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国厚黑学-人生必胜之道-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一次去目的地的途中,尽管这些地方我以前都去过,但是我还是回回迷路。那是一个赤日炎炎的夏日,我驾驶着一辆半吨重、4×4的小货车。我心里想,我真的弄不清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迷路,想着想着,那种把每一个现象都看作尽善尽美的想法钻进了我的脑海。
我明白了,在生活的奥秘中,存在着我无法理解的尽善尽美。
我心平气和地接受了这一令人厌烦的经历。虽然我继续迷路,可是我的心灵状态却已经从窝了一肚子即欲迸发的怒火转变成心旷神怡、泰然自若。
我意识到从这种看似毫无意义且又令人沮丧的经历中,甚至亦能受益。此时此刻,我能够控制自己的思想,而且能积极地予以引导。
经过这次经历,我想起了象此事这样不胜枚举的别的事情。此次这件事偶然发生在我身上,让我与你们分享它是很重要的。这样,我们大家就可以回首往事,审视一番我们过去发生的类似事件。因而,今后我们就能用将不是尽善尽美的现实现象视为尽善尽美的正确眼光来看待它们。
我记得有一次自己被堵在拥挤的交通之中,我有意识地决定一边等待堵塞的交通疏散,一边欣赏旧金山湾的风光。
我发现紧挨在我后面的那一辆轿车中,坐着一位身着工作制服的漂亮女人。她冲着堵塞的交通吼叫着,两只拳头一个劲儿地捶打着方向盘,脸色涨得绯红。她那满腔怒火和颓唐沮丧的举动只能使自己益发焦燥不安,而对交通丝毫没有影响。
就象那些僧侣一样,你或许抱有一种理想主义观点,认为事物应该如何如何。但是,世界展示了自己的运动规律和意图。对于你来说,努力超越人类一般的理念,超越什么应该如何、什么不应该如何的先人之见,是很重要的。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在似乎不尽善尽美的世界各种现象中存在着尽善尽美。

七、掌握美德与虚荣之间的界限

当上帝等待建造爱的教堂的时候人们搬来石头。
——泰戈尔
在两条道路的交叉路口有一棵树,一位圣人在树下苦思冥想。他的思绪被一位沿途朝他飞奔而来的小伙子所打断。
“救救我,”那位小伙子哀求道,“有个人误称我行窃,他正带领一大帮人追捕我。他们要是抓住我,就会剁掉我的双手。”
小伙子爬上那棵这位圣人早先在它下面潜心沉思的树上,藏在枝叶中。
“请你别告诉他们我躲藏在哪里,”他乞求道。
这位圣人以圣者犀利的目光洞悉那位年轻人对他讲的是实话,那位小伙子不是一个窃贼。稍过片刻,那群村民赶到了,为首者问:“你看没看见有一个年轻人从这里跑过去?”
许多年以前,这位圣人曾经发誓永远讲真话。所以,他说他看见过。
“他往哪儿跑啦?”为首者问道。
这位圣人并不想背叛那位清白无辜的年轻人,可是,他的誓言对他是神圣不可违犯的。他朝树上指了指。那些村民们把小伙子从树上拖下来,剁掉了他的双手。
这位圣人临死的时候面对老天的最后审判,他由于自己对那位不幸的年轻人的行为而遭到了谴责。
“可是,”
他抗议道,“我已经发过神圣的誓言,只讲真话,我有义务恪守誓言。”
“就在那一天,”
老天回答道,“你热爱虚荣胜过热爱美德。
你将那位无辜的人交给迫害者,不是为了美德,而是为了维护自己作为一个有德行的人的爱虚荣的形象。
指导我们美德观念的人的有限的智慧,常常成为驱使我们作恶的动力。我们对美德错误的观念通常只不过是一种虚荣心,以及试图博得赞物,或者自以为自己多么“有德行”,这样我们便可能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所以,多少回,由于这种虚伪的美德夹杂着人的无知,美德便变成了使人类成为受害者的一种有效的武器。

