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99大时代-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一条路就是将主力从这块狭小的地方撤出,只要不将战斗的地方局限在这块狭小的土地上,他就能发挥出战术的优势来。就能通过不断的拉扯阵型来使敌人露出破绽,然后通过运动来打上一场歼灭战。

    可是。。。。。。。。

    为了发展壮大,宋彪和司马合作,引进了许多的机械,在他那块地盘上建立了不少的工厂。如果将军队撤出去,那些呕心沥血建立起来的工厂可就是要全部的归了日本人了。这些可都是他和手下的将士们省吃俭用换回来的,一砖一瓦都是他们流汗又流血的建立起来的,难道就要这样全部的放弃掉?

    他忽然有些明白了历史上tg的选择,为了那些坛坛罐罐,到底值不值得用人命去换?他虽然也是个沙发果断的任务,但是在这样的选择面前,还是犹豫了起来。

    走,还是不走,这是一个问题。司马懿在灭辽东公孙氏的时候曾经说过,“用兵之道,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守,不能守则走,不能走则降,不能降则死尔。”

    现在宋彪是既不能战,又不愿意走。打吧,一战下来只怕老本要拼光。不打吧,老家就要被推平了,他花了两年的时间才在这里建立起来的势力就会变成历史车轮下面的螳螂了。要是撤了出去,他就很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东山再起了。

    现在的北中国已经出现了一个霸主,再也没有了其他势力崛起的机会。陈诚和林梦楚这对组合,就已经拥兵数十万而虎视四方了。在宋彪看来,同为异世界的来客,他们本能的就会对他自己这样的同类有着无比的戒备。

    饶是他神功无敌,核融拳下难逢敌手,在这样重大决策的时候,还是由于和彷徨了起来。

    他眼中目光闪动,已经是下定了决心。现在还没有道最后的关头,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就算是到了最后的关头,大不了就来个同归于尽。有着核弹这种大杀器在手,他一直不觉得这个世界上真有能将他逼到绝境的敌人了。

    日本人又怎么样?数量很多又怎么样?在威力巨大之和平使者的威力之下,都将会化成灰灰。

    不过在那之前,他还是要使者用常规的手段来处理这次的危机的。既然敌人已经是强到无法自己独力解决,那就找援军好了。

    宋彪将目光投向东边,那里正是俄国士兵聚集的地方。(。)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九章 五天() 
第二十九章五天

    宋彪是一个来自某个后世的中国士兵,单人武力和单兵技战术水平已经达到了超凡的地步。武功是如此的强悍,有着满脑子的先进战术,也知道世界历史的走向,这样的人,理所当然的就应当是世界的主角啊!

    他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知道了自己是这个时代的命运之子,就肩负着无比重大的责任。为了改变中国在历史上的命运,他就开动了脑筋,就想出了很多的办法。

    虽然陈诚在看了他说的那通先干掉日本人,再干掉俄国人,然后干掉清政府的计划后很是不以为然,但是宋彪却是一直都有很认真地去将这些计划变成现实。

    开垦荒地,砍伐山林,筚路蓝缕地创立起如今这么大的基业,就等着日俄战争的爆发,他就要一鸣惊人了。然而,在日本和俄国这两个庞然大物爆发全面战争之前,日本人就以重兵直接压了过来。

    理所当然地,宋彪自然的就想到了要将俄国人也拉下场。只有同样的庞然大物下场,他那一万多人的兵力才有机会保存下来,柄趁着双方大战的时候扩大地盘和实力。

    在和俄国人打交道方面,宋彪就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他在大学里面选修的外语就是俄语。为了拉拢和俄国人之间的关系,他还给自己起了一个俄罗斯化的名字,叫做尼古拉斯*宋。

    在他的大本营里面,就有着俄国人派来的联络官员。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能将他的要求传递到俄国人那里。他相信,以俄国人的尿性,是很乐意对越界的日本人进行打击的。

    庚子年间的时候,尼古拉二世亲任总司令,指挥十七万大军越过了中俄边界,迅速完成了对东北各个中要城市和交通要道的占领。当时俄罗斯的报纸上出现了“黄俄罗斯计划”的标语。

    俄国人已经拥有了大俄罗斯,小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就开始野心勃勃地推行黄俄罗斯计划(占领中国东北)了。

    而且这个时候的俄国的上层对于日本人是轻蔑的无以复加,就有不止一位俄国将军子啊公开场合宣称过“一名俄国士兵就能对付五个到十个矮小的日本士兵”,“只要我们伟大的俄**队出现在那里,那些人(指日本人)就会跪下来求饶”。

    联络的俄**官叫做谢洛夫,一个名字很具有俄国风范的中年军官。谢洛夫平时总是喝的醉醺醺的,他带着的那几十号俄国士兵也是同样的德行,除了找女人,就是喝的酩酊大醉。

    花了一两个小时,宋彪才让谢洛夫明白了现在的事态。在听说日本人正在向这里推进之后,谢洛夫拍着胸脯,打了一个酒嗝,大大咧咧地道:“放心,都不需要总督大人派出军队,只要我带着勇敢额士兵们出去转上一圈,那些小矮子就会吓得屁滚尿流了。”

    宋彪有些无语地看着谢洛夫,为了麻痹俄国人,之前他是让人在没事的时候就使劲地给俄国人灌酒。结果到了关键的时刻,这些俄国人就一点用处都派不上了。还几十个人出去转上一圈就能将日本人吓退,你以为这是在玩三国演义吗?

