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上灯火,同弘宣坐在一起喝茶商议。
二人言来语去,无非说些杨桓三人做了替死鬼的话,根本不知这三人正躲在不远处偷听。里正忧心忡忡道:“那些灰衣人各个武功了得,为首一人更是接连伤我十数儿郎的性命,我只好于匆忙见布置下五行木源大阵,暂时将那些人困在村中,又命乔三率人抵敌,这才亲自去请你过来助阵,没想到还是被他们逃了一个。”
弘宣面色阴沉道:“那些人看来并非‘兽窟’的路数,想来‘兽窟’中人虽然接连来寻我等的麻烦,一则只是试探,浅尝辄止;二来全都是江湖上的手段,能耐有限得很。这些灰衣人战斗时凶猛霸道,悍不畏死,虽然假扮做‘兽窟’的人,为首者一身铁血气息自不用说,但凡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来,单是他那五名手下的联手合击之术,定是百战沙场中锤锻出的默契和阵势,有**分却像“骁铁卫”的路数,看来定是朝中有人知悉了这里的秘密,自边关调了人来要取这里的东西。”
乔三看似守陵中的一名小首脑,一直跟在里正和弘宣身边伺候,此时也犹豫着出言道:“无论是张家兄弟操纵的‘兽窟’,还是能够调得动‘骁铁卫’的朝堂势力,如今已经将目光盯至我们这里,看来全都在暗中下了不少功夫调查,想来我们想躲是躲不掉的,为今之计应当如何,还要请二位长老拿个主意出来。”
弘宣面上再不复悲天悯人的慈悲神色,沉着脸阴森森道:“乔三你说的尽是些毫无用处的废话,自从我等祖上奉城隍爷之命,常驻此处窥寻王墓中秘宝,已是经历了三百余年,更迭六七代人口,才终于有了些眉目。即使有再厉害的人寻了来,我等也要誓死保下这个秘密,待得终可拿到秘宝,否则宁死不可离去。”
乔三讪讪住口,将目光落到里正身上。乔三是里正的心腹,里正见乔三受窘,拈须缓缓道:“你这话说得虽是没错,不过世事并无见方见圆,一帆风顺的道理,我等世代守在这里,不断遣人进入那里面搜寻,三百年来却始终一无所获。最终还是大唐隐龙凌阳将军行走至此,方在那里获得些机缘,将消息隐约传了出来,否则我们现在还没有找到任何门路,两只眼睛一抹黑嘞!”
里正和弘宣计议半晌,最终商量出一个结果,那就是尽起人手,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抢在其他觊觎山中秘宝的势力之前,将那件东西寻到。里正和弘宣自带着乔三去往村中安排人手进山,杨桓三人却在祠堂墙后蹲成一圈,互相了一个眼色,均从对方的眼中看出无比惊骇之色。
239 心灰意冷()
杨桓是来自于二十一世纪的穿越者,里正口中的隐龙将军凌阳和杨桓一样,也来自于后世的金属科技时代,所以杨桓一旦从各种途径猜测出凌阳将军的身份,便对凌阳在这个时代的作为甚是留心。
没想到凌阳在贞观年间兴起过如此多的大风大浪,仅仅从边关一名小卒做起,逐渐积累军功升迁,手握重兵兵权,最终软禁了文治武功名垂千古的唐太宗李世民,做了垂帘听政的隐龙皇帝,看样子在功成名就之前,在大唐江湖上也曾闯下了赫赫威名,否则也不会将身影痕迹留在此处。
李世民宣武门弑兄以后,逼迫太祖李渊退位,自己做了皇帝,广开言路,任用贤臣,积极发展农业和商贸,均田减税,藏富于民,完善律法,增强军备,抗击边关游牧,一手创建了辉煌宏盛的繁锦大唐,堪称一代英主。
不过根据民间流传的朝堂秘辛传说,李世民在位时曾得到过一本奇书,据说是神仙张果老骑着毛驴,自半空中将此书丢进了李世民的行宫。书中记载着一个预言,对唐朝的未来做出如下推测:唐天下过三以后,有女武代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唐朝皇帝传承三代之后,会有一个武姓的女子出现,暂时篡夺李唐江山。李世民勃然大怒,当时便吼叫着推翻了桌子,着人满天下寻找姓武的女子,就地屠戮干净,以保大唐江山永固。
