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胜己的周岁宴就摆在家里,总共就四桌人,两桌亲戚,两桌是老爷子的老部下。至于和老爷子同一辈的老战友都只是让人带了礼物。毕竟,都九十岁左右的人了啊。
这个叔叔,那个伯伯,七大姑八大姨,婶婶伯母,婆婆奶奶,反正是一个个,一圈圈,一桌桌的挨个叫了一遍。虽说懒得理他们,却又不叫不行,因为老是觉得那孙伟的目光落在自家*上,估计自家这没正形的老爸正等着自己拒绝叫人,好有借口弹那可怜的小*鸡*鸡。
一个个红包塞在小胜己手里,又立马被自家老妈夺走。“哎,几十个红包,怎么也得有个几万块吧。都是我叫人,赚来的啊。最后却便宜了老妈。”小胜己悲愤不已。
饭桌之上,众人有如击鼓传花般的将小胜己在几张桌之间递了几圈,脸上更不知道蹭了多少口红,沾了几多口水,更可恨的是,自家那吹弹得破的小嫩脸被胡子扎的满面的坑:完了,完了,小爷我这下变成个**花脸了。
好不容易熬到饭局结束,小胜己这么坚强的人都感觉无比的疲惫。累啊,尤其是心累啊。小胜己夸张的打着呵欠,将小脑袋用力的向母亲怀里拱了拱,准备舒舒服服睡个午觉。谁知那看起来昏昏欲睡的老太爷却又突然想到了什么,伸出颤颤巍巍的手对边上的警卫到:“抓周,胜己还没抓周呢。”
于是,本已准备散去的众人,又兴致勃勃的留了下来。
迷迷糊糊将要睡着的小寿星。又被他那野蛮老爸给残忍的弄醒了过来。小胜己用他那白胖的小手揉着自己被捏红的鼻子,愤怒的看着自家老爸。可是看到孙伟那微微抖动的右手食指,不禁又下意识的夹*紧了双腿,无奈的转头看向母亲,化愤怒为哀求。不过,老爷子的话谁又能违背呢?
幸好等的时间并不长,大概五分钟左右,自家小姑就端了个方盘出来,里面放了几样物事,一本书,一把玩具枪,一个精致的小算盘,还有一个小官印,一串佛珠,最后还有一个包装精美的小礼品盒。
小胜己看着里面的几样东西,默默思量着到底拿哪样合适。书,应该寓意做学问。枪,可能去当兵。算盘表示做生意。官印那就是进官场了,佛珠难道让我出家当和尚?这些都不合小胜己的意。人家只想着修道成仙呢。于是唯一剩下的就是那礼品盒了,也不知道那里面到底啥玩意,不过不管了,总不可能是骨灰盒吧?小胜己毫不犹豫的将那礼品盒拿了起来。
老爷子看到自家重孙选好了东西,也不觉兴奋了起来,整个人看起来那精神头似乎又回到了十年前,以比平时大了三倍的步幅走了过来,迫不及待的从小胜己手里将礼盒取走。并急切的将礼盒递给孙伟道:“小伟,快拆开,看看里面是啥。”
孙伟不敢怠慢,赶紧的就接过去,一把扯掉包装带,打开盒子,往里一瞧,傻在了那儿。
老爷子还急等着孙子告诉自己答案呢,见孙伟傻站着不讲话,就瞪了孙伟一眼:“小伟,里面是啥啊?”
