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屏幕上,两军终于交阵了。
一点都没有在以往影片中的那种震撼场面,如果说岳家军能够让人称赞“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话,在这一个战场上,两军对垒,异族的骑兵远比乞活军看起来要威武多了。马匹奔跑起来的时候,那些尘土飞扬,声势浩大。反观冉闵旗下的乞活军,那些衣衫不整面黄肌瘦更不要提马匹的军士——或者还是叫他们农人吧——显得是那么孱弱。
任谁来看,这都是一场一边倒的战争,冉闵怎么会胜利呢?
他怎么会呢?
但是那些红着眼用身体去阻挡马匹的人不会去想这个问题,那些拿着农具当做兵器的人也不会去想这个问题,那些逝去了自己的所有亲人仅仅是想要报仇的人不会去想这个问题,那些已经被逼迫到了最后的边缘的人怎么会去想这个问题呢?
他们只有两个选择,胜利或者死。
不胜就死,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死,还有他们的亲人,朋友,擦肩而过的陌生人,领导他们的将军,一起去死。
他们不想死。
乞活军,要活下去。
所以他们一定要胜利。
所以用牙咬,用指甲抓,用头捶,即使是用死前的诅咒,他们也必须胜。
这是一幕令人无法直视的场景,冷兵器时代再直白不过的骑兵步兵交割,理所当然骑兵应该要占据上风,但是当那些步兵豁出一切用生命去改变的时候,一切走向了另一端。
镜头跟随一个衣衫褴褛,似乎走一步都要喘三喘的拿着锄头的农人,他是这向着骑兵冲锋的人中的一个,他和其他人一样有着枯黄的面孔,不符合年龄的苍老的神色,被生活磨灭了希望的眼睛,和严肃到像是用青铜雕刻出来的,冰冷的表情。
交锋的那一刻,他用力挥动了锄头,在马脖子上划下深深一道痕迹,然后他被一把锋锐的刀迎面砍来,鲜血就像是从鼓胀的袋子里飞溅出来那样争先恐后地挤出来,然后他倒下。
没有遗言,没有英雄,没有反抗,连锄头都掉了下去。生命就如此逝去。
他浑浊的眼睛里看不见神色,没人知道他应该是如何的,大义凛然又或者心有所悔?
什么都没有,成秋屏什么都没有渲染。
看着这个她反复拍摄了二十几次的镜头,她在心里缓慢地唱着因为不合适所以没有座位背景音乐出现的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都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这个名为华夏的民族,总是这样多灾多难,却又一次一次在濒临死亡的边缘找回它的灵魂,一次又一次重新站起。
就像在这,这个民族最黑暗的时间里,这支有着磕碜的名为乞活军的名字的根本不是军队的军队,一次又一次抗争。
起来!
低低的抽泣声在影院中响起。这不是感动,更不是软弱,只是在面对这样一群人,面对这样一个民族,面对这样一场用生命填过去也要胜利的战争和它之后的更多战争而不得不留下泪水以宣泄心中的情感。
成秋屏面无表情地注视着屏幕,面孔上不时被屏幕上的画面打下一层光影,这让她显得有一种异样的冷酷,假如不是那倒映在她瞳孔中的画面的话。
不是无情,是她已经见证了太多的这样的画面。这一系列的场景,和那八年时间里的一切有区别吗?没有枪炮,没有食物,没有衣服,中华大地上的人用生命去阻挡侵略者。文艺作品总爱将这些画面勾画得如同传奇,但现实从未如同那些故事里说的一样浪漫。
不过是为了活下去而已。无论是这乞活军中的每一个人,还是华夏这个命途多舛的民族。(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ps:此时此刻我去医院复查了,不要太想我(。)伤口愈合都还好就是检查一次加开药就四五百实在有点可怕就是了。
好吧,提前预告,今天还有三章……真的。但是下午之前我大概都不在电脑跟前所以晚上再来吧(。)
第283章 赞美()
乞活军的旗帜在战阵中摇晃,不稳定,不威武,摇摇欲坠。两军交击如潮水相撞,而它就像是漩涡中的一叶小舟,身不由己。
然而就是这么一杆旗帜,歪歪斜斜立在军阵中,无论遭到如何的冲击,却依旧不倒。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镜头一转,从战场上离开,却对准了山川秀色。这个转换本来应当显得突兀,但是在那无尽压抑爆之后的情绪中,观影者却沉浸在那一刻的情绪中,无法觉察。
这是一组以三角翼航拍的画面。
婀娜娇美的碧绿江水,缭绕着云雾弥漫隽秀的山川,从山脉之间奔涌而下后是一片平原,这本该是良田,此刻却被茵茵绿草覆盖。
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河流和草原。
破败的茅屋已经看不见炊烟的痕迹,本该是良田的土地一片荒芜,双目赤红的野狗在搜寻着一点可能的食物,路旁的枯骨散乱一地。
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
形容枯槁的妇人将最后一口食物留给了自己的丈夫,在死亡之前她静默地注视天空,那双眼睛里倒映着天空中的飞鸟。
沉默的/是爱情,是在天空飞翔的鹰群。
然后这些画面全都灰暗,可怖的鲜红色布满整个屏幕,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那厚重的红色一层一层变淡,就如同屏幕上被笼罩了一层绯色红纱。在那红纱之下,上演着一个民族的悲苦和抗争。
那些本该在田地中耕作的农人奋力拼杀,用生命去填补可能失败的缺口。他们什么都没有,只有这样去死以求活。
多么矛盾,为了活下去,就要去死。
但在这个混乱的时代,谁能够像是这一支已经被逼上绝路的军队一样,悍不畏死将一切都豁出去地争取胜利呢?
