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里的事情君晟是彻底甩手了,每个月蹲在家里,府城的酒楼和粮店就给他往回送钱,能够安心读书的君晟闲暇之余,把丢了两年的琴棋书画又捡起来了,本来只算端正清秀的字体渐渐有了自己的风骨,琴艺虽然没有长进,可他的水平超越了这个时代的审美何止几千年,被顾老先生当做天籁膜拜。
君晟棋艺虽然不佳,可那也要看对手是谁,碰上顾老先生这个臭棋篓子,君晟每次都不是想怎么赢,而是心力交瘁的算计怎么能让顾老头输的不那么难看,免得把老头气出个好歹,这么玩了几天君晟就不想玩了,下盘棋愁的他都要掉头发了,抓紧时间把陈田教了出来,就让他俩厮杀去了,结果陈田才学了三个月,就把顾老头杀了个片甲不留,熊孩子还是初学啊,还没学会怎么放水呢!
这个时代没有照相机,君晟也不好拿空间里的用,拍出来也没地方洗照片啊,所以君晟就开始给陈田画像了,连他用的折扇上都画着陈田垂钓图,俩人的炕头上还挂了一副陈田的油画,熊孩子笑的没心没肺那傻样怎么瞅都好看。
看着就要入夏了,嫁出去一年半的杏花生孩子了,年初二杏花大着肚子回来拜年,高氏就掰着指头盼这一天了,也不管君晟来合不合规矩,指望得点好处的高氏扭头就让铁蛋告诉君晟了,让他一起去给孩子洗三凑个热闹。君晟正闲的无聊呢,一听有热闹瞧,洗三那天早早就赶了马车到陈家了,拉着陈家人直奔下山村郑家。
陈老太太瞪了高氏一眼,摸了摸君晟没说啥,孩子憋在家里读书好几个月了,走动走动给孩子松快一下,不计较她那点小心思了,当老婆子老糊涂了,这点都看不出来么,老二家的越来越上不得台面了。
现在陈家日子过的好了,孩子的长命锁姥爷就给准备了,君晟摸摸鼻子,没把自己买的那个掏出来,在袖子里摸了半天,摸出个以前在府城买的玉佩,就塞进孩子的小襁褓里了,高氏看不懂玉,觉得肯定挺值钱,笑呵呵的也没吭声。
大伙都高高兴兴的,直到孩子放进水盆里,君晟才看到是个小女孩,挠了挠头,没想通为啥重男轻女的高氏还这么高兴,看着郑元宝也没不乐意,他就更好奇了,不是都喜欢儿子么,这个缺心眼背着人就捅咕郑元宝去了“哎~你媳妇生个闺女,你没不高兴吧?”
郑元宝憨憨的一笑:“为啥不高兴,我爹说这叫先开花后结果,我娘也是生了我姐才生的我啊。”
君晟:……这傻小子,生儿生女也随爹的话,那就没有生不出儿子的了。
陈老太太站在旁边听着就乐了,君晟这孩子读书读傻了,哪有这么问话的,知道的是他担心杏花生了闺女受气,不知道还以为他想挑事呢,这高氏不咋样,给杏花挑的这个孙女婿还真是不错的,好孩子啊。陈老太太看着跟君晟头挨头说悄悄话的郑元宝,觉得两个都是好孩子,也没仔细想想一个都二十多了,一个也当爹了。
一家人在郑家热热闹闹吃了酒席,下午就回吴家庄了,陈壮和汪氏还抱着孩子顺便走了趟汪家,君晟回来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想着啥时候还有热闹瞧,没想到还没俩月,桃花就定亲了,君晟整个人都不好了,桃花才多大啊,哦,十六了,可不是还没过生日呢么,这么小就嫁人啊,急啥啊,可惜这次日子都定了,君晟说啥也不好使了。
桃花到底说给那个去年来过的老太太家里了,君晟再怎么看不上人家也没用了,他这一不高兴,耍起了小性子,桃花出嫁那天他堵门就堵的特别紧,陈壮拉都拉不走,把那来迎亲的吴尚给急的差点没挠门,最后还是陈强帮着陈壮一起,才把君晟拖到一边,铁蛋去开了门。
陈家的高门槛果然又绊倒了一个迎亲童子,君晟正在旁边生闷气,陈田故意挡着他的视线,生怕君晟又被小不点给勾走注意力,家里多个陈亮争宠已经够了,外面的小崽子哪来的回哪去吧,千万别被君晟再看上了。
第七十二只()
热热闹闹的嫁了桃花,天气转眼就热了,没有空调没有电扇的,君晟苦夏又窝在家里不爱动了,躺在藤椅上还往屁股底下塞个冰盆,也不怕闹肚子,就差没抱着冰块睡觉了,陈田看君晟每天饭都吃不香,换着花样的让陈妈做凉菜,还跳到池塘里捞了几节藕上来给君晟做凉拌藕片。
君晟感动之下大吃一斤,然后悲催的拉了三天,可把陈田给愁坏了,学着陈奶奶的样子把君晟搂到腿上给他喂药,奄奄一息的君晟流下感动的泪水:田田啊,药碗给我,求你别一勺勺的喂了!太他妈苦了!
