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烽火狼牙-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人见到周正龙前后巨大的反差,尤其是军部的一干高层领导,更是暗叹自己思想工作做得不到位。你看人家军座只是短短的几句话就把周正龙这头倔驴给原地转向了,而且还乐呵呵地去工作。

    制定了部队的整编步骤之后,田铮又开始着手准备一系列的民政民生问题的改革。聊城虽然自动田铮的部队控制以来。大量举办工厂,开采矿石煤炭,大量地使用了当地的劳动力,极大地促进了聊城乃至周边地域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外加上部队的军饷不低。而且又基本上是按时发放,这么多部队的军饷也都成为了一笔巨大的消费资金,更加加速了聊城的经济腾飞速度。

    不过虽然如此。在整个聊城周边地区,仍然有着巨大的贫富差距。旧中国以及国民党南京政府的统治政策之下,造成了这根本的社会矛盾。仅仅是依靠整体的经济发展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的。田铮现在所在想的事情就是,要怎么样才能把一些真正的惠民政策,真正地能够改变社会根本状况的政策推行开来。只有从根本上把 广大的劳苦大众的利益得到保障,才能促进社会秩序的健康正常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根据地的繁荣壮大

    田铮一个人在办公室里挑灯夜战,奋笔疾,把来自于后世所带来的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和经过历时证明卓有实效的政策全都写了出来,然后逐一思考对照。虽然他并不是民生方面的专家,但是作为一名后世的高材生,必要的政治素养和政策熏陶总是有的。只要把那些好的政策拿出来,针对眼下聊城的状况来进行一定程度的量身改革,拿出一套适合聊城根据地发展的主导方阵出来。

    经过了整整一个晚上的伏案疾,第二天的拂晓,田铮终于拿出了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基本框架。其中最主要的有那么三条:

    第一,根据地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要把土地的使用权切实落在农民的身上,让每户人家都能有地种,有粮食吃。绝对不允许以前那种农民一年到头都在拼命地忙活,到最后的劳动报酬还不够自己一家人吃饭的口粮。鼓励农民大力发展农牧业,依靠聊城天然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优势,争取把聊城建设成为一个粮仓级别的根据地

    第二,制定工商业保护条例。要把工商业的一些秩序规则制定清楚明白,作为所有在根据地范围内进行商业活动的所有组织和个人的经营行为规范化,合法化。要把市场环境变得干净有活力,取消各种苛捐杂税,鼓励个人资本和外来资本在根据地投资。

    第三,成立各级民主政府完善根据地政权建立。逐渐取消根据地军管的现状,各级民主政府均由民众选举担任,上任者必须是有眼光有魄力有能力的得力干将,要争取把根据地的各方面事务尽快熟悉建设完成,成为一个为民做主,为抗战而服务的坚实的政府。

    这三条政策被后世的历史记载上称为“聊城三条”。说是这是新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民主政府。保障各级工商业的历史性文件。是旧中国脱胎换骨的第一次重要转折。

    另外田铮又专门成立了一个聊城干校。主要培养我军团级以上高级政治和军事干部。干校政委由田铮担任,校长则是王子路兼任。授课的讲师则是各参加过战斗的高级军事将领。至于政治干部紧缺以及政治讲师紧缺的问题。田铮则是直接从聊城学府里面抽调一批思想先进,愿意参军报国的对马列主义有着深入研究的教授。然后经过田铮单独谈心聊天交流,把这些教授们的思想得以一次升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然后这个在历史上为我军培养出来大批军事干部的聊城干校就紧锣密鼓地成立了。

    东北的日军关东军自从田铮率领部队前去打了几仗之后,那些日军显得老实了很多。可能那些眼高于顶的日军关东军从来就没有想到华夏国内竟然还有这么一支能打硬仗,部队精锐,装备齐全的部队吧?田铮想到这里,不禁在想,由于自己的穿越。在历史上本来现在这个时候没有出现的第54军提前出现了,这只小小的蝴蝶翅膀的煽动,恐怕已经引起了一系列的反应。日军被自己的部队这么打了一下,恐怕是要暂时地清醒收敛一下了。不过田铮心里知道,即使日军再收敛,也不可能会放弃他们全面侵华的计划的。在他们的眼里,我华夏大国就是一帮没有开化的刁民组成,放着那么多的资源和大好河山,全都是浪费他们高贵的日军才有资格来享受这些美好的事物而且华夏国空有部队那么多。但是全都是装备老掉牙的没有战斗力的一群胆小懦弱的人组成的,一击即溃所以即便是这次田铮的部队狠狠地打击了日军,但是日军的既定侵华计划还是会进行的

    不过这次对日军的打击,肯定能减缓日军的侵华步伐。能有这么一段时间进行部队的整训。根据地的建设,等到日军全面侵华战争发动的时候,自己也能凭借着这牢固的根据地如日军进行搏杀

    只不过。聊城的地界有点小了。而且一部分地区是山地丘陵地区,粮食产量上不来。无法养活一支强大的部队。看来是要考虑一下如何扩大根据地了

    时间在第54集团军和聊城根据地进行的各种紧密的训练建设中过的很快。转眼就是三个月过去了。根据地的各级政权也都已经建立起来并且开始发挥作用了。土地改革的事情也都在一一执行, 那些分到了土地的农民们全都高兴地自发组织了锣鼓队秧歌队。来称赞54军的为民着想。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却不愿意失去这些土地,有的甚至竟然敢用他们的看院护卫把执行土地改革工作的小分队缴械禁锢。为此已经有一些同志们牺牲了。这让田铮大为光火。立刻下令命令道,对于所有敢于武力抵抗或者拒不接受土地改革的地主,一律执行武力强制改革并且对那些臭名昭著的地主则是公审宣判,家产予以没收。对于积极主动配合土地改革的地主们则是适当性的给予一定的政策补偿,鼓励他们把资金用于工商业的投资,可以适当地减免一部分税收。另外鼓励农民多开荒。眼下华夏国的人口不如后世那么密集,加上连年战乱,有很多耕地全都撂荒了。如果恢复那些荒地的话,又将会是一大片良田

