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之以道为尊-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末斋醮很多是教徒相聚,商议大事,朱元璋第一件事就是破了这个基础。

    接下来,朱元璋再次下令,各府、州、县只留一所交大的佛寺和道观。然后所有道士或者和尚都待在里面,不准随便外出。

    全真和佛教都还好,反正都是出家人,但是正一教可都是火居道士,拖家带口,道观又只有那么大,生活极度不方便。

    不过皇帝命令就是一切,挤在一起生活也没有什么,大家平时注意回避内眷就是了。

    但是朱元璋没有他们想的那么仁慈,再次下令说:“每个道观按照人数分班,每班由一个年长的道士负责,平时一切用度就靠这个老道士操办,其余道士,严禁出观,或者和朝中人打交道。”

    这个命令一下,正一道士就不满了。他们还指望出去做法事,赚点银子养家糊口,现在可好,全靠香火钱,这么多人,看来以前舒服的日子是不在了。

    还有就是,朝中人,他们不知道张正常算不算朝中人?若是,那么张正常这个掌管天下道教,其实只是只有那几个老道士。

    既然这么苦,大家都起了避世之心,皇帝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自己往深山一钻,乐得一个逍遥自在,反正大家都是出家人,深山也能待下去。

    不过朱元璋还是技高一筹,再次下令,深山修炼的道士只能有两三个,多了,违者重罪,亲属相隐者流。

    朱元璋知道这年代,有道高人也就那几个,其他不过是想逃出自己的掌握。

    这个重罪可不是一般的重罪,剥皮萱草,不但能整治贪官,也能整治准备深山修炼的道士。

    重刑之下,自然没有几个敢去修仙。毕竟大家修仙是为了长生,而不是剥皮萱草。

    当诸位道士都认命的时候,朱元璋又下了第三道命令。

    “普通老百姓男的年龄在五十岁以下,女的在四十岁以下的,严禁出家。政府每三年颁发一次道牒,府四十人,州三十,县二十。”

    这道命令,等于将佛道生路断了,五十多岁还有多少心力来修道炼丹,最多是颐养天年。

    不过这个最大损失的还是正一教,要知道当初正一教可以自己颁布渡牒,这可是一大比收入。

    当然朱元璋不可能这么简单的就放过道教,他直接宣布,全国僧道皆参加考试,不合格者收回渡牒。

    这样子,又有三层的僧道被迫还俗,这样各大寺观也不限拥挤了,但是僧道心中的失落,更加明显了。

    正一教看着这天下道教一点点被朱元璋的蚕食掉,张正常心中那执掌天下道教的欢喜早被抛到爪哇国去了。

    张正常现在只有一个小小的心愿,能守住现有的权力。如是早知道会有这个结果,他宁愿自己掌江南道教。

    朱元璋还是不想满足他的心愿,再次下令,在京城专门设立一个官员:道录司。

    收下官员有:左右正一两人,左右演法两人,左右左至灵两人,左右元义两人,官不大,最高的才是六品官员,但是职权很清楚,道录执掌天下道士,在外府州县有道记等司分掌其事。

    张正常这才执掌天下道教,朱元璋就安排了一个部门执掌天下道士,这万一出了事,到底是谁说了算。

    不过这个只是不满之词,大家心里明白,还是朝廷那个道录司说了算。

    不管怎么说,现在等于正一教只是挂名的天下道门领导,实际上,全天下的道门都是掌握在朝廷手中。

    大家都麻木了,对于这个皇帝,张正常有些后悔了,当初要事帮助陈友谅,或者张士诚,或许比现在好些吧。

    不管怎么说朱元璋算是把道教给压制在自己的手掌心中,今后邪教要起事,那就是梦话了。

    为了万一起见,他再次下令:凡火居道士,许人诈银三十两,纱五十錠,如无,打死无论。

    这道命令一下,待在一起道士顿时感到心寒,这算什么,允许被人勒索自己,自己不给,打死还不犯法。

    他们对于这方小小的天地感到满足,没有谁会傻到来这道观来勒索,这么多道士聚在一起,也不怕勒索。

    张继先这时候也从外面游荡回来,看见朱元璋下的这些命令,心中一片凄然,道门已经是没落之相了,谁也改变不了了。道门一旦没有新鲜血液进入,就会迅速老化,这个在中华大地上盘旋了千年的大树,现在终于到没落的时候了。

    现在离他出去还有两百年,他不知道自己出去后,天下道门是什么状况。或许,他直接在地中成仙较好,免得亲自面对道门衰落。

    不过他不能这么做,他还要报答北五祖之恩,相助全真教,至于正一教,他的后人,他只有一声长叹,明白了西门君惠说出那句话的心情:

    “天命如此,人力奈何。”

第四十六章列仙之儒 正一可悲()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终于离开了这个他统治的世界。

    听到朱元璋的死讯,多少道士脸上流泪,心中却乐开了花。

    这个大魔王终于走了,新任的皇帝据说是个仁厚的人。

    大家心里都想着,等有机会,张宇初天师觐见说清,那么自己的好日子就到了。

    不说好日子,普通日子也比待在一起好。

    不过他们还没有等张宇初发话,皇帝有换了,换了和朱元璋一样个性的朱棣。

    他们也不期待了,张宇初要说服这个皇帝,难度不言而喻,而且张宇初自己人品都不好。

    想起这位天师,诸位道士不由摇头。

    张宇初被大学士称宋濂赞为列仙之儒,精通三教经典,永乐帝一上台就命令他主持编纂道藏。

    不但如此,他看见道门科律混乱,亲自编写了道门十戒。

    他二十继位的时候,朝廷也不在吝啬了,封他为:“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大真人。”

