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岜┞叮敲粗蟮娜漳诨㈥诰辽倌芗峤艏逼鹆酵蛉耍迦漳冢㈥诰芗崞鹄此耐蛉耍≌庑┗㈥诰比徊皇抢纯慈饶值模鞘抢幢ǔ鸬摹;㈥诰淖谥际悄愀疑蔽乙蝗耍揖蜕蹦闳遥鹉闳澹《嗄昀矗菰喜恢烙卸嗌僮灾判缀萁苹男〔孔逶谡腥橇嘶㈥诰蟊煌郎贝。膊恢卸嗌俅蟛孔逶谡腥橇嘶㈥诰蟊淮虻乃鹗Р抑芈浠亩樱敝撂拥讲菰畲Σ桓页隼础�
第二批突厥援军只有五万人。这些突厥人很清楚,不用五万,哪怕只有三万虎贲军,就能将他们五万人打个落花流水。逃?且不说他们带了大批辎重,行军速度不可能太快,就说他们放弃辎重逃跑,那也是自寻死路。一人双马(随着虎贲军人数的增加,除了少数虎贲军中的精锐是一人三马外,其他人都是一人双马)善于长途奔袭的虎贲军绝对是突厥人命中的克星!毫不夸张的说,自血月兵败,二十多年来虎贲军就是时刻围绕在突厥人身边,挥之不去的梦魇!不知有多少突厥人晚上做梦梦到虎贲军都会被吓醒。
让这批突厥人倍感幸运的是,他们虽然延误了半个多月,但在没有惊动虎贲军的情况下顺利到达了金山关。而让仆骨部老俟斤仆骨乞扎倍感愤怒的是,仆骨加德竟然死了!对于这个心爱的孩子,仆骨乞扎倾注了无数心血,一心希望他能继承自己的位置,带领着仆骨部壮大起来。但没想到仆骨加德命丧肃州城下,仆骨乞扎白发人送黑发人。
晚年丧子之痛让仆骨乞扎失去了理智。愤怒的仆骨乞扎不顾任何人的劝说,亲自将卧病在床的仆骨拖洛大卸八块。说到仆骨拖洛,不得不说他是个有担当的汉子。在屡次进攻肃州遭受严重打击而吐血,第一次自杀未遂后,仆骨拖洛突然想通了。他为了挽救剩下的仆骨部士卒,没有再选择自裁,而是让人将他送到金山关,由他独自承担老俟斤的怒火。为了能达到这个目的,他还恳求摩罗帮他。摩罗得知他的想法后大为感动,信誓旦旦地向他保证,一定会想法设法挽救剩下的五千多仆骨部士卒的生命。
斩杀了仆骨拖洛的仆骨乞扎怒火未消,还要将剩下的仆骨部士卒全部斩首。摩罗急忙劝解他道:“仆骨部原本实力就不算特别强大,这次已经损失了一万五千多精锐,若是俟斤再把剩下的精锐也杀了,那仆骨部定然元气大伤,以后如何在草原立足?”
摩罗的话语如一盆冷水将仆骨乞扎被怒火烧昏的头脑浇醒。他很清楚一个部族想在弱肉强食的草原立足得依靠什么。这两万精锐已经是仆骨部近半的战斗力,失去了这些精锐,原本在铁勒九部中数一数二的仆骨部肯定会一落千丈,沦为被别人欺凌的对象。
醒悟过来的仆骨乞扎万分感谢摩罗的指点。而摩罗则趁机对他说,屈力颉发动此次入侵,其实目的有两个。一是消耗各部族的实力,方便他日后掌控。二是提高自己的威望,好方便他在突浮颉过世后当大汗。现在来看,屈力颉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屈力颉攻陷金山关和甘州,让阔别西域二十多年的突厥人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令他在草原上威名大振。可谁又知道这一切其实都是仆骨部的功劳,却被屈力颉可耻的据为己有?屈力颉获得了显赫的声明,自己的实力却丝毫未损,而真正立下大功的仆骨部却遭受了严重损失。这分明是屈力颉在算计仆骨部。
仆骨乞扎对摩罗的话将信将疑。摩罗又告诉他,屈力颉已经屯兵凉州城下一个多月了,可为何只攻打南大营,而且每次只让各部轮流派出千余人攻打,却从不进攻凉州城?因为那些军队都属于他和一些容易控制的小部族的,他要保存实力。将来回到草原,以他的威望和实力,其他部族,特别是思结、仆骨部这样损失严重的部族敢违逆他的意思吗?
