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几点有空?”
“七点以后。”
“那我订好位置七点恭候您大驾光临。”
半句没说报酬的事情,大家都明白人,知道吃饭的时候会有表示。
说完吃饭的事情后,杨主编道:“我找个记者陪你去看看情况拍两张照片。”
王强赶紧道:“谢谢杨主编。”
“别忙着谢,晚上记得请人家一起吃饭。”杨主编把吃饭两个字咬的特别重。
意思无非说该给的都要给,王强懂,一口答应下来。
这种事情对于杨主编来说小事一桩,至于安排什么版面得看王强晚上表现,比不报道什么新闻简单多了,况且,他们正常报道新闻谁能说事?所以杨主编根本没有任何担心的地方,相当于白拿好处。
杨主编拿起桌上电话拨打内线。
不多时,外面走进来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女记者,长得还挺漂亮,长头发大眼睛。
经过介绍,王强得知女记者姓乔。
然后杨主编和乔记者交代了几句,便催促两人出发。
……
一路上,王强先是邀请了乔记者一起吃饭,然后又含蓄表明会有好处。
乔记者看来驾轻就熟,面色很满意答应下来。
两人坐着出租车来到嘉华外贸服饰批发市场,因为是私单,所以没有坐采访车过来,人多嘴杂不太好。
王强想都没想,直接带着乔记者来到徐大姐店里。
店里。
徐大姐正在招呼客人。
王强和乔记者没打扰,一直等徐大姐空了才说话。
“慢走,有空再来啊。”徐大姐送走拎着两捆衣服的中年男子客人,这才转头笑吟吟道:“小王,这位是?”
王强介绍了下乔记者身份。
徐大姐有些手足无措,愣了愣道:“记者?”
“嗯,乔记者是我表姐,我特地邀请她来给你宣传宣传四件套生意。”王强半真半假道:“你知道的,我可是巴不得你快点改行做四件套,到时能从我这边多拿点货。”
徐大姐问道:“宣传不要钱吧?”
“不要。”王强道。
徐大姐马上露出笑容,嗨道:“不要钱那随便采访,乔记者,你说吧,想采访什么?”
乔记者压根没采访她什么,只是让把四件套一套套堆放整齐,随即拿着照相机拍了几张照片,又跑到外面拍了几张照片。
拍完后,两人便告辞了。
……
刚入夜。
蛇口,燕京餐厅。
王强早早过来订了位置,然后六点半左右便站在门口等杨主编和乔记者过来。
两人来的比较晚,大约七点二十才到。
原本就是求人办事,王强自然不可能因为他们迟到生什么气。
小包厢里。
菜都上齐了,燕京烤鸭、冰糖肘子、老燕京粉蒸肉等等八九个菜,全价格比较贵的菜。
王强端着酒杯主动敬杨主编道:“杨主编,我敬您,我干了您随意。”
杨主编拿着酒杯和他碰了碰,抿了一口。
王强一饮而尽,又给自己倒满啤酒,再次对乔记者道:“乔记者,我干了你随意。”
两人杯子碰了碰,乔记者虽然是女人,但是比杨主编爽气多了,也干了。
喝了一圈酒,三个人随意交谈起来,刚开始都没说软文新闻的事情,只是谈论着这家店哪个菜好吃,什么燕京烤鸭味道很正宗,冰糖肘子有点甜之类。
酒过三巡,晚宴吃了一半。
王强从兜里摸出两个信封,他把厚一点的推给杨主编,又把另一个递给斜对面的乔记者,笑容可掬道:“小小意思不成敬礼。”
两位都没客气。
杨主编接过信封用食指和大拇指捏了捏,脸上露出笑容,然后塞进挂在椅子上的外套内袋。
乔记者则是打开信封瞄了眼,看到数目后笑得很高兴。
能不高兴吗?
杨主编一千,乔记者五百。
而他们所付出的只是报纸上一个版面,并不是自身资源。
三人继续吃饭。
半个小时后,桌子上只剩下残羹剩菜。
杨主编靠在椅子上,说道:“小王啊。”
“嗳。”王强连忙放下筷子看过去。
“明天记得看二版头条。”杨主编道。
王强忙道:“谢谢杨主编,谢谢。”说完后,他又对乔记者说,“乔记者,谢谢了。”
两人微微点头,还给王强留了各自的联系方式这才起身离开。
王强去结账,一顿饭吃了三百多。
为了二版头条直接砸下去近两千块,但是王强觉得值得,这可是二版头条啊,虽说不是头版头条,可那也是头条,翻开报纸就能一眼看到的好位置。
至于软文新闻能达到什么效果他不知道,王强唯一知道的是,今天大价钱花下去没有亏,版面非常到位,具体还得看明天市场反应。
第136章 软文效果(3/19感谢热心市民金先生万赏!)()
在深镇报业流行过一句话。
早报不早,晚报不晚,指的是报业发刊时间,比如深镇晚报,名字是叫晚报,实际上每天中午就出刊了,后来被上面批评过后改到下午,持续了好多年,只是后来不知怎么又变成每天早上发行,挂着晚报的名义,做着早报的事情,让人忍俊不禁。
不过那是十几二十年以后的事情,而且那时候的深镇晚报每天发行量高达五十万份,是暂时比不上的,因为现在深镇晚报开刊时间不长,实际上现在每天发行量大约才十万份左右。
尽管如此,深镇晚报四开五十六版彩色印刷海内外公开发行,都具有其他有些报纸比拟不了的优势。
次日,下午一点左右。
王强再次来到嘉华外贸服饰批发市场。
昨晚他狠狠补了个觉,直接一觉睡到大中午,至于四件套卖得好不好,王强压根没去管,没有外力推波助澜,一天时间改变不了什么局面,所以还不如好好睡个觉,这些天连着坐火车太累。
路过丁老板和谭老板店里的时候,随口问了下销售情况如何,果然和自己想象的一样并没什么起色,昨天丁老板下午又卖出一套,而谭老板店里则纹丝未动,依旧还有十九套。
没多想。
来到徐大姐店里。
走进去的时候没见到徐大姐人,反倒是周向忠坐在柜台前看店,王强没多问,和周向忠稍稍聊了会。
不多时,徐大姐从外面跑回来,周向忠则是拎着一捆包裹在报纸下的不知道什么东西走了,细心的王强发现堆墙角的两样好四件套不见,估计周向忠刚才带走了。
“你这两天倒是挺闲啊?”徐大姐在翻着账本。
王强笑了笑,“还行,我来看看报纸出来了没。”
正说着呢,门外叮叮当自行车声响起,然后穿着墨绿色邮电局工作服的送报员随手把一份报纸往门口一丢,骑着自行车又跑了。
“喏,来了。”徐大姐指着道。
“我看看。”王强连忙跑过去,蹲在地上拿起报纸看了起来,急急忙忙翻到第二版,只见头条果然是自己所需的软文新闻——《惊奇!服饰批发市场不卖服饰?》,他看的噗嗤笑出声,合着标题是自己昨天和杨主编随口举的例子其中一个?
