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美美撅了噘嘴:“老张,你怕个啥啊?明明郭阳的竞聘演讲滴水不漏,为什么才给这么几张票?这不是故意欺负人吗?!”
眼镜张苦笑着轻轻道:“小林,你是不是傻?领导上给不给票并不在于演讲的好孬,这是一种高层的评价,难道你不懂?!”
林美美嘟着嘴还要再说几句什么,郭阳拍了拍她的肩膀,轻轻笑了笑:“得了,别说了,我本来就是差额人选,你难道忘了?!”
李曙光面色兴奋起来。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认识有误,那些赵国庆偏袒郭阳想要把郭阳推到首席记者席位上的说法——绝对是无稽之谈,领导层的投票数如此低,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主席台上,赵国庆的神色却微微有些复杂和古怪。
其实赵国庆是投了郭阳一票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其他高层领导错会了赵国庆的态度,很多人投了弃权票,这才导致郭阳的评审得票数没有过半。
编办主任田慧泽带着编办的几个工作人员现场统计票数,不多时,田慧泽就将结果报到了主席台上。
赵国庆扫了一眼,见郭阳还是成功挤入了第二轮的五人名单,不过,得票数最低。
赵国庆暗暗松了一口气。
他干咳两声清了清嗓子,扭头向张玉强笑了笑:“老张,结果也在我们的预料之中,看来,大家的意见基本上还是一致的。”
张玉强也笑:“这样最好,打破论资排辈的禁锢,创造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用人机制,这次的竞聘我们做了很好的尝试!”
其他评审面色不变,却都端起茶杯来喝了一口水。
第二轮竞聘马上开始。但竞聘演讲却换了另外一种形式,五名候选人挨个上台发表感言,时限为一分钟,随后统一进行投票。
采取百分制,评审投票占总分的60%,大众评审投票占总分的40%,分别经过测算后汇总,就是最后得分结果。
这一轮要淘汰两人,竞争呈现白热化。
因为上一轮得票数最低,郭阳第一个上台发表个人感言。他没有说什么煽情的话,只表达了两层意思,无非是感谢领导给予参与的机会,也感谢各位前辈和老师给予的认可和长期以来在工作上对他的指教、支持,云云。
与其他人相比,他的感言最简洁。不像李曙光在台上激动得差点都要落泪,信誓旦旦表示一旦当选首席记者,会努力工作回报报社的培养。
五人感言很快结束,投完票,结果也很快出来了。就连田慧泽都很意外,郭阳意外地继续胜出,得分仅次于周政,这一轮,9名评审都投了赞成票。而李曙光则紧随郭阳之后,同样也进入了最后的选拔淘汰环节。
郭阳也是微微一怔,他本来都做好放弃的思想准备了,结果却……他深邃的目光向主席台上投射过去,嘴角浮起一抹讶然的弧度。
周政、郭阳和李曙光。
三人淘汰一人,就是第一批首席记者。
周政早有把握,面色平静。郭阳是无所谓的态度,也安之若素。只有李曙光非常的紧张,心里惴惴不安起来。
他知道竞争其实就存在于他和郭阳之间,周政早已稳操胜券。
他本来以为高层的态度定了,郭阳第二轮就会被淘汰出局。结果却让他目瞪口呆,郭阳竟然再次涉险过关。这就给最终的竞争带来了不可确定性。
李曙光目光阴沉,从郭阳的身上掠过,旋即又投射在赵国庆等高层身上,闪烁不定。
林美美笑嘻嘻地凑近眼镜张:“老张,你说郭阳有没有戏?”
眼镜张深吸了一口气:“有机会,但我个人感觉,李曙光胜出的几率更大。”
林美美撇着嘴:“为啥?”
眼镜张笑而不语。
编办主任田慧泽急匆匆走会议中心门外走进来,伏在赵国庆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赵国庆皱了皱眉,旋即拉着张玉强一起出门。
不多时,赵国庆和张玉强竟然陪着宣传部副部长兼文明办主任李国强、新闻科科长徐晓燕走了进来。在场众人都吃了一惊,包括主席台上的几个高层,都面露古怪之色起身迎接。
宣传部的领导突然出现在北方晨报首席记者公开竞聘的现场,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意味深长。李曙光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光,他当即狂喜交加,心中的担心和阴霾一扫而空。
赵国庆自然要将李国强和徐晓燕往主席台上让,但李国强却摆摆手,面带微笑道:“老赵,你们继续,我和徐科长今天过来,不参与也不干扰你们的竞聘——我们主要是为了考察学习,魏部长有过指示,要部里总结你们晨报推进首席记者竞聘的典型经验,下一步要在全市宣传系统推开。”
李国庆和徐晓燕随意地坐在了台下。
赵国庆眼眸中闪过一丝恼火。李国强选择在这个时候不请自来,到底意味着什么,傻子都能看得出来,这是在肆无忌惮的逼宫啊!!
赵国庆本来以为自己已经跟李国强达成了默契和共识,谁料事与愿违。赵国庆心里冷笑一声,面不改色地回到自己评审的位置上,朗声道:“首先欢迎李部长和徐科长莅临我们的竞聘现场指导,好了,我们继续!”
