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首长-第1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实体,还履行着行政性管理职能,而在成立之后,又很快变成一个行政管理机关,总公司的十几个职能部门都变成了厅、局,总公司的工作人员的工资标准、医疗服务、退休待遇等,都比照政府公务员,不管从宏观还是从基层来看,船舶总公司的机关性质明显,也从未能够整合旗下企业,形成合力,参与市场竞争。

    中央将船舶总公司一分为二,成立两家集团公司,将行业管理职能彻底剥离,其目的就要让这两家集团公司形成真正的经济实体,踏踏实实将造船业务做好。这种改革模式,也是遇到了一些阻碍,有人认为,既然是要整合形成合力,与国外竞争,那么在原本力量就不是很强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一分为二,继续以船舶总公司为基础,整合全国的力量,形成一家全国性的龙头企业,岂不是更好?

    不过也有人认为,有竞争才有发展,如果整合成一家公司,与原来的船舶总公司时代并没有什么不同,在内部没有竞争,外部又竞争不过的情况下,这剩下来的一家船舶集团依然可能走上船舶总公司的老路,所以最终中央还是选择了一分为二,组建两家企业集团的改组方式。而且不仅仅是船舶总公司这样做,原来的五大军工总公司,全部采用了这样的模式,组建了十大集团公司。

    陈奇林就是这一路线的支持者。

    在当初的争论中,有人认为华国的造船企业本就不强,如果在拆分,那么就更不是日韩造船企业的对手。而陈奇林则认为,就算一分为二,华国的资源也比韩国更多,既然一个小小的韩国都能扶持出几大世界级的造船企业,那么华国没有理由只能够扶持一家,华国也完全可以扶持两家企业集团,并让两大企业集团都成为世界级的造船企业。

    虽然还没有正式拆分挂牌,不过陈奇林已经受命以江南船舶为核心,组建两大集团之一的华船重工。华船重工成立以后,陈奇林将担任华船重工的总经理。而他能够担任这个职位,除了既往的资历,也与他当初喊出来的要将华船重工打造成世界级的造船企业有关。

    陈奇林四十出头,在副部这个级别上,堪称是少壮派。他曾经多次表态,华国的造船企业,没有理由干不过日韩,尤其是对船舶总公司的造船能力,旗下那么多企业加起来,产量只能排到韩国第五,陈奇林多次表达了不满和不甘。

    相比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韩国的经济体量和发展程度还远远不如。如果说赶超日本,对这个时候的华国来说,还是有点不切实际,那么堂堂的中华帝国,现在连小小的韩国都比不上的话,那确实有点让人不甘心。

    由于陈奇林多次说过要赶超韩国造船业,甚至在这次受命组建华船重工,接受上级谈话的时候,上级也提到了这个问题,陈奇林更是拍着胸脯做出保证,这几乎已经成为他的就职保证了,所以在江南船舶迁建这个问题上,陈奇林才会提出对标巍山的标准。

    当然,陈奇林也很清楚,华国造船业跟韩国造船业之间的差距还非常大。即将挂牌的华船重工综合实力放到韩国连前五都排不上,这还是因为韩国造船的集中度非常高,前五大造船企业基本囊括了韩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造船能力,前五名之外的造船企业基本上已经无足轻重了。

    所以陈奇林也没有指望华船重工马上就能跟韩国的大宇重工、现代重工的造船能力抗衡,但这个决心还是要有的!总不能让他刚刚在领导那边做出保证,结果到了江南以后,在江南船舶的迁建问题上,就着眼于建设一个几十万吨级别的造船基地,那他之前的豪言壮语,岂不是在开玩笑?

    在他看来,江南船舶迁建以后,新的造船基地起码要建成百万吨级的造船能力,二期要达到二百万吨级,未来要拥有五百万吨级的造船能力,这才拥有跟韩国造船企业相抗衡的可能。

    陈奇林说道:“所以,新的江南船舶将会成为国内两大核心造船企业,新江南船舶的造船基地,也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造船基地之一,所以新基地的建设一定要着眼长远,着眼未来,起点一定要高,哪怕我们没有办法一下子建成巍山那样的规模,但也要预留相应的空间。江南船舶的迁建也告诉我们,预留未来发展空间是非常重要的,总不能再过几年,我们又要重现搬迁,重建新厂”

    陈奇林的话听起来还是颇有道理的,不过在张宝山、钱载相等人看来,陈奇林的目标还是有点好高骛远了。韩国的体量确实不大,但是韩国的发展路径跟日本、德国都不一样,他就是集中全国的力量发展几个产业,每个产业又重点扶持几家企业,所以韩国整体实力虽然不怎么样,但是韩国的造船业还是很强大的,仅次于日本,占据了世界造船总量的百分之二十多,相比之下,华国只有百分之六,相差巨大。

    而且,华国的这百分之六,也就是一百多万吨的产量,还是二十多家造船企业取得的,其中还包括川崎这家中日合资船厂。如果只算重组以后的华船重工,年造船能力也就只有五六十万吨的样子,而江南船舶也就不到三十万吨的年生产能力,这就跟韩国造船巨头一年两三百万吨的生产能力根本无法相比。

    更让他们感到无法接受的就是,按照陈奇林提出来的这个目标,春山区、春东新区根本没有足够的岸线和空间来兴建这么大规模的造船基地,他们实际上就已经被排除在江南船舶迁建的选择之外。

    春东新区还好一点,他们还有跟汇浔区合作的备选方案,春山区就没有办法了,他们根本不可能找出这么大一片可供兴建五百万吨造船基地的地方。

    陈奇林接着说道:“春山区、汇浔区和春东新区之前提出的方案,我们都看了,可以说各有优势,也非常感谢各位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陈奇林说道:“就我个人来说,其实我非常欣赏汇浔区提供的方案,那就是在天江口的东沙岛上,兴建船舶工业和海工工业基地,东沙岛拥有良好的水岸资源和发展空间,拥有建成巍山那种等级造船基地的潜力和空间,而且大家也知道,江南船舶同时还承担了大量的军工制造任务,东沙岛在这方面的优势也很明显!”

