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能源强国 作者:志鸟村(2014-05-06起点vip完结,都市,商战风云)-第4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条件,吕所长似曾相识。仔细想想,大华实业下属的三次采油所,就是带着类似的条件与大华实验室合并的。现如今,竟是要被吞并了似的。
  对普通研究员来说,能学习新技术,有钱搞研究,那就最好了。可对吕所长这样的管理层而言,研究的主题是本研究所,还是外面的研究所,那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因此,只是短暂的思考,吕所长就挑刺道:“我们有自己的研究计划,不能随便就接受一家私营企业的指导。再者说,我们研究的专利,凭什么要给大华实业卖钱。”
  他以前是不怎么在乎专利的。但是,大华实业用专利授权来赚钱,却是给了他不小的刺激。
  汤处长的笑容渐渐的消失了,道:“大华实业出资,只要求专利和方向指导,这样你都不行?”
  “汤处长,这不是把我们826所卖给他们了嘛。”严海斌这个经理要和所长一条阵线,只好叫起苦来。
  苏城“呼”的笑了,向汤处长摊开手,道:“你看,我就知道他们不同意,这样的话,还是以859所为基础吧。”
  “826所的情况也很困难。”汤处长恨铁不成钢的瞪了吕所长一眼,竟是有些向苏城求情的意思。
  苏城只是微笑,头却摇的像拨浪鼓似的,道:“扩张是合作,双方要是缺乏信任的话,以后也很难办。我看这样吧。我们愿意收纳一些826所的员工,他们可以来大华实业工作,我们开工资,能解决多少问题,就解决多少问题吧。”
  826所和859所都是汤处长要包干的改制所。解决的好了,是他仕途上的亮点,解决的不好,就是污点了。
  汤处长原本是希望规模更大的826所做基干,那样的话,自己大部分的工作压力就缓解了。
  可惜。没有先沟通一下。
  汤处长也来不及怪责826所的两个人,先和苏城争了两句,仍然被拒绝以后,才重新堆起笑容,道:“859所也好,他们也是做合成纤维的老研究所了。那这个分配……”
  “给859所一年300万的研究经费。826所的研究员若是有项目的话。单独申请,但申请的前提条件是一致的。大华注资的项目,要得到全部的专利。”苏城轻飘飘的一句话,彻底打断了吕所长的幻想。
  一年300万的经费,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了,至少能让研究所活下来。
  苏城提出条件的时候。吕所长立刻有了待价而沽的念头,没想到却为859所做了嫁衣。
  接下来,苏城和汤处长当着吕所长和严海斌的面,细谈起来。
  大华实验室的碳纤维生产线,此时只是试运行阶段,要想将它的利用率最大化,就要增购一些瓶颈设备,例如离心机,抽芯机等等。
  增购价值2000万美元的设备,差不多能将目前的生产线的产能提升5倍。达到月产50吨的水平。增购3000万美元的设备。则能达到每月100吨,每年1200吨的最经济产能。
  这是因为总有一些必须的设备,它的最大产能是超标的。例如高炉,哪怕是每月生产100吨的碳纤维,它也游刃有余。远未到设计产能。但像是离心机这样的设备,哪怕是很大型的,也需要三四台,才能勉强完成月产百吨的目标。
  试运行阶段,自然不会重复性的购买设备。但到了正式生产的时候,就免不了要计算生产成本了。
  其实,就回报率而言,总价9000万美元的生产线,在不计算研发投入的情况下,一年期的回报率几乎就超过了100%,只要能持续销售三年,这个项目赚的钱不会比一个大型的工业综合体赚的少。
  只不过,它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是很不少的。
  吕所长竖起耳朵听,越听越后悔,越听又越贪心。
  9000万美元的设备!虽然是业内人士,虽然明知道高科技烧钱,可是听到这个数字,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淡定如常了。
  等啊等,等啊等,终于等到苏城和汤处长谈妥了。
  吕所长给离开的苏城一个比哭都难看的笑容,迫不及待的道:“汤处长,你可不能放着我们不管啊……”
  “行了,我得赶紧回京城去。”
  “这么急?”吕所长可是满肚子的话想说。
  汤处长犹豫了一下,叹口气道:“苏城比你们会做人,大华比你们有钱,别胡思乱想了。我得快点回去接货,不能耽搁了。”
  “接货?”吕所长敏感的抓住了关键字。
  汤处长也是有意透漏,遂道:“大华请别的工厂生产出了一批空调,质量很不错,全是军工级的水平,价钱也不贵,只要3000多,还保修5年。苏城给京城的几个部委都送了指标,还直接运了一批空调过去,咱们科工委也有,听说第一个月是大的中央空调一部,小的空调30部。不过,分到空调的单位很多,我要是回去的晚了,东西被别人领了,那就不美了。”
  这个答案,绝对出乎吕所长和严海斌的预料。
  严海斌眼神一凝,不屑的道:“30部空调就把你们给收买了?部委穷疯了不成!”
  “别胡说。咱又不是不给钱,就是30个指标。”汤处长甩甩手,道:“如今空调紧缺,科工委一个月也分不到几个指标,要结婚的年轻人不用说,得优先,那剩下的老同志,科室骨干,还有离退休的老干部想要怎么办?这个事情,上面已经知道了,你们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了。”
  说罢,汤处长拍拍口袋兜,兴冲冲的上车了。
  办好了859所的公事很重要,帮领导和老干部们弄到了空调指标同样重要,汤处长已经能够想象自己在部委人品骤增,人缘宽广的前景了。
  吕所长彻底茫然了。
  接触大华两天时间,他也了解到了大华实业的福利待遇。对比826所拿死工资的研究员,大华实验室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只要让双方接触了,大华岂不是想挖谁就挖谁?
