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南明当皇帝-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破格的恩赏和信重。

    明白其中厉害关系的尚可喜觉得,如果真要讲主次,那也应以屯泰为主,耿仲明为次。这个主次不以爵位,不以麾下兵马数量决定,而是种族决定。

    所以一向谨慎多谋,顾全大局的尚可喜顺势提点了下耿仲明,耿仲明能做到偏师主帅,自然也不是个二愣子,对于屯泰这个满洲大将,也是小心翼翼地应付,决不愿在这个容易导致矛盾,造成纠纷的敏感问题上去惹怒屯泰,由于耿仲明和尚可喜的知趣,谁是主帅的这个问题小心地被避免了,屯泰对他们诚恳谦虚的态度,也是十分满意。

    不过耿仲明和尚可喜心里十分清楚,主次可以不分,奇正却一定要弄明白。

    古代作战,重视正兵、奇兵的关系,一般是以正兵为主,奇兵为辅,有时出奇制胜,奇兵地位的重要性又超过了正兵。

    以这场救援战而论,西路军的三万五千余步骑很明显是正兵,屯泰的五千兵马是奇兵,双方有着决然不同的任务。

    正兵承担正面主攻,吸引明军主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重大的代价,伤亡肯定很大,当然这也是绿营炮灰存在的主要意义。满洲兵是很精贵的,他们作为奇兵,无需和明军死磕,只需要在关键时刻,奋力一击,作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的存在,破掉明军阵势,趁势攻破益阳外围明军修筑的夹城的任何一段,与城内卓罗、马蛟鳞取得联络,再内外夹攻明军,一举战而胜之。(未完待续。)

第159 益阳之战(二)() 
出发之前,屯泰已和他们打过招呼,说本军虽是骑兵,但会故意减缓救援速度,目的是乘明军注意力集中在耿仲明的西路军之时,他的一军会出其不意,突击明军阵地,一举摧毁明军主力。

    这个战略设想不错,耿仲明和孔有德等人都不反对,按照这个战略设想,耿仲明一军承担主攻,逐步取得进展,屯泰作为奇兵,用突击奇袭的作战形式,出敌不意,然后选择有利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决战。

    七月初三日,朱由榔的亲征大军到达益阳的第四日,以耿仲明和尚可喜为首的西路军达到了阮江口。

    “砰!砰!砰!……”

    硝烟弥漫在洞庭湖河口南岸,百十条大小江船半吊着船帆,一字排开,如同一条条蜈蚣,载着清军,向岸上冲去。

    滩头,三列东江兵鸟铳手已经规矩地拉开阵势,在几十门佛朗机火炮的协助下,组成了一条单薄却又坚实无比的铁壁。

    不远处,是四散而逃的明兵,偶尔几个回头望望,却在那一道道黑漆漆的枪口、炮口下送掉了小命。

    六万清军马步军加力夫源源不断地登岸,如一股股涓涓细流,汇集起来,迅速结成一个又一个庞大的方阵洪流。

    耿仲明和尚可喜比肩立在船头,欣赏着他们的杰作。

    阮江口岸只有一小块开阔地,受到地形和船只的限制,清军一次性只能登陆三千人,守备在阮江口的明军有数百人,清军主力战船上几通炮火犁过后,便作鸟兽散。

    等大军全部登陆后,耿仲明派出了大量游骑侦查四周情况,回报来的信息是:周围并无守军,只有阮江口的百十个零零散散的溃卒。

    秉持谨慎之道的耿仲明还怕这是明军设下的陷阱,急令麾下游骑扩大范围继续侦查,游骑们出去巡视了大半天,最终回禀三十里内并未发现敌踪,也没有任何可埋伏兵的地方,耿仲明这才放胆南下,他们进占阮江口后,第一天,大军就向南边推进了五十里。

    一阵急行军后,军需辎重跟不上来,导致吃食供应紧张,他们搜遍了四周村落,各种粗细粮食统统加上来还不满三百石,好在大军停驻后,辎重逐渐跟上来了,不用担心粮食不够的问题了大军原地休整了一夜后,继续南下。

