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技抽奖大亨-第2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日太阳能发电站也将由这个部门负责。

    “王教授你好啊,你也来了?”第一空建的总经理显然跟这个昌文火箭基地的专家很熟:

    “你对反引力引擎很了解?”

    王教授参与了太空机甲的部分课题,对反引力引擎有很深的了解。再加上能进入这个房间的都是足够密级的,他也不藏着掖着,立马滔滔不绝地解释了一堆技术,说得二人连连点头,心情放松了不少。

    几个人正聊着,又进来不少前来观摩的专家学者,还有一些穿着军装。

    房间内热闹了起来。

第469章 精兵强将() 
00001号舱室内,12名船员严阵以待。

    婵娟市的舱室模块跟深思区一样,分成了大大小小几种不同的规格,以提供给不同的功能使用。

    00001独立舱室是中等偏小的丙五型,内部长100米,宽50米,高15米,面积基本是一个足球场的大小。

    舱室内部也并非就一个房间,而是按照丙五型的固定规格,分隔成四层仓库、工作舱、减压舱、接泊舱、维生系统舱、生活舱等6大块。

    00001舱室由于是婵娟市第一个登月的舱室,需要做好开荒的准备。

    大部分空间都分配给了仓库,那里储藏着所有的仪器装备以及生活物资,占据了下两层所有的空间和第三层的一半。

    最顶层的工作舱,是12人主要工作的地方,同时兼顾了整个舱室的控制和驾驶。

    现在,11个人背对背围成一圈坐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正中间独坐的就是这次行动的指挥者,船长杨大伟,他可以轻松看到每个人的工作情况。

    杨大伟是华国国家宇航局的功勋宇航员,参加了四次航空任务,三次都是指挥者,这是他第五次飞行,也是第一次登月。

    为了这光荣的一天,没有人知道他在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

    杨大伟压抑着心中兴奋,稳稳地发布命令,指挥船员进行最后的准备:

    “能源准备,反引力引擎充能!”

    “是!能源准备,反引力引擎充能!”坐在他左侧的蒋文斌一脸兴奋地重复船长的话语,开始操作面前的面板。

    很快,密密麻麻的仪器闪烁起或绿或黄的灯光。

    舱室支持两套控制系统,一套通过dt3进行遥控,一套直接在操作台控制。

    按照操作手册的规定,除非紧急情况或者操作台出现故障,发射和降落时必须在操作台上操作。

    因为这两个时间点,很容易出现信号干扰,导致误操作。

    “高能电池组接驳成功,已断开地面电源接口,能源准备完毕,反引力引擎开始充能!”蒋文斌操作完成后,迅速回应。

    12人面前的虚拟面板中,出现了一个绿色的进度条,显示充能进度。

    伴随着巨大的充能噪音,众人默默地等待着。

    作为婵娟市第一批登月的船员,这12人必将留名青史。

    他们都是从各个单位经过层层选拔出的顶尖人才,政治上也绝对可以信任,是绝对意义上的精兵强将。

    人员性别组成也经过了慎重考虑,9男3女。

    心理专家已经证明,在封闭空间的长期任务中,适当的女性比例可以有效降低船员心理焦虑,缓解处于异星危险环境的恐惧,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在月球长期生活工作绝对是个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次史无前例的行动,国家还调动了多台学习辅助器,让他们每个人都充分学习3个月,以应付未来可能种种的问题。

    甚至,仓库中还有一台学习辅助器,里面事先输入了大量知识和信息,当出现无法预料的事故时,可以快速学习以应付。

    就算学习辅助器提前准备的知识不够用,地面的专家也可以远程向它输入新的知识。

    另外,这12人每个人都有2000小时以上的第二世界模拟飞行经验和300小时以上的实际飞行经验,对飞行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经验。

    同时,国家还在军方第二世界内网中百分百模拟了00001舱室,让他们模拟起降上百次,并对登月后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进行了反复演练。

    12人中有一名专门的驾驶员,不过12人都经过一定的舱室驾驶训练,必要时,其他人也完全可以接手驾驶员的工作,完成95%以上的任务。

    其他的人员组成,有1人来自军方,军衔少校,1人来自华安局,是个某个保密机构的信息科主任科员。

    两人负责保密、危险排查,并在登月降落后,配合4名太空工程专家,完成大部分危险的舱外工作。

    蒋文斌以深思大学校长的身份,打败集团内部几十个竞争者成为深思集团技术代表,参与这次任务。

    他将作为真空光电藻、能源系统和反引力引擎的技术专员,登上月球。

    看似这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其实,他自己不知道,这也是江远的隐蔽馈赠和回报。

    江远知道蒋文斌才是历史上光电藻的真正培养者,自己从某种意义上抢夺了他的机遇,参与这种任务对蒋文斌的未来职业生涯有极大的帮助。

    另外4人是技术专家,分别专精维生、电子、生物、太空等多个领域。

    除了12名船员外,地面上还有350人的幕后技术团队,正在24小时关注着00001舱室的每个角落。

    可以说,国家为了这次登月做了所有能做的事,几乎掏出了相关方面的所有技术储备。

    进度条终于跑到了头,蒋文斌用清朗的声音汇报道:

    “报告船长,反引力引擎充能完毕。”

