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面对大唐奇侠传10。12的成绩,所有人都笑不出来了。
几乎就翻倍了,这是让人绝望的差距。
收视率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很多时候差0。01就是致命的差距,更何况是翻倍?
依宁越以及团队里其他人的分析,大唐奇侠传的成绩应该是稳定下来了,不会有太大起伏了。
收视率过10之后,每一点提升都很难,更何况这部剧本身风格就比较稳,没什么太大亮点,也没什么缺点。
而昆仑要翻盘,也不是没有机会的,只要后期宣传跟得上。
平均收视率过5就代表这部剧不是无药可救的,只是缺乏关注度。
一般来说,一部剧的前期宣传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比重,首播没关注的观众,后面也不太可能会去关注了,除非这部剧有重大突破或者引起巨大的话题反应。
昆仑前期宣传不得力,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也代表着昆仑有着更大的宣传潜力。
这时候,能够及时看到收视率的重要性就显示出来了。
宁越这边的人知道了数据才能好好去分析,知道差在哪里。
从数据上看,宁越的死忠粉应该是很给力的。
比如广陵人,还有江东卫视的收视率,应该也有不少死忠粉的功劳。
问题是,路人粉拉低了收视率,从各个市级电视台的收视率,以及江东卫视不高不低的收视率就能看出这点来了,数据是不会骗人的。
对于昆仑的质量,宁越还是很有信心的,主要是要提升关注度。
幸运的是,江东编剧公会那边明显放缓了对宁越这边的打压,显然,他们是抱了老思想,前期宣传最重要,后面可有可无。
而且他们肯定也看到数据了,翻倍的差距,估计他们会以为这一局赢定了,自然会放松警惕。
这就是数据的妙用了,敌明我暗,宁越知道孙海能看到数据,而孙海却不知道宁越也能看到数据。
不论这个暗地里帮宁越的神秘人是谁,他都已经帮了宁越一个大忙了。
于是宁越吩咐了下去,暗地里加大了宣传力度。
而昆仑的收视率也随之缓缓地提升着。
这个变化是不起眼的,每集零点几几的加,等到两部剧播放过半的时候,昆仑的平均收视率已经过8了!而大唐奇侠传刚过10。5!这个差距,已经不是不可动摇的了。
换了其他剧,要做到稳步提升是很难的,其实绝大多数电视剧都是初期和末期辉煌,中间相对低迷,这是客观规律。
而昆仑是一路上升,让众多分析家们直呼不科学。
这是因为昆仑前期知名度不高,宣传不到位,后期名气一上来,加上本身作品质量高,成绩自然就好起来了。
所以有时候坏事也能变好事,关键是宁越调整及时。
孙海也醒悟过来了,赶紧开始打压宁越这边的宣传攻势,不过这时候宁越这边场面已经铺开了,想再拦着他就没那么容易了。
媒体上你可以打压,可观众们的口口相传你怎么阻止?
初期的时候,关注昆仑的人太少,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可现在看的人多了,而且看了十几集了也有话可说了,亲戚朋友之间闲聊时难免提一提。
其实这才是最好的宣传,口碑永远比广告强。
两部剧都是四十集的,到三十集的时候,昆仑的收视率已经破10了!而大唐奇侠传也只有10。7而已,双方马上就要到短兵相接、刺刀见红的阶段了!
这时候双方其实都已经没什么招了,该用的都用了,只能看天意了。
宁越自己心里也很紧张,最初被人收视翻倍,对他的打击是很大的,甚至让他怀疑自己的道路到底对不对。
如果没有神秘人帮他,让他能第一时间看到收视率,及时地做了调整,说不定他已经输了。
他对大唐奇侠传的质量是非常认可的,甚至毫不讳言地说对方的主创水平比自己高。
宁越能依靠的,就是剧本本身的威力了,而作品质量上,他已经认输了。
到底是创新重要,还是主创本身的实力重要,就看这最后十集的收视率了。
宁越不知道的是,其实有很多他不知道的大人物们,也在关注着这件事,不是因为他宁越,也不是因为路家,而是这件事本身就有重大意义。
创新者被跟风者打败在娱乐圈再常见不过了,有很多大人物在自身弱小时也吃过这个苦,似乎是娱乐圈给新人们的下马威一样,成了很多天才们内心挥之不去的阴影。
而宁越是否能打破传统,创造奇迹,已经不仅代表他自己了,而是代表了很多有志创新者的期望。
第一百四十六章 险胜()
除了收视率,昆仑和大唐奇侠传在另一个战场上也是杀得难解难分,那就是评分战场。
一部电视剧第一轮播放完之后,娱管局官员会通过系统,将收视率和观众评分以一个复杂而合理的公式计算出一个最终数字,那就是这部剧的积分成绩,系统再将娱乐积分发放到主创手上,再由主创进行再分配。
积分环节上是由系统监督的,是出不了错的,所以,收视率和观众评分是硬指标,其他什么口碑啦、媒体和专业人士的评价啦都是其次的。
一般来说,第一轮播映的积分成绩占了总成绩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复播的成绩相对而言就没什么了。
当然了,跨级别的另算,比如大唐双龙传从江东郡播映到全唐州播映的转换。
宁越和路一帆的对垒协议就是比的第一轮播映的成绩,他们的战场,只在江东郡。
收视率上,因为主创的给力以及宣传的到位,大唐奇侠传略胜一筹,而在评分上,昆仑却略胜一筹。
双方的平均收视率都是十点几,江东郡千万人口,意味着一百万出头的收视人群。
昆仑的观众评分是8。4万,大唐奇侠传是7。9万。