    这时开始,就遭到部分明军的抵抗,不过没几个回合就被打得落花流水,溃败而去,优势牢牢掌握在清军手中,一天中连续作战五次,每次都打了胜仗,把前来阻拦的明军打得落花流水而去。清军主力趁势进入益阳界内。

    顺利的进军,即使遭遇抵抗,仍能毫不费力地把它击败,五战五捷,让清军上下不由得对明军产生了一些轻视之心,随着目的地的逐渐逼近,让原本有些谨慎,不敢冒进的耿仲明,也放心大胆的带着主力迅速向南推进了。

    大军进入益阳界不久,明军修筑的夹城已隐隐在望,消息传来,清军上下都感到那种已靠近目标,准备在夹城下进行一次决战就可以取得胜利的兴奋。

    耿仲明随即召集尚可喜,总兵线国安、张文焕、李养性、孔龙等人进行军议,军议完后当即作了一番进攻夹城的调度布置,线国安所部四千东江兵是进攻的主力,另派绿营总兵张文焕带五千绿营续上接应。

    耿仲明作为中军主帅,紧紧跟着前军出发,智顺王,行军总参尚可喜随侍在他左右,以备咨询并帮助他指挥作战。总兵李养性和孔龙所部一万两千绿营兵作为后军,护住粮道和催促因为天气炎热掉队的一些东江兵和绿营兵。

    这里分拨刚定,忽有探马报来,在夹城的东边二十里外出现大队明军。这时耿仲明正全神贯注着前方的夹城,他在和明军争夺时间,希望抢先攻下夹城的一段,击溃里面的明军,到了那时,己方就不再处于被动地位,胜券可操。

    得知东边有明军出现,耿仲明的第一想法是那些明军可能是前几天被杀退的败兵又在附近纠合一些人马前来挑战,那拢共两三千人的明军这时已不在他心上,他随手下令:“此必伪朝的残军败卒,着令后军去收捉即可。”

    不多时探子再次来报,明军马步卒数万大军将至,李总戎的八千绿营不旋踵即被击溃,所部损失惨重,已在后撤,耿仲明得报大惊,暗恨自己轻敌大意了,好在损失的大多是炮灰,还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他一面急令李部回撤,一面率领尚可喜,亲自整军布阵,以待来敌,同时续令探报,不久,几起探子都来回报,来的明军约有四万人马,是伪朝皇帝永历亲统的大军。

    两个多时辰后,远处扬起一阵烟尘,由远及近,在清军中军阵地大约五里处停了下来,尘埃落定,数万明军排开了阵势,一杆绣着“明”字的丈八大旗迎风招展。

    “伪朝皇帝倒还有几分胆色,竟敢亲临一线!”耿仲明暗暗估摸着对方的实力,说道。

    “战阵之道岂是儿戏?外行统领内行,不过是自寻死路罢了,正愁抓不到他呢,来得正好!”尚可喜面露喜色的道,浑不记得己方刚才还大败了一阵。

    耿仲明擎起千里眼,谨慎地观察着对面的明军阵势,明军前军列着六列纵深的横队,将队列完全展开,几十门红夷、千斤佛朗机,早已调整好了方向,枪口炮口严阵以待,只等着自己去攻。

    耿仲明也是用火器的行家,可不会像旁人,凭了一股子猛进正面冲锋,不过必要的试探还是要有的。

    审视一下自己的军队后,他断然下令,对左右传令官吩咐道:“去,派一队骑兵掠阵,不要走得太近,看看那些南蛮子是什么路数!”

    “喳!”

    一声号角响起,数十骑从阵旁驰出,划一道圆润的弧形,由西向东,逐渐逼近明军军阵。

    几十名清军骑手在明军阵前呼啸而过,明军却纹丝不动,不开炮也不放枪,尚可喜见状靠在耿仲明的身边:“大帅!”

