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案例四:
新应聘进来的员工级别很高,这样的情况在外企屡见不鲜。一般外企不像国企或者民营企业更倾向于内部提拔,外企级别较高的职位通过内部提拔和外部招聘的比例则是差不多的。也许这也是外企人员流动性比较高的一个原因吧。接下来要说的D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D是猎头公司推荐,应聘到我工作过的一家外企。他的级别很高,进来就是主管。他的直接老板是香港人,香港老板经常出差不在公司,实际上是他管着一个偌大的部门,最多时有三十多人。香港老板对他还比较满意,员工也没有太多抱怨。他最大的目标就是等香港老板升职后,自己成为真正的部门老大。
风云突变,很快香港老板被调到美国总部。但D却没实现自己的目标,公司从别的部门调来一个人做D的老板。新老板想继续让D帮忙管理这个部门,D虽然口头应允,但是明显带着情绪。他认为自己无论是管理还是技术水平都不比新调来的老板差,虽然心里很不服气,无奈总部的安排又没办法改变。老板看出他的情绪,默不作声,同时安慰他不要担心,他肯定还要继续用D。D以为老板离不开他,愈发骄横了,甚至不把老板放在眼里。有一次,D越过老板直接向总部汇报工作,那一次是D与老板的正式决裂。
老板管理水平还不错,以前没有做过技术,与D有点差距。但是那个行业技术含量也不是很高,加上部门有那么多下属,老板很快就摸着点门道。他又从同行业的公司高薪请来一个专家,技术跟D不相上下。同时老板从部门中提拔了几个技术也过得去的工程师,把D的工作分成几小块,D和那几个工程师各负责一部分。树倒猢狲散,原来D部门的老下属也被迫和D决裂。招募的新人到位后,老板直接让新人取代D的位子。让D自己管自己,等于重新干回一个工程师的工作。那些D以前的下属,要么跟D平级,要么比D的级别还高。
公司并没有炒人的习惯。D从原来的发号施令到现在的孤家寡人,他经常跟我抱怨,“你看看,我苦心培养的人现在都当头了,比我强多了,你看我混的。”他还有一份不错的主管工资拿着,就那样耗着,不过老板不可能给他好脸色看了。有时开会的时候给他一点难看,讽刺一下也是难免的。偶尔给他分派一些别人不愿意干的打杂的活,面对以前的下属D不
免无限的尴尬。
后来老板给HR建议把他调到别的部门。在这里不受重视,到公司别的部门更不用说了。最终他感到索然无 味,没找到工作的情况下就辞职了。我后来见到过他一次,据说跳到同行业一家公司去了,仅仅是工程师,待遇自然也比以前差多了。
案例五:
E是我的一个朋友,非常踏实肯干的一个人,很得公司器重。从助理工程师一直升到高级工程师,这在那家公司是不多见的例子,因为从助理工程师到高级工程师有五个级别,而他只用了三年的时间,也就是每年升职两次。公司的同事非常羡慕他,但他有他的苦恼。他在这家公司发展已到尽头,公司所有经理级别的都是香港或者新加坡人。开始他还抱一点期望,苦熬两年后彻底绝望。除了偶尔调整工资外,升职别想,尽管他的香港老板换了一个又一个。
无论从工作环境还是工资待遇,E还是非常留恋这家公司,但他最终决定骑驴找马。凭他的经验和能力很快就找到同行业一家公司经理的职位,工资翻番。走的那天公司很多同事一起吃饭,他泪流满面,一个劲地感谢说公司给了他现在的一切。老板没有挽留他,他明白这一切的缘由。最终E走了,带着无限的憧憬和遗憾,还有很多同事不解的目光。但是我很了解他,直到现在还和他是朋友,他的事业发展也还不错。
F是个非常奇特的案例,奇就奇在他离开那家公司跟职业发展无关。他在那家外企发展很顺利,不错的职位和待遇,但他的抱怨磨破我的耳朵,“Tommy,你说说,咱们公司职员基本上没女人,我跟作业员又没有共同语言。本来憧憬职业和爱情双丰收的,这下栽了,不知道老妈啥时候能抱上孙子,我老妈烦死我了。我同学在另外一家公司,同龄的女生很多,找了个大美女,爽得不得了。”
他尝试和公司的一个线上的操作员交往,我打趣说:“不是没有共同语言吗?怎么也要开始了。”他苦笑,说:“这是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早知道上大学的时候把握机会,追小师妹就好了。”最后他没有和那个作业员继续交往,可能真的没有共同语言。
后来,F真的放弃了那家外企,去了一家据说女生很多的公司。后来我跟他失去了联系,前段时间又碰到了他,我笑呵呵地打趣,你的女朋友找得如何了。他摇头苦笑,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这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工作和爱情能兼得吗?要鱼还是熊掌?你问我,我不知道,我想你肯定有答案。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出在外企工作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一、做好自己的事,不管是培训还是工作,不要三心二意;二、谦虚多问,新公司和你以前的公司不同,每个人都是你的师傅,他们比你更了解这家公司;三、可能的话帮同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四、多同老板沟通,注意与同事的关系;五、明白自己的职业发展,我现在该干什么,下一步该干什么。上面是我对试用期新人的一些建议,其实这些事情说简单也简单,
说复杂也复杂。之所以称其简单,是因为这是每个人在任何企业立足都需要注意的基本原则;称其复杂,是因为能全部做好的人确实不多,而做好了这几点的人,最终都有了不错的发展。
第八章 金融危机下的职场众生相(1)