李曙光望着坐在前排不远处的叔叔李国强,眉开眼笑,差点没笑出声来。
他觉得这一次再无悬念了。
自己叔叔毕竟是宣传部的分管副部长,他就坐在台下,台上赵国庆这些评审无论是情愿还是不情愿,都不能不给李国强几分面子。
眼镜张轻叹一声,回头扫了郭阳一眼,再无多言。
……
最后一轮的竞聘角逐就在李国强和徐晓燕的眼皮底下进行。
这一轮三选二的竞聘把关权,完全在9名评审。而考察的方式也由竞演改为问答。
三人分别上台接受9名评审的提问,然后9名评审会根据问答情况并结合自己的意见,选择亮灯还是不亮灯。亮灯就表示通过,不亮灯则表示否决。
首先上台的是踌躇满志的李曙光。
第一百二十九章 竞聘(3)()
李曙光在临上台之前,走过李国强的身边,向叔叔投过兴奋火热的一瞥。李国强却皱了皱眉,竟然把头扭到了一侧,脸上的笑容瞬间敛去。
主席台上的赵国庆一直在仔细观察李国强,见他如此,心头突然一动:莫非李国强此来当真是市委常委、魏部长临时指派安排的?真的是为了来取经,为下一步在全系统推广首席记者制度做准备?
赵国庆决定试探一下。
李曙光刚上了台,赵国庆就诡异地摆摆手朗声道:“在最后一轮考察开始之前,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李部长做重要指示!”
李国强皱了皱眉,迟疑了一下,知道赵国庆故意将自己的军,却也不得不起身来面向众人,从编办主任田慧泽手里接过了无线麦克,大声道:“指示谈不上,谈一点个人感受吧。晨报的首席记者竞聘,可以说是一波三折,今天的公开竞聘方式和模式,是经过了晨报党委的集体研究决策,也报给了部里审核通过。部里是认可这种形式的,今天早上,我和魏部长还有过一番讨论,魏部长也赞同通过这种形式,在我们的新闻单位内部建立起能者上庸者下、不论资排辈的良性用人机制……”
李国强的话显然全部都是官话。但听在赵国庆耳朵里却有了不同的味道,他在李国强结束讲话之后带头鼓掌,众人也都热烈地鼓掌,掌声经久不息。
李国强摆了摆手,转回身来,向赵国庆投过淡然的一瞥。两人目光交汇,并没有摩擦碰撞出什么火花来,却也各自心领神会了。
李国强心情复杂地坐回原位。
很多人以为他此番来是为了逼宫、是为了给侄子李曙光竞聘成功增加砝码,但实际上不然——他真的是不愿意出现在如今的场合上。而且,在他看来,他来现场非但不能给李曙光增加筹码,反而直接要断绝了李曙光的机会。
即便李曙光按照常规能竞聘上,有他这个副部长在现场,为了规避嫌疑,他也必须要想办法拿下李曙光。否则,他就会公开背上以权谋私的污名。
台上的李曙光神色兴奋,有恃无恐。
却不知自己已经被打入了万丈深渊,至少这一次失去了翻身的机会。
李国强谈不上大公无私,但他是一个非常看重个人政治前途的官员,他下一步极有可能放到区县干一届区县长,岂能为了自己这个不成器的侄子争一个什么首席记者,就给自己的官声增添污点呢?
张玉强干咳两声,清了清嗓子,然后道:“李曙光,请简单陈述一下你对本次首席记者竞聘的认识和感受。”
李曙光面露红光:“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作为报社第一批首席记者候选人,我感到很荣幸,也很激动。首先感谢领导给我这个机会,也感谢同事们对我工作的认可……”
李曙光冠冕堂皇地说了半天,张玉强一直保持着沉默,良久才又道:“你在报社工作几年了?请问你的日常工作是否做到了尽职尽责?你认为自己达到了首席记者的资格和条件了吗?”
张玉强一连串问了几个问题。
在张玉强提问的过程中,赵国庆默然不语,其他高层的态度也颇可玩味。
“我在报社工作六个年头,我热爱新闻记者这份职业,我愿意把我的毕生精力都贡献给共和国的新闻事业,我认为我达到了首席记者的标准。”李曙光的回答铿锵有力,不过显然是抄书抄来的,而且“毕生精力贡献给共和国的新闻事业”的高大上总让人感觉别扭至极。
台下就有人在暗暗撇嘴。
张玉强笑了:“你回答得很好,大家鼓掌!”
李曙光一脸振奋之色洋洋得意地首先向主席台上鞠躬,然后又转身面相台下观众致谢,但换来的却是稀稀拉拉零零散散的掌声。
李曙光脸上的笑容一僵,却还是咬着牙站直了身子,准备站在原地等候领导层的评审投票。
台下突然传出轻微的嘘声。
编办主任田慧泽急匆匆跑过去,站在一旁向他挥了挥手。李曙光皱皱眉,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田慧泽只得跑近,压低声音道:“小李,先下来,还有两名同志要上台陈述!”
李曙光这才醒悟过来,当即涨红着脸急急匆匆走下台来。
台下的李国强以手扶额,暗暗摇头,对这个不成器侄子的无奈性厌恶又多了一分。
接下来,周政的接受提问环节乏善可陈,没有亮点也没有漏洞,反正大家都清楚他必将当选,也就没太多人关注他。反倒是最后郭阳的上台,让所有人都瞪起眼来,数十双复杂的眸光都投射在他的身上。
本来郭阳是李曙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本来这一次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本来从上一轮的情况看,郭阳胜出的几率正在攀升。
但一切都只能成为“本来”了。
李副部长端然在座,主席台上这些高管谁能不给面子?
当然,也有一些人心里在进行某种揣度:关乎郭阳背后也有后台——据说还是市委常委级别的大领导这种传闻在报社也悄然传播,虽然不知是真是假,但赵国庆对郭阳的赞赏和认可却不是假的。
就看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