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原始之再造文明-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已经有着从临高那里得来的比较全面的技术工艺资料,不需要像很多古代架空小说那样花上十年二十年来摸索。蒸汽机的研发当然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同步试制,至于试制推广到什么地步,就不是自己这种水平和经验的人能够预料的了。但可以确定的是至少五年以内,可以从事这个方面的人力资源实际上只有二百名左右相关领域的工匠最多加上两千名脑子比较突出的夏地帮工学徒。水力车床的劳动力门槛就要低的多、几十个相关领域的工匠每个人至少可以带着几十名挑选出来的帮工学徒去干。

    除了水力的建设和机械领域的试制外,教育普及也是当务之急、特别是很多资料和教材的印刷、扫盲;五年之内,不仅仅应该做到普遍性的扫盲,还应该让中年以下的人普遍性的拥有至少“高小”水平的文化基础。少数智力和学习突出的人因材施教,要力争达到初中末期高中早期的文化水平。

    这些工作在仔细计算之下就算是个不小的投入了。尤其是水力方面的投入,几乎可以吃掉大半奴隶的同时,再吃掉整个夏地原有居民们的多半劳动力。

    至于自己曾经设想的“整洁的校园”“宽敞的教室”?显然不是必要投入。能做到类似50年代影片《祖国的花朵》那种利用大户民居改良而来的“小型小学”的条件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领导经验和工作经验的匮乏还让张伟对于至少十几万劳动力在修水利方面五年可以做到什么程度也没底。

    虽然从临高带来的一些20世纪五六十年相关资料来推断似乎实现几百万亩耕地的水力灌溉没有什么问题。但自己这点儿刚刚从远古时代走来没多久的劳动力还有那些奴隶们的劳动效率真的可以相提并论之?夏地的水力条件看起来也不是很多山区那样修个水坝拦个河就玩事,技术人才比当年更要匮乏,一切都需要摸索的情况下,这种五年计划也只能是“尝试性”而很难明确太过详细的目标了。

    想到这些,张伟似乎也开始有些觉悟起来为什么中国某些年代的经济建设那么依赖意识形态动员了。同时也有些好奇:自己这样一个有超常能力的人,如果进行修水库或者一些体力性劳动,究竟能有怎样的效率呢?如果进行一些技术工匠性的工作呢?

    (本章完)

第265章 早期实验室标准的蒸汽机() 
从明末位面而来的百工当中金属冶炼方面的人才不少,不过在打铁冷锻这方面大部分选拔而来的人才都不符合要求。只有零星那么两三个倭刀仿造方面的“专家”在这些领域还比较突出。

    可即便是这些“锻造大师”这些日子看了张伟送来的科普资料还有图纸之后,也不由的有些摇头:“这真是太难了,超过一分厚度的铁、性质上同一般的铁皮就根本不同了。这让我怎么用一张这么厚的铁板制成开口这么小、体积这么大的铁锅?恐怕必须得有专门的模具来铸造才行。可要是铸造,质量上又怎么可能挡的住这么厉害的火铳弹丸测试?唉,难道是我哪里得罪了那位圣主不成。。。”

    面对着一张远远超过欧洲十八世纪蒸汽机锅炉的图纸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身影似乎从后面映了过来,张伟笑道:“这种要求既然是我提出来的,那我就跟着师傅一起试着做吧。”

    张伟手中拿着一个似乎同很多评书插画中差不多大小的锤子,只不过形状似乎有些特别,看的出还是为了打铁而设计而不是打人而设计。可是经常同铁器打交道的这位匠人却明白:这种大号西瓜一般大小的铁锤如果不是空心的、那恐怕至少得有一石或百来斤的力量。就是习武的人用来锻炼力量都显得有些出格了,哪儿有用这么大号的锻锤来干活的?不过想起有关这位圣主的一些传闻,心中也多少有些底了。

    如果是一般人,这位心气不小的师傅恐怕就要讽刺教训几句了,不过面对张伟却说不出这些话,只能说道:“圣主,这。。。这真的合适么?您这样的身份怎么能与我们一起来做这种活。”

    “唉,我提出来的想法,自己也想做做罢了。听说天启年间有位木匠皇帝,你就当我是为‘铁匠皇帝吧’”张伟笑道。

    “这。。。好吧。不知道圣主以前是否干过打铁的活?”

    “没有。不知道没有这方面经验的人,可不可以一开始就锻造这些铁器,还是需要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张伟虚心的问道。

    “这个。。。啊。初学上手的人按理来说是无法直接去加工大部分铁器的,一般都是先用加工铁胚来练手。不过圣主这图上还有送来的这些原始铁板初步加工难度似乎没有那么大。还是可以供新手来练手的。砸的时候,并不仅仅是蛮力。这么厚的铁板按理来说力量越大越好,但是力量的差别却不能太大。冷锻技艺是我从海外一位是否那里学到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掌握。我先看看圣主在冷锻这方面的天赋吧。其实热锻也没有什么,毕竟我们的冶炼技术比起那些海外之人来说还是要好不少的,这方面没有那么大的需求。。。”说着,这位打铁师傅按照张伟主动提出的要求讲述了很多冷锻打铁方面的要点,并没有期望这位没有任何打铁经历的“圣主”真的能够掌握这些要点。更别说还用着这么一块似乎根本有些不堪用的锤子。

    可是当张伟真的挥舞起这通常在评书里才会见到的铁锤认真的开始按照要求敲打起那超过一分有余厚度的铁板的时候。这位打铁匠人不由的有些惊讶起来。虽然听说过不少的传闻,可是还是没有想到竟然有人可以挥舞的动这种规格的铁锤了。

    张伟曾经感觉打铁需要技巧而不是力量越大越好的。但是也曾经想起过十四世纪的欧洲就出现过的上吨级别的水力锻锤。如果打铁真的是不能用太的力量,何苦要发明出吨级别的水力锻锤呢?