    “当然,东沙岛的劣势和优势同样明显,如果要在东沙岛建设造船基地,等于是从零开始建设。还需要建设各种配套设施,投资更大”

第1787章 更现实的选择() 
陈奇林简单说了一下对三个区方案的评价,东沙岛方案跟陈奇林的目标规划最为契合,也最能满足华船重工未来的发展需求,但相应的建设成本更大,建设要求也高。

    春山区的配套相对比较好,而且春山区本来就有一家船厂,建设成本相对比较低,周期也会比较短,只是发展空间不如汇浔区的东沙岛充裕。

    春东新区的方案介乎两者之间,不过听陈奇林的意思,华船总公司内部似乎更加倾向于春东新区的方案,而且市里对春东新区也更为支持。

    春东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本身就享受国家和浦江市各种政策和资源的倾斜,所以选择春东新区很可能涉及到更上层的意志。

    轮到包飞扬发言的时候,包飞扬酝酿了一下方才说道:“我非常同意陈总刚刚讲话的时候提到的一句话,那就是我们一定要着眼长远,着眼未来,那么从长远来看,江南船舶到底能够发展到哪种程度?”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包飞扬说道:“去年我国的p排名世界第七,人均p我们就不谈了,作为面积世界第三,人口世界第一的超级大国,我国未来的p不说赶超美国,经济总量达到世界前三,甚至超过日本,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吧?”

    这时候华国威胁论已经甚嚣尘上,世界银行通过购买力平价计算的p,华国已经成为十大经济体的第二位。所以包飞扬说华国的经济总量达到世界前三,甚至超过日本,大家并没有什么惊讶,哪怕是以汇率计算,华国的p现在只是世界第六,但大家相信,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保持高增速的经济发展,成为世界前三,甚至超过日本,都是近年就能达到的事情。

    当然,要想超过美国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毕竟按照汇率计算,排名第二的日本的p还不到美国的一半,日本可以说是经济强国,而美国则是超级大国。

    包飞扬说道:“华国作为这样的一个大国,不仅仅只是经济上的大国,在军事上也必然是大国,而且不仅仅是陆军,空军、海军也必然要成为世界大国。”

    “我国的陆军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就算是美国也不敢轻视,但是海军我们海军军舰的吨位、质量,在世界上恐怕还排不上名号,在水面战舰方面,不要说跟美国比,就算是跟日本,甚至跟台湖比,都不能算强。”

    “未来,我们必将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不说其他,五千万吨级以上的主力驱逐舰我们要有,十万吨级的航空母舰,我们也要有,而且还要有能力自己造,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造船工业也要成为世界一流”

    包飞扬说道:“所以就想陈总刚刚说的那样,我们在做规划的时候,应该胆子大一点。我们拥有这么大的国土,这么多的人口,在经济总量上,必然是要超越韩国很多很多的。如果谈比较优势,造船工业作为资本密集、人力密集、技术密集型企业,我们也不必韩国人差,而我们还拥有强大的内需市场,拥有强大的国家支持,在人才、技术、资金方面,哪怕现在有一些困难,未来也必然会赶超韩国的,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我们的造船产业将会超过韩国呢?而且在我看来,这个过程并不需要很久,用不了多少年,我们就能造自己的大吨位战舰,就能造最先进的集装箱船,也能造我们自己的航空母舰”

    包飞扬说道:“所以在江南船舶的迁建问题上,我觉得我们的步子应该大一点,这将会是百年江船新的起点,而下一个百年,江南船舶必然成为世界级的造船企业。”

    张宝山和钱载相都不由挑了挑眉毛,包飞扬的调子起得比陈奇林还要高。理论上来说,包飞扬说的这些都没有问题,但有些问题,哪怕是张宝山、钱载相这样的高级干部都不敢打包票,谁敢说华国的经济就一定能保持高速的增长?这几年国企改革的阵痛,经济低迷,国计民生都很困难。

    十三亿人口是一个巨大的资源,但同时又是一个巨大的负担,比如现在大家都头疼的下岗工人的就业问题。

    另外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前些年高歌猛进的东南亚国家,因为一个金融危机,几十年发展的成绩毁于一旦,就算是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因为一个广场协议,经济也一下子陷入了停滞当中,当年大有买下美国、赶超美国的势头,现在跟美国之间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了。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苏盟的解体就是前车之鉴,那可是唯一一个能够跟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也是说翻车就翻车了。

    华国这些年的发展虽然还不错,但问题也是不断涌现,前不久的神功,就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而西疆、新藏也存在分裂势力的影响,新港虽然已经回归,新澳也回归在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