还没来得及看正文内容,徐大姐立刻伸手道:“拿我看看。”
王强倒是想先看,可人家主动要总不能不给,于是只好递了过去,“你看看上面说啥了?”
徐大姐哦了一声接过报纸,然后捧在手上看起来,突然乐呵道:“上面真提到我店的名字了!”
如果在后来想凭不到两千块上二版头条?
做梦都不可能。
但现在却真真实实上了,主要有三个原因,一,货币购买力十分之强,王强花出去不到两千元,购买力可能比后来两万都多,二,报社还停留在比较传统的观念,压根没意识到做软文新闻能够带来利润,三嘛,杨主编和乔记者收了好处,自然要办事,不提现在,即便以后,只要钱到位了,别说二版头条,头版头条都能拿下来,关键看钱砸的够不够。
王强追问道:“到底说什么了?”
“报纸上说啊。”徐大姐还拖了个尾音,脸上略带喜色,“什么近日来服饰批发市场不卖服装,改卖四件套,还把我们昨天铺开的四件套照片放了上去,说得好像每个店都和我这一样,况且我也没有不卖服装,暂时只是顺带卖四件套,乔记者可真能乱写的啊。”
王强呵呵笑道:“记者嘛,总会夸大些事实。”他心说,现在记者还算好,如果你有机会见识到后来的腾讯网新闻才知道什么叫标题党,什么叫新闻开篇一张图内容全靠编。
既然新闻已经出来,那么估计下午会有点影响。
等到徐大姐看完,他接过报纸看了起来,新闻内容上面全是在说嘉华服饰批发市场有些商家在卖四件套的事情,宣传的非常粗暴,就差没说四件套卖多少钱,和自己想象中经典软文完全不同,王强有点哭笑不得,看来那位乔记者的撰写软文能力还是差了点。
又和徐大姐聊了十几分钟天。
他琢磨去其他店里看看,刚才只去了丁老板和谭老板那边。
……
来到汪大姐店里。
王强跑进去问道:“汪大姐,今天四件套卖得怎么样?”
坐在柜台后面高跷二郎腿抽烟的汪大姐瞥了眼王强,“昨天还卖出去四套,今天动都没动。”
“下午可能会好。”王强道。
汪大姐嗯了一声,没太搭理,自顾自抽烟喝茶。
反倒是王强弄得有点站着不是,离开也不是的感觉。
忽然,外面有个人四十来岁妇女探进来半个脑袋,“惠娟,你们批发市场有个叫群珍服饰的店吗?”
汪大姐侧头一看,是邻居甄大姐,她纳闷道:“你问这干嘛?要衣服我这边拿呗,还能给你便宜点。”
甄大姐摆摆手道:“不是要衣服裤子,我看报纸上说批发市场有便宜的床上四件套卖,家里一床被单洗坏了,我就想来买套回去。”
这么快?
有效了?
王强看看门外穿暗红格子衫的妇女,心里大致有数怎么回事。
可汪大姐不知道,她道:“要四件套?我这也有……”说到一半,她突然想起什么,“你刚说什么,报纸上说咱们批发市场上有四件套卖?什么报纸?”
“你这也有四件套?”甄大姐答非所问,连忙跑进来,“多少钱?”
“哎,你先告诉我哪个报纸。”
“还能哪个报纸,深镇晚报,你快和我说说你四件套怎么卖?”
汪大姐按耐住好奇,拿着两种四件套给老邻居介绍。
看到四件套质量不错,尤其是在听到全棉只要六十五一套,甄大姐连连夸赞不止,原本只想买一套的她,最后涤棉和全棉各买了一套走了。
等到她一走,王强随口道:“汪大姐,您和她认识?”
“十几年的邻居了,就住市场对面那小区。”汪大姐回了句,然后在门口一叠报纸上翻了起来,嘟囔道:“深镇晚报,昨天还是今天的?”
原来住得近,怪不得距离今天深镇晚报发刊才过去半小多小时就过来了。
王强正在考虑事情。
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