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国之间如此复杂且缠绵悱恻的爱恨情仇,如果拟人化的话,能写一本三百万字的言情,肉麻得死,中间还要加上百济新罗这两个小三小四,以及倭国这个绿茶婊
三日后,唐军兵临辽东城下。
辽东城方圆地势平坦,这里是高句丽国西面仅剩的一片平原冲积地带,适合骑兵冲锋,大军刚到城外,便马上扎营戒备。
李世民的帅帐还没搭建好,马上便派人向辽东城射去招降书信。
辽东城的守将名叫赵惠公,听起来像是春秋战国时期某个诸侯国的大王,这个人倒有一副硬脾气,李世民派人射进城里的招降书很快到了他手里,然后这个家伙胆子不小,估计也觉得自己在几十万敌军的围困下命不久矣,索性破罐子破摔,没过多久居然给城外的唐军大营也射了一封书信,这封书信跟李世民的招降书几乎如出一辙,不同的是把名字改了一下。
李世民气坏了,这是给脸不要脸了,凭城里区区几千兵马,居然敢招降数十万大军统帅的大唐皇帝,还要李世民脱去衣裳,坦胸负荆,面城而拜
李世民气得差点原地爆炸,然后,双方和平的最后一条通道彻底切断。
既然无法招降,那就刀兵相见吧!
李素这几日待在营房里,心情越来越忧虑。
数十万大军势如破竹,直击高丽边城,看起来确实是好事,士气如虹,高歌猛进,多么提神醒脑。
可是塞翁得马,焉知非祸?
一切太顺了,而且直到现在李世民也丝毫没有将兵马分散开的意思,三十万兵马围在辽东城周围,看似是狮子搏兔之势,实则隐患太多。
打仗这种事不是做算术题,比如敌人杀你十万兵马,你还剩二十万,打仗不是这么算的。
也许在自己的十万兵马中了埋伏被杀之后,剩下的二十万兵马军心已然动摇溃散,那么这二十万人基本就没有了战斗力,只要稍微吓唬一下,这二十万人就会扔下兵器掉头逃跑,这不是夸张,而是事实,华夏上下几千年,类似十几个敌人追杀溃逃的上千将士,漫山遍野到处跑的奇葩画面举不胜举。
如此多的军队集中在一起,很容易会出现这种现象,数十万大军,与敌军作战后,胜利并不足为奇,一旦稍有小败,败绩就会被无限放大,恐惧和怯战的心态将会如瘟疫一般迅速在全营扩散,最后稍微遇到一点风吹草动,都会成为全军溃败的导火索。
此时唐军正是春风得意之时,这些隐患没人看得见,但李素能看见,正因为如此,李素才会觉得分外忧虑。
更烦心的是,偏偏这些忧虑还不能向李世民劝谏。如今李素眼里的李世民已经完全魔怔了,仿佛中了邪一般,谁的话都听不进去,他只相信自己,他要将灭国报仇之功全部揽到自己身上,他已经被得胜还朝之后百姓的叩拜和欢呼声冲昏了头脑。
左思右想,李素悲哀的发现,只有冷眼旁观李世民在高丽遭遇一场大败之后,他才会清醒过来,或许那时,他才听得进忠言劝谏。
大军围困辽东城,李世民还未下令攻城。
李素不知道李世民是怎么想的,或许这位英明的帝王也有拖延症吧。
围城三日,李素无所事事地整天在大营里晃悠,无聊时便调戏贬损一下新收的丫鬟高素慧,毒舌刺激得高素慧白眼直翻,怒不敢言,李素便由衷感到一阵快意。
跟这位抖m姑娘相处久了,李素发现自己越来越像个变态了
难道这位姑娘激活了自己骨子里的隐藏属性?
