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清-第6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亡母身后恤典,“格外从优”,足以告慰先人;丧仪之上,也会风光许多,这些对他,都十分有吸引力。另外,为了给母亲谋求更厚的恤典,在丁忧守制上稍作变通,也不会招士林之讥,说不定,还会变成一桩美谈呢。

    至于“加恩子孙”,轩亲王明显是在暗示,自己如肯配合,就会有大哥翁同书的好处。大哥发配甘肃军前,是母亲生前最大的心病,如果能够提前放归,自己就算受一点委屈,通扯下来,也还是值得的。

    最后两人说定,翁同龢留值弘德殿一个月,这一个月之内,务必要替小皇帝找到新师傅。一个月的期限到了,无论如何,翁同龢都要辞职回籍守制。

    千辛万苦,总算从翁同龢那儿“夺情”过来一个月,好吧,抓住这一个月宝贵的缓冲期,“寻人启事”吧。

    就在这个时候,小皇帝自己说话了:有一个翰林,叫王庆祺的,学问好,法书好,我要他做我的师傅。

    咦?这可奇了怪了。

    *

    *

    王庆祺何许人也?小皇帝又是怎么晓得这个人的?又何以说他“学问好、法书好”?

    查看履历,这个王庆祺,是咸丰十年庚申科的进士,“朝考”之后,点为庶吉士,三年之后“散馆”,“大考”成绩优异,“留馆”——即进入翰林院,授职为检讨,现在已升了编修。

    此人既然进士及第之后,先点为庶吉士,“散馆”了又顺利进入翰林院,在庚辰科那一批人中,自然算是佼佼者,“学问好”大致不差,也确实写得一笔好字——“法书好”也当得起。

    问题还是那个问题:小皇帝是怎么知道他的?

    小皇帝是不能单独见外官的,和朝臣次数有限的面会,都是跟着两宫皇太后,且基本上就是瞧个热闹,话是没的他说的。翰林虽然地位清华高贵,但检讨不过从七品,编修不过正七品,微末小臣,两宫皇太后从来没有召见过这个王庆祺,他就有瞻仰圣颜的机会,也是大典之时,随班起伏进退而已。

    那种场合,小皇帝不可能留意到这么个人,大约看都看不见,姓甚名谁,官居何职,学问好不好,法书好不好,更加不必说了。

    两宫皇太后问小皇帝,小皇帝说,他是“看折子看来的”。

    咦,有趣,有趣。

    小皇帝年纪渐长,两宫皇太后开始对他进行基本的政务训练,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看折子”——不是叫他批复折子,现阶段,小皇帝既没有这个权力,更加没有这个能力——看懂就好,包括行文的格式、套路,以及大致正确理解其中的内容。

    翰林院的检讨、编修,品级虽低,但是翰林作为“讲官”,和“言官”一样,都有上书言事的权力,这个王庆祺,也上过折子,小皇帝看到过,并不稀奇,稀奇的是,你一个小人儿,功课一向是稀里哗啦的,居然能够从一个折子里,看出来“学问好,法书好”?

    找出王庆祺的折子,一共三份,一一细细看了,慈禧觉得,其中议事析理,泛泛而论,老生常谈,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怪不得未给她留下什么印象。至于文笔,似乎不错,但她不擅此道,不敢遽下定论,军机“叫起”的时候,遍传诸臣,请大家伙儿“品评公论”。

    关卓凡以下,普遍的看法是,王庆祺这几份折子,虽然没有什么独到的见解,但行文花团锦簇,颇有一点儿“时文”的模样,皇上是否就是因为这个,觉得他“学问好”?

    两宫皇太后都颇为意外,慈安尤其起劲,眼睛都发亮了:哎哟,“时文”这个东东,听说是……很难很难的哎!王庆祺的折子,拿“时文”的套路来写,这一层,连他生母都看不出来,小皇帝自个儿反倒有所感悟,这……可是大大地进益了呀!

