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小妞看着自己的得意之作,开心地蹦蹦跳跳,时不时呼一下,一大串泡泡就被吹了出来,家里一时气泡满天飞。
白晶晶小狗子仰着头看着飘下来的泡泡,好奇地用爪子去抓,但一碰就破,有泡泡掉在它鼻子上,一闪就碎了,溅出水渍来,把小狗子吓了一跳,痒痒的打喷嚏。
糖果儿俨然把自己当成了唐泡泡,她扬言明天要带着泡泡水去看唐泡泡,非得和人家比试一下,分出个高低强弱。
她一个人玩还不过瘾,看到唐霜,就追在后面不断吹泡泡,似乎是想用一大串泡泡把小霜淹没。
……
唐蓁这几天回到家休息,脸上气色终于渐渐恢复,身体慢慢调理回来,在老唐家的日子归于平静。
这一天,唐霜决定去拜访魏大群,这位老先生对他的《英雄》给予了大力支持,实体书上还有他写的序。
约好时间,他提着东西上门拜访。
“老师您好~我是唐霜,写《英雄》的那个。”唐霜恭敬地对魏大群说道。
魏大群愣了愣,请他进来,一边说道:“你就是御前侍卫三把剑?年轻有为,请坐吧。”
唐霜把手里的礼物放桌上,魏大群摆手说来窜门可以,但不收礼,拿回去吧。
唐霜说就是两本书,一本是珍藏限量版的《英雄》,另一本是唐三剑准备的古籍,对爱看书的人来说,这是个稀罕物,但对其他人而言,不值几个钱。
魏大群闻言,这才接过,颇有兴趣地当即翻看那本古籍,看表情就知道切中了兴趣点。
其实三剑兄除了准备这本古籍外,还想让唐霜把他写的几本武侠小说也带来,请专业人士点评两句。
唐霜面色为难,拼着生命危险婉拒了。
“爸啊,你这本书都是早期的,各方面还没到圆润通滑的地步,我带过去当然没问题,举手之劳嘛,但你是我爸,我得维护你的名声是吧,这几本书根本彰显不出你现在的真实水平,所以建议等你写了新书之后,我们再送去,你看怎么样?”
这几句话说的情真意切,让三剑兄颇为意动,说道:“鬼心思倒是蛮多的,就听你的吧。”
131、那是个纯真年代()
魏大群问:“你还对古籍有研究?”
唐霜:“是我爸爸有这方面的爱好,他是大学老师,教中的。”
魏大群感兴趣地问了几句,觉得虽然和唐霜口中的唐三剑从未谋面,但是两人兴趣爱好一致,颇为难得。
毕竟现在这时代,还有几个人会去看这些老古董书,能看通言的都没多少了。
魏大群:“难怪你年纪轻轻就能够写出《英雄》这样的好书,原来是出身书香门第,难得。”
唐霜违心地谦虚。
魏大群说:“我不是在说恭维的话,是发自内心的,《英雄》这本书让我对武侠有了新的认识,要不然我也不会答应给你写序。”
魏大群在看《英雄》之前,看过几本其他的武侠小说,其中就有瑞安保安头子的《剑气长江》,可惜,不是魏大群的菜,看了不到三分之一就扔了。
唐霜当即再次感谢,并且告诉魏大群,《英雄》这本书现在的销售成绩。
魏大群欣慰地说:“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好书当然更受欢迎,但年轻人不要骄傲自满,你有潜力,理应有更大的前程。”
唐霜表示收下了这句箴言,一定戒骄戒躁,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怀着如饥似渴的激情,继续投身于小说创作中。
魏大群:“你现在在写另外一本小说吧。”
唐霜介绍《龙蛇演义》给他,魏大群兴致寥寥地听了几句,不予置评。
他看过一些《龙蛇演义》的内容,觉得除了在传统武术方面别具一格外,其他都难以入他法眼。
在他心里,《龙蛇演义》的学价值远远低于《英雄》。
这也是他告诫唐霜不要骄傲自满的原因,话不是无缘无故说的,都是别有深意。
之前说过,魏大群在思想上很潮流,从不倚老卖老,很能和年轻人聊起来。
这次和唐霜也是不知不觉聊了一上午,随着深入聊天,不禁对唐霜有了更多了解和期望。
从谈吐上能看出,眼前这个年轻人的确不俗,有才华的人更能受到青睐。
这无形中拉近了两人的关系,到后面,魏大群直接称呼唐霜为小霜。
魏大群想到唐霜写的《英雄》,又想到《龙蛇演义》,他见过很多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但同样很多最后遗憾地一闪而过,如流星坠落。
能说他们没有才华吗?当然不能!但为什么都没有兑现本有的潜力?
魏大群认为,那是因为他们都难以坚守写作的初心,在他们前期的作品中,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让人眼前一亮的闪光点更多,瑕不掩瑜。
而到了后期,虽然在写作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作品已经沦为平庸,他们的笔不再锐利,而变得世俗。
说到底,他们最早是为梦想写书,而后来则被各种名利包围,写的书急功近利。
一个不能固执己见,而是想方设法迎合市场口味的作者,最终只会越写越差。
眼前的唐霜,在魏大群眼里,正是这样一位年轻人。
《英雄》令人拍案,风骨凛然,但现在写的这本《龙蛇演义》,流于形式和热血,可能更受人喜欢,但缺乏内涵,不行就是不行。
魏大群问道:“你在同济大学马上大四了,有做将来的打算吗?”
