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苍敢夤窗锬忝Γ皇羌曳男幸得挥斜砻婵吹哪敲醇虻ィ悄隳苈蛳乱桓鱿钟型暾墓こВ蝗恢皇强课乙桓鋈说幕埃苣炎銎鹄础!�
“买下一个完成的工厂?”王强蹙蹙眉,知道堂姑姑说的有道理,想要组建一个工厂,最重要的是核心人才,堂姑姑算是核心管理人才,可是研发、熟练工等等问题怎么解决?
“对,你也不想自己亏钱进去吧?”堂姑姑很认真说道,她在四件套行业做了很久,很多事情比王强这个稍稍涉及的人看得透彻得多,“所以我劝你还是再考虑考虑,要是真的坚决要开家纺厂,我可以辞职过来给你掌舵,事先说好,我合同还有两年多,如果过来,违约金你得给我出。”
违约金的事情王强自然会解决,他回应道:“好,我再考虑考虑,要是真决定做,回头再打电话你。”
做肯定要做。
只是要完善一下构思,比方说堂姑姑刚才说的各方面,都得考虑起来。
王强稍稍分析了一下,觉得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按照堂姑姑说的那样,直接购买一个完整的家纺厂下来,只是叠石桥的家纺厂、作坊生意都不错,应该没人会卖吧?
……
回家。
心事重重的王强骑着摩托车到家,还没走进屋,里面便传来母亲的声音,“君君,你找机会问问你哥,愿不愿意让你当我干女儿?”
王强一阵诧异,母亲怎么在家?他把摩托车停在门口,朝里喊道:“妈,你怎么回来了?”
“没活,我坐后面齐婶的自行车回来了。”母亲回了一句,“你刚才去哪了,怎么没见你人?”
王强抱着摩托车头盔走进去,瞥见母亲坐在小板凳上拿着针线篮子缝鞋底,陆君君则是坐在四仙桌旁写作业,没看见父亲,自行车也不在,估计出去了,他走到桌边把头盔放下,明显看到陆君君抬头瞅了自己一眼,他咧嘴一笑,陆君君赶忙又低下头写作业,“去堂奶奶家转了圈,你们那单位效益不太好呀。”
“可不是么。”母亲无奈道:“又不是在叠石桥,咱们老板又做家纺,经常没生意,没生意怎么办?只能停工咯。”
王强呵呵笑了笑,“他怎么不搬到叠石桥去?那边客流量大一点,如果搬过去,别说拉生意,生意都会主动找上门。”
“也要搬得过去呀。”母亲摇摇头,“叠石桥很多都是家族企业,其他人想进去得掏不少钱出来,我们老板经常拖欠工资,他哪有能耐搬厂?指不准哪天把厂卖了都可能。”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王强心中一动,母亲所在的家纺厂效绩不太好?很有可能会倒闭?诶,他怎么好像记得记忆中母亲上班的厂真被卖出去过?
虽然记忆很模糊,但是他隐约记得是96年还是什么时候,而且是不是纺织厂王强不太记得了,因为那时候他天天在学校,一个月才回来一趟。
况且,暂时母亲上班的厂,只是效益不好,人家老板也没说要卖厂。
王强决定多问问,“妈,你们厂多大,多少员工呀?”
母亲捏着针低头道:“还行,两三个厂房,三四十号人。”
哦。
比作坊稍微大点,算是小厂。
心里有点数的王强又问道:“那你们厂每个月能卖多少四件套出去?”
“这我怎么我知道。”母亲缝鞋底,“而且要看情况,比方说上个月吧,有个礼拜还要咱们加班,可这个月吧,我们都休息了四五天了。”
听了这么多信息,王强大致猜到了一点,母亲所在的厂,应该有一批固定客户,只是数目并不多,另外,新增的零散生意不多,偶尔会有点,所以母亲要加班。
但总的来说,效益确实不好。
恐怕即便有盈利,也很少。
王强琢磨着,自己要不要想办法和母亲厂里的老板谈谈,直接把整个厂买下来?虽然那位老板没说要卖厂,可是,如果自己能够给出让人动心的价格,相信对方还真有可能会卖吧?要是换成叠石桥效益不错的厂,王强估计说破天人家都未必肯卖,因为平时生意都很好,叠石桥又在飞速发展之中,但母亲上班的厂不一样,生意很一般,距离家纺核心地带又远,没法大量拉拢到客户,是有可能买下来的。
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即便失败了自己也没什么损失不是?
王强闪烁着双眼,决定去试探一番。
第228章 一捆捆蓝花花的百元大钞()
家里,客厅。
王强在听到母亲说她单位的事情后,立即设想出买下厂的念头。之所以想要买下母亲上班的那个厂,首先,根据母亲所说,两三个厂房,场地估计不会太小,设备应该比较完整,只是数目比较少。有三四十个人,基本上都是熟练工。这些都是他最紧缺的东西。
“妈,你们老板在厂里吗?”
“在呀,他一天到晚在厂里。”
“我是说今天你们放假。”
“知道,他在组织出货,我们放假,出货那边又不休息。”
在的话就好办多了,直接过去谈谈。
能不能谈的下来再说,王强总觉得有些事情要试试,哪怕是这家厂的老板没有表露出售的意思,事在人为,或者说事在钱为,只要钱到位了,相信对方应该会愿意把厂卖了吧?
母亲诶了一声,“你问这个干什么?”
王强笑了笑,把想法说了出来,“妈,你说我把你们厂买下来怎么样?”