    *(未完待续。)

第四十九章 漂亮人物() 
慈安起劲,慈禧也不禁心动,但是,下边的军机大臣,却多不以王庆祺折子的“时文”套路为然。

    奏折论述政事,行文原不宜花哨,看折子的又是两位皇太后,水准较好的圣母皇太后,也不过“粗通文墨”而已,因此奏折的行文,更不宜过于曲折吞吐。这三份折子,如果有什么独到见解也就罢了,偏偏都是空言无物,通篇看下来,未免给人跳脱浮躁之感。

    单凭这三份折子,就说王某人的“学问好”?似乎过了点儿吧?

    不过,这些话,涉及两宫皇太后的“圣学”,朝堂之上,无法宣之于口。

    另外,六位军机大臣,关卓凡虽然也在弘德殿行走,但根本没有进过学,连个童生都不是;恭王皇子身份,自然也没有“进学”这一说;曹毓瑛、许庚身两个,都是举人的底子;进士出身的,只有文祥和郭嵩焘。

    但文祥没有点过翰林,“朝考”之后,就直接分去了工部——这说明在考官的眼中,他的成绩一般,没有什么“培养前途”;正经庶吉士出身,可以与这个王庆祺比拟的,只有郭嵩焘一个人。但即便郭嵩焘,也是没来得及“散馆”,就回籍丁忧守制,回到翰林院,已是多年之后的事情了,因此,论士林的资历,还是略逊于王庆祺。

    所以,各人自度身份、经历,都觉得,在“文章”上面,不宜过分批评王庆祺。

    可是,这个王庆祺,实在太年轻了!资历太浅了!骤然入弘德殿行走,资格够吗?声望够吗?会不会引起物议?

    关于这个问题,母后皇太后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这位王庆祺,”慈安说道,“年纪是轻了些,资历是浅了些,资格是没那么好,声望大约也有限,可是,如果资格、声望都足够,学问太大了,皇帝那儿……”

    说到这儿,无法措辞,只好打住。

    但大伙儿都听明白了她的言下之意:如倭仁,资格深厚,望重士林,即母后皇太后口中“学问太大”者,然而,讲的书,佶屈聱牙,皇帝学生或者一头雾水,或者根本听不进去,如此搞法,“圣学”何时才能“精进”?

    “姐姐说的是,”慈禧说道,“王庆祺的资格虽然普通,不过,也许……师弟投缘呢?皇帝的向学之心难得!你们说呢?”

    “皇帝的向学之心难得”?这话,可以理解成“皇帝一向不学好,难得他有主动向学的表示,还不赶快抓住”?

    慈禧对王庆祺其人,并不了解,也并不十分放心。但是,更不放心的,是小皇帝的功课!像他这个年纪的孩子,聪明勤奋的,有的都能进“县学”了;他呢,看一个挺简单的折子,吭吭哧哧,连断句都断不下来——这么下去,怎么得了?

    昨儿晚上,她和慈安反复商量,最后接受了慈安的主意:小皇帝主动向学的表示,确实难得,何妨拿这个王庆祺来试一试?就算教得不好,也糟不过目下吧?再说,这个王庆祺年纪轻、资历浅,一定不会像倭仁、徐桐那样子,板起脸来,照本宣科,小皇帝多半更乐意上书房,更容易学得进去呢!

    关卓凡、翁同龢两个,都要比倭仁、徐桐年轻,讲的书,比之倭、徐二人,小皇帝却都更加听得进去,不就是明证么?

    既然两位皇太后话里话外,都是这个意思,作为臣子的,就不好再说什么了,于是,王庆祺入直弘德殿,大致就这么定了下来。

    说“大致”,是王庆祺距踏进弘德殿的殿门,还有很重要的一关要过——两宫皇太后的“面试”。

    翰林院接到军机处的通知,翁同龢守制,除了值弘德殿,其余的差使,一律撂下了,包括给两宫皇太后进讲《治平宝鉴》,这个差使,暂时由翰林院编修王庆祺代行。

    军机处仅派了一个章京,口头做的通知,已经是刻意低调了,但依然在翰林院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动静:这个差使,怎么会落到王庆祺这个小年轻的头上?

