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红缎占据的地盘,都是一些地广人疏的地方,完全赚不到多少钱,整个红缎的财政收入可以用赤字来形容,入不敷出。
混黑帮的目的和需求很简单,就是为了钱,黑社会、黑社会,也是一种社会,不管是黑社会,还是白社会,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赚钱。
建立帮派的老大们,也是一样,想要让小弟们帮他们赚钱。
养小弟也是需要花钱的,如果帮派赚的钱,都养不起自己的小弟,还要自己倒贴钱的话,那还混什么黑帮,还不如解散帮派,回家去打工卖红薯。
就好像大傻一样,他占据西贡这地方,要真想招募小弟的话,一百多人还是能轻易拉起来的,但他没有那么做,因为他养不起这么多人,真要养那么多人,最终的结果就是破产,小弟们全都离开,只能下他一个孤家寡人。
毕竟,小弟混黑帮也是想要赚钱的,想要出人头地,当他发现在这里没前途,赚不到钱,自然会离开,去混其他的帮派。
比如陈浩南等人,一开始跟着大b哥的时候,他们什么都不用干,天天待在大b哥的场子里,每天三顿饭,顿顿都是好吃好喝的,烧肉啤酒每顿都少不了,这些吃喝拉撒都是需要钱的,没有足够的钱是养不起小弟的。
而且在帮派里,不光是要养小弟,要是出事了,比如小弟被抓了,当大哥的要去保人,当街被人砍死了,要给安家费,受伤的医药费等等,这些潜在的帮派福利,也都是需要钱的,要是没有这些东西,谁会给你卖命?
大傻为什么手下就二十几个小弟,是因为他赚的钱,除了自己留下的,只够养二十几个小弟而已。
而且,大傻自己攒下来的钱并不多,连一个最新款的手机都买不起,可见他才留下多少钱。
大傻不是不想扩张,他也想要招收更多的小弟,占据更多的地盘,成为像洪兴或东星那样的顶级大帮,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没有钱啊。
当帮派老大什么的,简单来说,其实和做买卖差不多,要考虑成本支出和收益,赚钱了,就是成功的老大,赔钱了,就是失败的老大。
以红缎目前占据的地盘,按照赚钱的收益来算的话,马科斯得遣散大半的手下,只能留下五十人左右,才能保证收支平衡。
要是每个月收的保护费,在上调一些的话,可能还能多留几个人。
但马科斯没有那么做,甚至连收保护费的业务都停下了,红缎的地盘不收保护费,都什么年代了,还靠着收保护费赚钱。
挨家挨户的收保护费,这是黑帮,还是社区物业?
红缎所有的手下,全力拓展地盘,吞并其他帮派,整个红缎如滚雪球一般,帮派规模越来越大,手下的小弟也越来越多,分散各地足足有几百人,地盘大的甚至有了设立堂口的资格。
像善仔和大傻这样的元老,都拥有了自己的堂口,成为了别人口中的大佬。
不过,红缎地盘虽大,但赚钱的生意依然不多,帮内还禁止收保护费,所以,随着红缎的扩张,赔的钱也是越赔越多,但马科斯对此毫不在意,他预备了几千万来挥霍。
有几千万打底,在不考虑钱的情况下,红缎的扩张是非常迅速与可怕的,红缎内部对手下的福利,也都比其他帮派好,慕名加入红缎的小弟,也越来越多。
在香江的众帮派还没反应过来时,红缎这个新兴帮派,就势力已成,已经成为无法随意压制的存在。
虽然,依然远远比不上,像东星和洪兴这样的顶级帮派,但红缎也算是二流级别的帮派了,隐隐约约能追赶上,像联合帮这样的一流大帮,有资格插手香江的繁华地带。
红缎的扩张进程,和伟人打游击差不多,玩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
红缎占领的都是一些香江的外围地区,这种地带油水不多,吸引不到大帮的注意,那些大帮的精力都在香江的繁华地区,占据这些外围地区的都是不入流的小帮派。
红缎以雷霆之势,砸了大笔的钱,占领这些外围地盘,从这些地盘上招募到了足够的古惑仔。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不到,红缎整个刚刚兴起的帮派,就势力已成,成为了整个香江有名的大帮派。
第153章 红缎扩张(中)()
在香江各行各业都和帮派有关系,帮派和平民之间也并不陌生,可能你家的隔壁邻居,住的就是一个古惑仔,而香江的媒体也对帮派情有独钟。
经常有媒体会报道帮派的情况,甚至会堂而皇之的介绍帮派里各个堂口的老大,比如洪兴的十三个堂口,哪个老大负责哪个堂口,新闻杂志上都报道的很清楚,不是什么秘密的事情。
一些帮派出了大事,比如某帮派堂口的老大换人了等等,其他帮派还没反应过来前,新闻杂志第一时间就报道出来了,甚至,有些杂志的封面人物,就是帮派老大的照片。
善仔等人之前收集香江各帮派的资料,有很多就是花钱,买通各个报纸杂志的编辑和记者,从而得到的情报。
而红缎这个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如火箭般崛起的新兴帮派,也立即吸引了新闻媒体的关注,记者如同海中闻道血腥味的鲨鱼一般,大肆报道着红缎的新闻,这可是大新闻。
一时之间,整个香江上下都知道了,红缎这个新崛起的帮派,新闻、报纸、杂志都在报道介绍着,这个崛起的非常有传奇性质的帮派。
上到政府官员,下到摆地摊的小贩,全都知道香江多出了一个‘红缎’的帮派。