收视率比的是观众基数,以粉丝的数量取胜,大唐奇侠传先天上有宣传优势,所以能略胜一筹。
而观众评分比的是观众的热情度,以粉丝的质量取胜。
给电视剧评分是需要走一个程序的,为了公正起见,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所以,绝大多数观众是没有评分的习惯的,只有真的喜欢一部剧,才会花时间去评分。
而昆仑的新颖性显然更能吸引粉丝,所以在观众评分上略胜一筹。
实际上,只拼第一轮成绩的话,宁越是比较吃亏的,因为他的所有片子,质量都很高,后劲儿都很足,而且之前关于宁越跟风自己的负面新闻闹得沸沸扬扬,客观上对成绩是有不小的影响的。
这也是宁越经验不足,在协议上吃了不少亏,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对方都挖了坑,比如之前不允许对外宣传对垒内容,宁越也觉得没什么,结果就吃亏了。
而这次他又吃亏了,不是宁越太笨,只是对方太狡猾,这种文字游戏只有老手才会玩得那么好。
在种种劣势之下,最终宁越还是惊险地胜了第一局。
最后关头大唐奇侠传的收视有所下滑,这也正常,绝大多数电视剧都是这样的,凤头猪肚狗尾、
而昆仑却一直很坚挺,最终收视率定格在11,虽然没有打破大唐双龙传的记录,但也算很不错了。
大唐双龙传最终的成绩单是平均收视率12。1,总评分15。5万,但那是在万众瞩目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
相比而言昆仑在前期就低调多了,11的收视率,9万的评分,是近十年来整个江东郡排名第二的成绩,仅次于大唐双龙传。
悲催的大唐奇侠传是10。2的收视率,8万多的评分,位列第三,放在哪儿都算很牛的成绩了,偏偏就是差那么一点。
孙海憋屈异常,前期占尽了优势,结果还是输了,偏偏还就输那么一点,真心让人抓狂。
孙海和他的智囊团的确是大意了,因为前期宁越显得那么菜,在协议上吃了亏也不知道,在宣传上也不敢正面对抗,而是小打小闹,最后连首播成绩都差那么多。
这样的情况下,换了谁都会难免有所懈怠的,于是孙海等人给了宁越反击的机会,等他们反应过来,昆仑的成绩已经追上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这种输法真叫一个憋屈啊。
更憋屈的是路一帆,他只能看到胜负,连过程都参与不了。
就好比有人通知你,别人赌博输了,现在需要你去卖身抵债一样,那酸爽,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可惜路一帆也就只能在自己房间里砸东西发泄了,不管输赢如何,路铭还是相信孙海的,完全放权给他,没路一帆什么事儿。
孙海憋屈了不到一天就恢复了冷静,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不是路一帆那样的毛头小伙子能比的。
孙海感觉自己还是输在了运气上,毕竟双方的差距很小。
到了这个时候,宁越那边三部新剧的情况江东编剧公会都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在他们看来,昆仑应该是三部剧中最出彩的了,而其他两部完全是在冒险。
不管是大唐双龙传也好,昆仑也好,都没有脱离传统武侠的范畴,其中细微的地方有创新,这也是业内人士公认的,这两部剧能取得成功的原因。
绝大多数唐州娱乐者认为,脱离了武侠,就脱离了市场。
而寻秦记和覆雨翻云一定程度都已经脱离武侠了,所以孙海不觉得自己还会再输。
更重要的是,孙海不相信宁越真的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拍出三部精品出来。
大家一致认为,昆仑应该就是宁越的杀手锏了,他先拿出来先声夺人,然后凭借着昆仑的声势把寻秦记和覆雨翻云炒热起来。
想到这一点,孙海等人就定下了反击政策,那就是,尽量将这三部剧分化开来。
我承认昆仑是部好剧,但寻秦记和覆雨翻云明显就是在胡闹。
宁越是自我膨胀了,以为拍了两部好片子就拍什么都能成功了,而且他拍三部剧总共就花了不到半年的成绩,谁能相信这三部作品都是精品?
没错,我就是来揭穿宁越的险恶用心的,用一部精品来钓起大家的兴趣,然后用两部烂片大肆捞钱。
这样的论断看上去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主要就是突出宁越人品的卑劣,半年三部精品不可能实现,以及寻秦记和覆雨翻云太过颠覆,哗众取宠,脱离市场,愚弄观众。
第二场对垒马上就要开始了,这么短的时间里,孙海等人也不可能想到更多的反击方式了,主要就采取了这样的抹黑方式,简单,却也很有效。
第一百四十七章 势如破竹()
第二场对垒,寻秦记vs隋唐江湖情。
隋唐江湖情没什么好说的,还是老一套,跟风大唐双龙传的,但是作品质量上,不比大唐奇侠传差。
大唐奇侠传虽然输了,但是成绩却很好,所以孙海等人还是很有信心的。
别看宁越动不动就打破十年记录,但是大唐奇侠传这个十年内第三的成绩还是很牛的。
要是孙海等人自己拍,是无论如何取得不了这么好的成绩的,主要是路家派来的高端人才给力,以及借了大唐双龙传的东风。
而隋唐江湖情的质量不比大唐奇侠传差,理论上成绩也差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