    他面色铁青,用俄语大声地训斥道:“少尉,我现在是在命令你,你是想要在战争的时候抗命吗?”

    冰冷的杀气铺天盖地而来,谢洛夫就像是被一桶冰雪从脑袋上浇了下来,塔里克就清醒了过来。看着宋彪那散发着冰冷杀气的眼神,谢洛夫结结巴巴地道:“不。不。我不是要抗命,我这就去发电报,这就去!”

    等待的时候时间总是很难熬,不过是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可是在宋彪的感觉中就像是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他不断地考虑着周边的情况,考虑这自己手上能够打出来的牌到底有多少。

    等到两个多小时后,俄国人的回电到了的时候,他已经一点都不着急了。事已至此,焦虑就只会是无济于事而已。甚至,他已经做好的最坏的准备。

    所以,当看到回电上写的“暂时无法派出军队”的时候,他一点都不惊讶,一点都不愤怒了。俄国人。。现在的俄国人就已经腐朽的不成样子了。

    那些低级军官和士兵们悍勇依旧,可是那些占据着高位的将军们,就都不过是一些蠢货和胆小鬼而已。指望着这些俄国人,还不如指望天上忽然下起大雪,将日本小矮子都冻死算了。

    或者。。

    他走了出来,外面等待已久的那些团长旅长们都围了上去,七嘴八舌地道:“大哥,老毛子怎么说?他们会不会派援军出来?”

    “是啊,是啊,现在日本人都快打到我们的眼皮子底下了,老毛子的援军要早点过来才行啊!”

    “对啊,大哥,小鬼子来的太凶了,他们完全是拿人命填过来的,我们根本就挡不住啊!”

    宋彪聚集起来的这群人都是些江湖草莽,他是靠着拳头和义气这些人强行捏合起来的。本质上,他们还是在用封建道门的那一套来进行统治。

    当然,这也没什么不好。特别是在刚刚发展没多少地盘和人的时候,通过这样的手段能极大地增加向心力和凝聚力。陈诚和林梦楚刚开始的时候,也是靠着差不多的方法迅速地扩充地盘和人手的。

    宋彪左右环视,那帮嚷嚷的人立刻就停止了说话,转而用一种热切的眼神看着他。在他们心中,他就是胜利和力量的化身,是一直带着他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外一个胜利的男人。

    “俄国人五天之后就到,”他沉声对周围的人道:“阿列克塞耶将军已经向我保证了会第一时间就派出援军来。五天,我们只要坚持五天,俄国人就会从背后去踢日本小鬼子的屁股!”

    他说的是如此的自信,就像是真的会有什么援军到来一样。要不是知道真实的情况,说不定他自己都要相信了。。

    ,

第三十章 战斗在继续() 
第三十章战斗在继续

    纵观人类的战争史,会发现战争的侧重点一直在数量优势和质量优势之间来回不断地变化。最开始的时候,是国人有限参与的贵族战争模式,到了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就进入到了举国一致的总体战模式。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就是从春秋到战国。

    然后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到了只要少量精锐的部队就能轻松镇压广大地区的时候,精兵主义则是再次抬头。过了许多年之后,在民族主义的浪潮之中,天平再次倾斜,能爆出更多军队的一方就会拥有着主宰战场的权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数量优势在中国战场和苏联战场上就一直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筹码。但是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战争又回到了类似于最初的贵族战争的道路上去了。

    那个时候,只要有着一只小而精的军队,就能很轻松的将敌对方的数量优势给压下去。虽然那也有因为世界已经进入到了核平时代的缘故就是了。

    在这个世界的二十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之中,到底应该走数量优势路线,还是走质量优势的路线,一直是各**队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有雄心壮志又有那个实力的当然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质量和数量都要保持在最高水准。

    但是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不能做到这一点的,就像是根本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维持一支大海军的同时还维持一支大陆军一般。

    哦,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德国人倒是有这样的野心。他们在建立了一支足以吊打俄法的陆军的同时,还建立了想要能跟英国人在海洋上一较短长的公海舰队。

    至于结果嘛,大家都知道,公海舰队打了一仗就变成了缩头乌龟,躲在港口里面再也没有出去过,在整个战争期间都变成了打酱油的角色。

    日本人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不得不在发展海军的同时,还要大力地发展陆军。但是日本是个后发的工业国,国力比之老牌列强,哪查的可不是一星半点。所以,就算是在庚子年间被大炮兵主义加上人海的战术教做人了,但是在重装备上还是没能得到更多的改善。

    而且日本陆军中充斥着那种德国风格的进攻精神,强调积极果敢的机动作战,也无法让更多的重型装备随着步兵一起行动。所以第五师团中也就多装备了几十挺重机枪,和几门从邯郸进口的105轻型榴弹炮。

    真正被日本人重视而列装的,则是手榴弹和迫击炮这两种廉价而又好用的武器。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这两种武器都能派上用场。手榴弹就不用说了,就是迫击炮,也是靠人力就能扛着到处跑的。

    日本人对于学习他人的长处是很有一套的,迫击炮虽然有着射击精度不够的缺点,但是对于日本人来说也不是不可克服的。反正日本人的传统就是对敌人残酷,对自己也残酷。在毫不顾惜士兵的刻苦训练之下,陆军的马鹿中出现了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