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大江想着不能再继续逃难了,不说别人,他们顾家人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如果真的不能留下,到时候发生民变,他们顾家人可能会是这些人里第一批受到冲击的,谁让他们家在这些人里是少有的没有卖儿卖女,没有饿死过人的人家呢?他知道有许多人都不相信他们家没有保命的后手,这些人现在不会动手,可如果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他们会不动手吗?他们肯定会!正因为这样想着,顾大江比那些又要有人饿死的人家还要迫切地希望能安顿下来,只有安顿下来才不会发生争斗,他们顾家才会安全!
罗怀善看着顾大江,这个汉子挺高,骨架子也大,看起来以前应该是个健壮的人,现在却是皮包骨头了,可是他说话掷地有声,倒比那个长相和他有些相似却说话文绉绉的人让人听着顺耳多了。
几个里正等人一听顾大江的话,他们也纷纷说只要把他们留下,他们一定给罗怀善立长生牌位,以后愿意给他做牛做马。
“好了,你们也不用肝脑涂地,也不用做牛做马,更不用立长生牌位。”罗怀善摸着胡子,慢悠悠地说:“只要你们愿意签字画押,保证管好你们手下的人,不让他们做些为非作歹的事,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地劳作,为江城县的繁盛尽他们的一份力,这就行了。”
“大人!”
“大人,您老人家这是同意收留我们了?!”
“大人真是青天大老爷啊!”
“我给大人叩头了!大人您以后一定长命百岁多子多孙!您一定能做官做到皇上跟前去!”
“呜呜呜,太爷真是个大好人啊!菩萨会保佑大人!”
几个里正等人反应过来,意识到罗怀善愿意把他们留下,他们纷纷又是下跪又是作揖,一个个激动地痛哭失声,还有一个老人激动之下晕了过去,被人又掐人中又灌茶水,总算给弄醒了。
罗怀善看着他们欢喜的样子也是点头直笑,想希望自己这次的决定没有错。
罗怀善昨天就收到了报告说大群的难民已经进了他的治下,他昨天都没有睡好觉,收留与否他拿不定主意。
留?那可是上千的难民,一群除了嘴什么都没带的难民,他要是收留下来就得把人安顿好了,否则很容易引起事端,什么偷窃抢夺杀人害命的事都可能出现,先不说对他的业绩不利,不被摘了乌纱就算不错了!不留?眼看着那么多的难民要继续忍着饥饿流荡下去,他又于心不忍。
最后还是罗怀善的妻子让他做了决定。他的妻子说离着江城县城三十里地远的老牛山有一片荒地,不如就让这些难民去那里落脚安家,如果能把那里的地开垦出来,到时候不但他们江城县又多了人口,还多了开垦的田地,又为朝廷安抚了一批难民,防止了民变,这对他的业绩也是大大的有好处,还可以积德。至于说安顿这些难民的粮食等物,发动一下那些地主富商就行了,先让他们姑爷家里出些钱粮,就不信带不动那些有钱人。
罗怀善被妻子说动了,才有了今天这一幕。
第14章 粮食,老牛山()
听说能够留在江城县,县太爷会划分给他们一块地让他们建村落,还可以开垦荒田,会提供给他们一些粮食粮种,让他们不会在这段时间饿死,难民们欢声雷动,个个喜极而泣。他们终于可以不用再走下去了,他们终于可以安顿下来了,日子又有盼头了!
春娘也很高兴,她牵着顺生的小手,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欢喜。
“六嫂,太好了!我们又要有家了!”