李世民身边有一个近侍,是从小跟在李世民身边长大的幼仆从,同李世民的私交最好,此时出主意道:“全天下姓武的女子何止万千,若逐一追杀,难免坏了大家的清名,使得史书中留下一个残暴不仁的把柄。宫内太史令李淳风乃是当今天下公认的大预言家,精通天算,不如将他找来问上一问,再作分晓。”
李世民也不愿为了一个预言滥杀无辜,留下千古骂名,于是命近侍将李淳风传至寝宫中暗室秘谈。李淳风看过这本书中的预言后,欣然道:“这个推测中最为精妙的一个字当数代王的代字。说明这个武姓女子只是暂时取走李唐江山的统治权,最终还会把天下交还给李家子孙,大家切莫忧心过甚。”
唐朝时称呼皇帝为“圣人”,亲近者则称呼“大家”。李世民闻言稍稍放心,追问其中详细,李淳风便连夜占星问卜,终于运数中窥得几分天机,告知李世民道:“回禀大家,这个即将篡夺天下的武姓女子,如今已在宫中了。”
李世民大喜,便想当即命人索来宫中武姓女子,尽数诛杀。李淳风慌忙阻拦道:“大家万万不可如此,臣不惜折损寿数上测天机,勘出此女君临天下,乃是上应天道,大家切不可逆天而为。须知此女登基以后,会行了整整四十年的大运,戕害李家子孙无数,不过至她老时心软,最终还是会将皇位交还给李家,大唐中途易姓只是暂时的。若是大家强行逆天改命,诛杀此女,定会惹出他人篡夺江山,那人便是应天惩罚李家的凶星,其残暴非为更胜武姓女子百倍,到那时您的子孙恐怕一个也不会留下,李家从此会断了根脉,还不如将武姓女子留下会更有利些。”
李淳风说完这番话,在暗室中接连呕血,皮肤苍老,身体干瘪,似乎在一瞬间老了不止十岁,显然是泄露天机,惹怒上天之故。李世民这才肯相信李淳风的话,当即将骑驴老仙丢下的天书烧毁,从此绝口不提此事。缩在深宫某个角落里的战栗武媚娘的才终于捡回了一条性命。
这段奇闻后来不知怎地流出宫外,有民间的好事者不断流传,罕有人不知,杨桓也曾在初中的历史课上,听历史老师开玩笑般讲述这段野史过望,不过是为了提起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罢了。不曾想杨桓穿越到唐周以后,竟将这段野史和现实完全印证,推断出李淳风所说保留武则天性命,不可让另一凶人出世的预言真有其道理。
杨桓不得不钦佩李淳风预言推判的本事,因为上一代穿越者凌阳将军赫然便是那个取代武则天的凶星。想来凌阳穿越至唐初贞观,在边关不断积累军功,手握重兵,却被算天机从中挑拨,预言凌阳久后必反。
袁天罡的推断预言其实没有错,不过却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无法彻底窥视一个穿越者本就逆天的命格,李世民听信袁天罡的话,将凌阳将军自边关调回长安,欲设计杀之。
凌阳将军在二十一世纪的民主社会长大,自然不会忌讳什么天地君亲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昧说法,悍然挥军攻入皇宫,挟天子以令天下,做了垂帘听政的隐龙。想来那凌阳将军也知道历史的车轮从来不许人肆意篡改,否则会遭到天谴,死无葬身之地,过足的皇帝的瘾头之后飘然离去,将大唐江山重新交还给李世民。
若是李世民之前已经杀死了武则天,凌阳将军定然不会有所顾忌,因为历史既然已经发生了变化,没有了后来的武周一朝,凌阳将军登基称帝又有何不可?所以李世民没有杀掉武则天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既保全了自己,又保全了李唐江山能够在波折中延续,正是冥冥中自有上天注定的结果。