  按照苏城的要求来合作,826所表面上是活了,实际上是死了。
  但是,不接受又会如何?
  吕所长回想着所里的状况,越想越糟心。
  现在的826所别说是搞研究了,工资都快要发不起了。国家财政的拨款,是按照编制内来拨的,而研究所为了照顾职工,往往会长期聘用家属,这笔钱,往年都是从研究经费里挪出来的,当研究经费减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变成了所有经费都用来养人的局面。
  这样的研究所,表面上是死的,实际上也是死的。
  10年后,20年后,没有退休的研究员,怕是也会忘记如何做研究吧。





第五百一十四章 挖空

  汤处长离开的第三天,859所的负责人管安国坐着火车来了上*海。
  他本是可以坐飞机的,大华实业也承诺报销。但是,一方面是出于节俭心态,一方面是担心大华的包销也像是国企那样迟钝缓慢,管安国坚持坐了火车,而且是火车硬卧。
  苏城听说此事,接待的却是热情了不少。
  像是研究院这样的花钱单位,给多少钱都不够造的,君不见美帝国主义的研究人员天天嚷着经费不够,收入不丰,外乡人要是因此当真了,那就变成笑料了。
  狗大户的生活和贫下中农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
  大华实业终究是一家新兴的企业,在国家缩减开支,私企积累不足的时间里,大华实验室才有了一枝独秀的架势,但要是不节省一点,用农民的收入过地主的生活,终究是要过不下去的。
  碳纤维研究所一次性花掉了近亿美元,是仅次于LNG船和中哈石油管道的大手笔,这也是出于苏城对碳纤维的看好。其他研究所却是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科工委的859研究所自然更不可能。但是,苏城依然很想让859所发挥点作用,每年300万元的研究经费不算多,也不能说少,多多少少要花些在刀刃上。
  若是换一个铺张浪费的研究所,苏城说不得也是要减少支持力度的。
  作为科工委下属的独立研究所的所长。管安国的资历相当不错,他是60年代的留苏学生,获得了苏联科学院元素有机化学所的副博士学位。这是非常高等的学位,在苏联解体以前,被认为是高于欧美国家的硕士。略低于博士的学位。
  去掉十年运动浪费的时间,管安国在化工材料方面,有着超过20年的经验,实属不易。这也是促使苏城选择856所合作的原因之一。
  王赟、黎涣祥和柴潮生等人,也都加入了见面会。一边聊天,一边说些碳纤维方面的事情,以测试管安国的水平。
  苏城只当自己是个摆设。
  下午时间,王赟照旧带着管安国去参观大华实业的碳纤维工厂。那里已经有大量的实习生开始了不间断生产,比前几天更有人气。
  管安国看到此处,就挪不动步子了。
  接下来一天。是参观碳纤维研究所,然后再参观大华实验室。
  经过几年的建设,现在的大华实验室的规模在国内企业中是独一份。即使中石油等老牌国企,也没有如此集中的大型研究机构。但凡是连绵数十年的国有企业,内部的利益分配问题都很复杂,也不可能将研究机构合并在一起。
  同样的原因。科工委下属也没有大华实验室这样的超大型研究机构。管安国参观的非常仔细,以至于董峰不得不专门派了两个人陪同他,以免有什么商业机密被看走了。
  这样看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原本还有所顾虑的管安国,根本不用谈判和说明,就千好万好了。
  这么几天的时间,也刚好足够汤处长红光满面的从京城返回了。
  这年头。中国国产的空调要么是零件全进口,国内组装销售,要么是进口压缩机,配套其它零件组装销售。为了购买压缩机,国内的空调企业非得准备大量的外汇。
  因此,陈宝庆拿着大型压缩机的设计图,随便找一家企业代工,对方都要高看一眼。
  生产一台中央空调,就配购几十台家用空调,这样的机会放在大华公关部眼里。那就是上好的公关材料。李琳专门找到了舒浩,将空调挂在了德邦旗下,随便印刷一批logo,就大送特送。
  其中的部分功劳,自然要归于汤处长。
  受到了表扬的汤处长。也变的非常好说话,决口不提826所的建议,反而劝说他管安国快些做出决定。
  管安国本来就有些心动,受到汤处长的推动,很自然的同意了,没几天的功夫,双方开始商讨协议。
  比照钻井采油研究院的三次采油所,856所等于变成了大华实业的独立承包商,只是承包的内容为相对特殊的技术研究。
  两名科工委的领导来到了上*海,另外还有十多名各个研究所的主要负责人观礼。
  在这个艰难时期,任何能够减轻负担的事,军方都会同意。
  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能趁机出来旅游一趟也是个不错的差使。
  苏城在协议书上认真的签了字,接着与管安国交换。
  大华公关部做了充分的准备,让签字仪式看起来很像一回事。
  只是因为科工委研究所的性质,只有两名文字记者来到了协议现场。
  “欢迎加入大华实业。”苏城与管安国等人一一握手。
  按照计划,856所首批就有12人加入大华实业,负责碳纤维所的生产任务。第一批往往是象征意义的,除了一名副研究员以外,其他人都是助理研究员的等级,很难说具有独立研究的能力。
  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