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朝玑(1892-1969) 国民党陆军中将。广西北流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在广西军队中服役。1926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第四十三师少将副师长、第四十三师中将师长、陆军第七军副军长。抗战时期,任广西绥靖公署中将参军、广西第九军行政督察专员、桂南行署主任等。1949年赴台湾。1969年病逝。
林 湛(1901- 1969)国民党陆军中将。广东高要人。历任军职。1945年后,历任军训部骑兵监、整编第六十三师师长、第六十三军军长、国防部部员。1949年去台湾。1969年在台湾病逝。
但 焘(1881-1970) 国民党政要。湖北蒲圻人。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曾任湖北支部主盟。民国成立后,历任临时大总统府秘书、国会非常会议秘书长。1927年后,历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国民政府秘书、总统府秘书、国史馆副馆长、国民政府国策顾问等。1949年后赴台湾。1970年1月9日在台北病逝。
马鸿逵(1892-1970) 国民党陆军上将。甘肃临夏人,回族。兰州陆军学校毕业。曾任宁夏新军统领、混成旅旅长,宁夏陆军第七师师长。1927年随冯玉祥出师潼关,响应北伐。1929年脱离冯部,投靠蒋介石,历任第十五路军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宁夏省政府主席。抗战时期,任第十七集团军总司令、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甘肃省政府主席等。1949年赴台湾,因台湾国民党监察院以“贻误军机”对其弹劾,遂托病去美国。1970年1月14日在美国洛杉矶病逝。
陈 源(1896-1970) 大学教授,国民政府官员。江苏无锡人。笔名陈西滢。早年留学英国。1922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武汉大学校长。1923年与徐志摩等成立新月社。1924年与胡适等创办《现代评论》杂志。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3年后长住伦敦。曾任中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常驻代表。1970年3月29日病逝。
缪培南(1895-1970) 国民党陆军中将。广东五华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在粤军中任营长、团长、师长。参加过东征和北伐。1927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第其一集团军参谋长兼教导师师长、中央执行委员、第五军军长、广州警备司令。抗战时期,任第四路军参谋长、第六十五军军长兼第九集团军副总司令。抗战胜利后,任东江行署主任、第三补给区司令、广州行辕副主任、广州绥靖公署副主任。1949年赴香港,专事医学研究。1970年5月9日在香港病逝。
毛秉文(1891-1970) 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湘乡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1914年入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在湘军中服役。1926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旅长、国民党陆军第八师师长、第三十七军军长、第十一军军团长等。1949年赴台湾。1970年5月17日在台北病逝。
唐冠英(1894—1970) 国民党陆军中将。江苏阜宁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步兵科毕业。历任习排长、营长、中央军校大队长、少将总队长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军校教育处副处长、第3战区青年工作训练班主任、战干第3团教育长、中央军校第3分校中将副主任兼教育长、第25军中将副军长、代理第100军副军长、第73军中将副军长兼驻渝各军联络训练班主任。抗战胜利后,任第7军官总队中将总队长、国防部第2点验督导组中将组长、国防部副官处中将处长、国防部中将高参兼陆海空军联合训练班主任。1950年5月调任“国防部”点验督导组中将组长。退役后聘任中本防止公司顾问、台湾银行顾问。1970年7月9日在台北病逝。
盛世才(1892-1970) 国民党高级军政官员。辽宁开源人,早年留学日本陆军大学。1927年回国后,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上校参谋、参谋本部第一厅第三科上校作战科长。1930年到新疆,任新疆边防督办公署参谋处处长等。1933年逼走新疆军阀金树仁,后自任督办兼主席。1941年被国民政府任命为新疆省主席,统治新疆达12年之久。独裁专断,1943年杀害了在新疆工作的中共党员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1944年被调离新疆,任农林部部长。1949年赴台湾,曾任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后一度经商。晚年从事著述。1970年7月13日在台北病逝。
向构父(1897-1970) 中国民主社会党首领。湖南宁乡人。1903年加入华兴会。后留学日本,与梁启超组织政闻社。辛亥革命时归国,在上海、北京创办《东方日报》、《上海民报》、及《北京时报》,曾任国务院秘书等。1946年与张君励等组织中国民主社会党,任中央常委。1949年后赴台湾,历任民社党组织部部长、中央主席等。1970年10月12日在台北病逝。
黄伯度(1891-1970) 国民政府高级官员。安徽舒城人。1924年任善后会议机要秘书。1936年任中国驻日使馆一等秘书。1940年任国民政府社会部常务次长。1949年后赴台湾,任台湾“总统府”第一局局长兼典玺官、“总统府”秘书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等。1970年10月25日病逝。
