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岗在北京 作者:赵家梁 张晓霁-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截墓碑下的往事
高岗在北京
作者: 赵家梁、张晓霁
ISBN:978…988…99725…5…4
出 版 社:大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7月
价格:HK$118。00
页数:406页
【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历次政治斗争,如今,除了“四人帮”,连林彪都给予正面评价了。高岗反党集团,至今讳莫如深。建国初期,高岗荣升国家副主席,政治地位仅次于刘少奇,眼看取而代之,突然变成反党集团。以党中央三人轮流值班的至尊身份,第一次自杀未遂,第二次自杀成功!高岗是枪林弹雨中冲杀出来的,为什么非要自杀不可?为什么能够自杀成功?经过这么多年,牵连这么多西北干部,成为共产党历史上最大、也是最后的一桩悬案!
本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完整展示高岗自杀前后的详细经过,包括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林彪、邓小平、陈云等人的表现,许多过去从未有披露过的详情,闻所未闻!
【本书特色】
本书由高岗当年的秘书、后来的管教小组组长赵家梁,根据当年笔记,忠实还原高岗事件的原貌。
当年赵家梁看到高岗第一次用手枪自杀,扑上去夺枪,两人扑倒在地,……根据赵家梁的亲身经历,事件涉及许多党内高级干部,大量细致的言行记录,生动鲜活。
书稿历经13年写作修改,反复核实,多次征求高岗夫人李立群、梅行、马洪等诸多当事人的意见。
【作者简介】
赵家梁
1952年任高岗秘书,1954年任高岗管教工作组组长。多年来,为高岗平反,无数次向党中央申诉,并与家属修整高岗墓碑,挂一纸手书“高岗同志之墓”(见书中照片)。2007年9月去世,终于没能等到本书出版。
张晓霁
高岗反党集团“五虎上将”之一张明远的女儿。
写在前面的话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高岗曾经是一位红极一时的人物。20世纪30年代,他和刘志丹、谢子长等人一起,领导受压迫的农民群众,创建了陕北(包括陕甘)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为中央红军提供了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他曾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书记和西北局书记,三次当选为边区参议会议长, 【注1 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是在1946年召开的,当时高岗已经调到东北工作,但边区人民还是选他为参议会的议长。】是第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他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领导边区人民艰苦奋斗,把边区建设成为模范根据地,赢得了边区人民的拥戴。日本投降后至东北全境解放前,他先后任中共北满分局委员、北满军区司令员;东北局副书记兼秘书长、东北军区副政委等职。在创建和巩固北满根据地、剿匪、扩军建军、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中做出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和经济建设初期,他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在领导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毛泽东曾多次赞扬他,号召党的领导干部向他学习,全国各地向东北学习。
1952年10月,高岗出任中央人民政府计划委员会主席(仍保留原有职务)。真可谓位高权重,显赫辉煌。可是,谁能想到,在他进京工作仅仅一年多,便背着“反党夺权”的罪名从顶峰堕入深渊,落得身败名裂,自杀身亡的悲惨下场。
1955 年 3 月,中共全国党代表会议决议将“高岗、饶漱石反党事件”公诸于世,他们二人被开除出党。这是建国后党内斗争的第一个重大事件,不仅当时在国内外引起不小的震动,而且至今还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其实,当初在确定“高饶反党联盟”时,中共党内就有不少人不理解、想不通。但是,由于问题涉及最高领导,下边的人很难了解内情,更何况在当时那种强大的政治压力下,谁敢有半点异议?
如今,50 多年过去了。目前国内外一些书刊所发表的有关高饶问题的文章,依然很少披露令人信服的有关高岗“反党篡权”的事实依据,有的甚至故意歪曲事实,制造谣言,误导读者;或者真假参半,给人似是而非的印象,徒增迷团。这就使得人们越来越感到,在这一事件的背后,隐藏着许多未解之谜,吸引着一些人去探索这一事件的真相。
改革开放以后,中共的领导人和人民群众开始以比较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审视过去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绝大部分已得到较公正的评价,该平反者已经平反。唯有这个“高饶事件”依然被厚重的帷幕遮盖着,讳莫如深。1981年中共11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抹去了这一事件的“集团”、“联盟”字样,但两个“司令”和“反党、篡权”的罪名依然存在;当年被列入“集团”、“联盟”的成员,虽然在工作上得到重新安排,但至今没有正式恢复名誉,受牵连的人也只能继续忍辱负重。
这是为什么?