唐霜想了想,还真没有系统的计划,说道:“特别具体的没有,毕业后应该会继续写书,希望拿出更多的好作品。”
魏大群点点头,看不出表情,两人身前的桌子上,一壶茶咕噜噜地烧开了,他端起茶壶,给唐霜斟了一杯,再给自己斟满。
唐霜连忙双手接过,轻轻抿了一口,看着魏大群缓缓靠在沙发上。
魏大群似乎颇有感慨地说道:“我虽然没见过你父亲,但看得出来,他是一位真正的读书人,现在能看进古籍的人不多了,哪怕是大学里的教授。”
唐霜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谈到三剑兄,说道:“我爸确实嗜书如命,他书房里的书不下上千本,记得小时候最怕的就是进书房。”
魏大群感兴趣地问:“哦?这是为什么?”
唐霜笑道:“因为他书房里的那些书,对小时候的我来说,就是天书,别说看懂,很多字都不认识,我爸又总是让我看,那是我小时候最痛苦的一件事。哪怕是现在,读起来也颇为费劲。”
魏大群呵呵笑道:“可以理解,我女儿和你一样。”
说着,魏大群起身,请唐霜到他书房坐坐。
唐霜受宠若惊,能够登堂入室,说明魏大群心里对他认可了。
这种认可,和进门之前的不同。
之前只是对他的《英雄》这本书认可,而现在,则是针对他这个人。
魏大群的书房很大,和三剑兄的有得一比,但是风格完全不同。
唐三剑的书房古意盎然,有魏晋之风;而魏大群的书房,虽然也摆了许多古籍,但是整体风格却充满了现代气息,一股现代简约之风迎面扑来。
这显示了两人不同的习性,唐三剑对传统化痴迷,有古人之风,而魏大群则思想更加开放潮流,喜欢接触新鲜事物。
魏大群颇有兴致地给唐霜介绍,哪本书是珍藏的孤本,哪本书很有特色,又或者哪一本书或者哪个作者,有哪些有趣的典故……他都不厌其烦地一一道来。
唐霜心想,下次真要介绍他和三剑兄认识,两人一定有很多共同语言。
魏大群把唐霜赠送的那本古籍,放到离书桌很近的一处书架上,又把《英雄》放到另外一边的书架上。
可以看出,他很喜欢这本古籍,打算有空翻阅,而《英雄》已经看过了,便搁远一点。
唐霜看到书架上摆了一张相框,里面的照片是黑白色的,两个人站在一起,背后是一片农舍,远远还能看到农田和耕牛。
照片中的两人,一人应该是魏大群,只不过是他少年时候,面貌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眉目之间依然清晰可见。
而另外一人是个中年人,穿着一身中山装,衣服虽然老旧,但是干净笔挺,此人瘦高,长脸,头发梳的整整齐齐。
魏大群随着唐霜的目光看去,拿下相框,抹了抹上面的灰尘,说道:“这是我岁时的照片,旁边这位是我的启蒙老师。”
唐霜:“是乡村老师吗?”
魏大群却说:“不是乡村老师,他是知青,粤州人,那个年代下乡来的,后来就留了下来,再没有离开。在我小时候,他是我们那个村里唯一识字的人。”
“我们那里穷,深山沟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那时候又没电话,所以只能写信,但不认识字,所以经常请我这位老师帮忙,久而久之,他就负责起了村里所有的书信。”
唐霜轻声附和道:“我听我爸也说过这样的情况。”
魏大群点点头,继续说道:“那个年代,教育没普及,尤其在农村里,大片大片的人都不识字,那个时候人人都渴望读书,他们读书不是为了找份好工作,赚更多的钱,他们就是想要有化,想要了解外面的世界,在为物质生活奋斗的同时,也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唐霜说:“所有说那是个纯真的年代。”
魏大群愣了愣,说道:“是啊,那是个纯真的年代,没有现在的浮躁。昨天我到楼下小区剪头发,理发师是个和你一样的年轻人,告诉我他准备不干了。”
唐霜识相地问:“为什么?”
魏大群:“他说,给人剪头发赚不了几个钱,也没面子,他想去做生意、开车、当销售员……这些工作都比理发来钱更快。”
唐霜沉思片刻,说道:“这种情况周围很多,一份工作的好坏,是以钱多钱少来衡量的,这成了唯一的标准。”
魏大群说道:“我几年前去过一次岛国,在名古屋的一处乡村,那个村子靠山吃山,以伐木为生,在我们看来,伐木是一门力气活,但在他们看来,却是一门手艺,甚至上升为了艺术。”
“每一棵要被砍伐的树都是极为神圣的,仪式简朴而庄重,那里的人世代传承,山上的树木却依然郁郁葱葱,环境优美~他们生活简单,精神却无比富足。”
唐霜:“这是一种精神,匠人精神。”
魏大群点点头,说道:“你说的对,这就是匠人精神,我们搞字工作的,也是匠人,也要有这种精神,不为外物所扰,坚守本心。”
唐霜觉得魏大群说这话别有深意,但一时没有细想。
魏大群见唐霜若有所思,笑着指了指书房的沙发,说道:“坐下,我说这些你应该不感兴趣,不说了不说了,聊点别的。”
唐霜:“哪里会,我对您的故事很感兴趣,您刚才讲到的启蒙老师还没有说呢。”
魏大群笑着说道:“你想听,那就讲讲。”
唐霜说:“他身上也有一种匠人精神。”
魏大群没有接话,而是说道:“我七八岁的时候还没上过学,像我这样的孩子很多,于是我的老师就充当起了义务教师,每天在村子里教我们识字。”
“后来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