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为重要的是,就连备受瞩目的颁奖季系作品都无法达到如此高度,更何况是那些在颁奖季之中被边缘化的独立艺术作品呢?
现在,“醉乡民谣”却具备了如此资格!
当然,严格来说,“醉乡民谣”也犯规了,科恩兄弟与蓝礼的搭档就注定了赢在起跑线之上;但这样一部作品能够冲击北美两亿的门槛,甚至可能真的完成,还是不可思议的,整个行业的震惊和激动也就不足为奇了。
两亿?
不需要过多语言,也不需要更多赞叹,票房数字就是最好的证明,仅仅只是需要这一个可能就已经足以让整个北美市场都对“醉乡民谣”刮目相看,更重要的是,对蓝礼…霍尔另眼相待从“地心引力”到“醉乡民谣”,还有什么事情是蓝礼无法完成的吗?
显然没有。
在这之后,“醉乡民谣”轻松地实现了北美周末票房三连冠,一直到“乐高大电影”以黑马姿态强势地异军突起才终结了自己的连冠势头;尽管如此,电影的上映周期依旧浩浩荡荡地持续到了五月份,足足上映了二十二周,后劲十足。
从点映期间的骇人听闻到公映期间的全面爆发,“醉乡民谣”做出了一条所有艺术电影都梦寐以求的票房曲线,最终北美票房磨磨蹭蹭、磨磨蹭蹭地挪过了两亿门槛索尼经典在奥斯卡颁奖典礼落幕之后还重新加馆扩映,就是为了冲击两亿,不仅仅是为了记录,更多还是为了账面之上看起来更加喜庆。
两亿零七十万美元。
真正地磨蹭过了两亿门槛,这就是“醉乡民谣”的北美总票房,成为了蓝礼职业生涯第四部票房突破两亿的作品!
不知不觉中,记录就这样诞生了!比起“地心引力”来说,“醉乡民谣”才是更加匪夷所思的一个案例。
细细研究,作品本身质量过硬、卡司阵容星光闪耀等等原因之外,索尼经典的发行策略还是具有参考研究价值的,不仅仅是点映曲线,还有戛纳之后的电影节选择,这些附加因素都为后续创造奇迹奠定了基础。
难以想象,北美两亿居然就这样诞生了,太过意外也太过彪悍,反而有些空落落的虚无感,真实感始终不踏实。
但,这不是全部。
之前,“醉乡民谣”在戛纳首映的时候,欧洲主流媒体就是一片狂热追捧,显然,这部作品在欧洲的市场潜力比北美更加广阔也更加深厚,也许无法如同北美一般创造票房奇迹,但艺术院线的稳步增长还是值得期待。
更何况,科恩兄弟与蓝礼的名号在欧洲也是畅通的。
不过,索尼经典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了北美颁奖季之上,他们需要化腐朽为神奇才能够杀出一条血路;于是,“醉乡民谣”的海外发行权全部都是以打包的形势,转让给各个国家地区当地的发行商,后续的上映档期安排也就显得参差不齐一些。
尽管如此,“醉乡民谣”依旧在全球范围内的二十九个国家地区正式上映,对于艺术电影来说着实难得。
如同预料,“醉乡民谣”的海外票房最出色的是英国、法国和德国,另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票房也交出了不俗答卷;但相对而言,南美洲的票房就有些水土不服了民谣在那里完全行不通,即使是蓝礼也不行,同样,亚洲票房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缺少了惊喜。
英国票房一千六百万。
法国票房一千三百万。
德国票房八百万。
这就是“醉乡民谣”的海外票房三大票仓了。
如果和商业电影比较起来,那自然是没有可比性,不要说和“地心引力”的奇迹表现相媲美了,即使是与“醉乡民谣”自己比较,也远远不如北美的爆炸性反应;但如果和艺术电影横向比较,如此数据却堪称顶尖之中的顶尖,绝对称得上是年度现象级作品。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欧洲艺术电影的票房市场已经相对稳定,喜欢的观众自然愿意走进电影院,而不敢兴趣的观众也不会贸然跟风,这一点与北美市场形成了巨大的落差,所以艺术电影的票房数据也没有出现火箭式的爆发曲线。
最终,“醉乡民谣”在海外斩获了七千万美元票房!远远超出预期!
如此票房结果也从侧面证明了,艺术电影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票房市场的,但到底应该如何发行运营,又应该如何吸引观众,却是一门学问,最简单粗暴的就是邀请蓝礼这样具有强大号召力的演员领衔但全世界范围之内,蓝礼也只有一个;而更加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发行策略入手,更加适应市场取向,也更加适应当代变化。
另外,“醉乡民谣”关注在格林威治村的民谣,这是典型具有美国文化气质的作品,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海外票房看看南美洲和亚洲票房就知道了,这是即使是强大明星阵容坐镇也无法弥补的短板,只能等待着后续在录像带市场挖掘更多潜力了。
但整体来说,艺术电影的发行策略应该如何,这就是整个产业需要研究的课题了。
至于“醉乡民谣”?
以一千一百万美元的制作成本,还有不到四百万美元的发行成本,在全球范围内席卷了两亿七千万美元之后,就这样笑忘于江湖!
只有很少很少人能够注意到,这是科恩兄弟职业生涯票房表现最出色的一部作品,甚至超过了奥斯卡提名作品“大地惊雷”,而当初这部作品却找不到愿意投资的公司,即使是以科恩兄弟的名号作保障也花费了好一番功夫。
现在,又有哪一位前期开发经理能够确信下一部“醉乡民谣”不是在自己的邮箱里躺着呢?