    人们纷纷相互打听:这个王庆祺,是哪位大佬的来头呀?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面试”的时候,看到王庆祺的第一眼,两位“考官”就大出意外。

    这个王庆祺,生的太俊了!

    唇红齿白,剑眉星目,简直不用上妆,就可以去唱《长坂坡》或《白门楼》了。

    请安报名,声音清朗明亮,且隐隐有金戈颤动之感——哎哟,这把嗓子,去唱《长坂坡》或《白门楼》,也是再合适不过了!

    还有,举手投足,既从容,又利落,看上去,一股说不出的舒服劲儿。旗下大家子弟,尽有礼仪娴熟的漂亮人物,可较之眼前这个王庆祺,也不够瞧了,慈禧看着,脑子中莫名冒出两个字——“身段”。

    “第一印象”极好,正式“进讲”呢?

    温语絮絮,有条有理,且几乎不掉书包。就算一定要用典,典出之后,立即予以解释,整个“进讲”,由头至尾,连慈安也是听得明明白白的。

    两宫皇太后都是心满意足:好了,皇帝的新师傅,就是这个王庆祺了!

    隔天,上谕明发:“翰林院编修王庆祺,着在弘德殿行走,钦此!”

    大伙儿的眼镜,噼里啪啦,碎了一地。

    王庆祺家一向冷清的门庭,立即热闹起来,品级较近的同事和官员,纷纷来拜,向他贺喜,有的是为了“早留地步”,有的却是受人之托,来拐弯儿抹角的打听:你身后的那位大佬,到底是谁啊?

    这自然是打听不出来的。

    王庆祺一再表示,自己年轻,才疏学浅,骤膺重任,惶恐不堪,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岂敢受贺?还有,自己要第一时间,去拜访艮峰相国和叔平先生,听取前辈教诲,去迟了不恭,求求各位放过我吧。

    这番表态,非常得体,大家都说,王景琦不骄不躁,像个帝师的样子!

    景琦,王庆祺的号。

    没有人知道,从翁府回来之后,关上院门,王庆祺在院子里,突然跃起,接连打了三个空心筋斗。

    您没看错,真的是空心筋斗。

    嘿,王翰林,您哪来的这么好的功夫呢?

    这也罢了,关键是,两宫皇太后真的以为,小皇帝是看了王庆祺的折子,觉得他“学问好,法书好”,才要求他做自己的师傅的,可是,实际情况,真的是这么回事儿吗?

    *(未完待续。)

第五十章 不传之秘() 
关卓凡给宫里进过一种小千里镜,镶金嵌玉,精致异常,其中一架,由钟粹宫辗转到了永和宫。小皇帝看上了这个小千里镜,长春宫的那架他拿不到手,就跑到永和宫来,向姐姐荣安公主“商借”。当时,小皇帝提出,用他的《金玉缘》作为交换。

    这本《金玉缘》,是小皇帝“上书房”的时候,从伴读的堂弟载澄那里弄来的。这是抄本,不是刻本,载澄手上也就这么一本,十分宝贝,并不愿意借人,小皇帝信誓旦旦,看过了立即归还,再加上皇帝和哥哥双重身份的威逼利诱,载澄才肯脱手。

    书到了小皇帝手中,便“刘备借荆州,一借不回还”了。

    这本书,小皇帝翻来覆去,看了无数遍,都快翻烂了,再也品不出新滋味儿来了,一天到晚,心中怏怏,想着这么有趣的书,怎么才能够再弄一本来?

    不能再去找载澄了,俗话说的好,“有借有还,再借不难”,《金玉缘》自己借了不还,载澄那里,十有八九,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