笔者经过多年多方搜集真实材料,加以研究剖析之后,对这一事件的脉络有了基本了解。
人们清楚地记得1966年8月毛泽东写的那张著名的大字报——〈炮打司令部〉。刘少奇就是由此而倒台,随后被迫害致死在开封的一个地下室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毛泽东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以及要把刘少奇拉下来的念头决非始于“文化大革命”。
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与刘少奇关于建国方略的意见分歧日深,因而产生不满,并开始考虑新的助手和接班人。相比之下,毛泽东对高岗信用有加。他曾明里暗里向高岗透露过自己对刘少奇不满,以及想叫刘少奇“挪挪位子”、当议长或国家主席等打算。于是,高岗就出来进行反对刘少奇的活动,他以为这是帮助毛泽东解决接班人的问题。关于这一点,只要仔细看一下“文化大革命”中所揭露的那些有关刘少奇的“罪行”,就会发现,其中大部分都是高岗当年反对刘少奇的言论。只不过在 1954年,高岗散播的反刘言论,都被说成“造谣”、“恶毒攻击中央领导”,是要“拱倒刘少奇取而代之”的“反党阴谋”。高岗正是因此而落马。
1953 年夏秋的财经会议和组织会议,毛泽东以过渡时期总路线划线,把刘少奇划入“没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思想准备”的人,并对其“资产阶级右倾思想”大加伐斥。这是毛泽东与刘少奇的第一次公开交锋。然而,他遇到很大的阻力,在相持了几个月之后,暂时让步,转而强调团结。
到了12 月,毛泽东突然把矛头转向高岗,而且给他定了个“要造反”、“想当万岁”的罪名。从此,高岗成为“不耻于人类的狗屎堆”。
这个转变实在太大、太突然了。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以至于使毛泽东突然改弦更张,断然改变战略部署,从借助高岗反对刘少奇,变为联合刘少奇除掉高岗。个中奥秘和实情,本书将一一缕述。
有人会说,这是给高岗翻案。其实不然。高岗确实犯了严重的错误,其最主要的错误就是反对刘少奇;随便传播小道消息,扩散中央内部,特别是毛刘之间的意见分歧,讲了不少出格的、不利于团结的话,以及在生活作风上极度腐败等等。但其错误的性质是不是反党,是不是“篡党夺权的阴谋家、野心家”,还须有更多的事实依据。对待历史,应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凡是搞错了的,就应当让历史还其本来面目,让后人能以史为鉴。这样的历史纠错,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必要的;不仅是信仰马列主义的共产党人,即使是一般具有正义感的人,也应该做的事情。
或许还有人说,这是反对共产党,反对毛泽东。这更是乱打棍子。一个政党或领袖的威望,绝非靠护短而获得。所谓以史为鉴,不仅仅是歌功颂德,还必须包括对惨痛教训的反思。况且,本书并非全面总结评价中共和毛泽东的历史功过,只不过是披露一个历史事件的内情与剖析其发生的因由而已。倘若我们党能够认真反思这一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则不但不会失其威望,反而会更显其伟大英明。那种动辄挥舞“反党”、“反毛主席”的大棒,稍言不是,就把人打“死”的作风,于党、于国、于人、于己绝无益处,还是收起来的好。
在这里,特别要感谢当年在高岗身边工作、生活的人们和知情者,是他们以极大的勇气,不避嫌疑,出于维护党的利益和形象,维护历史的真实性,提供了大量鲜为人知的资料。
倘若这本书能通过高岗事件给人们以启示,以借鉴,笔者即当十分欣慰了。
2006年 5月
目 录
第一章 管教期间
一、接受管教
二、被管教的日子
(一)稳定情绪
(二)准备检查
(三)反省、检查
(四)在期待中煎熬
(五)紧张绝望
第二章 反省检查
一、与刘少奇的关系
二、反刘的主要言行
(一)接班人问题
(二)散播流言蜚语
(三)关于党史和“八大”代表
(四)“八大”政治局委员名单
三、“反对周恩来”
四、对干部有宗派情绪
五、吹、装、偷
六、与洋人的关系
(一)在东北,三次去苏联
(二)“与洋人密谈三天三夜”
(三)“挑拨离间”和情报问题
(四)关于柯瓦廖夫
(五)李越然的揭发
七、生活作风
八、写下违心之词
第三章 经济内阁
一、五马进京
二、备受器重
(一)组织干部学习
(二)编制五年经济计划
(三)主管八个工业部
三、黯然离岗
第四章 跌入漩涡
一、暗流涌动
(一)谁来组阁
(二)改变传阅文件顺序
(三)斯大林逝世引出的话题
(四)绝密任务
(五)陈云的鼓励与建议
(六)一次失败的谈话
(七)“有薄无林”的名单
二、自铸大错
三、财经会议
(一)毛泽东谈过渡时期党的任务
(二)批薄射刘
(三)高岗的发言
(四)“批薄另有后台”
(五)批判还要继续
(六)毛泽东接见
四、一次不寻常的会议
五、南方之行
六、组织会议
(一)张秀山、郭峰发言经过
(二)张秀山的发言
(三)郭峰的发言
(四)轩然大波
(五)风向陡转
第五章 风云突变
一、“联刘除高”
二、风云突变
(一)调查与定罪
(二)毛泽东设计钓“大鱼”
(三)“大鱼”落网
三、四中全会前后
(一)遥控北京
(二)一封绝密信
(三)四中全会与高干座谈会
四、自杀未遂
五、株连冤案
(一)周恩来谈话
(二)“高岗反党集团”
(三)凭空捏造的“五虎上将”
(四)莫须有的“反党联盟”
(五)牵强附会的“党内的资产阶级代理人”
第六章 最后日子
一、自杀身亡
二、简单安葬
第七章 了犹未了
附录一 历史回顾
一、身世、理想
二、艰难创业
(一)“借水养鱼”计划失败
(二)建立革命武装和根据地
(三)错误“肃反”和中央营救
三、在陕甘宁边区
(一)走上领导岗位
(二)建设模范边区
(三)整风运动和历史总结
(四)走上辉煌
四、战斗在黑土地
(一)“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二)方针之争
(三)血的教训
(四)东北局改组与“七.七决议”
(五)北满先行
(六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