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成长记-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氏点点头,原本离开徐府的那段时间是最难过的,她想回淮a县去,可是母亲却劝她呆在徐宜良的身边,浪子回头金不换,说没有谁一生都是顺顺利利的。夫妻不是只共甘甜,更要共苦难。那时候王氏不理解,觉得母亲也抛弃了她。现在才知道,母亲,是对的。

    “夫人,老奴觉得现在可以先找好产婆了,再有两个多月就生了,还要找个奶妈,早些备下也放心些。”赵嬷嬷道。

    “是的,这淮a县也不是很熟,不知道哪个产婆好,我先打听着,也去问问老爷。奶妈倒是无所谓,我想自己喂养,没有这么娇惯,自己喂的还亲近。”王氏道。

    “还是先找个吧,夫人也二十八岁了,还是要注意身体为好,老爷今年又要下场考试,家里还要夫人主持呢,还是找个奶妈好些。”赵嬷嬷道。

    王氏想想,自己的产期大概在五月份,而徐宜良下场考试就在六月份。这段时间几乎天天都呆在书房,要么就是出去和朋友讨论。到吃晚饭的时候才见到他,最近都瘦了一圈。

    王氏又让赵嬷嬷准备些点心,准备去看看徐宜良。

    这家里下人也很是紧张,内院就一个赵嬷嬷,外院就厨上的李嬷嬷,顺子又跟着徐兰办事且也住到铺子上了。轩哥儿还好,还有李安跟着伺候,徐棠是女孩子自己动手倒也没事。徐宜良却是一个伺候得也没有。自己倒也说过,要不要添个丫鬟,徐宜良却拒绝了,说要添也是添服侍她的。王氏便也没再提。

    只是自己如果生产的话,赵嬷嬷肯定是吃不消的,虽然有奶妈,但是还是要挑个小丫头来才行,这院子里也要有人洒扫,这灶上李嬷嬷也是一日三餐又要负责外院洒扫,到时候自己坐月子还要另开伙食,怕是也来不及。

    徐兰每个月都会来和她报账,开年才三个月,已经从铺子里抽了一百两给她了。

    徐兰也是让她该添人的添人,该添东西的添东西,道现在一家人的生活不会有问题。

    晚上还是等徐兰回来和她商量一下,王氏现在已经不自觉地什么事都想找徐兰商量一下。

    徐兰却是在店里和赵管事说着怎么才能联系上供梳子的行商,再不联系上,梳子都要断货了。

    “实在不行,我们就另找一家供货好了,去了几次集市都没有碰上,而且也问了上次他们落货的地方,也说没来呢。”赵管事有些忧心道。

    “现在还有多少把?”徐兰问。

    “只有一千把了,契约到期只有一个月不到了”赵管事答道。

    “这样,我们先找个行商接触着,我们也不用一次存这么多了,存个两个月的货就行了。不过这梳子的样式我想改改,到时候我画个图样你拿去问,再过十日,如果那个行商还不来,我们就先订批下去。”徐兰道。

    赵管事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

    “那个团扇你觉得可行不?”徐兰又问道。

    这段时间她和顺子一起去市场走了走,找做团扇的行商或坐贾了解,又找了制作团扇的师傅了解,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自己真的太天真了!

    那天在店里看到的只不过是团扇的一种,而且是工艺比较简单的一种。

    团扇的造型以圆似明月的居多,但其他形状的也不少,像六角形、八角形、瓜楞形、蕉叶形等等,其中海棠形、马蹄形、梅花形,是除圆形之外比较常见的。

    团扇的结构也不简单,又大致分扇面、扇框、扇坠三块。扇面上,有缂丝,也会用绫罗绸缎,宋锦等,纨素的扇面上不仅可以绘画,还能刺绣、抽纱。扇框与扇架,材质种类繁多,竹木牙角皆可。当下用竹子多一些,罗汉、湘妃、紫竹、梅鹿、凤眼,都是精挑细选的好料。扇坠配以流苏,宝玉,珍珠。