    另外田铮又下令各支部队进行屯垦。争取每支部队都能有自己的土地,做到粮食资产自足,禽畜类蔬菜类都能依靠屯垦田提供,甚至可以流向市场,作为部队军费的补充。不过前提是一定不能把部队的训练给丢下。要保证能够成为一支随时拉得出去打得赢的部队非战争期间又是一支能够种的好地,养得好禽畜的农业高手(。。)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一百六十五章 战端又起(二)() 
第五十四集团军的部队经过这一次的整训整编之后,各单位已经基本完成组建,战斗力也都有所恢复,不会是那种上了战场就不知所措的新兵。 这次的新兵的分配是按照一个班至少有三名老兵,六名新兵这样的比例进行部队人员扩充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能够让老兵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对新兵进行训练和思想上的进一步教育。

    完成整训之后的部队看上去雄赳赳气昂昂,颇有些百万雄师渡大江的凶猛霸气。田铮按照之前说的,进行了一次大阅兵,并且亲自随即抽出各支部队进行包括单兵战术,掩体构筑,专业技能,射击,刺刀,体能,以及班排战斗队形这一类的科目演练和考核。考核之后的结果让田铮很满意。这批补充进来的新兵全都是从新兵营里直接转过来的。新兵营的五千多人全都进行了长达半年之久的各种基础科目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所以基础非常扎实,这一次的整训主要就是磨合部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单位的专业技能的进一步配合训练。

    经历了这么多次的战斗之后,老兵们的战斗技巧和战场经验迅速得到积累。再加上一开始就十分严苛的训练要求,所以这一批从战场上回来的士兵是集团军不可多得的财富。基本上在扩建整编之后,这一批老兵都根据各自的战功提升了军衔和职位。正是基于此,这一次的大扩编,不但没能拉下部队的战斗力。反而经过了磨合训练之后,各个部队的战斗力有了生力军的加入。更是大大增强了。

    阅兵之后,官兵们的士气得到了更大的加强。田铮和一众集团军高层纷纷点头称赞道。部队训练的不错,起码在气势上和战术动作上已经达到了要求。至于战场经验和胆魄,临机应变的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等方面也是平时的训练所难以达到的,只有经过了战火的洗礼才能够真正得到蜕变和升华。

    王子路现在已经是集团军的参谋长,下面带了一帮来自于聊城学府毕业的和国内的其他各支部队前来加入的各级军官作为参谋,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能够独立完成战斗任务的策划和战场情报的分析的合格的参谋部。

    原本那些从其他部队前来投靠的军官们大多是一些不得志或者贪图五十四集团军军饷按时发放而且军饷较高的军官,来的时候仗着自己在原来部队有实权或者是某某军校的毕业生,一副眼高于顶的嘴脸,摆谱摆到了最大。当时王子路看着这群旧社会军阀的可笑嘴脸。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摆摆手,让警卫营的士兵们下了他们的枪,然后拿枪逼着他们先做了一个全面的军事体能测试,不合格的直接撵滚蛋。然后又把那些来投靠的军官们分为红方,自己则带着一个参谋负责蓝方,以红方一个团的兵力和蓝方一个营的兵力进行了一次红蓝对抗演习。结果在战斗刚刚打响不足一个小时,红方还没有见到蓝方的衣角,就被蓝方把指挥部给端了。这批军官们才都一个个服服帖帖。再也不提自己在原部队如何的呼风唤雨。事后田铮见到之后点评道:先进行体能考核,把那些养尊处优,抽大烟,好酒色的蛀虫直接刷下去。然后留下的要么是有真才实学受到打压不得志的,要么就是勤奋进取的,再来一次对抗演习。直接把他们的骄傲全都打散。嗯,简单直接有效。软硬兼施。子路,做的不错

    这就是五十四集团军后来被称作是铁军的大脑的参谋部的由来在后来抗战胜利的庆功大会的时候。肩扛两颗金星的王子路中将被人问起这段经历,他的脸上微笑着,但是却带着一股发自内心的崇敬和认真,“多亏了我有一个好领导”

    后话暂且不表。眼下部队实力得到大大的加强,士兵们的补给和武器弹药的军费单单依靠聊城一个一大半是山区的贫瘠的城市税收来补充,已经是远远不能够达到要求了。田铮的眼睛看向了身后挂着的大大的地图。地图上,距离聊城不足二百公里的济南,就好像是一个香饽饽一般,在遥遥的向田铮招着手。济南三面环山,中间是一块盆地,独特的地理条件造就了这里的气候温润适宜,物产丰盛。而且济南是山东省的政治文化中心,历史名城,不管是经济,政治,文化还是物资方面,都远远要大于聊城,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面。

    “军座,难道您看上了济南了?”王子路在一旁看到田铮一直盯着济南的地图看个不停,就笑嘻嘻的问道。

    田铮斜了王子路一眼,“小子,是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