    他当然可以在脑海中用意念沟通,但是基于可能存在信号干扰的考虑,操作手册也要求大部分情况都必须使用最基础的语言进行交流。

    另外还有个原因。

    00001舱内情况和整个发射过程,都是对全球直播的,声音交流更容易让观众们理解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婵娟市作为华国的第一个太空城市,00001舱作为婵娟市的第一个月球登陆任务,它的发射从来就不是个纯粹的科技任务,更是一个正治任务。

    闻言,船长杨大伟稳稳地吩咐道:

    “请等待指令。”

    。。。。。。

    观察室内突然躁动起来,紧接着人群自动分成两边,一名神采奕奕的老者走了进来,一群人跟在他的身后,几名华人记者也在后面跟拍。

    执政院院长到了。

    掌声响了起来。

    院长微笑着,边鼓掌边走到窗前早已准备好的演讲台。

    他先对江远微笑着点点头,然后深深地看了一眼窗外的00001舱,便背对着即将升空的婵娟市舱室,发表了讲话:

    “我代表中阳、执政院、军伟向全体参加研制、建设、试验的科技人员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祝贺!”

    啪啪啪!

    掌声热烈。

    “实施月球城市建设,是国家根据世界科技发展大形势、着眼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多年来,参加研制、建设、试验的全体同志,牢记历史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

    。。。。。。

    “现在,我宣布,婵娟市月球登陆任务正式开始!”

第470章 奇怪的移民要求() 
随着院长一声令下,倒计时开始。

    船长杨大伟命令蒋文斌启动反引力引擎,第一驾驶员宋洁在倒计时结束的一瞬间便打开了动力,驾驶着这艘庞然大物向着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进发。

    轰!

    嗡~

    正式起飞后,反引力引擎的噪音迅速降低,逐渐地弱不可闻。

    00001舱以稳定的速度缓慢升空。

    蒋文斌从厚厚的高强度玻璃窗向外望去,地面的建筑物在脚下逐渐缩小,婵娟市试点工程一区很快变成一个邮票的大小。

    这时,四个绿色的亮点出现在三维地图中,蒋文斌知道那是前来伴随他们一起飞向月球的太空勇士编队。

    “月宫编队奉命前来护航!”耳麦中传来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

    杨大伟道:

    “请按a计划执行护航任务!”

    “是!”

    蒋文斌看到四个绿点排成了一字型,逐渐靠近婵娟市。

    他向外望去,外面全是厚厚的云层,雪花飞舞,白茫茫一片,看不见四架太空勇士在哪里。

    但是,他知道,就在他们不远的位置,四架太空勇士正在云雪之间飞翔。

    终于,00001舱冲破了云层,视野豁然开朗,云层之上晴空万里。

    太阳挥洒着刺眼的金色光芒,把脚下厚厚的云层变成了金黄色。

    紧接着,云海中冲出四个银光闪闪的身影,月宫编队!

    他们拖着一道长长的白线,紧紧跟在00001舱旁边大约300米的距离,在云层上自由翱翔。

    “我们的机甲!”

    “华国万岁!”

    蒋文斌跟其他几人兴奋地举起双手,大声欢呼。

    月宫编队跟00001舱通信是连通的,也听到了舱内的欢呼。

    他们一边继续飞行,一边在空中摆出了敬军礼的姿势。

    00001舱内更兴奋了。

    哪怕他们在第二世界中演习了无数遍,当这一幕真实地出现在他们眼前时,还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

    脚下是茫茫云海,头顶是无限宇宙,一个舱室和4架机甲如同渺小的蚂蚁,却倔强地打破了地球母亲的桎梏。

    “安静!”杨大伟忍住笑意,命令道:

    “倒计时开始,准备加速!目标:月球!”

    “是!”众人迅速安静下来。

    。。。。。。

    。。。。。。

    “起飞了!婵娟市一号舱起飞了!”

    “神特么一号舱,那是00001舱!”

    “发现野生杠精一只。”

    “13个小时后,00001号舱就能降落到月球表面,我要熬夜看婵娟市登月!”

    “13个小时?这速度太快了吧?”

    “太空机甲太帅了!我要参军报名当机甲驾驶员!”

    “太空机甲驾驶员?呵呵,祝你好运,录取比例超过3万:1,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婵娟市00001舱起飞向全世界公开直播,这是展示华国科技实力的大好机会,官方绝不会错过。

    在万众瞩目中,大约有超过13亿人收看了这次起飞,大部分都在网络和第二世界中。

    直播的方式极为新奇。

    四架太空勇士将全程伴随婵娟市一起飞向月球,这才让全球观众得以看到00001舱的外部情况。

    太空勇士机甲既可以一直观察婵娟市的状态,为以后的婵娟市舱室登月提供信息,也可以向全世界展示华国太空技术的强大,震慑某些躲在阴暗处的敌人。

    “我要去月球!”水木大学,韩立在寝室中看着直播,脸上兴奋得通红,大声喊道。

    “同去同去!”其他几人纷纷响应。

    “好,我们现在就去报名!”韩立说做就做,快速地打开了官方的‘婵娟市移民申请网’。

    其他几人也围了上来,韩立公开了自己的dt3虚拟屏幕,让其他人一起看如何申请移民资格的说明。

    华国正在面向全球招收婵娟市移民。

    由于婵娟市的居民数量高达30万,这绝不是军人或者官方的科学家工程师能够满足的巨大数量,必须吸收足够的平民技术工人和一定数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