孙伟这才醒过神来,一脸哭笑不得的到:“爷爷,这些东西都是谁安排的啊,盒子里竟然包了两支口红。”
“啊”,端盘子过来的那位突然叫了起来道:“那口红是我的,准备送给嫂子的,谁知道端盘子时候,没地搁,就放里面了。准备盘子端来就拿出来的,却走忘掉了。哥,这次不算,咱重来。”
这端盘子的是孙伟的妹妹,叫孙芸芸,一个大大咧咧的主。不过,为人心眼很好,跟哥哥嫂子很亲。现在侄子抓周,自己却放了盒口红进去,又偏偏让侄儿抓了去,孙芸芸觉着自个儿头晕晕了。
所有宾客也都被这意外场景给萌到了,本来嘁嘁喳喳的声音也渐次停了下来,似乎只是一瞬间,那欢快热烈的气氛就消失无踪。大家不约而同的都将目光转向了老爷子,只见老爷子在警卫人员的搀扶下,皱着眉头站在那沉思着。
老爷子沉思的时间其实并不长,顶多也就十几秒钟,可是大厅里众人却觉得仿佛度过了几个世纪。似乎整个大厅的空间以及时间都冻结住了。大家甚至都忘记了呼吸,就连心脏都停止了跳动。
甚至连孙胜己都感到了某种压力,不由的在心底里暗暗赞道:“不愧是戎马一生的华夏国长胜将军啊,这气场一点都不比一个强大的修仙者弱嘛。”
随着老爷子眉头一扬,众人才都回过神来。整个大厅也似乎重新恢复了生机。只见老爷子呵呵笑了起来,举起了那一双颤颤巍巍的手,又使劲的向下压了压,开口道:“口红好啊,而且还是两支口红,那就是两张嘴啊。有道是,官字两个口嘛。好,不愧是我孙克南的重孙,还没懂事呢,就晓得做官好了。行,那就长大了做官”。说罢,老爷子在警卫人员的搀扶下,缓缓地走出了大厅。只留下一众托着下巴的宾客惊讶的站在那里。随即就听到孙伟在那里喃喃自语:“不愧是老革命啊,这得多么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解释得清啊”。
本来一件挺喜庆的事,却差点被孙芸芸弄尴尬了,最后还是靠着老爷子的一言九鼎又生生弄圆满了。于是主客皆喜,兴尽而散。
只是我们今天宴会的主角似乎不太开心:一是被孙伟以弹鸡*鸡相要挟,害的自己做了很多违心之事。二是好好的睡眠却被打断。最重要的却是自己的人生竟然“被”规划了。小胜己不禁郁闷的想:难道年纪小就没有人权了?就算是这样,可小爷我的心理年龄,你们今天在座的加起来也未必比得过啊!
正文 第二章 学龄前教育
更新时间:2011…8…9 10:04:53 本章字数:6435
一眨眼,孙胜己经三周岁了。自学会走路,讲话之后,每天练练功,吃吃喝喝,看看电视,日子倒也逍遥。
不过,逍遥日子今天算是到头了。
随着老爷子一声令下,孙胜己被送到了京里,由老爷子亲自监督他的学前教育。
我们普通人家的孩子,这时候进的是学前班,可是孙家不同,孙家的孩子从三周岁一直到六周岁都是在家里接受家庭教师的指导。
从周一到周六,每天一堂国文课,一堂艺术课,一堂历史课。礼拜天休息。
国文课要求在三年内能熟练背诵《三字经》·《论语》·唐诗宋词各两百首。
艺术课则是三年内毛笔过九级,围棋达到业余三段,能熟练掌握至少三种乐器。
历史课则要求熟知有文字记载以来华夏国的各个朝代帝王的名字,尊号,各历史时期影响比较大的人物和事迹。通读二十四史,至少三遍。
这个学习任务对于一般的孩子来说,是比较重了。尤其是通读二十四史,那就要求书上的字你得都认识。别说六岁的孩子了,就算是本科毕业生,也不可能认全上面的字啊。
可是,我们的小胜己不同,人家本来就是古人啊。几百年前的怪物嘛。现代人的生僻字,对于古人却可能是常用字。而很多上古道典上才独有的字,我们现代人根本就没听说过,可人家孙胜己就能认识。
至于书法就更简单了,一个能熟练画出各种符箓的老妖怪,写几个字又算得了什么呢?人家要是认真起来,别说九级,就是九百级也没问题。当然了,幸好没有这种定级法,否则咱华夏国的娃娃们还不都给考傻了啊。
至于围棋乐器啥的,对于曾经的修道者也都是必修课。甚至是他唯有的几个业余爱好。不论是谁的业余爱好,爱好个几百年之后,其水平只怕不会输给职业的了。