    一把团扇制作还要有细致的工艺,绣面、藤编、打银、螺钿、雕刻、撵须……

    所以做一把团扇不是一个人或两个人能完成,而是一群人,需要一个作坊。也不是拉个人就能做,而是得正经学过艺,掌握这门技艺的人才行。

    里面最贵的据说是缂丝团扇,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缂丝是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采用通经回纬的方法织成的平纹织物,极为耗时,一般都是皇家贵族才能用。

    想来林如松说她母亲的那把扇子就极有可能是缂丝团扇。

    “依老奴看,这团扇怕是现下要做还不可行,一是本钱,想必颇为耗资,二是这团扇一般都是权贵之家才用,而我们要怎么搭上这线也是问题,三是制扇师傅也不好寻。”赵管事道。

    徐兰点了点头,这每一点都很重要,而不管哪一点她们都不具备,这些她也想得到,只是她却不甘心就此作罢。

    开家里这样的店铺,每年撑死也就挣个几百两,除非多开几家。可是不能保证每家的生意都能这么好。

    但是如果有一个这样别人轻易不能模仿也无法替代的商品,自己不把它当商品,而是做成工艺品,那岂是几个店铺能比。

    但是这生意做得太得利,太出名却也不是好事,徐兰又想起秉德师兄的话来。父亲也就是个秀才,出了点子事也没有本事兜,看来这事还要从长计议。

    第一步还是应该要攒足本钱,至少启动资金还有半年的流动资金要具备。其它的事情只要肯钻,路还是要人走的吗。

    赵管事看着徐兰沉思的样子,虽然知道她只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并且她是一个女子。但也知道她不墨守陈规,眼光独到,是做生意的好手。从店铺开业到现在每个月都有至少五十两的盈利,就是这样一个小店铺被她做得风声水起,这在刚开始的时候想都不敢想。

    而且清华寺、千狮寺每个月也有二三十两的收入。最重要的是挂了清华寺方丈地这副字就像是定海神针一般,连县府抽税的人过来都是客客气气的。他出去办事,说是徐记良品的掌柜,人家都要高看一分。去府衙过宅子的契约人家也是客客气气,顺顺当当的办完。

    赵管事腰杆直了,但也知道这也是托徐兰的福。如果说以前是本着奴才帮着主子做事是责任的心态,现在却已经是变成是心服口服,恭敬从命的态度了。

    “嗯,这事先放一放吧。”徐兰吐了口气道。

    “你去清华寺的时候有没有问退院方丈可有回来?”徐兰想着已是开春,说不定他们已经回来。

    “没有,老奴每次去都会留意的,你放心。”赵管事答道。

    徐兰点点头。

    赵管事见没什么事,便出去忙事去了。

    徐兰坐着想了一阵,抬头看到程师傅又在院子里整理花草,程师傅是半个月前搬进来的,就和顺子住在一起。程师傅年纪大了,一人独居,又没有子女亲戚,上次摔了一跤没人照顾,顺子便和她说想接程师傅过来一起住。顺子因为是孤儿,已是把程师傅当家人般对待。徐兰本原想让他安排到宅子里,也算是以前徐家的老人了,宅子前院也还空着好多间空房。