对人类的犯罪

在“美德”这面旗帜的掩护之下,当人们成为受害者时,不论是东方与西方之间,还是过去与现在之间皆无区别。
在中国明朝(公元1600年初叶)行将灭亡之时,土匪和农民军揭竿而起反对大明朝廷。
游牧民族的起义军所到村庄,抢劫村民,强奸少女。在当时的中国,女人的贞节是神圣的。
当一位豆蔻年华的少女遭人奸淫之后,她的父母唯一的选择就是赐予她一服烈性毒药,以洗刷家门的耻辱。因此,一位年轻的姑娘经历被强奸的可怕的命运之后,她将不得不面临被其家人毒死的更加悲惨的命运。
当伽利略获得举世闻名的发现——太阳不是围绕地球旋转,而是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天主教教会所有“最有德行”的会员异口同声地谴责他,焚烧他的书籍,把他关在牢房中蹉跎一大半余生。
这种愚昧无知指导的美德不是古代独有的产物。不那么很久以前,就在本世纪五十年代,整个美国在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的率领下,经历了对本国公民的“政治迫害”。
今天,抱着真诚意愿的“有德行”的人们,试图以“美好和体面”的名义,把许多有关社会问题的他们自己的标准和道德准则强加于别人。我们不得不抚心自问的问题是,我们能够那么肯定我们的美德观念没有成为导致憎恨、容忍和虚伪的驱动力吗?再者,我们有没有使别人受害?
正如下面的故事所述,与大多数人的想象相反,美德不是某种我们穿在外面在大庭广众面前招摇过市的外衣。

娼妓与神父

印度有一位神父住在一个娼妓的街对面。每天,他走进屋做祈祷和潜心修行的时候,都瞅见男人们从那个娼妓的屋子里进进出出。他也瞧见那个女人亲自迎来送往。每天,那位神父总要想象和深思在那个妓女房间里发生的可耻的行径,他的心中对那个女人伤风败俗的行为总是充满着强烈的反感。
每天,那个娼妓都看见那位神父在修行练道。她总想这么纯真无邪,把时光花在祈祷和修行上,该有多好啊。
“可是,”
她叹息道,“我天生就是做妓女的命。我的母亲是个妓女,我的女儿也将是个妓女,这个世道就是这么回事。”
那位神父和那个娼妓在同一天去世,他们俩人一块儿面对老天最后审判。令那位神父深感吃惊的是,他因为自己邪念而遭到了谴责。
“可是,”他不服气地争辩道,“我的一生是清白的。我把自己的白昼都用来祈祷和修行。”
“不错,”审判者说,“但是,当你的躯体在修行养性时,你的心在作邪恶的判断,你的灵魂被你好色的想象玷污了。”
那位娼妓由于自己的纯洁受到了褒赞。
“我不明白,”她说道,“在我的一生中,我向每一位出了钱的男人出卖我的肉体。”
“你生活的处境把你置身于妓院之中,你出生在那里,你的力量使你无法从事别的职业。不过,当你的身躯在进行卑鄙的行为时,你的心灵总是纯洁的,而且一直在默默地思索着那位圣人祈祷与修行是纯真无邪的。”