仆骨乞扎虽然对摩罗的话信了七八成,但丧子之痛却让他无法忍受。他几经思量还是执意要打肃州。对此,摩罗给了他一个建议。仆骨乞扎此次带来了五万人马,其中多是与仆骨部关系不错的小部族。既然如此,何不派一些人马将辎重送到甘州,将大部分人马留下攻打肃州?至于留下这些人马的理由却也不难找。虽然这些人马名义是听命于屈力颉,但都独自成军,屈力颉没经过整编,无法彻底控制他们,只要这些人马的首领表态愿意帮助仆骨乞扎,屈力颉迫于形势也不敢翻脸。另外,肃州没有攻破,对突厥人来说如鲠在喉,攻下肃州对突厥有好处,这一点屈力颉也清楚。
摩罗还表示,他在中原学习了不少攻城之法,只是因为前段时间病重,而仆骨拖洛复仇心切,他没来得及详细交待,仆骨拖洛便开始攻打肃州。现在他已康复,若仆骨乞扎攻打肃州,他可以助一臂之力。
仆骨乞扎听了大为感动,立刻指天盟誓,只要摩罗帮他报了爱子之仇,今后他将唯摩罗马首是瞻。摩罗听了,脸上露出微笑。
此后,仆骨乞扎按照摩罗的计划,派一万人送辎重到甘州,同时还给屈力颉带去了一封血书。血书上说,爱子命丧肃州城下,此仇不共戴天!其他部族听闻此时,纷纷表示愿意协助他攻打肃州。他恳求屈力颉同意他率军攻下肃州为爱子复仇,同时也为突厥大军拔除这根扎在脖子上的钉子。只要报了爱子之仇,仆骨部将称为屈力颉最忠诚的部属,永世不离屈力颉。
此后,在摩罗的调度下,突厥人在金山关募集工匠打造攻城器械,只等器械齐备,便一举攻占肃州。孰料,他们还没准备好,天降大雪,道路阻塞,无法出兵。仆骨乞扎见状纵然心有不甘,也只能忍耐。
第一八四章 黑云压城
十二月初的大雪过后,隔了两天又下了场雪。此后近二十天,一直风雪不断鲜有晴天。由于风雪阻隔,双方都无法出兵,只能在白茫茫一片的大地上默默的对峙。
不过,现在的情形已经由当初突厥人能否打下凉州城彻底占据西北三州变成了突厥人能支撑到什么时候,如何从凉州军、兰州军和虎贲军的夹击下逃回草原。形势对大楚国来说一片大好。形势的好转对西北的军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虽然他们仍旧栖身在荒郊野外或者困在城中,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还缺少取暖的柴火,但就在这饥寒交迫的日子里,他们却看到了希望,充满了信心。
反观突厥这边,纵然吃住都比在草原上要好一些,但当他们得知虎贲军屯兵五万于金山关外,凉州、兰州军固守凉州城,却夜不能寐,食不甘味。此刻的他们,分外怀念以前与老婆孩子在简陋的帐篷里烤火喝马奶酒熬冬的日子。
在这段充满了苦难的岁月里,三州军民空前团结,相互扶持着克服艰难险阻。百姓对于官府的征召积极相应,在敌军攻城时不避刀箭,在城墙上奔走,甚至拿起武器奋勇杀敌。各城官府都竭尽所能安置百姓,为百姓筹措粮食、衣裳、柴火。很快,熙和二十二年的春节到来了。春节到来前,各城官府从仅存的战备粮中按照人数发给百姓了些粮食和肉。虽然这点粮食和肉只够一家人包顿饺子吃,但百姓没有怨言,有的只是对官府雪中送炭的满腔感激。在这个最重大的节日里,三州百姓非常乐观的过了一个简单又热闹的春节。
相比之下,谢家峪和延家村的百姓要比其他地方的百姓幸福的多。不仅衣食无忧,而且还不用担心突厥人会来找麻烦。他们当然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有驿军,所以,他们更加无私地支持驿军,爱戴驿军。