清晨醒来,李素向方老五问了时辰,发现已过卯时,再听听大营内静悄悄的气氛,于是暗叹口气。
围城第四日,看来今日李世民仍然没有攻城的打算。
洗漱过后,李素在大营内继续游荡,一边漫无目的的走,一边猜测李世民的用意。
按说兵贵神速,数十万大军进入敌国境内,更应该速战速决,小小一座辽东城,李世民竟拖延了四天,难道他在等待高丽援军到来,然后将他们一举全歼?
胃口不小呀。
孤魂野鬼般四处游走,李素不知不觉发现自己已走到辕门外,再往外走就是大营外了,敌国境内最好老实点,谁知道附近有没有埋伏棒子的兵马呢?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李素立马往回走。
走了几步,靠近辕门的一间营房内传来激烈的争吵声,李素好奇地停下了脚步。
“几十万大军,全部停滞在同一个大营里,这样下去不出事则已,一旦出事,那就是全军覆没的大事!”
“薛礼,咱们这一火里就你聪明,就你能耐,别人都是傻子是吧?连陛下和诸位将军都没觉出问题,偏偏你看出来了,看来你迟早是当大将军的料,将来发达了可别忘了咱们这些贫寒袍泽呀!”
冷嘲热讽的话音刚落,营房内传出一阵轰然大笑。
那个名叫薛礼的人显然生气了,却无法解释清楚,只好长叹道:“尔等鼠目寸光,我实不愿与尔等多言,道不同不相为谋!”
另一道声音冷笑道:“照你这么说,咱们这几十万人该如何?都撤回辽河西畔去重新来过?”
薛礼哼道:“照我说,攻下辽东城后就必须要分兵而击了,此次出征,军中老将不少,任一位老将皆是帅才,领一军独当一面绰绰有余,分兵后从三面分而出击,高丽不出半年可克矣!”
营房外,李素听得两眼大亮,脸上禁不住露出喜悦激动之色。
这是什么?这是知己呀!共奏高山流水都不足以表达心中的仰慕之情,如果他有妹妹的话,拼着让许明珠责骂也要娶了,这样的人才一定要让他当自己的大舅子
李素激动得开始胡思乱想了,随即忍不住冲进了营房。
营房很狭小,里面充斥着一股汗臭和脚臭混杂在一起的味道,非常刺鼻,熏得辣眼睛,李素这种有洁癖的人却也顾不得这些了,左右扫视了一眼,李素喜道:“谁?刚才是谁的高论?对了,叫薛礼是吧?谁是薛礼?”
见李素衣着华贵,相貌不凡,后面还跟着方老五等一群部曲,营房内的将士们顿知他是军中权贵人物,不敢得罪,于是纷纷起身行礼。
一名身材偏瘦,模样有些斯文的普通士卒打扮的男子走出两步,忐忑不安地行礼道:“小人便是薛礼,字仁贵,拜见这位贵人”
“哈哈,好!好一条汉子!”李素大笑,随后突然一顿,两眼呆滞地看着他:“你叫薛礼字仁贵?呃,薛仁贵?”18110
第八百七十七章 收为己用()
李素的心跳徒然加快。
薛仁贵!大唐又一位耀眼的名将,如今的他还只是军中一名普通的士卒,数年以后,他终将像一块拭去了尘埃的明珠一般,闪耀于大唐高宗年间。
关于薛仁贵此人,或许他的传说比史实更多,李素前世就听过许多,有些是真,有些是杜撰,但他的功绩尤其是平高丽一战的功绩,却是半分不假。
直到现在李素才知道,原来薛仁贵的本名叫“薛礼”,“仁贵”是他的字,看着面前这位容貌青涩稚嫩,神情带着几分拘谨紧张的年轻人,李素由衷地笑了,笑得很开心。
“你真是薛仁贵?”李素再次问道。
薛仁贵手足无措地看了看李素身后那群面目狰狞一看就知绝非善类的部曲们,心中顿时对李素的来意感到愈发惊恐,脑子里不停地回忆自己什么时候惹过这么一尊大神。
“小人薛礼,字仁贵,呃,确是薛仁贵。”薛仁贵咬牙道。
李素乐坏了,非常自来熟地拍上了他的肩膀,眉开眼笑道:“你就是很会打仗的那个薛仁贵?”