翠玉拉着春娘的胳膊兴奋地直跳,她的脸上全是泪水,把她一张特意弄脏的小脸冲出了一条一条的沟壑,显有很是滑稽可笑,但是这个时候谁都不会笑她,因为大家都一样,大家都是这样的欣喜若狂。
春娘看着周围又哭又笑又吵又闹的乡亲们,她也由衷地为他们高兴,而且突然就产生了一种归属感。这些人以后都会是和她离的不远的乡亲啊,他们不会各奔东西了,他们曾经一起吃苦,以后也会一起重新开始新生活。春娘看着蓝蓝的天空,想自己终于对这个陌生的时空有了归属感啊,这是一件好事。
罗县令不想让这么多难民围在县城外,虽然已经和难民中的带头人们说好了,但是万一出点儿什么事呢?所以他要求这些难民立刻前往他给他们指定的安顿点,也就是江城县三十里开外的老牛山。
为了安抚人心,也是为了让这些难民愿意离开,罗县令让人给这些难民发了一些粮食,粮食并不多,大人是一斤,十岁以下的小孩才半斤,还都是些陈粮,但是大家还是高兴极了,把领到手的粮食当成宝贝一样收好了,因为这些可是大米啊,虽然这些大米的质量并不是多好,而且其中还掺杂着糙米,但是这可是米啊!有了这些吃的他们暂时就饿不死了!
“这县太爷的亲家可真有钱!要是我有这样的亲家就好了!”
走在去老牛山的路上,聂氏死死地盯着自家的推车,那上面放着他们刚领的粮食,才几斤粮食,但是却足以吸引她的目光了。她心里算计着,想他们这些逃难的人加起来有上千呢,刚才那些来分发粮食的人可说了,这些粮食都是县令的亲家看着大家可怜才捐出来的,今天先给一批,等着后天还会再送他们一批,那就得几千斤粮食呢!甚至还有可能上万斤!几千上万斤啊!那得是多少钱啊,说捐就捐了,真有钱!不过她觉得这些粮食对于县令的亲家来说可能根本不算什么,也就是牛身上的一根毛那样吧?否则怎么这么容易就拿出来了?哪怕这些粮食占一成的身家都不会拿出来吧?又不是傻子!
聂氏想着要是自己有这么多的粮食她才不会捐给平白无故的人,她就是让那些粮食霉了烂了也不捐。
顾四郎听到她的话凑到她身边,嬉皮笑脸地小声说:“那你得先给我生个俊闺女啊,要不哪来的阔气亲家?等日子安稳下来,咱们再生个闺女,不,生两个闺女,一个嫁有钱的,一个嫁当官的!到时候咱们就是大官富商的丈人丈母娘了,你说好不好?”
“死相!”
聂氏被顾四郎在耳朵上吹着气,她只觉得身子都酥了,娇媚地瞪了他一眼,不过心里还真动心了,她看看一旁的美娘,想要是能生个像美娘那样的俊俏闺女就好了,她肯定把自己这一身的本事都教给她,就不信她勾不到一个有钱有势的姑爷。那她还用得着为了沾美娘这小蹄子以后的富贵而忍气吞声吗?
美娘现在正想着刚才那几个穿着绸缎的人,听说那只是县令亲家家的管事下人,只是下人就能穿得那么好了,那县令的亲家得多富贵啊。美娘原来从来没见过有钱人家的下人那样的气派,她想这江城县果然比他们家原来住的地方的那个县城要繁华多了,这里的富人也更富,真是太好了!