http://book。sina。。cn 2009年10月19日15:08 新浪读书
最近外企里流传着一份关于经济危机下的小白领注意事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大家的心态。虽然有些地方调侃得有些过,但也堪称经典。冬天来了,我们需要抱团过冬。我们不像蛇那样可以冬眠,所以必须储备粮食与衣服,否则冻死在冬天,春暖花开后一切美丽的风景都与你不再有关。
1.不要辞职,不要换工作,不要转行,不要创业;
2.多备份几个自己可以去的公司职位;
3.不主动要求老板涨工资,裁员往往从工资高的裁起;
4.多帮朋友留意工作机会,多介绍,轮到自己找工作时,才会有朋友帮你;
5.存钱、买国债,或者双币存款,别买股票;
6.每月给父母寄钱,经济不好,越穷的人越不好过;
7.别买车;
8.危机的后期最难过,现在还没开始,别觉得自己很强;
9.别离婚,别生孩子;
10.就算还没感觉危机,也应该日子紧着过,用以前70%的钱过现在的日子;
11.不要幻想抢银行,成功率很低,活捉率很高;
12.拉屎的时候你要留一半,免得饿太快;
13.祖国还未统一,自己率先失业,心情很郁闷。
面对汹涌的金融危机大潮,每个人都人心惶惶,忧虑朝不保夕。以下案例虽然不能代表金融危机下的所有人,也能代表了大部分人吧。看看以下这些人的所做所思所想,想想你自己有没有相逢恨晚的感觉。
A是我们公司一美女,美不美我不敢评论,反正大家都这么说。她非常注意保养身材,不止一次公然宣称,三十岁前绝对不要孩子。有一次她和她老公去公公婆婆家吃饭。席间,婆婆说:“我们家啊,什么都有了,就缺一个人。”她气疯了,一个劲在桌子下面踢他老公,跟他老公说:“以后我在的时候不许你爸妈提这事。”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有一天告诉我们一个爆炸性新闻——她怀孕了。我们说:“不会吧,都危机了,你还生孩子?有钱人都是这么干的。”
她撇撇嘴不屑一顾,“就因为危机才要怀孕!孩子就是我的尚方宝剑,公司不能随意裁我了。”我心里感叹,还好我们是大公司,你可以暂时没事。如果是小公司,老板半夜跑了,你再怀孕也没辙。
B是我一个朋友,在国内一家著名的民营企业工作。
年初,他老跟我抱怨,说:“Tommy,还是你爽啊。今年我一定要进Ericsson、Cisco这样的公司。我的很多同事都去了,现在我还缺一点运气。”
“你现在不是挺好的吗?”我说。
“哪里啊!大哥,整天比狗还累,无休止地加班。工资也两年原地不动了。”他叹气。
最近跟他在MSN上聊天,我问:“你的计划如何了,还在准备阶段吧?”
“别提了,年初的时候比较忙,自己比较懒就没有行动。等到清闲下来,准备好简历,山崩海啸的金融危机来了。好多公司都停止招募新人,不少公司开始裁人。我现在干脆把简历收起来,断了换工作的念头,否则三心二意被老板炒了,怕难以熬过这个冬天喽。今年真是流年不利,换工作不成,涨工资的计划也搁浅了。不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还算有份
稳定的工作,暂时知足吧。”他的语气略显酸楚。
从一定意义上说,C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他一个人,更是像他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是去年毕业的学生,带着憧憬奔向自己的新单位,努力工作,好好做人。挣钱、买房、娶妻、生子,美好的人生即将展现在他们面前,但是金融危机给他们当头一棒。
他们每天努力表现自己,准备如何通过试用期的考核。突然某天公司宣布,今年招募的所有应届生统统立刻离开公司。公司是有考量的,解雇试用期的员工不需要补偿,解雇老员工就比较麻烦。他们一群人,乘兴而来,黯然而归。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在这座城市没有亲人,有的或许有一两个同学。提着行李背着铺盖,在马路中央茫然四顾,他们的下一站在哪里呢?
D是我的一个老外同事,在公司总部办公。有次开完会,我们在电话里聊天。她羡慕地对我说:“经济危机了,本来计划换一个手机和数码相机的,现在看还是将就吧。还是你们好,公司没有在北京裁员的计划,总部正酝酿裁员呢。”
最近我们一起合作开发一款新产品,这个产品要求上市的周期非常短,比公司正常的流程少一个月。照我的观点看,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产品,各个部门努力配合一下,加点班完全没有风险。
但D持与我相反的意见,因此每次开会的时候都跟市场部的人争执,“我知道你们需要这个产品如期上市,可也要看客观条件啊,这么短的时间还要包括圣诞节和中国的新年。现在承诺你,到时候兑现不了,我们怎么办?她多次把这样的信息传达给老板,老板相信了她的话,取消了这个产品。我猜测,做这个产品时间有点风险,如果是在平时,她扛扛也就过
去了。但在目前这个节骨眼上,总部正酝酿裁人,她不想自己出任何差错吧。看来老外工作,也有不少自己的小九九。
E是我同事。这小子有一句口头禅:“工作嘛,差不多就行。那么认真干嘛。怕什么?凭咱的能力,还怕找不到工作?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因为这种心态,E在工作上也出过一些纰漏,没少挨主管批评,还好公司很少炒人,他也就认为无所谓。
经济危机发生后,这小子改头换面,估计在外面找工作碰壁了。他找老板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