唯一让孙胜己头痛的就是背诵那三字经啊啥的了。“你说小爷一修道的,背那玩意有啥用?尤其是那《论语》,历史上曾经被太祖爷批判的体无完肤,简直可以说比臭狗屎还要臭。可老爷子倒好,还曾经做过太祖爷的侍卫长呢,现在太祖爷一走,竟然*着自家重孙背诵起那玩意来了,你说你对得起太祖爷吗”?孙胜己也是腹诽不已。
孙老爷子住在**的领导家族院里,能够住在里面的,军衔至少要在中将以上。家族院依山而建,空气清新,景色优美。院里家家户户都是单门独院的别墅。而老爷子住的地方在半山腰,占地五亩左右,五间两层的小楼带有明显的前苏联风格。家里的装修简约而不显粗糙,家具,电器等看起来也都有些年头了。
陪着老爷子和孙胜己住一起的还有一个保姆,一个保健医生,以及三个警卫人员。保健医生和孙家俩人都住在楼上,警卫与保姆住楼下。
孙胜己的房间紧挨着老爷子,每天晚上九时,小胜己必须准时睡觉,第二天早上五点准时起床,然后洗脸刷牙,跟着老爷子去院子里锻炼。做一些弯腰踢腿,锻炼身体柔韧性的动作,等身体活动开之后,警卫员就会过来将小胜己带去练功房,跟着警卫员练习军体拳,几趟拳打完,在特别定做的机械上(小胜己太小,只能定做)做一些力量训练后,就跟着警卫员出去跑步,从半山腰跑到山顶,再跑下来。当这一套程序做完,时间大概正好在七点左右。回去洗完澡,再补充点水分,就开始晨读。八点吃早餐,八点半去书房上课。
是老爷子定的规矩。老爷子出身贫寒,十五岁就扛枪参加革命,什么样的苦都经历过,解放之后,身居高位,条件也是极大改善,却从未放弃过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因此,对家属,亲人,身边的警卫人员以及自己的下属,要求都是格外严格。可以说这种近乎严苛的“自律”已经变成了老爷子的本能。
当八点半孙胜己走进书房刚坐下,一个三十左右的知性女子也走了进来。齐肩的短发,戴着一副无框眼镜,一米六五左右的身高,看起来修长苗条。皮肤白皙,脸上未施脂粉,五官长得极为精致,就算在孙胜己这种活了几百年的老怪物眼里,也几乎挑不出什么瑕疵来。尤其是她身上那浓浓的书卷气,仿似能让每一个接近她的人都静下心来。
那女子进来之后,看了眼坐在那儿的孙胜己,淡淡一笑道:“我叫齐雪娟,是你的国学老师。你是孙胜己对吧?”说完,走到孙胜己桌子对面,也坐了下来,孙胜己忙站了起来道:“齐老师好,我是孙胜己。”
小胜己的礼貌稳重倒也出乎了齐雪娟的预料,因为早就知道这个家教对象才满三周岁,所以在来时路上还在担心,别遇到个咬着奶嘴,赖在保姆身上不肯下来的小少爷呢。却没想到小家伙居然一个人,规规矩矩坐在那儿等着自己。而且,看到自己竟然一点都不怕陌生,回答自己问话也是非(。kanshuba。org:看书吧)常礼貌,得体。一看就是个很有教养,也非(。kanshuba。org:看书吧)常聪明的孩子。
齐雪娟放下一切担心,开始用心的教授小胜己读书。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齐雪娟刚刚读到这,那孙胜己突然举起右手,站了起来道:”老师,这些我都会背了。“本来以为是遇到一个比较有教养,且聪慧早熟的小大人,这一切已经让齐雪娟颇为惊喜了。谁知小家伙更然语出惊人,使得齐雪娟被震到了,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有些吃惊的看着孙胜己。
小胜己看到自家这位新老师的表情,也是颇不以为然。心说:“小爷我好歹活了几百岁了,会背诵个《三字经》至于让你吃惊成这样嘛。”当然,这话也就只能自己在心里想想,嘴上出来却是另一套说辞了:“老师,我两周岁就跟着姑姑背三字经了,姑姑说,我们孙家的人都必须会背。”
原本孙胜己是打算低调一些的,可是现在被老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