这是个再混乱不过的时代。乞活军说是流民组成的军队,实则成分复杂。在其中,有着流亡的官员,士大夫,等等等等。但是说着复杂的结构,又能够用一个词概括。乞活军。是汉人的军队。是在这个胡儿肆虐于中原的时代,唯一能够庇佑汉人的属于这个民族自己的军队。它的力量并不来自于孔孟仁恕,也不来自于服章礼仪。乞活军的根本是生存,为了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的生存。乞活军的力量来自于仇恨,被劫掠的自己,被饿死的家人……家仇国恨。四个字中的重量,未曾经历的人怎么会懂!?
这一支一开始仅仅是冉闵为了庇佑族人所建立的军队,一点一点壮大,就像在这黑暗到极致的时代中的一盏灯……
冉闵带着这支军队在征战,并不是为了地盘,不是为了成为将军成为国君,只是为了生存,为了让自己活下去。为了让饥饿的孩子活下去,为了让流泪的少女活下去,为了让这个民族活下去。不是如猪狗一般苟延残喘。他们要有尊严地活着,就像在从前的岁月那样高昂着头颅,挺直了背脊地活下去。
找回那一句:“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的尊严!
他们要如同一个人一样活下去!
这个民族必须得到她应有的尊严和尊重,必须得到与她的精神相匹配的地位,她应当有能力庇佑她的子孙,她应当站在这片被她所开拓出的土地上!
电影前半段被强行压制到几乎无声的音效在这一刻完全爆!
在战场上,兵戈交击,白刃入肉的声音之间,有一悠长而粗犷的腔调在吼着。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这声音高地盘旋,像是信天游在黄土高原那无尽的沟壑上空盘旋……八百里秦川,这是秦腔!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已经不需要成秋屏再闪回什么了,因为所有的观众都已经想起那废弃的田野,杂草丛生的道路,逡巡着寻找自己曾经的驯养者骨肉以饱腹的恶狗,三个字,百姓苦,又怎么可能说得清其中万一!?
是谁在唱这一曲呢?没有半分婉约的气息,粗豪而直白,却在一字一句甚至不成曲调中回响,不是回荡在那黄土高原的深深沟壑中,而是回荡在这乞活军的战场上,回荡在这中华大地上,回荡在每一个汉人的心里。他们已经压抑了够久了,大汉王朝的光辉一旦崩塌,脆弱的平民只能接受自己的命运吗!?
那声音依旧在唱,一个嘶哑的男声,破锣嗓子,一点都不好听,但在此时此刻,却比任何大师的音乐还要触动人心。
他唱:“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
天道有缺。否则为何强如大汉也走向了灭亡?否则为何这样一个民族也几乎走向灭亡?否则为何老实本分的百姓要接受这样苦痛的命运?否则为何他们只有用赴死来求生?当年是女娲娘娘将苍天补上,而如今,已经不再会有人能够救助他们了,这群从来逆来顺受的人能够如何呢?只不过,生而为人,自强不息罢了。若是天道有缺,就让匹夫来补天!
“手持钢刀九十九……”有声音加进来了,同样是嘶哑难听的男声,高低不齐,甚至跑调。但是这一刻谁会在乎那些呢?那个叫做冉闵的人在军阵中奋力拼杀,肩膀上的箭支甚至找不到机会去拔,鲜血溅在脸上,不过舔舔罢了。他,他的周围,所有人都开合着嘴唇,为这一曲豪迈的战歌和声。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才罢手!”不再单薄,无数的声音一同吼出了这一句词,这不是一句歌词,而是所有人心中的话,何须修饰,何须好听,何须有人听?这是这群沉默者的呐喊!
沉默吗?这个逆来顺受隐忍无比的民族。
寂静吗?当看见被驱赶的平民,被残杀的少女,被欺凌的人们的时候,为什么会有那样寂静到可怖的沉默?
在此时此刻,所有人才恍然。那不是沉默,而是将一切的嘶吼都压抑在了心中,然后在此时此刻将这一切的情绪都统统爆!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才罢手!”
若不愿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
他们在唱!
“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一切的逆来顺受和温驯都足够了。宽容和信任予以的是族人,是人,而不是这群彻头彻尾的兽类!
“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他们想要活,所以这支军队的名字都叫做乞活军。但是当一切比死亡都还要可怖的时候,那么就轰轰烈烈地去死吧!为了妻子脸上的笑靥,为了孩子的一顿饱饭。为了能够挺直背脊说自己是个好汉,去死吧!
“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血液!火焰!战旗!奔马!大刀!还有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和歌声!
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
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呵,
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冉闵反复吟唱着那一句歌,声音同样嘶哑难听。可谁会在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