而和红缎有关的新闻,除了崛起的速度外,可以报道吸引眼球的新闻还有很多。
比如红缎管辖的地盘,一律都不收保护费,免费保护地盘里的普通店铺,而像酒吧、夜店之类的地方,则是花钱购买股份,走的都是正规流程程序。
所有红缎帮派成员,全都强制正式着装,都必须穿绣有‘r·r’图案的西装,手臂上绑着一条红绸缎,这些西装都是红缎管辖的服装厂里,批量制定的,是红缎的帮派服装。
还有,红缎帮的老大也非常神秘,没有人知道红缎帮的老大是谁,等等这些消息都是大新闻,足够报道很久,抓住民众的视线,赚取他们腰包里的钱。
甚至,为了博人眼球,一些杂志的封面人物上面,印了一个黑色的人影,上面有一个大大的问号,代表着红缎帮那神秘的老大。
这段时间里,红缎帮就是香江媒体的宠儿,不断的挖掘红缎帮的新闻。
不过,不管红缎帮怎么挖掘,都没有查出来红缎帮的老大是谁。
在红缎帮刚刚成立之初,马科斯亲自出手,击溃了几个帮派,将他们招降,随着红缎帮人手足够了以后,马科斯就退居二线,不再出手,之后红缎帮的扩张与吞并,都是靠手下来完成的。
只有一些高级头目,和那些一开始加入红缎帮的老人,才知晓红缎帮的老大是马科斯,知道马科斯张什么样子。
而一开始加入红缎帮的老人,随着红缎帮的扩张,如今也都成了一个个的头目高层,在马科斯的强调下,高层都没有向任何人,透露有关马科斯的消息。
随着红缎帮内部的一系列福利,和马科斯营造的集体氛围,比如统一着装,来增加手下对帮派的归属感,还有红缎帮的强势崛起,看着媒体报道的有关红缎帮的新闻,让红缎帮上下所有人都感到非常的荣幸,情绪高昂,自觉维护红缎帮的利益。
新闻媒体大肆报道红缎帮的崛起历程,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红缎帮的崛起,是不可复制的。
红缎帮的战略是农村包围城镇,红缎帮占领的地盘,都是没有油水的地方,根本养不起多少人,全是靠马科斯一个人出钱,红缎帮才能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拥有这么大的声势。
短短的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马科斯那几千万的资金,已经花销了大半,谁能拥有这么庞大的流动资金。
就算是几十年后,进入二十一世纪,几千万也不算是一个小数目,更别说如今是九五年,就算是东星、洪兴这样的大帮,乃至香江政府,都无法一次性拿出来这么多现钱出来。
红缎帮的崛起,完全可以说是马科斯靠钱,硬生生的砸出来的。
要是别人想学红缎帮的办法,也来组建一个帮派的话,用不上三天就得赔的倾家荡产。
很多帮派的人都在想红缎帮的老大是谁,是不是那个资本大鳄,钱多的花不完,组建帮派来玩票。
就红缎帮至今花销的钱财,都能够直接买下一些帮派了。
通过媒体的传播,红缎帮的名头算是打出去了,但红缎帮的扩张也变的停滞下来,因为香江的大帮派已经开始关注红缎帮,红缎帮不能再像之前那样,肆无忌惮的扩张。
而且,红缎帮已经是二流顶级帮派,只要在往上一步,就能成为一流大帮,开始插手香江繁华的繁华地区,再扩张也寸步难行。
香江的这些繁华地区,总共就那么多,都是一块块的大蛋糕,早就已经被各个帮派划分好了,红缎帮强势介入,就代表着又多出了一个来分蛋糕的人,会打破目前的局面,有的人会从中获利,而有的人的利益会受到损害。
香江的众多帮派,对红缎帮都保持着警惕的态度,甚至开始默契的打压气势高昂的红缎帮。
尤其是香江繁华地区的一些三流帮派,像长乐帮,官涌帮等帮派,这些帮派摇旗时,就在这种繁华地带,从而占据了一席之地,虽然比不上洪兴、东星那样的大帮,但也算是一个个地头蛇。
这些三流帮派对红缎帮的态度可不友好,可以用敌视来形容,毕竟红缎帮的崛起,可是靠着吞并一个个小帮派起家的。
有这种恶劣的‘前科’,红缎帮要插手繁华地区,很有可能会对他们这些小帮派下手,一时之间,小帮派们全都人人自危,对红缎帮非常敌视。
不过,幸运的是,他们不知道红缎帮的老大是谁,否则很有可能会派小弟去刺杀马科斯。
小弟为帮派解决麻烦,直接干掉矛盾的源头,这在帮派里是很正常的事情,小弟解决了麻烦后,也能够出人头地。
第154章 红缎扩张(下)()
当年,洪兴十三妹还只是跟着大佬b的小混混,洪兴砵兰街的生意受损,被一个警察接连扫了场子,损失很大,而受损的只有洪兴,东星和联合帮都没事。
后来经过调查,那个警察其实是东星的人,是东星对付洪兴的一把刀。
为了止损,防止砵兰街的生意再受到损失,就要解决掉一切的源头,干掉那个吃里扒外的警察。
十三妹主动接下这个任务,在刀疤琪的帮助下,成功干掉了那个警察,才脱颖而出成为了老大。
像这种事情,在帮派之间非常常见,几十、几百人当街互砍,代价实在太大了,所以帮派之间解决麻烦,很多都用类似‘刺杀’的办法,帮内的小弟干掉了敌方帮派的老大,从而混出头。
红缎帮的强势,引的三流小帮派人人自危,解决这种危机的最好办法,就是干掉红缎帮的老大。
随着红缎帮的崛起,各个帮派的军师‘白纸扇’,都在研究红缎帮,分析出来,红缎帮如此团结,声势如此浩大,全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