哀悼

为了表达对死者和已故亲人更加深厚的感情,哀悼在生者当中会成为一种徒劳、无谓的比赛,这在亚洲社会上尤其如此。
我在台北上大学的时候,在一位富有的寡妇家租了一间房子。这位寡妇和她的三个儿子及其家庭住在一块儿。我呆在她家期间,这位八十多岁的寡妇生病住院了,一个月以后,被抬回家后去世了。
她的儿子们精心举行了一场哀悼仪式和葬礼。她的尸体被放置在堂屋中间,在随后的一个星期里,每天下午三点钟一位身着五颜六色宽大长袍的道士便来到这家为死者主持悼念仪式,全家人聚在一起举行一个钟头的哀悼活动。每当这位道士刚开口念经时,十五个人就会同时放声恸哭,有的言辞含混地啜泣,有的清楚地哭诉心头悲伤之情。
“您怎么能离开我们啦,没有您的智慧和指引,我们怎么活呀?”一个哭着说。
“我们没能尽孝,让您吃了这么多的苦哇!”另外一个人哀嚎道。恸哭声一声高过一声,一声比一声凄惨,最后嚎叫声简直大得令人难以置信。时至四点整,哭声嗄然而止,每个人便各自去干自己的活儿,到翌日同一时间,哀悼才又开始。
随着这个星期缓缓地逝去,人们的眼泪哭干了,可是恸哭声音则依然如故,丝毫未减。表达对过世亲人的深情是重要的,它不仅能使家中其他成员知晓,而且这种悲痛欲绝的哭声会一直飘到左邻右舍的家中。我的房间就在死者尸体停放的那间堂屋的上面,每天听着这种哀悼声,真弄得我精疲力竭,苦不堪言。那些参加哀悼的人同样疲惫不堪,身心衰竭。很显然,当他们最终安葬了这位老媪,就会如释重负。
这位老媪去世并非是悲惨之死,或者是意外的死亡。她是一位长寿者,过着十分舒适的生活,在得了一场小病之后安详地死去了。根本没有理由为她感到悲伤。在一片无须遭遇真正悲惨、可怜的土地上生活,她的死理应得到庆祝,而哀悼纯粹是为了生者和街坊邻里。
美德是一种微妙的东西。没人能够判断或者衡量你的美德,就连你自己也不能。当你确实依照美德行事时,就不会有夜郎自大、正直无邪或者高人一等之感。当你真的遵循美德行事时,就会永远心平气和。

八、战胜恐惧

恐惧是具有毁灭性的情感。恐惧对于人的灵魂来说,如似一滴落在一池温泉中的毒药。恐惧戴着许多五花八门的假面具,而且以种种形式出现。在我们的潜意识深处,我们很聪明地认识到这个世界的组成是多么脆弱;而且我们的存在和生存维系于上天赐予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恩惠。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恐惧是一种朦朦胧胧但是常常有令人心神不宁的感觉。大多数人甚至不晓得他们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担惊受伯之中。
曾经有一位记者在一次采访中询问一位举国闻名的新闻广播员:“你害怕什么?”这位新闻广播员大吃一惊,有一点儿不知所措。倘若他诚实坦率地回答这个问题,他就会不得不暴露自己的真面目。
他立即给予表面性的回答说:“我害怕大自然中发生的事件,比如地震和水灾。”
那位记者问他还害怕别的什么,他说别的都不怕。这位新闻广播员不能讲真话,因为他担心听众会对他怎么想。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在保护自己在公众中的形象。很显然,他最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回答这个问题。不过,这不是他的过错,他觉得有必要自欺欺人,略而不答。总而言之,在我们的社会当中,在正式或者公务场合承认自己害怕什么是不可取的。
不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会面临这样那样的担忧。我们最大的拦路虎就是战胜担忧,以便我们经历和发挥自己真正的潜力。假如你有意实践厚脸、黑心,至关重要的是,你应该仔细观察恐惧如何以及何时在你的生活中出现。虽然经历恐惧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它有着彼此不同的形式。
我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中,每天早饭、午饭、晚饭大家都莫明其妙的提心吊胆,我的父母亲是在满洲里日本皇军的统治之下成长起来的,日本人主要是靠利用恐惧来控制中国平民百姓。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和日本人战败之后,我的家人被迫生活在中国政府及其金融体制崩溃的水深火热之中。后来,我的双亲带着三个需要照料的年幼的孩子来到台湾沦为难民,在绝望中度日,他们益发胆战心惊。
恐惧始终缠绕着我们家。
在我们家中,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