    比起张继先当初那个先生,这个大真人明显高了两层。

    不过就算如此,张宇初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远远无法张继先在赵佶心中地位相比。

    这位天师虽然文采出众,但是却不懂法术。

    若是他是一个文人,那么他足以自傲自己的文采,可是他是一位天师,龙虎山第四十三代天师,天下道门的领袖,既然不会法术,这就注定了他在别人眼中的地位,儒士看不起他,连道士也看不起他。

    张宇初当初还是不肯承认这件事,他将自己不能降妖的事情怪在朱元璋身上,说当初他前面的天师能降妖,因为是拿着朝廷御赐的金印,现在换成银印,自然无法捉妖。

    这样的鬼话连鬼都不相信,张宇初为了证明不是自己的无能,决定想朱元璋要一枚金印。

    不过他不好直接说,要不以朱元璋的脾气,他能活着走出就算不错了。

    他禀告朱元璋说,陛下钦赐的银印,他们只有上奏折的时候才敢盖,但是以前降妖,前朝另外赐了一枚‘正一玄坛’。希望陛下另外赐一枚。

    出乎他意外的事,朱元璋既然应允了。

    不过他拿到印的时候,心中苦笑不得,他还是太低估了朱元璋。

    还是六品制式,也是黄色的,不过不是金印,而是一枚铜印。

    按照材料,铜不如银,所以张宇初大真人还是抓不到妖魔。

    不过张宇初这枚铜印也没有保管多久,到了建文帝时候,他因为居乡不法,被夺去印诰。

    至于怎样一个居乡不法,天下道士都不知道,但是张宇初那见件事算是寒了他们的心。

    提倡尊师敬道的张宇初既然和自己老师刘渊然吵起来了。

    至于为什么吵,中说纷纭,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刘渊然让张宇初感觉了威胁。

    张宇初见刘渊然本身本事高强,自己屈天师之驱去学,却不肯认真教自己,让自己被同道嘲笑。

    抱着这样不满,当刘渊然成为“道录司右正一”,开始执掌天下道徒的时候,这股怨气就爆发了。

    看着自己老师媚上求荣,和自己这个徒儿争权力,张宇初就气不打一处来。

    他公开讥讽道:“刘渊然不过会一些江湖骗人的东西,真正的道法还是在自己正一龙虎山上。历代天师都是浪得虚名吗?”

    刘渊然见他如此,也不顾什么师道尊严,立马还击:“正一法术那么厉害,为什么大真人要在我门下修行?而且大真人自己不是说‘其初入道,先择名师参礼。’现在连师傅都不认了?而且大真人家的法术那么厉害,何不求雨譲福?”

    张宇初作为列仙之儒,口才自然不错。不过他没有法术,刘渊然就紧紧抓住这点不放,让张宇初无可奈何。

    诸位集中在道观的众位道士,整天无聊,听说这件事后,也高兴的乐呵呵。

    在他们欢笑的同时,张宇初的威望降到极点,以至于他居乡不法也没有几个道士吃惊。

    不管道士怎么看,但是张宇初还是想这些道士放出来,让自己成为真正上的执掌天下道教。

    不过他还没有开口,永乐帝就下令他去寻找异人张三丰。

    张宇初满脸的尴尬的告退,他知道永乐帝的用意。

    张三丰在朱棣心中不过微小的一部分,真正让他挂心的是那位失踪的人。

    毕竟这位万岁爷的位子来的名不正言不顺,不找到那人的尸体,他是不会罢休。

    但是,张宇初知道,自己不能找到,否则被灭口性的极高。

    现在只有不懂真正的圣意,去找张三丰。

    不过关于张三丰的传说太多了,甚至有人说他在北宋时期用太极长拳击毙了十几位盗贼。

    张宇初对于这个说法嗤之以鼻,张三丰如果是北宋时期人,早已经飞升了。就算没有飞升,就只有自己失踪的祖先张继先能找到了。

    他可以肯定张继先没有飞升,要飞升,肯定会带自己的仙鹤一起,可是现在这只仙鹤还好好待在龙虎山。

    他有空就会幻想,张继先回来,传授自己仙法妙术,让自己不再这么尴尬。

    想到这里,他有想起了另外一个关于张三丰的传说。

    据说他是南宋时候,他也是张家嫡系、天师后人,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拜在全真门下。

    这绝对是谣传,很多市井人都会牵强附会,只要姓张的就往龙虎山的天师家说。

    张宇初查过自己族谱,自己家中可没有张三丰这号人。

    当然张三丰这个名字也不准确,这个异人的名字太多了,多到谁也不知道他真名叫什么了。

    寻找这虚无缥缈的人,和寻找那个不知死活的人一样,都是天大的难题。

    他有不会法术,就算会,也不可能算到一个真命天子和一个仙人的行踪。

    这天南地北的,张宇初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找起。

    而且,这两人肯定不会待在人眼密集的地方,多是什么穷乡僻壤,或者什么穷山恶水之间,山深藏虎,水深有蛟,自己不会道术,要是遇上几个家曾经得罪过的妖怪,那还有命在吗?

    他知道多少妖魔鬼怪等待落单的他,一报这千年来张家人斩妖除魔的仇。

第四十七章仙鹤指路 武当当兴() 
张宇初在龙虎山把收集到的张三丰的资料都看了一遍,知道这位异人的相貌是什么样子了。

    对于这样神乎其技的道士,他没与办法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