薛仁贵脸颊发烫:“呃小人不会打仗,小人只是军中寻常府兵,若有得罪贵人之处,还望”
李素皱起了眉,刚才只顾着激动,这时冷静下来他才发现薛仁贵的身份,名垂千古的名将为何如今还只是个小小的府兵?这不科学!
“为何还是府兵呢?”李素目光灼灼地盯着他,眼中充满了恨其不争的惋惜:“你应该是将军了啊!”
薛仁贵悲愤仰头望天:“”
谁不想当将军?可是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薛仁贵刚投军才不到一年,虽说是河东薛氏名门出身,不过早已家道中落,到他父亲这一代已是几亩薄田勉强度日,去年才投了府兵,如今寸功未立,怎么可能轻易便当将军?
浑然未觉薛仁贵的悲愤情绪,李素拍了拍他的肩,道:“以后可要争气点,以足下之才,早晚必为国士。”
营房内众人闻言一惊。
这是什么情况?眼前这位贵人刚刚才认识薛仁贵,开口便对他有如此隆重的赞誉,太不合常理了,你们很熟吗?还有这家伙人五人六的,到底是谁啊?
这个问题当事人薛仁贵也很想知道,于是犹豫了一下后,还是很直爽地开口问了。
“多谢贵人谬誉,小人诚不敢当,还未请教贵人”
李素哦了一声,笑道:“我姓李,名素。”
营房内众人顿时倒吸一口陕西凉皮(气)。
薛仁贵惊愕地睁大了眼睛,失声道:“李素?泾阳县公李素?”
李素眨眼:“我很有名吗?”
营房内众人没说话,只是同时起身站直,然后整齐划一地朝他躬身抱拳一礼。
“李公爷之名,天下皆知,我等虽粗鄙武夫,却也非孤陋寡闻,得见李公,此生幸甚。”薛仁贵神情恭谨地道,目光带着几分强自压抑的兴奋。
“收到你们的崇拜了,好,都免礼,薛仁贵,你出来,我和你聊聊。”李素说完转身走出营房。
里面的味道太呛人,李素忍到现在终于受不了了。
满头雾水的薛仁贵跟在李素身后走出营房,然后随着李素在大营中间的空地缓步而行。
走了一会儿,李素确定已闻不到营房的臭味了,这才停下脚步,转过身道:“薛仁贵,你投军多久了?”
薛仁贵老老实实道:“贞观十七年底投军入府兵,家父托了人将小人投到虢国公张士贵帐下效命,说来投军已一年,但直到如今仍未上过战阵,故而寸功未立。”
李素点头,他对虢国公张士贵并不陌生,大唐如今猛将如云,这位虢国公也是其中之一,是跟程咬金,牛进达,尉迟恭等人齐名的老将,薛仁贵说是投在张士贵麾下,但从他如今仍只是一员小小的府兵的现状来看,显然张士贵并不重视他,否则薛仁贵如今至少也该是张士贵身边的一名亲卫。
其实这也很正常,一个二十来岁从未上过战场的毛头小伙子,不知根不知底的,入府兵以来又没有任何亮眼的表现,别人凭什么信任他?若是一投军就给他个校尉当,这位大将军一定病得不轻,要不然就是收了巨贿。
李素此刻心中有些窃喜,这就是活了两辈子的好处了,别人未曾发现这块蒙尘的美玉,可他只凭一个名字就发现了,说起这位薛仁贵,虽说如今并不出色,但他在史书上的名声可不小,跟裴行俭一样,他也是文武全才,而且论才干,他比裴行俭更要强上几分,如今正是默默无闻乏人问津之时,算是事业上的低谷期,上天安排李素在这个时候认识他,显然又是上天的一番厚赐。
上下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