听说君晟病了,陈亮跑的比陈老太太都快,自己就跑到君晟家来了,扒在炕沿上瞅君晟:“表叔,表叔,亮亮来看你了!”
君晟伸出手摸了摸陈亮的小脑袋,就从被窝里掏出一小盒冰淇淋,没办法啊,在家养病呢,穿的半袖真丝睡衣,又懒得起身翻柜子,君晟这懒鬼就从被窝里掏了,反正孩子还小呢,不会多想。
陈亮看见好吃的才不管君晟从哪儿变出来的呢,搬了个小板凳就坐炕边上了,一边吃一边给君晟讲家里的事情,什么昨天家里的鸡下了四个蛋,亮亮吃了一个,姑姑吃了一个,还两个被太奶奶放起来了,鸡零狗碎的说了一堆,冰淇淋也吃完了,小家伙抹抹嘴,表叔我明天再来看你啊~抬腿就走了。
君晟:小没良心的,你是来看冰淇淋的吧!
陈亮从小就亲君晟,不会说话时候是觉得表叔好看,衣裳颜色好看,等会说话了也长牙了,君晟为了逗他说话,没少给他吃小零嘴,陈亮断奶以后吃的饭少,一开始家里人还着急呢,后来一看哪里吃的少了,君晟兜里饼干蛋糕天天喂着,能乖乖吃饭才怪,越长越大了,君晟敢给他吃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今年都开始给他吃冰淇淋了,也不多给,一盒就一个冰淇淋球,给个小勺子他能吃半天,吃一半就化的差不多了,也没闹过肚子。
今年入夏以后,上课的就又变成陈田一个了,吴里正的小儿子是实在学不会,识了几百个字就心满意足的回去跟着家里下地了,铁蛋今年也十四了,隔三差五的就要挨完板子再挨揍,就犟着不肯再学,宁可跟着他爹下地也不愿意回来上课,君晟叹了口气,打算明年春天让陈田去县学读书,明年熊孩子就十三了,他也是十二的时候才被爷爷放出来去学校上学的,正好。
晚上君晟跟陈田说了自己的打算,没想到陈田一声不吭的就背过身去了,君晟以为他睡了,结果没一会儿就听见他抽抽噎噎的,扒拉过来一看,哭的正伤心呢,君晟赶紧问他这是怎么了,结果熊孩子就是不说,想了想才悟了,这是不愿意去上学?君晟有点伤脑筋,搂着陈田哄了半天,站起来都到他脖子高了,他还当他是小孩子呢,拍着后背给哄睡着了,叹了口气改了主意,不去就不去吧,顾老先生还能教两年呢,到时候再说吧。
君晟这边都改了主意了,脑子里不知道胡思乱想了什么的陈田又没安全感了,君晟怎么保证自己不会走,不送他去县城了,他就是不相信,大夏天的死活巴着君晟才肯睡,白天也是,君晟去趟陈家他都紧跟着颠颠找过来,生怕他丢了似的,君晟翻了个白眼,陈家人看陈亮都没看的这么紧,他也没丢过怎么在陈田那的信用度就这么低呢。
陈田怎么想的?陈田没觉得君晟会丢,他是怕他不看紧点,君晟再把陈亮领回来,把他送到县城去,那小家伙可是他的大威胁,也不知道随了谁,小嘴叭叭的可会哄人了,把君晟哄的看见他就抱着亲,君晟都没这么抱着他亲过,他能不酸么,再不看紧点就要把自己挤走了,陈田现在一听君晟去陈家,简直拉响十级警报。
君晟往陈家跑的勤,不知不觉就发现,最近许氏看他的眼神怪怪的,他也不好去问,想了半天都没想明白,就让陈田替他去了,结果陈田回来以后,看他的眼神也不对了,连带的陈森也起了连锁反应,君晟被这一家三口看的毛都快炸起来了,逼问了陈田好几天,才问出实话来。