过了初五,天气转晴。到了初七,地上积雪虽没有完全融化,但已经可以行军了。这时,李潜接到了斥候的密报,金山关的四万多突厥人已经动身准备攻打肃州。李潜决定立刻出兵肃州。命令下达,驿军立刻每人三匹马,携带一个月的干粮,一路不停直奔肃州而去。
如此严寒下行军,不仅人难以承受,就连马也难以支持。冬天原本就是马最瘦弱的时候,若是照料不好就会冻死。为了解决马匹御寒的问题,李潜带头缩减了口粮,将省下来的大量豆、麦掺入马料中,让马吃饱吃好,而且还准备了用葛布和羽绒制作的马甲为马匹御寒。所以,驿军的马匹不仅没有因天寒而跌膘,反而益发精壮,非常适合驱策。
经过一上午的行军,驿军赶到张各庄,李潜命令驿军就地驻扎。李潜之所以选择这里驻扎,一方面是因为这里距离肃州距离很近,只有二十多里,若遇到紧急状况,驿军半个时辰就能赶到肃州城下。另一方面,先前张各庄的百姓已经在山里常住,突厥人几次来搜这个庄子都没什么发现。驿军驻扎在这里,只要不暴露,突厥人根本想不到眼皮子底下会埋伏着一支精兵。
-------------------------------------
谢慎思站在城头,望着城外漫山遍野,前来宣威的突厥大军,眼角一个劲的抽搐。他早知道突厥人不会对肃州死心,但却没想到突厥人会下这么大的血本。即便是城中有一万府兵,即便城墙完好无损,即便护城河没有结冰,面对如此多的突厥人谢慎思也不认为自己有把握保住肃州。更何况现在护城河也已结冰失去了作用,肃州已经历了四次战火的蹂躏,城中只剩下不到五千府兵和七千多民壮,城墙已经残破不堪,虽经过修补,但怎能与原来的城墙相比?
“谢大人。”一旁的曹元炳忽然低声道:“看来这次突厥人是不打下肃州不罢休了。外面怕有五万人吧?”
谢慎思点点头,道:“突厥人已经倾巢而出了。”
赵振国道:“可惜城墙还没有修复。不然咱们的压力要小的多。”
陈芳点点头,道:“现在城墙最残破的地方突厥人跃马就能过来,想要守住只怕得拼个鱼死网破了。”
谢慎思望着三人,沉声道:“诸位有没有决心与肃州共存亡?”自抗击突厥以来,守将马真一直没有亲自登城作战,只一门心思的搞好后勤,所有守城的大小事务几乎全都交给谢慎思处理。而谢慎思也不负众望,屡立奇功,打退了突厥人的四次攻城,力保肃州不失,已获得同僚和士卒的信任,俨然成为肃州军民的主心骨。所以,虽然谢慎思的官职与赵振国、曹元炳同级,但众人却始终唯他马首是瞻。
听到谢慎思如此问。曹元炳笑道:“谢大人莫非信不过我老曹不成?自突厥入侵以来,我老曹已经杀敌过百,这条命早就赚翻了,死有何惧?”
赵振国道:“某愿与大人共进退,与肃州共存亡。”
陈芳刚要说话,谢慎思忽然对他道:“你不成。”
陈芳立刻急了,厉声道:“谢大人,莫非你觉得陈某是贪生怕死之徒不成?”
谢慎思摇头道:“谢某并非说你贪生怕死,而是万一城破谢某有个更重要的事要麻烦你。”
众人一愣,有何事会比守住肃州更重要?
“大人若有差遣,某便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谢慎思微笑着点点头,道:“谢某希望,万一城破,陈大人务必要带人护送马大人安全送到凉州托付给李公子。”
众人顿觉纳闷。护送主将乃是下属的本分,可为何要将马大人托付给李潜呢?
谢慎思见状,解释道:“万一城破,马大人便是败军之将,他所说的一切都不会有人重视。谢某不希望到那时我等为肃州流干了血取得的功勋被某些人三言两语就轻易抹杀,而且还要让我等背负着败军的骂名,若真这样,我等九泉之下岂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