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输阵,还输人!
胡台长此刻心里都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愤怒的魔都民众!
最痛苦的事情,就是给了希望,然后又亲手把希望掐断,然后全部都是绝望,而且这一切都是一种羞辱的方式进行。
但这都不是最着急的事,现在面对《舌尖上的华夏》这部纪录片的火爆热播,胡台长尽快要做出决定,魔都电视台的这部纪录片,到底还要不要继续拍下去?
而且剧组还面临重新选择导演的难题,即使选择拍摄,重新换将,娱乐圈还有没有导演愿意接手这个烂摊子。
名气小的魔都电视台看不上,而名气大的导演,面对这种局面,必然会爱惜羽毛,肯定不愿意来趟这个浑水。
胡台长面对这种局面,也是焦头烂额,无从是好。
在今天晚上揪心纠结,和胡台长一样的人,可不止他一位,其他几家一线电视台的大佬们也都面临这个令人头疼的局面。
松茸,冬笋,诺邓火腿,嘉鱼莲藕,当每一个食材故事的播出,《舌尖上的华夏》的收视率都会有一个小幅的上涨。
每当凤凰电视台隔一段时间就公布一次收视率的变化,大佬们的心就每颤抖一下,血压急剧上升,然后他们纷纷把手机关机,因为他们不知道等到《舌尖上的华夏》第一集结束的时候,收到最终的收视率,会不会吐血晕倒。
实在是太刺激人了。
随着《舌尖上的华夏》今晚在凤凰电视台播出,所取得的骄人收视率,所有一线电视台的大佬们,都不得不再次面对残酷的现实。
他们各家电视台的纪录片,是否还要继续坚持拍摄下去。
拍,最终很有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既不能被选为国家宣传片,就算在各家电视台播出,也会成为凤凰电视台这部《舌尖上的华夏》纪录片的踏脚石。
不拍,毫无疑问,这对各家电视台来说,就是一个自扇巴掌的行为,到时脸面是丢的一干二净。
也就是说,各家电视台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异常难堪!
揪心,纠结,痛苦。。。
所有大佬们此时的心里,和已经是气疯了的胡台长是别无二致,都是同命人。
“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
随着闻声老师用浑厚深沉的嗓音,带着智者的韵味说完这最后一段旁白后,《舌尖上的华夏》今晚的第一集也正式结束了,随后不久凤凰电视台当即公布了今晚这部纪录片的最高收视率。
10。3%!
所有人都被这个收视率给惊得呆若木鸡,目瞪口呆!
太逆天了!
这简直根本不是一个正常的数据,在这个年代根本就不可能有导演能够拍出如此疯狂的纪录片!
有不少人都怀疑凤凰电视台公布的这份数据的真实性,因为实在是太夸张了,在华夏所有电视台中,最近五年,无论什么电视剧的收视率,想要首播打破10%,根本就是犹如天方夜谭,难于上青天。
如果《舌尖上的华夏》首播的收视率数据,放到10年前,即使能够引起巨大的影响,但绝对不会像现在如此震惊。
因为那个时候,正式电视剧的黄金年代,首播破10%的电视剧,每年都会有好几部。
但这个数据放到现在,就令人感到无比震惊和难以置信。
神一般的数据啊!
而且这还尼玛是一部纪录片,不是一部电视剧,没有天王巨星,没有特效镜头,没有暧昧床戏,一部纪录片首播竟然取得这种逆天般的成绩,对于圈内人来说,实在是太过一件惊悚的事情。
如此足以亮瞎所有人的首播收视率,到了第二天,各家媒体的新闻报道,无一不是全部赞美感叹之词。
一些平时都潜水不出声的业内专家学家,也纷纷现身对昨晚首播的《舌尖上的华夏》是不惜赞美之词,从各个角度,用各种姿势,分析这部纪录片的经典之处。
华夏燕京师大知名教授张同道在围脖上发表对《舌尖上的华夏》的观后评论:“这部片子之所以火爆,首先在于其选材具有高度的大众性,所谓“食色性也”,不分阶层、不分民族、不分年龄的人们都离不开食物,所以它能获得最广泛的认同,也就有了最广泛的观众基础。”
并且最后张同道教授在围脖上激动留言:“我一定会把这部纪录片推荐给我的每一位学生观看,因为这部纪录片值得我这么做!”
华夏当下新一代的杰出代表人物,知名80后青年作家路寒,也在围脖上盛赞《舌尖上的华夏》这部纪录片:“因为爱华夏饮食,所以更爱华夏。该片把一批已经不常看电视的“80后”又重新拉回电视机前,收到了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没有的效果,也许这是该片的“意外收获”,而我也是这个意外收获的其中之一!”
最后路寒还在后面用数十个翘起的大拇指,表示他对这部纪录片的狂热喜欢!
短短一个晚上,《舌尖上的华夏》这部纪录片就红遍了整个华夏,以至于被媒体们戏称是:
“这部纪录片让人流口水的同时,也让所有观众都记住了一个人的姓名,这个人就是杨铭!”