原来许氏怎么看他都觉得他下山好几年了一点都没变过,怕他这个神仙长生不老的,再过几年就该被人发现端倪了,君晟拿出镜子照了照,没觉得啊,头发都长到肋骨下面了,指甲也隔几天就要剪掉,嘴巴上面也毛茸茸的有要长胡子的迹象了,君晟觉得自己变化挺大的,可陈田一家三口死活说他没变样。
君晟不好去问别人,再去陈家的时候躺老太太腿上撒娇了“奶奶!有人说我脸嫩,像十七八。”
陈老婆子摸着君晟的脑袋低头瞅了一眼,可不是脸嫩么,吴尚他奶奶来探口风的时候,还把他当成强子来着,可家里小子们都下地晒黑了,成天干活又一身腱子肉,瞅着就壮实,君晟这细皮嫩肉…文文弱弱的,一对比还真显嫩,陈老婆子没当回事,只当读书人都这样:“我娃长的俊,说十六也有人信,以后肯定不愁媳妇!”
君晟咕咚咽了口口水,不敢再问啥了,怎么又扯到娶媳妇上去了,赶紧岔开话题:“这个月粮食又多卖了两千斤,说是瑞州府的行商一口气把店里的库房搬空了,强子这个月都回来拉了三趟了,奶~咱们给他涨点工钱吧!”
“卖的这么好啊,那给他涨十文吧!让他好好干!”别怪陈老太太给涨的少,涨工钱这事君晟来三趟能提起来四次,都已经从一个月五两涨到八两半了,是一个月,不是一年,陈老太太现在一听涨工钱,说不给涨肯定被磨个没完,从以前的半两掉到一百文,掉到现在的十文,估计再这么下去,陈强的工钱总有一天会变成一文一文的加的。
第七十三只()
今年陈家三十亩地的花生收了快四万斤(大庆斤),君晟一看这府城的酒楼肯定吃不下,就给陈老太太出主意,反正家里房子多,多出那两间开榨油作坊吧,陈老太太觉得是个好事,全家开了个会,就拍板决定了,两间屋子扒了土炕,又买回榨油的一系列家伙什,陈家的花生油作坊开工了,还从村里雇了两个家里地少的小伙子来做工。
作坊开工了,君晟才知道,一百斤花生才出不到四十斤的油,作坊小,工具又落后,一天出的油还不到五十斤。市面上的猪肉是二十文一斤,板油三十文,一斤熬好的猪油大概要四十多文,素油也有卖的,一斤二十五文,但是味道远远不如花生油,君晟就给花生油定了三十文一斤的价格。
虽然卖花生油比卖花生给吴地主要亏很多,可毕竟酒楼的档次在那,又是独一份的买卖,才能卖的那么高,要是把花生大量的出售,势必会造成花生降价,酒楼也少了个招牌吃食,得不偿失还不如卖油呢,君晟算好了账就跟陈家人说了,陈家人也没意见,花生油就开始往出卖了。
自家榨了油,自家的酒楼怎么能不用,更何况盈嘉楼的招牌菜都是炒菜,每天用油量还是蛮大的,陈强回来拉粮食的时候,君晟就让他把家里刚出的三百多斤油都拉走了,给了酒楼一半,留在粮店一半,君晟的粮店现在变成粮油店了,陈强头一个月还只是卖大米白面玉米面和粉条,第二个月就自己联系过路的行商进了一批豆子,有不懂的还走两步去酒楼问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