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化大师-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易之想了想,方才开口道:“因为有的时候,知道和做是两回事。比方说,人人都知道吾日三省吾身,知道这样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但是最后有几个人去做呢?中庸的确是被许多人所接受的人生准则,但是毕竟它并不是万能的。而且在现在的情况下,人们很容易对它产生误解,将中庸当做是随波逐流,当做是平庸。”

    “无论是激进派还是保守派,我之前查过资料,它们的诞生本质上说就是华夏传统和外来文化的冲突产生的结果。”大明的历史告诉人们的是,这两派从英宗改革中诞生。但是身为一个穿越者,易之只要看看那一段历史上莫名出现的某位王爷,莫名出现的一些超时代的改革方式,他就知道这是一位前辈对这个世界产生的影响。

    但是这位前辈明显并不是一个擅长于政治的人。所以很多举措都留下了想当然的痕迹。并不切合于那个时代,或者并不切合于大明的具体情况,虽然磕磕绊绊也实行下来了,甚至于改革成功了,让大明国祚长达五百年。但是这一次生搬硬套的改革,终究给这个国家留下了很多问题。比方说冲突到过分的激进派和保守派,比如一些本来不应该出现的矛盾。本质上说,这一次改革本身,就是易之话语里所谓的“外来文化”。这次改革的思想和手法,还没有彻底适应于这片土地。

    “因为是突然出现的外来文化,很多时候,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理论,很难对现实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作出合适的注解。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理论的影响力开始下降,而中庸本身也在这种时候受到了影响。我个人猜测,这是目前激进派和保守派都这样极端的原因之一——只是在没有进行具体的社会调查之前,这样的猜测,不过是凭空乱想,没有任何依据。”

    “这么说的话,是因为大家都没有理论依据了?如果说古代的那些理论无法解释现在的问题的话,为什么现在的人不去创造一种新的,而已解释现在问题的观点,然后影响到大家呢?”白忆娥理所当然地提出了问题。这是普通人最容易产生的思路。

    “新的理论?或者说新的哲学吧。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想要解释世界上的事情发生的原理,实在非常困难。”易之想起了足够把人给绕晕的诸多理论,什么超人、光芒、荒谬……哲学这东西。

    哲学?

    那一瞬间,易之好像突然想到了点什么,当下坐直了身体,眼睛怔愣地直视前方,脑子里一团乱麻,却要理出个清明来。

    哲学,对,是哲学!

    对于现实中发生的骂战,为什么他自己第一时间就认为是错误的?因为他知道极端是错的。为什么极端是错的?

    因为……事物具有两面性!

    易之二十多年的人生中,在这一天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居然会把初中高中政治课的知识拿出来使用,在漫长是时间里,他一直认为这些东西完全是当权派对于普通民众的洗脑。但是在脱离了那个环境的时候,遇到困境的时候,他陡然发现,自己竟然在行为处事中,不自觉地应用着看起来就是废话的诸多典型马克思哲学体系的理论!

    而在这个时代,在这大明,他所习惯应用的这门哲学,还并不是广为人知谁都能说上两句的东西。

    他似乎找到了突破口!

    重要的事,请看下边↓

    作者有话要说:  是这样的。因为央台点名说晋江有作者传播不和谐制品的缘故(截图可参见青浼的微博),现在晋江的定制渠道都关了(听其他作者说的)。已经开了的貌似不受影响,但是不能新开。具体到底是怎么会事貌似是言情的定制出的事(貌似是大灰狼),我不太清楚大家可以去碧水看看据说有深扒。啊我就是说如果现在还能订的话,大家赶紧把想买的书都买了,不然以后真不太知道能不能买了,找我的话我手头只有自己收藏的一套,没有多的呢。在这之前就开了全部文的定制的我还算是运气不错了,啧。

    好了,正话说完,和本章相关的闲话:首先是天赋和努力。我认识有这样的作者。从没写过文,一书成名。这是天赋。我也认识这样的作者,写了整整七年书一千多万字,最开始只会一个嘴简单的小学生句式,到如今几乎成神。无论做什么事,如果你想要做好,没有天赋,你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多到会让你想要哭,无数次想放弃的努力。坚持不下去,你就完蛋了。坚持下去,也需要找准方向,否则不过是无用功。天赋使得你是一块璞玉,努力才是将之雕琢成美玉的东西。很小的时候,还不太懂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一点,因为我名字的最后一个字,“琳”,就是未琢磨的美玉的意思。父母早就给了我期许。

    虽然我的政治课一向不咋地……不过说实在的,抛开那些比较玄乎的玩意儿,我们学到的很多都是属于哲学范畴的东西,哲学范畴的知识其实对现实的指导能力是非常强的。前提是,你真的学会了,能实践到现实中去。

第88章 马克思在世上活着吗?() 
即使接受了多年的教育,但实际上,易之并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且不说总有很多事情如果用纯粹物质的观点看,似乎不太解释得清楚,另一方面,当物质本身都能够解释为空间的褶皱的时候,物质本身所谓的第一性,很难让易之这样对科学说实在的半懂不懂的人信服。而学习的那会儿,除了死记硬背,有几个人会真的体会到这是一门或许在很多年之后都能够对你的人生有帮助的哲学?