1611 假期回归()
告别2013年,拥抱2014年。
结束了“梦回煤油灯酒吧”演唱会之后,蓝礼就离开了寒风凛冽的纽约,一头扎进了加州那暖洋洋的严冬暖阳之中,准备再次开始“星际穿越”最后一个阶段的拍摄工作。
毫无疑问,“星际穿越”是目前蓝礼所拍摄过最庞大也最繁琐的一部作品,仅仅是拍摄基地就切换了三个地方,拍摄周期持续了两个月却依旧没有能够完成一半的拍摄,而且接下来在洛杉矶的拍摄部分才是最为困难的。
但客观来说,“星际穿越”两个月的工作量,却依旧比不上“爆裂鼓手”一周的工作量。不仅仅是因为独立剧组和庞大剧组的区别,更多还是表演任务方面的差别艺术电影需要演员钻研,而商业电影则需要演员放松。不同的追求也注定了不同的工作量。
对于现在的蓝礼来说,“星际穿越”的拍摄工作更多是一种享受,他着实乐在其中。同时,蓝礼也拥有更多时间细细地研究,研究导演的工作与演员的表演之间的关系,包括了光线、构图、走位和视角等等。
其实,这是一项戏剧演员的基本功。当演员站在戏剧舞台之上的时候,以不同侧面面对不同角度的观众,必须考虑到视角和灯光等等细节,将自己的表演呈现出来;但整体来说,这对于戏剧舞台来说,不是最重要的环节,台词功底和肢体语言才是。
电影和戏剧是截然不同的一种艺术。
电影之所以被称为是导演的艺术,就是因为导演根据剧本的故事脉络,以镜头作为自己的眼睛和视角,对人物、故事和场景进行捕捉并呈现,这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同样的情节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记录下来,呈现出不同的感受。
最为简单的,自上而下的俯视,还是自下而上的仰视,这就是截然不同的观影感受。镜头和视角对于电影的影响力是方方面面的。自然而然地,演员的表演也需要作出调整。
对于这一点,蓝礼当然明白。当初拍摄“太平洋战争”的时候,第一部犯错就是这个原因,后来也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门道;但蓝礼始终不曾认真研究过,更多时候还是沉浸在角色之中,以自己的感受来带出表演,呈现在导演面前,至于导演是如何记录的,那就没有无暇关心了。
克里斯托弗…诺兰是一位运镜和剪辑都非常具有特点的导演,而且,他对于演员的要求也相对宽松,这就给予了蓝礼更多表演空间来慢慢琢磨琢磨如何根据导演的镜头来呈现表演,而这些表演细节对于角色又有什么作用?
这不会改变蓝礼的表演方式,却能够让蓝礼对角色和电影有更全面的了解。
这可以算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短暂的圣诞假期归来,蓝礼依旧保持了积极旺盛的活力,迫不及待地就希望回到剧组再次开启拍摄工作。
“上帝!哦……上帝!请不要露出如此灿烂的笑容,好吗?我总觉得你是故意的。上帝,蓝礼你真是一个讨厌的家伙!”说话的是剧组的第三助理剧务梅甘…香柯之前在加拿大的时候,就是她负责接待梅朵…瑞恩等探班群体的。
经过两个月的相处,现在剧组气氛也渐渐融洽起来,梅甘也变得自如了许多,偶尔还可以和蓝礼开开玩笑,就好像现在这样。
梅甘抬起了双手,用剧本捂住了自己的脸颊,懊恼地发出了抱怨的声音,却掩饰不住自己的娇羞,“我现在需要甜食,我现在就需要甜食!不然我不知道复工的第一天到底应该怎么坚持下去。我现在就想要直接躺在片场门口罢工。”
对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来说,周一就是噩耗。
而对于工作时间不确定的好莱坞剧组来说,复工就是噩耗。
刚刚经历了十天假期,重新回到剧组,每一个人都是意兴阑珊地抱怨不断,结果就可以看到蓝礼一个人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简直就是犯众怒!
“需要我一起加入吗?”蓝礼依旧没有掩饰自己的好心情,欢快地笑了起来,“我觉得,这样的抗议活动最好还是集体上阵比较合适,表示整个剧组上上下下都团结一心,导演和制片人才可能认真对待,不是吗?”
明明只是一个玩笑一个吐槽,却因为蓝礼的一本正经而变得进退两难了。
梅甘重重地将剧本放了下来,恶狠狠地朝着蓝礼瞪圆了眼睛,“你是故意的,对吧?”但她看起来却像是柯基一般,一点点威胁感都没有。
蓝礼认真地颌首表示赞同,“是的。”
“……”梅甘差一点就被自己的一口气噎死,面对着蓝礼那一脸坦然的表情,最后还是自己缴械投降、败下阵来,咬牙切齿地抱怨到,“蓝礼,你知道吗?你有时候真的真的非常讨人厌,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好莱坞里那么多人不喜欢你了!”
“只是有时候?”蓝礼轻轻挑了挑眉尾,“我还以为一直都是如此。看来,我需要继续努力才行。”
“蓝礼…霍尔!”梅甘扬声喊到,却还是一点威力都没有,和小绵羊差不多,然后梅甘就看到了自己的救星,“杰西卡,嘿,杰西卡,好久不见!上帝,你终于过来了,你说,蓝礼是不是一个非常非常讨厌的家伙?”
杰西卡…查斯坦也刚刚抵达了伯班克的摄影棚现场,坐着高尔夫球车过来,脸上洋溢着放松而明媚的笑容,屁股都还没有离开高尔夫球车,就听到了梅甘的申诉,她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蓝礼,而后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当然,他就是全世界最讨厌的家伙了。”
梅甘立刻就绽放出了得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