美娘发誓一定要嫁到有钱人家去,她是再也不想过之前的日子了。
顾大河更是发誓一定要考上秀才,就算不能一路考上去当官,至少有个秀才功名就可以让孙子孙女有个好前程好婚姻,到时候他也可以有这么多的钱,或者有这样有这么多钱的亲家。
薛氏听着丈夫的豪言壮语,她嘴上说着支持,心里却想家里哪有钱再供他考秀才啊,经过这么一通折腾,他们家几年之内别想缓过来,除非把美娘嫁个好人家,或者让她的宝贝七儿娶个嫁妆丰厚的媳妇。这么想着,她看向美娘和七郎的眼神就变的格外灼热。
顾七郎可不知道他娘在打他的主意,他心里正想着他们要去的地方叫老牛山,听说那里有好几座山,也不知道山上有没有猎物,要是有的话就好了,他就可以去打猎了,就算没有也没关系,他可以上山去砍柴,到时候也是一个额外的收入。他相信日子很快就会过好,到时候他就可以娶个温柔可爱的媳妇了。
顾二郎拉着车,车上坐着自从落水后一直被赵氏按在车上的顺学,赵氏走在车旁边小声地对顺学说话,顺学想下地来走,他在车上坐不住,赵氏却心疼他,她死活不让顺学下车自己走路。顾二郎严厉地喝斥了一声“老实坐着!”顺学立刻乖乖地不动了,他一双眼睛可怜巴巴地看着路边的野花野草,看着那些蚂蚱在跳,他真想下去玩啊,可是爹娘不让,他只能在车上坐着了。
顺进本来和顾大河一起坐在另一辆车上,结果他三下两下就被顺仕给骗到了车下,顺仕坐到了车上。顺进走累了想再上车,结果顺仕正在向顾大河请教功课,顾大河瞪顺进,让他不要添乱。顺进哇哇大哭,倒更把顾大河惹恼了,训斥的话不要钱地从嘴里冒出来,薛氏连忙把顺进给拉走了,把他塞到了顺学旁边,他这才不哭了,却又和顺学闹起来,惹得赵氏很不高兴。
春娘看着这些人,心想她真是没办法和这样的一家人生活一起,她其实是个喜欢热闹的人,因为过早地失去了家人,她渴望有个大家庭,但是她要的是团结温馨的大家庭,可不是顾大河家的这样的亲人。
春娘看着顾大江一家人,她想如果他们是她的家人就好了。
因为高兴和亢奋,大群大群的难民几乎是欢声笑语地走完了三十多里路,终于到达了他们未来的居住地,看着那在远处就像一头趴着的老牛形状的山峦,几乎所有的人都热泪盈眶!
第15章 公爹的弱点()
好一阵热闹的忙乱之后,罗县令派来带路的人都走了,留下了这些还沉浸在热闹中的难民。
这些难民被安排在离着老牛山挺远的地方,那里有一条河,方便他们喝水洗涮,河边种着一些柳树桐树之类的树,四处都是杂草,有的地方草高,有的地方草矮,看上去一片的荒凉,不过在这夕阳西下的时候被落上一片的余晖之后倒有一番辽阔之感,反正在这些准备把这里当成家的难民眼中这里简直是可爱极了。
有人已经开始指指点点了,说以后建村子就要建在河边,到时候才方便挑水洗涮,有人则说要住在离山近的地方,这样才方便砍柴。有人则想着住的离大路近一些,这样才方便向县城赶,他们打算着去县城找工做。还有人想着要住在村子中间,这样才有安全感,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只有被熟悉的人包围着他们才会安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的欢快,瘦的都脱了形的脸上全是灿烂的笑容,眼睛里一片对未来的憧憬。
当然也有人沉默不语或者哭泣,他们有的想到了死去的家人,有的想到了被卖掉的孩子。这些人里甚至有的一家人只剩下一个人,虽然活下来了,但是孤零零地一个人,看着别人家有个笑模样,这些人又怎么能不伤心惶恐呢?即使再铁石心肠的人这个时候都没办法一个人高兴。
春娘所在的顾家原来在石头山村并不是大家族,顾大江他们的爹和娘是后来迁去的石头山村,他们是外来户,后来有了四个儿子,四个儿子又都结婚生子,这才不显的孤单了,可比起别人家来那根本不够瞧。可经过这一场连续几年的灾难,又经过这一场逃荒,顾家已经成了难得的大家族了。
不算已经嫁出去的女儿,顾家只有一个人走失了,就是顾三郎的妹妹顾红玉。剩下的人都活下来了,而且他们在那几年灾荒之中也没有卖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