    顺子却执意将程师傅留在这个院子里,方便照顾,徐兰也就不勉强了。

    程师傅养了十来日身体便好了,毕竟身体底子还是有的。刚来的时候脸黄得厉害,怕是一个人也是三餐不定,这几天面容看着气色好多了。

第三十三章 程师傅() 
前两天顺子过来说程师傅想在院子里养些花草问行不行。徐兰便想着老人家怕是坐不住了,给他点事情做做也好,便也同意了,只是让他先养好身体。

    程师傅便开始动手在院子里养起花来,因为院子不大,都用石子铺盖,所以只能种在盆子里,顺子帮他运了几盆子,移了土,又移了不少了树和花。

    树都不是很高大,有两盆万年青,两棵小桂花树,又弄了一小苗,也不知是什么。将院子点缀得也有了生气。

    徐兰走出院来,看程师傅不知从哪弄来一些小陶罐,里面也养了一些小苗,好像有兰花,碧玉,剑兰等。

    “程师傅,今天气色不错啊,这种的是什么啊?”徐兰假装感兴趣地问道。

    “这罐里种的是些小盆栽,闲来无事,等它们再长一些,给你们房里都放几盆,怎么样?”程师傅问道。

    “好的,好的,我说房间里少些生气呢,刚好,放上这个就好了。”徐兰高兴道。

    程师傅听徐兰这么说也很高兴。

    “程师傅,你这养花的技术从哪学的?”徐兰看着他娴熟的样子问道。

    “这还是在少爷府上的时候跟着那个打理院子的师傅学的呢,闲来无事就给他帮帮忙,帮着帮着就出师了。“程师傅笑道,显然在府的那段时光对他来说是段美好的回忆。

    “少爷,你看,我这整天在这里吃闲饭,闷得慌,有没有什么事是老奴能做的。你尽管吩咐。”程师傅又道。

    “我啊,有顺子帮忙就够了,顺子是我的兄弟,你是顺子的爷爷,便也是我的爷爷,你放心在这里吃着闲饭,没人敢多说一句。”徐兰真心道。

    程师傅连道:“不敢不敢。”

    在府的时候也不过是看着顺子可怜,自己也是孤独一人,才和他亲近。没想到今天结出了善果,一时眼眶有些红。

    徐兰看了,心里也有些难过,想着他在这里有事做怕会更自在些便道:“要不,这院子就交给你打理了,这样李妈也可以专心守铺子,你觉得怎么样?”

    程师傅听了很高兴,连道:“好的,好的。”

    老小孩,老小孩,人老了反而怕孤独和寂寞,有人倾听和信任真的很重要。

    余事不说。

    到了吃晚饭的光景,徐兰便自己先走回去了,现在宅子离这天碧街就隔了两条街,穿过巷子回去一刻钟都不到。有时候和赵管事一起,顺子在也会送她。因为家里始终不放心她一个人走。徐兰倒是不以为意,他们有事忙便自己先回去了。

    徐兰回家先到灶上看了看,和李嬷嬷打了个招呼再进去。

    又见李安往抄手游廊走来,徐兰便叫住了他。

    问徐轩在学堂怎么样,李安站着垂手答了话,说徐轩读书很用功。

    徐兰又让他有时间可以去店铺见见他的母亲。李妈搬到店铺之后,他们母子俩极少见面。李妈每月有二日沐休,李安却是卖身没有沐休这种说法,就是回家看家人,也是要得到主人的恩准才行。所以只有李妈沐休才过来看一下他,也不敢时间耽搁长了。

    李安听了,答了声:是。徐兰本来还想问问他哥哥还有没有在念书。想来他也不知道。便让他走了。

    徐兰便先到徐轩的房里,房里没有人。徐兰便到徐棠那里,徐棠正和赵清瑶一起在那里绣花说话。赵清瑶看到徐兰回来了,便起身说该家去帮着烧晚饭了。

    赵氏夫妇都是早晚自己单烧,中饭便在内院和李嬷嬷她们一起吃。后罩房有一条廊子通到内院。关上门便又似单独两个院子。

    两人行了礼,赵清瑶便走了。

    “你们俩说什么呢,这么高兴!”徐兰道。

    “没什么,是清瑶姐姐教我怎么绣花呢。”徐棠答道。

    徐兰看自赵清瑶来了后,徐棠也开朗了许多。虽然不喜欢赵清瑶,不过自己的妹妹高兴就好。便也不说什么。

    两人一起来到正院,一起到王氏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