伍诚仁(1896-1970) 国民党陆军中将。福建浦城人。早年在粤军第一师任职。后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后,历任团长、旅长、第七十九师师长、江汉荆宜师管区司令。抗战时期,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部高参、军委会中将高参兼委员长侍从室侍卫组组长、第六十五军副军长。抗战胜利后,任广东南韶师管区司令、福建保安司令部参谋长、福建军委区副司令等。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国防部中将参议等。1970年11月在台北病逝。
胡庆育(1905-1970) 国民政府外交官员。广东三水人,生于北京。1930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在外交部任职。1941年任驻澳大利亚使馆秘书。1946年任外交部条约司司长。1949年10月曾任外交部常务次长。1953年任台湾国民党政府驻阿根廷大使。后任外交顾问。1970年12月在台湾病逝。
李少陵(1898-1970) 国民党军校教官。湖南长沙人。1927年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1928年后,历任国民党第四十六军第六师政治部主任,中央军校、中央军官团政治教官,中央军校西北军官训练班、中央军校第七分校政治教官,国民党甘肃省党部监察委员、省政府秘书长。1949年赴台湾。1970年12月病逝。
刘雨卿(1892-1970) 国民党陆军中将。四川三台人。1912年入北洋陆军。1927年后,历任国民党第二十军第五旅旅长、第二师副师长兼涪陵市市长。抗战时期,任第二十六师师长、第二十九军军长、第二十三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二十一军军长。抗战胜利后,所部移驻台湾。后调任重庆警备司令、重庆卫戍副司令。1950年后赴台湾。任台湾国防部中将参议。1970年在台北病逝。
张际鹏( 1908- 1970)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鳢陵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十四军第八十五师师长、第十四军军长;1949年任第一兵团副司令官兼第十四军军长。长沙起义后,脱离军队,后去香港,转赴台湾。1970年在台湾病逝。
王光海(1891—1970)国民党陆军中将。广东东莞人。抗战前任湖南省政府代主席,抗战胜利后任徐州绥靖公署办公厅中将主任。1946年任广东省民政厅厅长。1949年去台湾。1970年逝世。
郑天锡(1884-1970) 国民政府官员,法学家。广东中山人。早年留学英国,获法学博士学位。1919年任大理院大法官。后任中国出席华盛顿会议代表团专门委员、国际法权委员会代表等。1931年任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政务处处长。1936年当选为国际联盟国际法庭法官。1946年后任驻英国大使。后留居英国。1970年在伦敦病逝。
梅乔林(1872-1970) 国民党元老。广东台山人。早年随父兄赴美国。1909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回国,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秘书。1913年组织铁血团,从事反袁活动。后加入中华革命党。1917年随孙中山赴广州领导护法运动。1922年任代理桂林军路局局长。1933年任国民党中央党史资料编篡委员会纂修。后赴台湾。1970年在台中病逝。
张承樽(1884-1970) 国民政府高级官员。湖北枝江人。早年在上海中国公学读书,后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后,率三百余人在上海起事,攻下江南制造局,被推为总司令。1913年留学美国。回国后,任北洋政府财政部盐务部部长。国民政府成立后,曾任监察院审计部次长、湖北省审计处处长等。1949年赴台湾。1970年病逝。
夏光宇(1889-1970) 土木工程学家,国民政府官员。江苏青浦人。北京大学毕业。后在交通部门任职。曾出席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并任万国工程师大会及国际水利会议中国代表。1927年后,历任国民政府铁道部参事、交通部专门委员、总理实业计划研究委员会委员、平汉铁路局局长、粤汉铁路局局长、中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长及总干事。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交通部顾问等。1970年在台北病逝。
杨官宇(1901~1970年) 国民党空军将领。广东中山人,生于檀香山,1921年随杨仙逸等人到美国图强飞机公司飞行组学习飞行技术,次年冬返广州。其间曾设法将华侨所捐购的12架飞机转运回广州。1923年协助杨仙逸研制第一架“乐士文”国产飞机。后驾机参加讨伐陈炯明,每天五次轮番轰炸,协助粤军追击逃窜到惠州的叛军。1924年起,先后任东江飞机队长、广东航空局飞机修理厂厂长兼广东航空学校教官、广东航空处第二飞机队队长等。1930年任南京第四航空队长,驻守陇海铁路之砀山,参加中原大战。1931年春返粤任广东航空学校校长。1932年与刘植炎到福建协助十九路军组建航空队,任队长;不久到南昌任航空站长。1938年任空中运输大队长。1943年任第三飞机制造厂厂长。1943年秋任美国陈纳德空军志愿队中国人员管理处副主任。抗战胜利后,辞去军职,转入陈纳德空运大队,任该大队柳州站长。1949年经澳门转赴檀香山定居。1970年于檀香山病逝。
接71-78
正文三:1949年后撤退台湾或出走港澳、海外的人物
(1971-1978)
董显光(1887-1971) 国民党政要。浙江鄞县人。早年任英文教员。1909年留学美国。1913年回国任上海英文《中国共和报》副总编辑。《密勒氏评论报》副编辑、英文《大陆报》总经理兼总编辑、国民党军委会第五部副部长、国民党中央党部国际宣传处处长、行政院新闻局局长。1949年赴台湾,任《中央日报》董事长及台湾中国广播公司总经理、台湾当局驻日及驻美大使。1971年1月10日在美国病逝。
刘 峙(1892-1971) 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字经扶,江西吉安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在粤军中任职。1924年任黄埔军校教官。1926年参加北伐,任第二师师长。1927年后,历任第一军军长、第一集团军第一军团总指挥、河南省政府主席等。抗战时期,任第一战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鄂湘川黔边区主任、重庆卫戍司令、第五战区司令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