    在张伟的感觉中,这一分有余的铁板似乎根本不像是铁板,而是柔软脆弱了几个级别的金银器。再加上自己手中的铁锤所拥有的受力面积不同。仅仅不过大概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也就是千余次左右的敲打,整个铁板的质地就似乎变得不同起来。

    看着那位匠人师傅的神色,张伟只是询问道:要做到更好,还有再改善的地步吗?

    “这。。。这当然。没有百炼的铁比较脆,即便是看起来合格的铁也是如此。再这样反复锻打两遍,应该就差不多了,如果再多,那就有些过犹不及了,因为强度最好的钢其实既不是去杂质太过头的软钢,也不是火候不到的冷锻加工着。如果是为了对抗利器的攻击,做为铠甲的原则,那么加工之后还要经历一次淬火来硬化表面。不过我听说这件器具的用途不是放箭,而是防弹来测试或者承受长期的膨胀压力,那么就不需要再有这道工序了。板材加工后,剩下的事情就是弯板成型,这个还是需要特定的模具的,只不过就不是铸造了。。。”

    让这位师傅想不到的是,不仅仅原本计算中至少要自己的一名高徒配合自己花费至少大半年的时间轮班工作才能加工出的复合要求的“精钢炉”在这位一上手,准确度和技艺力就非比寻常,力量又百倍于常人的圣主配合之下,仅仅忙碌了大半日左右的时间,锅炉一般模样的炉具就已经初步加工成型。一些看起来似乎难比登天形状的物体还有十分苛刻的检查要求和工艺要求,在张伟的手中似乎也很轻松的完成了。

    张伟也没有想到竟然可以在五个时辰之内就按照图纸上的要求加工出一台蒸汽机的主要锅炉部件。不过可以确定的是:那些19世纪初水准通常工作压力不超过三到七个大气压的蒸汽机锅炉,肯定同自己亲自打造的这件性能上有很大不同的。张伟也曾经听说过19世纪初曾经在实验室里有过五六十个大气压承受力的锅炉,可以做到类似19世纪末的程度。这种“实验室装备”现在看起来,自己今后的几年时间里抽出至少四分之一的工作时间用于干这个,就可以让夏地位面的最初几百台蒸汽机的动力水准上升一个大台阶了。

    (本章完)

第266章 平地水库() 
在张伟于那些顶尖工匠们的“指导”下进行了大概一天左右的劳动之后才发现一个现实:自己在夏城所要进行的很多项目,那些所谓顶尖的工匠们最多仅仅是个部分工艺领域的“顾问”而已,并不能对自己的工作有什么太过重要的,如同师傅般的指导意义。

    甚至:在按照图纸和资料进行符合精度要求的加工方面,这些人明显还不如有纳米境天赋加成的自己。更别说在百倍于常人的力量规格下的劳动和工具的运用方法同寻常人的加工技巧根本就是两个概念了。

    不过让张伟稍稍有些欣慰的工程建筑乃至水利方面的人才倒还算是有一定算学基础,在学习新文化方面有点儿领悟力的。船闸的建设能力根本没有的情况下,仅仅是如同围个池塘一般的水利设施,还是帮助张伟做了很多有益的监工指导和规划工作。

    此时的张伟首先感觉到的是靠谱技术人员的匮乏,也感觉到了夏地追赶时代脚步先从水利开始的重要性。至少这方面来说主要需要知识与文化的工作在于勘察地形与大致的设计。施工当中只要要求不是很高那就没有什么问题。

    在经过几天的勘察与尝试性的劳动之后,张伟就修改了原有的计划:按照大致的估算,即便考虑到一些灌溉需求、考虑到枯水期,大河上游的水流量也明显超过自己的估计。年平均少说在每秒四百到六百立方米的规模。而且仅仅五米左右的落差是考虑到并非山区的夏地在夏城核心地区下游的一个相对比较“陡”的区域内,方圆三四公里之内的落差也仅仅只有五米左右、扩大到方圆五六公里,落差区域也仅仅只有八米。哪怕同毛时代普遍修建的那些规格很低的乡镇水库相比,建设条件也可以说太差。

    唯一的长处,可能就在于此时夏地的农业基础乃至剩余劳动力比温饱还没有根本解决的毛时代要强不少。能够动员出来维持劳动的人力,要明显超越那年代一个县的人数罢了。

    可即便如此,要在方圆折算十五公里、累计长度差不多七十公里左右的范围内修筑起最大高度十米,折算平均高度七米、平均截面积五十平方米的土堤,差不多也要三百五万土方量的建设规模。而且河口处的最大高度十米,考虑到安全方面的冗余,水位就不可能达到十米那么多。

    不过最终张伟最终还是想到了一些办法:除了“围高”,很显然还有一种办法是“拓低”利用冬季枯水季节外加春季蓄水期的时候通过蓄水带来的至少两三个月的时间,可以拥有折算四五个月的下游整顿空间,甚至在挖掘下游河道的时候可以不把主要经历用在运输等方面。这样则至少可以折算出五百万土方量的建设需求,这样就可以向下游在延伸二三十公里的水沟水道、将整个落差从不到十米到至少保证河口处十八米左右的平均水位落差、平均十五米左右的工作落差。考虑到对年均水流量的估算潜力,那就至少相当于六万千瓦。

    未来至少几年时间,自己折算一年的辅助劳动再配合城内的那些勉强可以从事高端金属加工的工匠们,估计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