。。。
第537章 特效计划()
一夜过后,当杨铭起来看到各大媒体新闻上全部都是对《舌尖上的华夏》铺天盖地的赞美之词,尤其是看到媒体们对各家电视台此刻处境的分析,心中更是大爽之极。
每当他想起此前各家一线电视台不约而同的封杀东方梦工厂,他就一肚子的气,现在他终于把场子给找回来了。
从始至终,杨铭就不是一个大方的人,或者说他对每一个针对过他的人,都记得非常清晰。
这次利用拍国家宣传片的机会,打了一个时间差,让那些大佬们处于一种无比尴尬纠结的情形,完全就是杨铭故意的。
在国家御园开会的时候,他之所以一力要求各家电视台单独拍摄,坚持不同意赵子阳的聚在一块合力拍摄的要求。
就是因为杨铭有着前世经典资源的底牌,让这样坚决各家拍各家的,互不干涉,这样一来,不仅既可以躲避赵子阳挖的坑,他还能为其他电视台挖一个坑。
现在看来杨铭心中的打算完全是实现了。
他不停翻看着手机上的新闻,当看到一张胡台长狼狈躲避记者采访的照片时,照片里胡台长一手遮脸,另外一手想要挡住镜头的形象,完全破坏了胡台长以往一直保持的高傲模样,看到这张照片,杨铭不仅笑了起来。
看到这些大佬们出丑的样子,他的心里实在是太痛快了。
“笑什么呢?起来吃早饭。”这时,杨铭的房门突然被推开,穿着一套运动服装,扎着马尾,浑身上下透着青春活力的苏苏走了进来。
苏苏知道杨铭为了赶拍《舌尖上的华夏》,已经好多天没有休息了,昨天特地赶到公司,把杨铭送回家。
“遵命,老婆!”杨铭嘿嘿一笑,伸了一个懒腰,然后开始穿起衣服。
听到杨铭的俏皮话,苏苏给了他一个白眼,说道:“油嘴滑舌,快点起来!”
苏苏说完话就走了出去了,留给杨铭一个无限诱人的身影,他穿好衣服,走到落地窗前,推开窗户,深深呼吸了一下清晨的空气。
杨铭看着远方的晨雾,想到最近工作的忙累,今世取得的成就,苏苏的温柔,一切都是那么真实。
这不是一个梦。
他要好好珍惜这一切!
吃过早饭,杨铭没有在家休息,就让苏苏送自己去公司,苏苏把杨铭送到梦工厂,就独自一人开车回学院了。
杨铭来到公司后,每一个职员的脸上,都充满了喜悦的笑容,就连走步都显得比以往轻盈,显然昨晚公司拍摄的《舌尖上的华夏》首播后的惊人成绩,公司所有人已经全部知晓,作为公司一员,自然感到无比荣光。
自从杨铭成立东方华音和东方梦工厂这两个公司,他不仅是给娱乐圈带来一个个奇迹,也从来都不会让下面人失望。
即使面对最大的困境,这个异常年轻的老总,都会想出解决的办法,带领公司杀出重围。
经过一年时间的沉淀,现在凡是东方公司的人,只要走出去,都要比其他普通娱乐公司显得自信和骄傲!
因为他们有一个从不认输,善于创造奇迹的年轻老板。
这就是目前东方公司的企业文化。
“铭少,这是你要的《那些年》宣传计划!”杨铭刚在办公室椅子上坐下没有多久,一个带着黑框眼镜的干练年轻女子敲门进来,把一叠交给杨铭。
“嗯,好的!”杨铭结果文件,然后翻看起来。
他来公司这边,就是看看自己已经拍好的那部用来冲击春节档期《那些年》的宣传档期,现在离春节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可以开始正式为这部电影造势宣传了。
《舌尖上的华夏》拍的再好,再经典,收获最多的是名,而能够给杨铭带来利的确实自己拍的这部电影。
杨铭自然不会放松对于《那些年》宣传计划的关注。
看到杨铭在认真的翻看计划书,这个女秘书就恭敬的站在那里,等待杨铭看完。
杨铭注意到眼前一直站着一个人影,抬头一看,看到刘信盛这个新招的秘书有点拘谨,好像还有点害怕自己的样子,不由轻笑说道:“你坐啊,等我看完再说。”
看来他不怎么在公司,新来的职员对自己还有点陌生。
过了20分钟,杨铭看完计划书,微微皱起眉头,不知道在深思着什么,刘信盛的秘书也不敢说话打断杨铭的思绪。
片刻之后,只听杨铭缓缓说道:“这个宣传计划不行,要重新做!”
“啊?”这个秘书闻言吃惊的看着杨铭。
现在离春节已经不远了,要是现在重做宣传方案,估计会来不及了。
杨铭看到这个秘书吃惊的模样,自然知道她在想什么,摸了摸下巴,看了一下手表,思忖道:“这样,你让策划部所有的人1个小时后全部来会议室开会!”
“好的,杨总。”刘信盛的秘书听到杨铭的吩咐,就站起来离去,开始通知策划部的人。
等到房间里又恢复安静,杨铭立即拨了一个电话给马云,让他安排爆米花那边一个负责营销策划的人来东方梦工厂这边。
刚才他看了刘信盛安排人为《那些年》做的宣传计划,中规中矩,基本跟以前没有什么两样,都是通过传统媒体去宣传这部电影。
靠传统媒体宣传,完全就是砸钱,谁砸的钱多,谁的宣传力度的就大,宣传效果就会好一点。
其实这就是拼花钱的速度,这自然不是杨铭所要的宣传计划。
况且,这次的电影春节档期是大片云集,国内的,国外的,不少大片都是瞄准了华夏一年之中电影市场最为火爆的档期,想要在春节档期环绕的大片中杀出一条血路,光靠传统媒体是完全不够的。
而且别的电影公司,肯定也会不惜重金砸到传统媒体上,为他们的电影宣传,想要在传统媒体上压过所有大片一头,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杨铭只能另辟跷径来宣传《那些年》。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