听到这句话母亲愣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继续拿着针线缝鞋底,嘴里说道:“我们老板没想过卖厂,你拿什么买下来?再说了,买下来谁管呀,让我?我可不行,叫我帮着缝纫还行,管人算了吧,就算你买下来,乡里乡亲,他们偷懒你说一句不好,背地里指不准怎么被戳脊梁骨,强子,我知道你孝顺,想买下来让我轻松一点,但真没必要。”
有一半的原因确实想让母亲轻松点。
而另一半原因是王强好看家纺行业的崛起,或者说,海通家纺行业的崛起。
“有人管,小琴姑姑,她答应愿意帮我忙。”
“啊?”
“妈,带我去你厂里看看,成吧?”
母亲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下来。王强没有立刻出去推摩托车,而是跑到卧室三门橱,把锁打开,从里面翻出行李箱,再把行李箱的锁打开,一大堆的钱出现在眼前,卖街机的一百多万都在,并且箱子还有空余,像这种24寸的行李箱,最多能赚三百万左右的百元大钞。他直接数了五十万装进公文包里,这才和陆君君打了个招呼,带着母亲出门。
……
离得不算远。
插北边的小路大概五分钟便到了。
之前王强送母亲来上过班,倒也熟门熟路,只是没有进去过,并不清楚究竟有多大。
大门口并没有门卫,王强瞥了一眼,觉得有必要买下厂以后增设门卫或者安保。
车子开到门卫室后面的车棚停下,王强仔细瞧了瞧里面。
母亲下车后指着第一个车间道:“这里是前处理车间,我们翻缝也在里面。”
“门开着,能进去看看不?”王强没有第一时间去找老板,而是想考察下环境。
“没事,随便看,我们厂里不管那些。”母亲带路道。
确实,当前年代很多厂都没什么规章制度,甚至上下班时间都很自由,和管事的说一下就行了。
刚走到里面,王强便看见洋针车和一排排奇形怪状的机器和大木箱放着,洋针车不用说,肯定是用来翻缝的,至于奇形怪状的机器什么作用王强不知道,还没来得及好奇询问,前面一个男的走过来,大声道:“程琳,你不是回家了吗?怎么又来了?”
“老崔。”母亲笑着打了个招呼,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着王强道:“这是我儿子王强,强子,他是前处理车间的车间主任老崔。”
老崔大概五十多岁,他主动道:“小王你好。”
“崔叔您好。”王强很礼貌,然后随口问道:“这些机器都是干啥的啊?”
老崔压根没多想,只是以为王强好奇,随口道:“有退浆,有插炼、漂白和增白。”
“哦,谢谢。”王强大致明白这个车间的作用了。
又瞟了几眼,这才和老崔告别,来到第二个车间。
根据母亲所说,第二个车间属于染色和印花车间,两个部门在一起。染色包括卷染、浸染和轧染三种,这边厂比较小,只有卷染和浸染。印花其实就是局部染色,只是在织物上形成花纹或图案而已。
尤其东边还有个小的实验室,根据母亲所说,好像是配色还是什么,王强没太记得住。
再然后是第三个车间,里面包括烘焙、水洗、后整理乃至打卷和包装等等程序。
看完三个车间,王强好奇道:“妈,那四件套呢?你们不做四件套吗?”
“做呀。”母亲回答道。
王强眨眨眼,“可你们没有做四件套的地方。”
“哦,你说这个。”母亲笑盈盈解释道:“我们老板为了省钱没有弄,面料什么做好以后,全都拿到各家各户给别人做,每做一堆枕头套多少钱,每做一套被套、被单多少钱。”
王强汗了一下,这老板想法挺先进的,话说叠石桥暂时都没用这种省却厂房的模式,没想到母亲厂里的老板已经摸索出来,这种模式有个好处,不占厂房,不用自己出设备,并且代价也比较小。
只不过同样有坏处,坏处就是那群家庭妇女不是厂里的正式工,随时都可能撒手不敢,还有一个,若是厂里需要大量订单的时候,正式工你可以让她加班加点,外包工?得了吧,看她们心情和家里忙碌不忙碌。
最关键一点,在家作业和在厂作业的质量不一样,在家作业的质量相对而言会差一点,没人监督,有时候某些地方糊弄糊弄就过去了。
看完三个车间,王强总结了一下,厂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值得入手。
只是该花多少钱买下来呢?
他心里并没有什么数,于是打电话询问了一下王晓琴,王晓琴听完后报了一个数,三十五万。
王强心里掂量了一下,三十五万可能拿不下来,估计要加点价。
有了数以后,他才对母亲道:“妈,带我去见你老板吧。”
母亲嗳了一声,指着前面道:“就前面仓库那边,他估摸在组织发货。”
王强嗯了一声,向前走去。
一分钟后,看到了这个厂的老板,是个近四十岁的中年男子,叫项明喻。
项明喻正亲自和一搬运工搬着大木箱努力往重卡里塞。
王强没有打扰,而是等到项明喻搬完这个箱子才走上前去,问好道:“项老板您好,我叫王强。”
程琳走上来介绍道:“我儿子。”
“哟程琳,你儿子这么大了?”项明喻笑了笑,擦擦额头的汗水道:“有什么事吗?”
王强看看四周的搬运工人,小声道:“能不能借一步说话?”
“有什么话在这边说吧,我还忙着呢。”项明喻摆摆手拒绝道。
王强蹙了蹙眉,只好压低声音道:“我想买你的厂。”
话音刚落,项明喻猛然侧头过来,满脸的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