    所以在多年之后,对于曾经让自己背得要死要活的马哲,易之所能够记住的部分着实是少得可怜。

    电光火石之间,他能够记起一个事物具有两面性,大概还是因为当初老师反复强调过。

    从到达这个世界开始,易之总是在不断回忆自己曾经学习过的东西,因为这些超越时代,站在历史下游而产生的知识高度,能够给他一个绝佳的方向,让他知道到底应该往什么方向思索。但是从一开始他就明白,生活在这个新的世界里,不可能拿起书重温自己曾经学过的故事,再深刻的记忆也会慢慢遗忘。所以从很久之前开始,他就在努力回忆并且记录他所知道的东西了。

    不过,几乎是下意识地,易之所回忆记录下来的东西,要么是科技发展的相关方向、要么是一些让他印象深刻的著作。而如同马哲这样当初就不觉得有用,后来从来不放在心上,到了关键时刻终于发现了它作用的东西,他急得挠头都没有想起来几句。

    隐隐约约记得马哲的大部分原理都在说事物具有两面性的事情,这大概是属于辩证的内容?辩证唯物论和唯物主义辩证法到底有什么区别他都记不清楚了,这个时候想要把这些内容重新总结提炼出来,真是一件大难题。

    记得最清楚的一句,大概是事物的发展总是螺旋上升的。这句话的确很有味道,但是如果没有之前的理论铺垫,单独的一句话能有什么作用?易之是想不出来的,只好抓耳挠腮从自己几乎就没有认真上过的课程的记忆里掏出点残渣来,三言两语写在纸上努力回忆,恨不得将脑浆榨出来变成实体的文字。

    其实说起来,就马哲这个东西,还有个中国化的过程。就是说易之那一代所学习的理论其实和马克思本人所表达的意思是有差距的,毕竟中间经过了多次翻译。当时易之还用这个当做理由表示他不是不认真学马哲,是不学不够正宗的马哲。但是现在就这不正宗的东西,他想要用的时候,却陷入了困境。

    这才叫,书到用时方恨少。

    他怎么就不像是某点文小说主角,带着一卡车的书穿越呢?

    幻想了一下自己要是真带着书穿越,现在会是在实验室切片还是锁笼子里全球展览。易之还是收回了自己奔逸的思绪,重新集中注意力在他好不容易找到的出口上。

    马哲,马哲,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马列,马克思列宁主义……说起来,虽然在后世的华夏,人人都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甚至学习他们的理论。但在抛开上学阶段的时间,要让人一口就说出马克思哲学的理论,这还真有点为难人。如果要问问马克思全名是什么,生卒年份之类的,那更是抓瞎。

    嗯?

    易之突然一愣。他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虽然说大明本身的历史波动非常大,甚至于明王朝本身打破了王超周期律,突破了三百年的界限,但是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并没有直接发生改变,只是被大明影响而产生了部分变化而已。

    所以,按理说,德国应该出现过一个马克思?

    隐隐约约的记忆告诉易之,他在历史课上曾经学到过,震惊世界的红色宣言应该是一八几几年发表的,那个时候,马克思当然是存在的。

    似乎,应该就在他所在的时间点附近?

    易之不是很肯定,不肯定的不是宣言的时间,而是他到底在什么时间上。最开始,大明还是按照皇帝的年号记年的,但是在英宗改革之后,就开始规定统一历法了。后来又经过了再度改成年号纪年法和追溯更远古的时间,现在采用的是据说专家学者考察出来的尧登基的时间。虽然易之对这种拼了命地考察天上星斗的位置,一遍一遍算干支纪年的考察方式充满了某种微妙的疑虑感,但是既然大家都在用还很淡定,那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毕竟易之本来就对时间不太敏感,能过下去就行了。

    现在是唐尧纪年4244年。怎么换算到公元纪年,易之再度抓瞎。

    距离历史比马哲还久远的易之,根本就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历史时间参照物。比如说他似乎记得秦朝建立是公元前二百三十几还是二百六十几年,可几十年的差别对文物或许就是多埋几年的事,但一个人的著作有没有完成,这个人是活着死了却是很大的差距。

    最令人感到糟心的事情在于,大明强盛了五百年,几乎所有的国民都抱有深刻的骄傲,即使易之提起德国,大部分人的反应也都是——什么?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国家吗?难道说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大明和外国两个国家吗?

    毫不夸张。

    也是易之好歹生活在学术圈子里,而且身处于保守派和激进派交锋的前端。激进派的主张是全盘西化,自然会对国外的某些信息比较注意。

    这也是易之好歹能够在图书馆之类的地方,找到一些国外的资料的缘由之一。

    但是,就像保守派和激进派的斗争,归根到底并不算是学术斗争,而是皇室和军方的政治问题一样。虽然立足于全盘西化,但是保守派本身依旧保有大明人典型的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态。“中体西用”是这一派的普遍观点。即使引入新的东西,态度也并非谦逊学习。

    和易之所习惯的沾点洋气就拽上天的状态完全不同。

    说实在的,基于民族自尊心和骄傲,易之很喜欢这样的氛围。可他也会担心过分的自大是否也会造成如历史上那样的百年屈辱。另一方面,这样的心态就在易之想要得到德国的消息的时候,找不到相关的消息。

    这感觉,简直就像是在做毕业论文的时候,莫名选了一个冷得掉渣的题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