无数个荒诞却又真实的念头,在杨桓脑中不断闪现。杨桓突然生出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心中万念俱灰的想道:“看来没有任何人能够逆天而行,随意改变历史。我如今被老天爷开玩笑般送到这里,无论平平淡淡一生,还是轰轰烈烈一世,最终都要在汹涌的历史发展大潮中扮演一个毫不起眼的小角色,眼睁睁看着世事变迁,沧海桑田,终究只是个冷眼旁观的局外人。我现在流落江湖,动辄有杀身之祸,又生出了无数的人情牵挂,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给读者的话:
提前祝大家端午愉快。
240 语破天机()
里正和老僧弘宣一番谈话,其中隐隐含有千万重隐晦的消息,竟然使得杨桓三人各自听出了不同的味道,全都各揣心事的呆住了。
古奇是名动江南的大贼,自然通晓各种盗门中的门道,听到城隍庙前二人说起“城隍爷”三个字,惊讶得眼睛一下子瞪得溜圆。
夏朝和商朝的混沌王朝过后,双周相继鼎治天下,随即又出现了穷兵黩武的春秋五霸,在历史的大潮中只是溅起微不足道的水花,最终消散得一干二净。随即却出现了七国争雄的场面,短暂的安宁过后,天下再次陷入血火纷争,民不聊生。
战国七雄中,出现了四位伟大的政治家,兵法家,纵横家,分别是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还有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这四人游学博闻,能言善辩,胸藏神机,被世人并称为“战国四公子”。
其中楚国春申君黄歇名头最盛,楚考烈王时期封王拜相,获赐淮北十二个县的土地尽归使用,在淮北乃至于楚国做下了十分巨大的事业。因为当时楚国十分强盛,春申君的贤德高才的名号传遍七国,被无数百姓瞻仰,名动七国,是十分著名的人物。
后来楚考烈王病逝,春申君前去奔丧,被政敌李园设计杀死,又诛灭了黄歇九族。至此黄歇家族彻底断绝了根脉。不过根据民间传言,春申君黄歇本是上天遣下界救世的神丁,死后虽然回归天庭封神,毕竟心里放不下守护了一世的人间百姓,于是拜上神皇,重新下界,做了人间的城隍爷。
至此,春申君黄歇被作为城隍爷的原型,和武圣人关羽一起,被盗们尊奉为祖师爷。武圣人关羽也是武财神,能够保佑三百六十行内外门的做事人发财,城隍爷保的却是平安。
古奇是盗门中百年难得一见的翘楚,对于门内轶事自然如数家珍,且听里正和弘宣等人言语间露出的意思,竟然是受到春申君黄歇的命令,驻扎此处,世代寻找一样宝物,眼见祖师爷的嫡系门徒在此,怎能不惊讶万分。
与此同时,裴乾坤的心内同样涌起了惊涛骇浪。
裴乾坤惊讶的是两件事情,其一便是“兽窟”的张家兄弟。兽窟在江南道上凶名昭著,很少有人知道其幕后的操控者究竟是谁,裴乾坤行走江湖之时,也曾和兽窟的门徒有过简短交集,深悉这些人生性凶残,武技强横者甚多,而且不论正邪,只要是有些身家财富的江湖名手,都被兽窟的门徒勒索过,有些硬颈的江湖豪汉不惧兽窟淫威,往往被灭掉满门,夺走全部财产后将宅邸付之一炬。
这样的一个恶门恶派,在江南道上掀起不少腥风血雨,为武林正道人士所不齿。偏偏没有任何一股江湖势力敢于围攻报复兽窟。五年之前,兽窟“饿狼堂”的一群狼崽子听闻太湖西岸“灵剑堡”声名鹊起,广收门徒,积累起大量财富,于是派人前去勒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