    耿仲明也是眉头微皱,不知道明军这是唱的哪一出!

    他回身再次估摸了一下双方的力量,手势微微向前压了压,一旁的传令官立刻摆动了几下旗帜,队伍便缓缓向前挪动了一里地。(未完待续。)

第160 益阳之战(三)() 
ps:推荐一部朋友的寒门生活流新书【寒门首辅】,文章虽然没看,但是作者的人品绝对有保证,不会太监,对生活流历史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耿仲明部一动,旋即,明军也缓缓移动起来,一般的缓慢而有序,徐徐向西移动了半里地后,停了下来。

    三顺王的部队,是清军中最为另类的,满、蒙八旗以其射见长,佟家的汉军旗虽然也操持火器,但主要依靠火炮,而且由于缺乏训练,战斗力一般。

    三顺王的部队却不同,他们的部队除去少部分骑兵以外,完全是依靠火器见长,登莱巡抚孙元化雇用的洋教习将孔、耿的部队训练成中国当时最为精锐的火器部队,火炮火枪样样精熟,而且掌握了统规测距的相对高端的技术,如今拉开场面,也是有板有眼,一只只黑洞洞的枪口泛着寒光,在长矛手的掩护下,与明军相向而立。

    “呵呵!”朱由榔将千里眼收起来,笑道:“鞑子这是想和咱们拼火器啊!好,朕就成全他们!传令,京营拱圣营向前压进三百步!”

    拱圣营三千军士都是从各营中选拔出的精锐火器手,也都被葡萄牙洋教习训练过,全营上下配备了肇庆兵工厂里最新生产出的质量有保障的斑鸠脚铳和鸟铳。算是京营的火器王牌部队。

    令旗一动,鼓声响起,拱圣营将士踏着鼓点,整齐划一的向西移动了三百步左右,同时两个同样装备了肇庆兵工厂最新生产出的各式质量合格的火炮的炮队,也轮着顺序,将炮位向西移动了一些距离。同时两个骑兵千人队也飞速跟上,护卫火枪阵两翼。

    见明军动了,耿仲明也派传令兵摇一摇令旗,把队伍向前压进了五百步,两军之间的空隙,已经不过一里半地了。

    朱由榔处在定霸都锐卒的团团护卫之中,四周都有京营的重兵守护,人生安全还是有保障的,作为堂堂一国之君,本无需亲上战场,之所以还亲自督军,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了。

    焦琏作为援军统帅,资历有余,能力不足;李定国作为降军主将,能力有余,资历不足,短时间内难以得心应手的调动京营嫡系,而且皇帝也不放心将全部兵权交到他手上,其他诸如李过、高一功、吴继嗣、袁宗弟、郝摇旗等诸将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是能力不够,就是资历不足,没有谁能让众人心服口服的听从命令。

    没奈何,为了有效调动各军,把力量裹成一个拳头集中使用,不使各自为战,作为皇帝的朱由榔只能亲自上阵督军了,不过他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所以不会乱下军令,每一个军令都是听从了身旁的李定国和焦琏等人的意见,综合判断之后下的,争取最大限度的规避指挥失误而导致战事失利。

    加上四万余援军,围困益阳的明军主力有六万左右,其中郝摇旗部一万二千余人外加之前高一功部的五千人马接替了李定国的一万忠武镇精锐,负责围城,困住城内人马,李定国部被皇帝调到了身边用来对付清廷援军。

    这样皇帝身边就聚集了焦琏、吴继嗣、李定国、袁宗弟四大精锐主力,共计四万五千余战、辅兵。

    朱由榔这面调动,耿仲明的后续部队也陆续到了,大约二千骑兵四千步兵,都是东江精锐,以及几十头牛拽来的八位红夷大炮。

    虽然有三轮的炮车,怎奈火炮太重,行动不便,看着军士已经驾好了火炮,将几十头老牛牵走,耿仲明立刻拨马传令,片刻后,护卫两翼的骑兵和步卒都到位了。

    朱由榔见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