信他的能力。当下最为主要的是关于你的寿命,你为了星儿已经耗费了太多的寿命了如果不赶紧补充你的寿命,那么你很快就会死的,我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男子坚毅地说道。
妇人看着这个自己托付终身的男人,会心的笑着。
“没有关系,老爷,不要勉强自己,为了我们的儿子我在所不惜。只要我儿子健康就行。”妇人柔情的看着自己的夫君。之后继续把自己的目光看向了苏星河的房间。
“圣力环境围绕之下,会对你感悟圣道有所帮助。”紫袍继续输送着自己的圣意。
苏星河静静地感受着这周围的圣意,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因为不会有求圣之人输送自己的圣意给别人,让别人感受圣意,这就是赤裸裸的展示自己的道给别人,这就相当于告诉了自己的软肋给别人,一般圣人世家,都会将圣人的辅道给后人展示,而且一般都还是嫡系之人。如果这人不值得信任,那么展示圣道的人将会陷入险境。不过观看的人将会获得非常大的的益处,所以此次苏星河可是捡了天大的便宜。
第十九章 封印神魂()
紫袍的圣意在苏星河的房间内流淌。苏星河仔细的感受着这周围的变化。紫袍圣医的圣意乃是医道,坚守慈善之心,本纯良之意救该留之人,除该去之人。心怀天下,以独身之医道,医人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